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察局农村基层党组织纯洁性调研报告] 村党组织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概况

此次调研的乡镇有xx乡、xx镇、xx街道、xx街道、xx街道、xx镇,召开座谈会6个,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参与被调查人员年龄结构:18-30岁的16人,31-40岁的53人,41-50岁的22人,51-60岁的5人,61岁以上的4人。文化程度:小学以下的6人,初中21人,高中(含中专)22人,大专及以上51人。政治面貌:共产党员74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74%;
共青团员5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5%;
民主党派2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
群众19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19%。职务情况:干部(含村干部)77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77%,;
农民23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3%。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纯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作用不凸显,工作效率差。农村基层组织受某些因素影响客观上很难体现出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从调查情况看,有的村支部班子从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出发,以家族、亲戚关系划线,在发展党员中降低标准、近亲繁殖,缩小选人视野,形成恶性循环,出现了“宗族化”党支部,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下降;
有的村党组织对村集体事务漠不关心,工作不作为,农民群众怨声载道。

(二)党性观念不够强,在党意识差。一部分农村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弛,少数党员甚至成为“三不”党员。有的党员因个人利益未得满足,常在群众中散布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的言论,对基层党委、支部的决策决议不支持,并背地里和群众一起发牢骚;
个别党员甚至对群众聚众闹事、集体上访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结构不够佳,综合素质差。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影响到农村党员带头致富的能力,也影响到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形象。部分村党组织长期不发展党员,无法及时为农村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党员队伍后继乏人,影响到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示范作用不够好,致富能力差。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要做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典范,不但自己要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富起来,而且还要通过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途径千方百计地帮助和引导其他群众富起来。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偏低,自家的日子过得还不如群众。

(五)少数村干部法律意识、纪律意识不强,作风不实。一是财务管理混乱。部分村居将集体收入不入帐,直接坐收坐支,存在“口袋帐”、“包包帐”现象。财务收支把关不严,村干部白条自批自支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干部随意挪用集体资金,长期挪用不归还,或私自将集体资金借给他人,有的还将收入不入帐据为己有,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二是个别干部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对涉及集体利益的重大事项,不民主决策,主要表现为乡镇在重大决策、工程发包、大笔资金使用上,不召开办公会议研究,或办公会上仅靠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现象。村居对资产处置、农村低保、重大开支等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凭关系、感情,个人说了算,村组重大事件一事一议执行不到位。三是有的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态度强硬。个别乡镇干部对群众办事不耐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群众的困难采取“拖”、“推”的方式,不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为农村农民办事的窗口部门甚至会出现农民多次上门无法办。部分村居干部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谋取私利,对自身要求不严,生活方式不健康,平时疏于学习,空余时间甚至工作时间参与撮麻将、打牌赌博等活动,群众意见较大。  

(六)监督机制不尽完善,监督落实不力。有的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而成立了理财小组的村多数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很好的发挥监督作用。有的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怕招来麻烦,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尤其是在村居一级,党员群众主动监督少,被动监督多,以致一些村居干部钻了监督不畅的空子,成了无人监督的特殊干部,工作中违纪违法。  

(七)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不到位。有的村居往往是上面督促一次,就公开一次,不督促就不公开。村居务公开内容、程序、时间、方式随意性大,群众想知道的、觉得群众通不过的就不公开,觉得没有问题的就公开。公开栏设置不合理,群众经常到的地方没有公开栏,群众不常去的地方设有公开栏,现在村的地域变大了,一个村只有一个公开栏,许多群众看不到,甚至个别公开栏内容长年不变。有的财务公开不细,群众看不明白,导致群众因不清楚村居财务收支情况而怀疑村居财务有问题,造成群众信访不断。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纯洁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乏力。目前各地在农村党员教育中都普遍存在与农村党员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有的培训教材从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农民党员难于理解和接受;
有的在开展技术培训时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不佳。二是教育形式陈旧,缺乏实效性。一般采取读读报纸、念念文件,传达会议精神等灌输式方法,缺乏互动和交流。三是教育培训不经常,缺乏系统性。四是投入不足,缺乏吸引力。乡镇对农村党员培训没有专门经费,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没有村级集体收入的村支部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收入,党员教育活动经费捉襟见肘。

(二)管理滞后。一是党员结构难改善。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失衡,年龄老化趋势加剧,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非常迫切,但现阶段农村青年大量外出求学、务工或经商,要求入党的人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造成农村党组织造血功能丧失,农村党员“断档”现象较为突出。二是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健全,有些村支部班子涣散,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党员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在调查中一些党员认为:“现在工作上要带头,经济上没甜头,政策上没奔头,党员没当头”,只注重要求党员履行义务,要求他们在计划生育、义务出工、抗洪抢险等多项工作中带好头,却忽略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忽视了对年纪较大、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照顾,使部分农村党员荣誉感消失,挫伤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责任制不到位。少数地方党建工作责任不到位,管理缺位、错位,在思想认识和工作部署上未把党员教育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总认为党员教育管理看不见、摸不着,是虚功,不会有什么政绩,“重经济、轻党建”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少数乡镇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硬性考核指标上,而把党员教育管理搁置一边,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不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很不正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四)思想滑坡。一方面,一些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由于本身疏于学习,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要求,经济上不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行动上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党员不够党员条件,理想信念动摇,组织观念淡漠,甚至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中以个人利益至上,违背了党的宗旨。有的党员干部自律意识不强,参与打牌赌博,影响极坏。

