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录片中国崛起_这是中国这也是中国

中国啊,中国

  在地球上,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它虽然没有别的国家的军事力强大,也没有别的国家经济发达,但是,这个国家的强大是名族的友好关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在亚洲的东南部,我们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突破了13亿了!我们人口的数量过多,使得中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从前,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土地面积是970万平方千米,是全国排名第3,森林面积也是前10名,可是,由于人类的大量的繁殖,造成人均土地面积很少,因为人类的环保意识差,不懂的保护一草一木,反而进一不的破坏环境,使得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殆尽,造成土地荒漠化,使得沙尘暴悄悄的进入了城市……

  中国的历史是永久的了,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社会,到现在在约有4079年的历史了,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看,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微风中飘荡。五星红旗是怎么来的嘞?其实五星红旗是由上海市政协常委曾联松先生设计的。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红色象征着中国革命;代表着我们中国革命的灵魂!中国还有很多美誉了,如礼仪之邦、瓷器之国、丝绸之国等。

  我爱中国!

    石马山镇青烟中学初一:李博鸿

我在中国等你

  “人总要慢慢成长的,我不能总把你护佑在羽翼下,你有你的梦想要实现,作为你的男朋友,我能力有限,但我不能羁绊你前进的步伐,那样未免太自私了。你安心去吧,我在中国等你。”

  姚爱卿这回不惜“出卖色相”来凸显自己,应该有戏吧?

  姜婉儿是我们宿舍唯一一位来自江南的富二代,她温婉可人,肌肤吹弹可破,对待爱情纯真得像个刚出世的孩子。鉴于她的美貌和小鸟依人的性格,那些青春荷尔蒙迸发的男生们,纷纷向她伸出了“爱情橄榄枝”。但直到大一下学期,我们都已名花有主,姜婉儿依然守住内心的宁静,岿然不动。

  一天,她火急火燎地跑到我跟前,像个受了惊吓的孩子对我说:“老大,生命学院那个讨厌的姚爱卿,居然趁我不备,死皮赖脸地拉了我的手!”望着姜婉儿那娇羞欲滴的粉嫩脸蛋,我扑哧笑喷了。

  姚爱卿是生命学院出了名的人物,他球类运动样样精通,一米八六的身高,加之身上结实诱人的六块腹肌,迷倒了众多为爱失魂的美女们,鉴于此,那些已经恋爱的男生们,为了守住自己的爱情,曾经一度掀起锻炼腹肌的狂潮。这个容貌姣好的姜婉儿,因是我们宿舍的六姑娘,本宿舍的电话也成了求爱热线,不分黑夜白天,大家不堪其扰,纷纷想方设法把她“推销”出去以图安宁。

  一天下午,姚爱卿又来电骚扰,邀请我们宿舍的全体女生去看他的篮球比赛,末尾还不忘再三叮嘱:“一定要让姜婉儿也来,晚上请你们吃烧烤。”我撂下电话对着姜婉儿坏笑,这个情商不开化的丫头儿,为了吃上烧烤,我不得不“背信弃义”。

  我们一行六人浩浩荡荡地来到球场,比赛早已如火如荼地进行。天真的姜婉儿被我们骗到球场,一看是姚爱卿在比赛,转身就要离开,我一把抓住她,巧言善辩说:“六姑娘别走!我们今天来,不是给姚爱卿助威的,你看,三姑娘的男朋友也在比赛呢。”姜婉儿娇滴滴地瞅瞅我,又看看老三,勉强留了下来。赛场上,姚爱卿见姜婉儿来看他比赛,兴奋得脱光了上衣,露出健硕发达的肌肉,场上顿时喊声四起。姜婉儿脸红扑扑的,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嘴里嘀咕道:“就知道显摆,露给谁看呀!”

  我想,姚爱卿这回不惜“出卖色相”来凸显自己,应该有戏吧?

  比赛结束后,姚爱卿带着我们去学校后门的烧烤摊吃烧烤,大家狼吞虎咽,兴致正浓时,他却一反常态,不停地咳嗽。我看他冲我挤眉弄眼的样子,当即心领神会,便从桌下接过他“贿赂”我们的一百元钱,朝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喊:“哎呦,我肚子好痛,快,你们陪我去医院看看吧。老六,你在这里好好陪陪姚帅哥,记得吃不完打包带回去。”姜婉儿正欲拒绝,我们便揣着姚爱卿的“贿赂”溜之大吉。

  我不知道姜婉儿会不会责怪我将她送入虎口。当晚,她回来后,倒床便睡,手机短信铃声响个不停,她气嘟嘟地一条一条地回复。我想,定是姚爱卿在自讨没趣地乘胜追击,用短信狂轰滥炸,企图攻破她内心的爱情防线。突然,姚爱卿给我发短信说:“老大,姜婉儿现在没生气吧?我现在可是万事俱备,只欠表白了,下周末是我生日,你一定要帮我完成这关键的最后一步啊……”

