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心得体会四篇

体会,读音为tǐ hu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体验领会,出自《朱子语类》卷五,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心得体会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心得体会4篇

【篇一】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1-2日,短者数小时,最长3-4日发病。

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9-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日内达到高峰,3-5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休克。 

4.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已证实人与人之间可传播,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预防:(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消毒,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

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

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

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教室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每日勤洗手,衣物勤换洗勤晾晒、秋冬季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篇二】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臻坚民族学校 2013 年秋季学期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讲稿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 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 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即可通 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 甚至造成局部 暴发。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 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 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 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 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 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 2-3 天传染性最强,病后 7 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 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 1-2 日,短者数小时,最长 3-4 日。 发病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 39° -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 2-3 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 塞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 1-2日 内达到高峰, 3-5 日热退,症 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

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 休克。

4.甲型 H1N1 流感 :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已证实人与 人之间可传播,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预防:

(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 2 小时。患者的房 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消毒,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 流感作用。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好发于冬 春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 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 败血症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 24 小时内 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 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 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 的唯一自然宿主。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 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 5-15 岁患者较为多见; 2 岁以下, 40 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 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 2 年发生 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 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 被患者和健康带 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 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 感染。本病潜伏期 4-21 天,平均 18 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 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倦怠、 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 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 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 肿大可持续 5 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 7-12 日,可并 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 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冬春季好发。 病人 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潜伏期 1-2 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 不适等症状。 1-2 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 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 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 7-10 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 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 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 意识。

3.教室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每日勤洗手,衣物勤换洗勤晾晒、秋冬季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强 体质。

8.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 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三】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臻坚民族学校 2013 年秋季学期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讲稿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 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 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即可通 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 甚至造成局部 暴发。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 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 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 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 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 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 2-3 天传染性最强,病后 7 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 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短,一般 1-2 日,短者数小时,最长 3-4 日。 发病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的症状往往较轻。

1.单纯性流感:本病最常见。起初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 39° -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 2-3 日后才出现喷嚏、流涕、鼻 塞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 1-2日 内达到高峰, 3-5 日热退,症 状明显好转。

2.原发型肺炎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性流感相似。但有继续高热剧烈咳

嗽,呼吸困难及咳粘稠痰,有时血痰。

3.中毒型流感:患者多高热不退,神智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 休克。

4.甲型 H1N1 流感 :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已证实人与 人之间可传播,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预防:

(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 2 小时。患者的房 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消毒,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 流感作用。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好发于冬 春季节,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临床表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 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 败血症型。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在 24 小时内 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 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 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 的唯一自然宿主。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 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 5-15 岁患者较为多见; 2 岁以下, 40 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 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 2 年发生 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 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是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中分离出病毒。 被患者和健康带 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 在短期内接触到易感着的口腔亦可引起 感染。本病潜伏期 4-21 天,平均 18 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 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倦怠、 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 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 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 肿大可持续 5 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 7-12 日,可并 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 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冬春季好发。 病人 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潜伏期 1-2 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 不适等症状。 1-2 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 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 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 7-10 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 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 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 意识。

3.教室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每日勤洗手,衣物勤换洗勤晾晒、秋冬季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强 体质。

8.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 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四】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知识教案

班级:九(1) 执教:严开永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2、了解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巧;

3、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注意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2、常见肠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3、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4、预防夏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5、常见春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6、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7、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8、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二、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染病有哪些?

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伤寒、痢疾、甲肝、戊肝、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极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病人最主要的症状为急性腹泻、呕吐,只要及时就诊治疗,完全可以痊愈。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引进并发症,如脱水、 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四、预防夏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的食物,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贝壳类与甲壳类海产品;

(3)煮熟的食物要趁热吃,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4)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持干燥;

(5)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食具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6)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不宜大办婚丧、喜庆等群体聚集性聚餐活动。

五、春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一)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二)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三)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行性腮腺炎

(一)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痄腮或痄耳寒,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二)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主要症状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

(三)传播途径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四)患了腮腺炎怎么办?

1、如果腮腺疼痛或发烧,及时到医务室就诊。        

2、确诊后通知家长马上接出学校就医,以免传染他人。

3、建议患者到黔西县中心医院传染科复查、就诊。如果不是传染病,请医院出具证明交医务室唐素珍医师即可回校上课;如果确诊为腮腺炎,则须及时治疗,病愈后(最少14天)方可返校上课(返校时带上医院出具的病愈证明交医务室唐素珍医师),以免传染他人。 

(3)水 痘

(一)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二)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4)流 脑

(一)由脑膜炎双球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二)主要症状是初期有低热、咽痛、咳嗽等类似一般呼吸道感染症状,随病情加重会出现高热、昏迷、惊厥、休克等,治疗不及时可死亡。

(5)肺 结 核

(一)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全身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多可发病,肺结核病占所有结核的80%以上,全国已有4.5亿人感染结核菌,有结核病患者450万,每年新增患者150万。

(二)全身症状有 乏力,消瘦,食欲不振,长期低热,多在下午或傍晚升高,盗汗,面颊潮红,重症可出现高热不退,周身衰竭。

(三)呼吸道症状:多表现有咳嗽,早期轻微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病变进展可咳大量粘液性或脓性痰。

(四)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症状,可表现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大咯血者多见于4型肺结核,或因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所致。

(五)胸痛:胸部可有隐痛,胸膜炎病人则表现较剧。

六、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七、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

八、怎样预防呼吸传染病

1、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最近可能是由于气温下降的原因,我们发现有一些班级开窗通风做的不是很好,希望教室的窗户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上课时尽可能打开,无论天气怎么样,下课时都应该打开所有的门窗。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通风。最佳通风时间为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允许,不防建议你到就近的接种单位接种相关的疫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个小时。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秋季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告诉父母亲带你看医生,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隔离、绝对不可到带病坚持上课。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推荐访问:秋冬季 心得体会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