(五)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监督落实得不好,财务管理不规范。虽然全市都实行了村财街道、乡镇管,各乡镇街道都制订了一些管理规定和办法,大部分村都有一系列的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的监督制度,但多是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好。一是村民代表会议开得少,在重大事项决策、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等,村里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有事尽量不和村民代表商量,几个村干部直接就决定了,因此反映村干部在发放救灾救济、低保奖金中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民主理财小组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其成员本应由村民选举产生,但实际有些是村干部定的,大多都是村干部的支持者,有些还是村居干部,乡镇管理人员不可能对每个村居的收支情况都了解、熟悉,监督无从谈起,因此村干部少支多报、重复报销、瞒报收入,财务管理不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监督机制不健全,对部分村非党村居干部出现“空档”。村居委会实行村民自治选举后,非党员的村居干部占有一定比例,但这部分人也不是监察对象,因此,对这部分人轻微的违规违纪行为,目前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来查办,出现了纪检监察机关无法监督,公安、检察机关又监督不了的局面。因此才造成个别非党村居干部违纪越来越多,又受不了处分,群众意见很大。  

(七)村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不规范、不健全。有的村对集体资产、资源未建立统一台账,加之乡镇主管部门缺乏对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有效监管、跟踪监督,个别村就出现私自对外承包、出租、变卖资产、资源现象,有的村居干部将收入据为己有,有的将收入不入帐,直接坐收坐支。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纯洁性问题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一是注重内容的针对性。要针对农村党员特点的思想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纪法规,用通俗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农民党员进行教育。教育培训可采取编印一本通俗易懂的农村党员教育小册子,把理论融入农村实际,教育党员摒弃旧思想、旧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注重形式的灵活性。要创新教育方式,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提高为主,采取互动式教育、启发式教育等方式提高党员学习兴趣。三是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要针对农村党员中年纪大的多、外出的多、无职的多等特点,采取小型、分散、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确保每名党员能够接受教育。建立让每个农村党员,包括老党员、外出党员、无职党员都能接受教育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实效。

(二)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强化农村党建工作。一是建立党员教育投入机制。建议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列支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专项经费,增加基层留存党费的比例,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提供经费保证,确保每个党员每年接受不少于5—7天的教育培训,每个党员每年有一本学习资料。二是建立党员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达到一定年限,表现突出的给予经济补偿,或一次性办理养老保险;
对每年评选的“优秀党支部书记”要给予物资奖励,并大张旗鼓地宣传。三是建立扶贫帮困救助机制。对发家致富无门的农村党员,要扶持他们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对有一定经营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农村困难党员,可以利用留存党费担保实行小额贷款的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四是强化责任机制。要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先锋工程”建设和“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员培训工作工作的责任感。

(三)加强管理监督,发挥党员特色作用。针对当前党员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强化农村党员队伍管理监督上,首先要坚持一个“严”字,其次要把握一个“活”字。坚持一个“严”字,就是要本着“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的原则,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严格组织纪律。对少数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执行党的制度、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对经教育不改的要坚决予以严肃处理。把握好一个“活”字,就是要针对当前党员队伍中出现的新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如针对农村老党员多的特点,可单独成立老年党支部或党小组,并为其设定发挥先进性的主要范围;
对一些贫困党员,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帮助脱贫致富,迅速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
对外出党员,应充分发挥好党员活动证的作用,就近参加当地组织生活,并做好记录,也可以根据他们平时在外、节假日大多回家的特点,在活动时间上灵活安排,教育形式上也可采用思想汇报等形式进行,有条件的还可以网上过组织生活。通过灵活的分类管理,来充分发挥每个层次、每名党员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三级联动”。尽快出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暂行办法,市、乡镇、村三级要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进行责任分解,层层签定责任书,将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触角延伸到村级,乡镇街道要对村落实责任制情况制定考核办法,年终严格考核,将其结果作为村干部业绩评定和工作奖惩的依据,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未认真执行责任制规定,发生重大案件,给群众带来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坚决追究责任。  

(五)健全制度,并严格执行,用制度规范人。一是乡镇要制定和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干部任免、大额奖金的使用等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决定,民主决策,逐步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二是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认真执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级重大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筹资管理,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等重要工作,需经村支两委集体研究决定,村内重大事项还需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三是规范村民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的选举办法,完善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四是健全完善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村集体资产、资源是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村干部为政不廉的源头。要以此为重点,加强村资金、资产、资源的跟踪管理和跟踪监督。

(六)强化监督,通过监督制约人。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村居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规范公开的内容和程序,乡镇和村居要严格按目录内容和公开时间、地点、程序进行公开,必要时还可以实行点题公开。二是要加强对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任期、离任、换届或免职时,对其任期内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和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计,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避免或减少集体经济损失。三是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成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财务活动的监督。四是强化党风监督,将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向村级干部延伸,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五是探索纪检监察机构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在村级建立纪检组织,起到“观察哨”、“责任岗”的作用。六是在村居干部配备上,鉴于对不是党员的村居委会干部纪检监察机关无法监管,因此乡镇在村居委会干部配备时应积极引导,将优秀党员选配到村居干部岗位上,避免出现监督缺位现象发生。

(七)加大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纪检监察部门要把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作为办案的一个重点,并对一些典型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公开处理,真正发挥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办案工作的指导,加大乡镇办案力度,帮助他们掌握政策界限,改进办案方法,提高办案水平,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良好条件和有力保证。特别是要进一步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增强乡镇纪检干部的主业意识,改变乡镇纪委不办案或被动办案的局面,特别要加大对村居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村居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推荐访问:监察局 纯洁性 纪委 基层党组织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