  出国与爱情,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一周很快过去,我们按照事先的密谋,带姜婉儿参加姚爱卿的生日宴会,当被问及他有什么生日愿望时,姚爱卿像施展魔法一样手捧一大束火红的玫瑰,当着众人的面对姜婉儿说:“婉儿,做我的女朋友好吗?这是我20岁生日的心愿,20朵玫瑰代表我对你分分秒秒的思念。”面对众人的嬉闹与鼓动,我的心蹦到了嗓子眼,姚爱卿真是聪明绝顶,虽然我还不知道他和姜婉儿进展得如何了,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即使是碍于情面,姜婉儿也会束手就擒的,何况是在一大束诱人的玫瑰面前。孰知姜婉儿却冷不丁地说:“对不起,我要回去赶写明天的作业,先走了。”留下满屋的尴尬与凄凉。

  我不知道姚爱卿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过完20岁生日的。

  当晚,众人散去后,我悄悄地依偎在墙角,想宽慰他几句,还未开口,就见他趴在桌子上,抱头哭得稀里哗啦,并用拳头狠狠地砸向饭桌上的啤酒瓶子,手上顿时鲜血直流。我吓呆了,连忙拽住他的胳膊,说:“姚帅,别犯傻,你放心,我一定帮你把姜婉儿这个不开化的死丫头追到手!”姚爱卿带着几分醉意,将头搭在我的肩上,泪水伴着鼻涕,哭得更厉害了。

  原来,为爱落泪的,并不仅仅是世间那些痴狂的女子。

  没人知道姚爱卿为情落泪的秘密。第二天,他手上绑着纱布去上课,与我们六人相遇,匆匆地打了招呼后,他将我拉到一边,说:“姜婉儿今天衣服怎么穿这么少?天气这么冷,冻感冒了怎么办?还有,请你告诉她,今后别穿这么时尚了,很多男生都对她虎视眈眈呢!”望着姚爱卿极为忧虑的眼神,我说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告诉她?他说:“现在姜婉儿定是对我心存芥蒂了,我不想再让她尴尬,我要慢慢融化这个爱情细胞被冰冻的女孩,要让我们的爱情,水到渠成。”

  姚爱卿隔三差五地借着各种由头给我们宿舍送来好吃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旦姜婉儿和哪个男生有了风吹草动我们要及时向他汇报,大家也都心领神会地将这些美食乖乖地放在姜婉儿面前,她也总是心安理得地和我们一起享用。

  姜婉儿过生日那天,秋雨霏霏,江南的城市上空蒙上了一层沉闷的凄冷与失落。大家都在等待,但姚爱卿迟迟没来。就在姜婉儿失望地要宣布开饭时,姚爱卿推门而入,气喘吁吁地说:“对不起,来晚了。”为了消除尴尬,我机敏地问:“你给我们六姑娘带来了什么礼物要这么久啊?”姚爱卿看看我,顺势从书包里掏出一部精美的手机递给姜婉儿,他当即拨通那部手机的号码,原来,手机的铃声早已被设置为歌曲《爱情选项》,短信铃声被设置成了《当我开始偷偷的想你》。姚爱卿对姜婉儿说:“这两首歌,是我到录音棚里亲自为你录制的,绝对原汁原味,生日快乐!”我解嘲说:“这两首歌沧桑,伤感,醉人,似乎透着些许爱恋。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充当传话筒了。”众人皆笑。

  一周后,我见到姚爱卿,他告诉我,姜婉儿对他依然不温不火,毫无进展。我拍拍他的肩,一时不知该如何宽慰他。

  第二天,我实在忍无可忍,质问姜婉儿:“你究竟对姚爱卿有没有感觉?有感觉就摊牌,没感觉趁早散,不带这样折磨人的!”谁知姜婉儿却娇滴滴地给出了让人跌破眼镜的理由:“我妈不让我谈恋爱,让我出国。”

  为了挽救他们的幸福,我绞尽脑汁举出历朝历代的特例,告诉她,出国与爱情,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姜婉儿天真地说:“那我是不是可以背着我妈和姚爱卿恋爱呢?”闻听此言,我不禁失笑。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姚爱卿的时候,他乐得跳了起来,当即就给姜婉儿打电话说:“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给你幸福!”看着姜婉儿被爱情滋润的笑脸,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尘埃落定。

