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小学 [艺术化的教学过程-教育随笔]

艺术化的教学过程-教育随笔

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在观看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的教学视频时,我脑海突然就想到了“艺术”这两个字,窦桂梅老师的教学是充满艺术的,她并不是刻板地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用充满艺术性的语言和教学技巧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知识的魅力。这样充满艺术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学习的榜样。

窦老师的语言素养和教态都散发着一种艺术的气息。窦老师的语言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首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窦老师就从“父亲”这个亲切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感情,窦老师用“伟大”“父爱如山”等词优美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激起学生对父亲的爱,为学习课文铺垫了感情的基调。整节课,窦老师都用深情的话语,充满激情的语言,紧紧吸引着在场学生的心。窦老师的语言素养不仅体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而且也体现在和学生的交流对话当中。当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时,窦老师也会用精准的语言进行一个点评或总结,并不会像一般老师那样学生说完了就直接让他坐下或者是笼统地评价“很好”、“不错”。在 “看一看”等环节中,窦老师让学生揣摩爸爸对狄姆说的话,并让学生凭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在这一环节中,窦老师让几个学生进行朗读,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如“你读出了深情”,“你读出了自豪”等有意义的评价,这种评价虽然简单,却足以看出窦老师的语言对学生有一种鼓励的作用。在教态方面,窦老师的一举一动也是自然的,像艺术家一样时刻吸引着学生的眼睛,她的表情是丰富的,她还会时不时地轻拍学生的背,抚摸学生的头发,从这些细微的动作中,鼓励和鼓舞学生。可见,窦老师的语言是丰富的,充满人文性的,她的教态也在无形中给予学生鼓励,因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窦老师富有魅力的语言和她的一举一动中,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也是一种艺术。在窦老师的课堂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窦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技巧,再加上窦老师天生的动人的嗓音,字字有声,声声有情,让学生快速地入情入境。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读故事,生边看边听。在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并且,窦老师还很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培养,在朗读课文的时候,窦老师并不是自己读完,而是自己读完一部分,又由学生朗读,从中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时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如让学生进入角色朗读“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还有“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这两句话,让学生发挥创造性,自由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出情感。在这节课上,朗读是很出彩的一个部分,窦老师把朗读的艺术完全融汇到了课堂上,用精彩的朗读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朗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因为,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枯燥地学习它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是要体会语言的魅力,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获得情感教育的力量。

教学的艺术技巧,从图画切入,引导学生感受“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这一主旨。窦老师在课堂上抓住 “这是我爸爸,他的名字叫焦尼。” 和“这是我儿子,他的名字叫狄姆”,通过提问通过图解的方式,看课件的画面,感受体验这两句话的深意,让学生理解简单的表达中藏着丰富的感动。窦老师用图解的方式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本的语言的艺术,从画面中找到突破口让学生理解叙述延宕这种写作手法,也通过对绘本语言、画面、细节、环节等方面的学习,体现“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这一主旨。这种图解的方式,也是教学方法上的一种艺术技巧,窦老师很好地把绘本的画面与语言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有时候虽然是简单重复的话语,但却蕴涵着丰富的感情。

窦老师的课,总会给人一种课虽止,但意犹存的魅力。这种魅力,就源于窦老师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过程,源于窦老师的自身的素养,窦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推荐访问:艺术化 教学过程 随笔 艺术化的教学过程-教育随笔 艺术教学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