中国梦的决胜阶段关键在人才【浅论人才与中国梦】

浅论人才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而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物质的丰沛,还有人才圆梦的舞台。因为有梦想的舞台,人才的价值旋律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经久不息;
因为有人才资源的充裕,中国梦的底蕴才有“厚积薄发,改天换地”的生生不息,中国梦也最终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任何社会、国家前进的关键因素。无论社会经济是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还是从投资拉动向人才拉动的转型,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都要以人才作为支撑,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而人才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又必须依靠中国梦这个伟大平台为载体,两者相铺相成,缺一不可。

当今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思想、新情况、新领域不断涌现,社会人才理念也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变化。然而有些人在吸引人才方面秉持“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老观点,不注重自身“梧桐树”的浇灌,最后在遍地都是“梧桐树”的背景下,不仅“凤凰”没有吸引来,甚至连“麻雀”都不屑于来;
也有些人认为人才的培养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于是花费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对人才进行“历练”,忽视80、90人才的时代特征,导致人才大批量的“外逃”;
还有些人认为“不相信组织,必将被组织所抛弃”,而忘记社会公信力的状况,一味追求人才的付出,最后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等等现象的出现。以至于一些地方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使用方面,虽然下了大力气、花了大资本、费了大功夫,但收到的成效却微乎其微。

基于此,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同样我们的人才理念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才能为我们党,在实现亿万中华儿女中国梦的征途中,凝聚起乘势而起、顺势有为、逆势上扬的人力、智力和实力,最终为中国梦的实现插上成功的翅膀。

个性时代,练就“宰相”肚量。有一则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
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同样人才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之人,他们受性格脾气、阅历视野、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制约,身上自会表露出种种差异,以至种种不足和缺陷。能否“包容”他们的个性,能否“包容”他们的欠缺,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肚量”。

改革时代,树起“平台”理念。网络社交从以前的博客到现在的微博、微信,这里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青年们的时代特色——新与快。当下,80、90年代出生的青年成为社会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他们从父辈、祖辈们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吃苦耐劳的干事精神,转型为新奇大胆、不拘一格、勇于超越的创业精神。为此,他们更加注重干事创业平台的人文环境、行业发展前景等。如果工作中稍有不如意,就会使他们滋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念头,或者干脆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另谋出路。因此,面对社会人才队伍的新特点,我们要树立新的人才理念。不仅要把吸引人才的“蛋糕”做大、做好还要做得与众不同。同时让人才了解到这个“蛋糕”不仅美味,而且还是自己事业成功的平台。并且这个平台也要充分适应社会人才的时代特征,只要人才肯干、能干、会干并且能干得好,对于人才取得的成绩不需要等到三年五载后,才能得到上级“姗姗来迟”的肯定,而是应该给予事前鼓励、事中激励和事后认可,让人才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与豪气,并使他们产生对这个平台深深眷顾之情。

人本时代,要有“实干”作为。人才与企事业单位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人才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促进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向前发展。而企事业单位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成就个人的社会价值。但如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打破了社会发展空间上的束缚,同时还瓦解人才流动的壁垒,使得人才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于是有关单位和部门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任用等规章制度的落实效果,便成为当地人才是否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人才不会在“期望”中引进来,也不会在“口号”中成长,更不会在“空谈”中留得住。因此,在社会公信力不断受到质疑的背景下,不能一味的要求人才要相信、依靠组织。而是要主动去为人才服务、提供帮助,让人才觉得能相信组织,组织能值得他们依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例如,2013年2月25日,元宵节后的上班第一天,浙江台州一企业的高管们为留住人才,在厂区门口以列队鞠躬的方式欢迎员工返厂上班。他们此举不仅感动了员工,而且留住了人才。

人才是国家发展之根本,亦是亿万中华儿女中国梦之底蕴。人才理念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理念,才能更多地创造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中国奇迹”!
 

 

推荐访问:中国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