  你安心去吧,我在中国等你

  被爱情包裹的姜婉儿依旧如往常一样安静,她不懂得照顾男友,遇事总要向姚爱卿请示,而那个生龙活虎的姚爱卿,也乐于沉浸在这样被他主宰的甜蜜爱情里,他们一起自习,吃饭,打水,看电影,逛街,呵护娇弱乖巧的姜婉儿,是姚爱卿最幸福的一件事。

  大三新学期开学,姜婉儿送给姚爱卿一部iphone4手机,这让姚爱卿受宠若惊,他说:“我的手机还新着呢。”姜婉儿嘿嘿一笑道:“我的男朋友就要和我一样,用同款的最时尚的手机,这样才有派头啊。”姚爱卿还想问姜婉儿怎么处理他送她的那部“旧”手机,话还未出口便默默地低下了头。姜婉儿将她暑假去三亚游玩的照片发给姚爱卿看,满心欢喜地问:“好看吗?”姚爱卿支支唔唔说:“很好看,就是你的身边,好像少了些什么?”姜婉儿惊讶地问:“少了什么呀?”姚爱卿悠然一笑道:“这个……我也不知道。”

  其实姚爱卿想说,你的身边,少了一个我。但他没有足够的能力陪她去那么奢侈的地方游山玩水,所以他唯有沉默。

  转眼,毕业的日子渐渐逼近。姜婉儿按部就班地按照妈妈的安排准备出国,而姚爱卿则忙着四处奔波找工作,两人联系渐渐稀少。

  一天,我路过三教,远远地就听见姚爱卿歇斯底里地叫喊:“你就不能为我们俩的幸福有主见一次吗?你是成年人了,干嘛事事都听你妈的?我的话你就不听了吗?我的感受你就不顾及了吗?我们三年的爱情就这样放弃了吗?”姜婉儿被姚爱卿咄咄逼人的气势吓得大哭,这是他们交往三年来,他第一次冲她大吼大叫。她边哭边怯怯地说:“我妈也是为了我好,再说,你就不能和我一起出国吗?”

  只是一句话,便要了姚爱卿的命,虽然他可以在球场上叱咤风云,可以为了省钱给姜婉儿买一件可心的礼物,半个月只吃泡面,但他一直忽略了彼此的家境。象牙塔的爱情,就是一道看着诱人的菜肴,即便忘了放调料,也能吃出味道来。但是对于姚爱卿来说,他一直忽略了姜婉儿的富二代身份,这个外表娇弱的女孩,一直生活在天堂般的世界里,与他交往的三年时光里,她从未嫌弃他的贫穷,还常常强装欢笑地随他来到路边摊,陪他一起吃她看着就倒胃口的烧烤。为了怕他自卑,他给她买的礼物,即便不称她的心,她也依旧欣然接受,装作非常喜欢的样子。但是,他必须工作,因为家里还有即将读大学的弟弟,他不忍让父母因他再受煎熬。

  他甩了甩胳膊,擦了擦眼泪,冲姜婉儿说:“好吧,好聚好散,分吧!”望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姜婉儿从身后一把抱住他的腰,哭着说:“你是个大坏蛋!你抢走了我的初吻,抢走了我的心,就不理我了吗?谁要和你分手了?我不要!我就是不要!如果你真的不能再等我三年,我就跟你去找工作,然后咱们租个房子一起挣钱,如果你挣得少,我养你!”

  一听这话,姚爱卿感动得泪眼朦胧,他想,做人不能太自私,既然自己不能随心爱的人一起出国,但总能用等待换来幸福。于是他咬了咬唇角含泪笑说:“婉儿,你知道吗,我并不是真要阻止你出国,我可以等你,但我只是担心,你习惯了有我陪伴、有我照顾的生活,突然只身到大洋彼岸独自生活三年,叫我怎么放心?想想也是,人总要慢慢成长的,我不能总把你护佑在羽翼下,你有你的梦想要实现,作为你的男朋友,我能力有限,但我不能羁绊你前进的步伐,那样未免太自私了。你安心去吧,我在中国等你。”

  那一刻,姜婉儿哭成了泪人儿。

  (编辑 刘可)

他们来到中国

  郑律成 朝鲜人 解放军军歌作曲者

  1933年,郑律成和一批朝鲜爱国青年来到中国,他在21岁时为当时的八路军谱写了进行曲,即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解放军军歌),同时,他还创作了《延安颂》《生产谣》《八路军大合唱》等著名歌曲。

  

  马海德 美国人 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1936年,中共中央决定邀请一位外国记者和一名外国医生到陕北考察,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获得这次机会,马海德最终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提出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他的请求,马海德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洪水 越南人 中国唯一的外籍将军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0世纪50年代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只有一个外籍人。这位中国名字叫洪水的将军,兼有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是世界少有的两国将军之一。从1928年到中国参加红军,到1945年回越南革命,洪水在中国战斗了17年。

  

  维尔纳・格里希 德国人 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

  1984年武汉市政府聘请维尔纳・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任期为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他是中国国企第一位“洋厂长”。1985年,中国全国人大刚刚通过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问题的规定,维尔纳・格里希成为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

  

  寒春 美国人 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人

  寒春曾经参与过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但1948年来到中国后,她的工作却是饲养奶牛,并延续了一生。2004年中国开始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她成为拿到中国“绿卡”的第一个外国人。

  

  牧琳爱 美国人 70年后重返中国

  出生于中国的牧琳爱在1930年跟着家人回到了美国,那年她13岁,却已经下定决心要回到中国,这一等就是将近70年。1998年,丈夫的去世让牧琳爱身陷孤独,回中国的梦想越来越强烈,终于在第二年卖掉了山林和别墅,搬到山东聊城的农村,那正是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大山 加拿大人 中国电视上第一代外国明星

  一个在电视上说着中文相声在外国人,在90年代初期的中国,这足以吸引很多人的眼球。虽然今天已经很少能听到他说相声,甚至也很少看到他在电视上露脸,但走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恐怕都不会忘了他,“大山”其实只是他在一个小品里的名字。

  

  萨布瑞亚・田贝肯 德国人 发明藏盲文并在西藏开办盲童学校

  12岁就已经完全失明的萨布瑞亚在1997年来到中国西藏,她不是观光客,靠着电脑听音分析器的帮助,编写了一套藏语盲文程序,并在1999年创立了西藏盲童学校,西藏第一批能够阅读的盲人就是从她的学校里走出来的。

  

  金玉米 南非人 创办英文博客“单位”

  这个2002年上线的英文博客曾经是不少西方人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金玉米每天浏览中文媒体,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译成英文,后来又开始戴着黄色安全帽、端着DV穿行于北京的街头巷尾,挖掘各式各样的大事小情,据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北京的驻外记者都爱找他了解情况。

  

  晚清

  身着清代服饰的洋人一家。影棚的背景布也是中国风格的亭台楼榭。

  

  1917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D・甘博在新都至成都的独轮车上。

  

  1924

  泰戈尔访中国48天,林徽因(左)和徐志摩(右)担任他的翻译。

  

  1949

  美国人弗兰克和他的中国妻子在自家的酒吧内。

  

  1974

  老布什携夫人芭芭拉来到北京,出任美国驻华联络处第二任主任,他喜欢跟妻子一起骑着自行车逛北京。

  

  1986

  意大利摄影家洛伦佐・麦朗先生正准备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上拍照,立即被旅客们围观,于是他亮出了自己的海报。

  

  1984

  作为中国的南大门,较其他地区更为开放的广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及游客,广州白云机场也成为国内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但忙碌并没有抹煞温情,1984年的某天,机场民警们正为下机的外国乘客打伞。

  

  1988

  天安门城楼首次对中外游人开放,来自美国的理查德夫妇成为最早的外国游客。

我从中国来

  何奇恩――浙东农村的放牛娃,四次高考失利,半路出家学习英语,成功到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从临时工做起,一步步晋升为联邦政府的高级公务员,他获得了年度人物奖,曾与布什总统同台演讲……他的经历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传奇,励志的传奇,成功的传奇。

   作者应中国人事出版社之约,特将自己在美国考公务员、当公务员、做出色公务员的真实故事,用真切、隽永的文字呈现出来。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凭借自己非凡的毅力,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而取得的。

  本刊在此选摘《我在美国当公务员》精彩内容以飨读者,希望读者从该书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

  全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屏住呼吸,摄像机声有节奏地响着。布什总统开始介绍第三个人:‘奇恩,联邦卫生部医疗保险专家。’布什总统把头转向那个被称为奇恩的人,问:‘奇恩,你从哪里来?’”

  2006年4月12日,安纳代尔,这个位于美国华盛顿首都环线西南角,弗吉尼亚州东北端的小城迎来了长冬后一个亮丽的春日。

  8时许,宁静的小城突然出现了无数牵着警犬的壮汉,通往社区学院大道的街口被路障封死,警车呼啸着从华盛顿方向驶来,把安纳代尔社区学院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得水泄不通。学院主要建筑的房顶上晃动着荷枪实弹的身影,校园的树林中影影绰绰地闪动着提对讲机的便衣。见过世面的安纳代尔人隐隐觉得,他们的社区学院将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而且这个活动好像与亚裔社区有关,否则那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亚裔为何排着长队在学院门口等待安检呢?

  这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将与美国亚裔代表就医疗保险改革进行对话。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总统亲自到亚洲人中间来宣传联邦的政策。

  俄尼斯特礼堂是安纳代尔社区学院最现代化的会议中心。这个能容纳千人的礼堂,挤进了上百家媒体,他们呈半月形占据了半个礼堂,把镜头的聚焦点对准那个深蓝色背景的主席台,向世人实况转播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

  主席台上坐着四个人,他们坐的是那种类似酒吧顾客坐的高脚凳,正在接受听众的鼓掌欢迎。还是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四个人吧。从左到右,第一个就是美国总统布什,即我们通常说的小布什。美国历史上共产生过四十四位总统,子承父业一门出两个总统的仅有两次。

  布什总统含笑面对听众。他笑得那么的自信,多么的可爱。尽管美国人对布什的评说有褒有贬,但他们公认,布什总统的笑是最动人的。

  紧挨着布什的是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这位由布什总统任命的第一位华裔女部长,不但中国人为她自豪,所有的在美亚裔也为之骄傲。赵小兰部长与布什家族关系深厚。1989年,老布什总统任命她为交通部副部长。2001年,小布什总统为其扶正。生女当生赵小兰,很多美国华人父母都是这样教育他们子女的。我在这里摘录赵小兰大学毕业后简历的一些章节,或许能给我们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华人父母一些启示。

  1975年,大学毕业后的赵小兰在她父亲拥有的福茂船运公司任职。1989年,赵小兰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顺便提一句,小布什也在同所学校得到同样的学位,而且布什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总统。同年,赵小兰进入花旗银行纽约分行任职。1983年,她被选为白宫学者,负责政策研究,同时协助加州共和党候选人募款。1986年,赵小兰辞去旧金山美国银行副总裁的职位,进入美国联邦政府。1993年,赵小兰与美国联邦共和党参议员领袖密契・麦康诺结婚,成为美国政坛上的一对金童玉女。

  赵小兰一路顺风顺水地走来,台上的她既有东方人的秀慧,又具西方文化的洒脱,真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布什总统微笑着与她耳语,赵小兰脸上洋溢着微笑。眼明手快的记者及时抓拍到了赵小兰脸上比春日的杜鹃还灿烂动人的笑。

  “第三位?”记者们中间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他们对这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的男子一无所知。搞新闻的人最擅长编故事,他们通过一点蛛丝马迹,也能凑合出一个故事。但台上的第三人着实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据说他是个公务员。但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又怎么能与总统、部长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亮相呢?

  “不管他,先介绍第四人。”摄像记者是不能犹豫不决的。“千万不能让第三个家伙砸了我们的饭碗。”记者们当机立断, 把焦点对准第四人:美国卫生部联邦医疗保险署署长马克・麦克雷兰博士,他是掌管着美国联邦政府每年六千亿美元开支的大管家。麦克雷兰博士含笑地面对着镜头,显得那么的自信从容,踌躇满志。

  拥有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麦克雷兰,三十六岁就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碰巧的是,赵小兰也在三十六岁时任美国交通部副部长。2002年麦克雷兰任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局长。2004年更上一层楼,任联邦医疗保险署署长。

  麦克雷兰博士的家族也十分抢眼。父亲是大律师,曾任肯尼迪总统的幕僚。母亲1977年成功当选为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市长。而此时的小布什初涉政坛,且十分不得志,被他的政敌戏谑为德克萨斯的乡巴佬,于次年的联邦众议员选举中败北。1994年,时来运转的小布什成功当选为德克萨斯州州长,而且于1998年连任成功。就在这一年,麦克雷兰博士的母亲成功当选为德克萨斯州审计长,2002年也连任成功。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家族的恩庇,1998年,小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当选为佛罗里达州州长,也于2002年连任成功。有道是“打仗父子兵,打虎亲兄弟”,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杰布・布什的父亲和兄长力荐他参选总统,再创奇迹。要不是杰布・布什激流勇退,布什家族或许真的会出第三个总统。麦克雷兰博士也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弟弟,他就是布什总统的白宫新闻发言人司各特.麦克雷兰。只是这个新闻发言人后来出了一本传记,把布什总统的陈芝麻烂谷子抖了出来,他们才翻了脸。

  美国联邦政府的金字塔尖顶的关系真可谓是错综复杂,扑朔迷离。还是把镜头收回现场,对准台上吧。可惜现场是个极不和谐的画面,追求美感是新闻制作的至高境界。尤其在当今这个追求时尚、追求包装的时代。那第三个人也太不上镜头了。不管记者如何摆弄镜头,穷其一切技巧,第三个人物与他旁边美丽高雅的赵小兰、英俊潇洒的麦克雷兰博士比起来,土得太掉渣了。要不是他身上穿的那套西装,他简直像个农民,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

  布什总统介绍了赵小兰部长,赵小兰含笑向布什总统表示感谢。

  布什总统介绍了麦克雷兰博士,麦克雷兰博士笑容可掬地向布什总统致意。

  布什总统开始介绍第三个人:“奇恩,联邦卫生部医疗保险专家。”

  布什总统把头转向那个被称为奇恩的人,问:“奇恩,你从哪里来?”

  奇恩怔住了,他该怎样回答布什总统?难道他应该告诉布什总统那个遥远的过去,那段不为人知的传奇? (1)

那么,这是中国吗?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国》无疑是外国人对于“文革”时期红色中国的经典描述,镜头中的中国人带着前消费时代的朴素和傻气竟没来由地令人生出恍若隔世的慨叹。

  如今继安东尼奥尼之后,我还得添上罗兰・巴特的名字。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评论家,在1974年春天与克里斯蒂娃和作家索莱尔斯等组成五人代表团造访中国。在20多天中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安等地,在这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中,罗兰・巴特写了三本日记,详细记录了他在中国所目击的人和事,虽然他抱怨“实际上,我找不到任何东西可记、可列举、可划分”。

  据说是当时中国大使馆正式邀请罗兰・巴特访华,旅行者自费,官方安排行程。或许大使馆知道巴特是当时法国有名的左派加毛派,于是这样的官方邀请可以令外人更了解几乎处于封闭状态中的中国究竟是怎样的;而法国本土则抱着另一种不便明说的心态,期待访华归来的巴特能幡然醒悟,一如纪德当初对苏联的态度转变。孰料最终巴特甩出来一篇《中国怎么样》,并未如好事者所期待的那样痛加挞伐当时的中国。“我们前往中国,脑子里装着成百上千个迫切、自然的问题:那边的性、女性、家庭道德怎么样?其人文科学、语言学、精神病学又如何?我们撼动知识之树,好让问题的答案自动掉落,好重新汲取我们重要的智识养料。可什么也没落下来。我们只带回(除政治答案外)空无。”

  这种两边不讨好的窘况或许更多的是出于两边皆对巴特存有过度期许。事实上,作为符号学家的巴特,他对事物更多呈现出一种现象学的关注。好比在中国他更聚焦寻常人事,而非名胜古迹,一句句短语,一个个字词,一点点颜色和细节,中国是一则有待处理的文本。而当时的中国让他最感震惊的恰恰就是单一的颜色、单一的语词、单一的细节,一切都是单一,单一就是一切。官方安排的行程、向导和被准许的对话者,极度缺少意外、缺少“褶皱”、缺少“偶遇事件”的“每一天安排”令巴特“消沉了”。他惊叹这种窒息的语言环境:“所有信息的完全封闭,性政策的完全封闭。最为惊人的是,这种封闭是成功的,任何人,不论他逗留的时间长短和条件如何,都不能成功地在任何一点上突破这种封闭。”

  然而,“封闭”只是一方面,或者说,更深层的封闭并非信息的全然阻隔,而是信息被迫以唯一的方式和唯一的内容传递出去。“年轻的军人,对一切都面无表情,微笑”;“没有一个人的皮肤靓丽,混纺布质,条绒布质”;幼儿园孩童排演的短剧几乎都是“在街上捡到了钱,交给了警察”;“只有(书法)这一样东西是漂亮的,其余都是苏联式的现实主义”。“俗套”成为一种个体无法避免的生态。而吊诡的是,当俗套侵入政治与文化,“文化越高,俗套就变得越多起来”,巴特遇到的中国作家几乎尽皆废话长篇,满嘴俗套,即连批判林彪的语言都充斥着俗套,“有着最为密集的砖块,在一句话的长度中,有多少砖块啊?”“俗套”的一大后果就是让人变得“幼稚”。到处都是“被儿童化的成年人”,但问题是,“在不发展智力的情况下,能发展政治意识吗?”

  巴特当年片段式的文字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俗套”般的长篇大论的一种反拨。因为谁都知道,任何对于中国的宏观统摄都将是盲目而危险的。而恰恰是在片段般的记录中,我们读到的才不止是片段的中国,更是一个真实的七十年代中国。假如巴特再来一次中国,这回又将记录些什么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将再次发出当年飞抵中国时的一句困惑,“那么,这是中国吗?”

  

  双周推荐

  《荒野求生手册》

  作者:贝尔・格里尔斯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贝尔・格里尔斯是探险家、前特种部队战士、空手道黑带高手、热爱向高度挑战的登山者。在一次近乎致命的空降意外中背部断裂三处后,他才离开英国特种部队。现在他在Discovery频道担任《荒野求生》真人秀影集的演出人,本书内容便取自这个节目,贝尔从荒野求生的八大要素着手,教会读者如何面对各种极端环境,应付无处不在的野外危险。这些源自实打实的荒野求生经验的宝贵知识,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即便不是野外生存爱好者,也能被激发起冒险之心。

  

  《不必读书目》

  作者:刀尔登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在学者大家都推荐必读书目,出版商也不遗余力一版再版必读书目的时候,刀尔登却逆流而上,列出了将近50部不必读的古籍书目,其中有人们津津乐道的《山海经》,家喻户晓的三国水浒西游,童叟皆知的三字经,还有堪称文学巅峰的红楼�每一本书都有足以令人不读的信服理由,说是不读,其实,看完此书,你已经读了这些不必读的书目―盖刀尔登评点深中肯綮也。

  

  《马克斯・弗里施小说作品》

  作者:马克斯・弗里施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马克斯・弗里施是瑞士作家、建筑师,他与迪伦・马特并称为德语文学的双子星座。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戏剧和小说,此次收录的《彬,北京之行》《人类出现于全新世》《蓝胡子》《蒙托克》是其久负盛名的几部小长篇。马克斯・弗里施的作品远远超出德语国家的范围。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迪伦・马特曾经赞叹弗里施有能力把自家故事演绎成世界的故事,身份问题、两性关系以及艺术家和市民生活的冲突一直是他创作的主题。

  

  《落脚城市》

  作者:道格・桑德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道格・桑德斯是《环球邮报》欧洲局负责人,曾获得加拿大国家新闻奖,并被誉为加拿大最好的专栏作家。在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采访后,桑德斯萌生了撰写记录人口迁徙著作的想法。从2007年起桑德斯开始了一场全球之旅,从欧洲出发,到印度、中国和北美,深入接触了包括肯尼亚和里约热内卢的底层平民,足迹遍布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完成本书。

中国怎么了

  丧心的惨案&疯狂大蒜

  

  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发生一起凶杀案,犯罪嫌疑人持菜刀闯入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和2名教师死亡,另有11名学生和1名成人受伤。从3月23日以来的50天内,全国已发生7起针对在校学生的暴力事件,令人震惊。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中国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校园袭击案有着深层次原因,反映了中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然而无论歹徒有多大的不满和委曲,发泄的途径都不应该以残害儿童的方式来报复社会,这种暴行必须受到最严厉的谴责和惩罚。但在事后,人们应该反思:中国社会到底怎么了?潜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社会弊病和民愤,应该如何纾解?

  在涉及民生的另一方面,受到天灾与人为炒作的双重影响,近期各地蔬菜价格急剧上扬,部分地区的菜价甚至超过猪肉价格。这种价格倒挂直指被国内外经济学家担忧的通货膨胀。重庆的大蒜价格,从去年4月的每斤0.2元人民币,飙升至每斤6.5元,相当于一年内上涨30多倍,创下当地大蒜价格历史纪录。由于菜价上涨直接带动食品价格上扬,后者又是CPI主要刺激因素,菜价上涨将推升CPI指数,造成通膨更为严重。中国社科院更是警告,今年粮食生产价格的涨幅可能达10%。

  

  有损的颜面&争议的高教

  

  英国职业与教育调查公司QS近日公布20lO亚洲大学前200名排行榜,不过,这份在业内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榜单却引来中国网民的热议,因为代表中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两所高校――北大和清华均未进前十。根据QS此次公布的亚洲高校排行榜,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居前三名,而北大、清华则分列第12和第16。尽管这多少有损中国人的脸面,但联想到此前频频发生的“抄袭门”和为人诟病的种种弊端,或许这才是中国教育现状的真实反应。在西方调查者眼中,北大、清华与中国香港和日本等亚洲地区一流高校的真正差距在师生比例、学术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上。其中,北大、清华的师生比例分列亚洲第22、23名。在论文援引量上,北大名列第74;清华大学则根本没有进入前100名。至于师资的国际化,北大和清华分列93和29;学生的国际化则分列55和41。

  

  之于美的清谈&之于朝的实干

  

  为期两天的中美人权对话5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落下帷幕,这是继2002年和2008年后,两国举行的新一次人权对话,虽然两国代表形容会谈“坦诚而富有建设性”,但无实质成果却如大家所料。据说,双方就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劳工问题、法制问题、种族歧视、食品安全以及一些具体的个案坦率交换了意见。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表示,虽然两国可能讨论一些不太舒服的话题,但这恰恰显示两国关系的成熟。双方能就人权议题达成一年一度常规性对话机制,就是此次对话的最大成果。

  周边事态上,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近期秘密访华。会谈成果目前还不得而知,中国媒体称朝鲜愿为重启朝核六方会谈“创造有利条件”,但金正日的表态距离明确承诺重返六方谈判相距甚远。从目前看,中国显然希望,如果朝鲜发生任何改变,中国能够有效调整立场,以保护自身利益并加深其影响力,未来中国将加大投入经济及外交筹码,介入朝鲜的未来发展方向。不过,在中朝关系已显裂隙和离心力的情况下,中国此举必将耗费较高的经济成本。同时,东亚地区各国担忧,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或减轻金正日重返六方会谈的压力。而金正日访华可能是朝鲜放弃韩国支援、转向中国投资援助的转折点。

  

  卖&非卖的F-16

  

  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也生波澜。美国官员正在研究对台军售新方案,此举或将导致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马英九称,中国台湾与美国目前正筹划新一轮军售。中国台湾称大陆部署有1000枚导弹对准台湾,台湾需要加强防御部署,才能与大陆平等协商贸易问题。马英九称:“面对1000多颗飞弹,我们很难去跟大陆进行协商,这点大陆也了解。”台湾“中央社”称,台湾长期以来一直要求购买的美式F-16战斗机依然在考虑之列,但在外界看来,大陆认为美国如果向台出售F-16战斗机,是属于越过“警戒线”的行为。

中国,了不起

  2008年5月12日,将以怎样悲壮的方式

  铭刻进中国人历史的记忆

  下午两点二十八分

  我山川秀美、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我青峰争艳、丹壑竞流的四川

  瞬间陷入灾难

  山峦震颤,河流呜咽

  房屋崩塌,道路阻断

  多少条鲜活的生命

  停止了呼吸

  多少个幸福的家园

  成为一片瓦砾

  

  救援!救援!

  十万火急!十万火急!

  汶川在流血!

  四川在哭泣!

  

  亲人来了!

  解放军来了!

  陆上,踏着颤抖的大地

  空中,冲破云雨雷电的洗礼

  10万解放军向着灾区

  开进!开进!开进!

  是忠诚为他们搭起信念的天梯

  是人民的危难,让他们火速赶往这里

  他们要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

  和人民站在一起

  

  一个个年迈体弱的老人

  被一双双强壮的肩膀从危房里背出

  一个个废墟深处的孩子

  被一只只有力的双手缓缓地托起

  他们用坚毅和死神赛跑

  他们用至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这就是最可爱的人

  奉献人民,牺牲自己

  这就是人民的军队

  时刻把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

  中国军人,伟大

  中国,了不起

  

  有一个声音在呐喊:

  中国加油,四川雄起!

  有一种力量在传递: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于是,中国的心,没有了距离

  于是,中国的爱,开足了马力

  灾害无情人有情!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岗位

  都行动起来,展开援助大动员

  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家庭

  都行动起来,进行爱心大接力

  企业家,慷慨解囊

  老百姓,当仁不让

  小朋友,献出了压岁钱

  老奶奶,翻出了箱底钱

  所有人都显露了自己爱的心迹

  所有人都付出了自己全心全意

  

  你看见了吧,捐款箱边拾荒的大哥

  你看见了吧,献血车前排起的长龙

  你看见了吧,演播厅里流泪的主播

  你看见了吧,海外赤子祈福会上的烛光

  共和国不舍――

  为她普通的公民降了半旗

  人民不舍――

  为她逝去的同胞默哀肃立

  梦里都是灾区的痕迹

  话里都是灾区的消息

  这是一次灾难的考验,我们都在经历

  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们都没缺席

  我们就是这样的民族啊――

  愈挫愈勇,绝不低头

  我们就是这样的民族啊――

  越是危急时刻,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伟大

  中国,了不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这又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长征

  共命运,同呼吸

  我们必将取得抗震斗争的胜利

  回望历史,我们曾无数次面对残垣断壁

  中华民族无数次跌倒又爬起

  翘望未来,我们将以百倍的努力

  再造秀美山河,再创崭新生活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气魄啊

  因为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豪迈啊

  因为中国,伟大!

  中国,了――不――起!

中国经~1

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基本趋势

逄 锦 聚

内容提要 本文对决定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做出了中国经济在中长期还会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积极因素 制约因素 基本趋势

本文所说的中长期,是指21世纪最初的10年到21世纪中叶的10——50年期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持续的快速增长,1978年至1998年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较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8%、7.1%、8.0%和7.3%,2002年可望达到8%。在今后10到50年时间,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有哪些,制约因素有哪些,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如何?本文拟进行一些分析。

一、决定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积极因素

对于今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从经济的角度,如下一些因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因素是: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处于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迈进的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到2002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大致为30.9%。①市场化程度虽然大大提高,但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仍然处于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迈进的阶段。世界经济史表明,在进入工业化经济起飞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快速增长(见表1)。此外,中国经济总量基数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强的基础,增长速度快一些将是不可避免的。

表1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

资料

推荐访问:中国 这是 这也是 《你好 我是中国》 这就是中国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