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自查报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关于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实施《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按照全县实施“普九”攻坚工作的整体安排和部署,***镇人民政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为如期实现“普九”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镇“普九”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古镇***,位于***县东北部,地处白水江上游,在川滇两省五县交界处。境内山高坡陡,沟深谷狭,冬春潮湿,气候暖和;
夏季多雨,洪涝频繁,常遇风雹,十年九灾,对农作物生长较为不利。距***县城85公里,***镇海拔520—1954米,总面积175.69平方公里,覆盖半径25千米,耕地面积41020亩,其中旱地34870亩,水田6150亩。辖11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38593人,非农业人口2019人,有苗、彝两种少数民族共2282人,全镇国民生产总值90.43万元,人均1060元,人均有粮235公斤。经济贫困,生活水平低下。
二、实施“两基”的主要措施办法
***镇根据国家实施“两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结合实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计划,落实措施,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普九”攻坚工作。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
“普九”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2006年8月,镇党委、政府经过精心准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副镇长为副组长及各成员单位领导组成的“两基”工作领导组,负责对全镇“两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实施全镇的“普九”攻坚工作。及时部署了“普九”攻坚基础工作,并督促落实。2007年3月,成立了***镇“普九”办公室,为“普九”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统一思想,营造氛围
国家实施“两基”攻坚战略,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举措。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镇党委政府召开“两基”攻坚专题会、工作协调会、“普九”推进会等会议20多次,先后召开了镇村干部、中小学校长、“普九”领导组工作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5次。利用镇广电站广播每天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公路沿线显眼地方书写永久性标语;
中小学利用板报出了多期“普九”专刊;
村社干部深入农户广泛宣传“普九”工作的重要意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使“普九”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了“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镇的“普九”目标即将实现,教育工作面貌大有改观。
(三)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普九”攻坚,做好《文化户口册》普查、统计和建档工作是基础;
提高适龄少年入学率、降低辍学率是目标;
落实“两线承包,三方负责”是核心;
深入宣传动员是关键。按照这一清晰的工作思路,镇党委、政府强化各项措施,深入抓好我镇的“普九”攻坚工作。
1、为强化各村(社区)和学校的职责,确保“普九”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按照职责清楚,任务明确的原则,镇人民政府制定了《***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按照各村(社区)一条线和学校一条线的原则分别与村(社区)和学校进行了签定。针对部分村干部和老师对“普九”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存在“大学毕业也是自找工作,送孩子上学不如叫孩子打工实惠”和不愿意送子孩子就读的想法,对“普九”存在抵触情绪的实际,根据《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意见》等规定,制定了《***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镇控辍保学管理办法》并以镇人大主席团文件形式下发各村(社区)和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村(社区)、学校,村(社区)支书、主任和中、小学校长的责任以及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职责,强化了责任意识。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党委、政府实行了“普九”工作镇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和干部职工划片承包工作制度,完善了保障措施。
2、认真做好《文化户口册》普查、统计和建档工作、
按照“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要求,为确保“普九”各种数据材料的真实、准确,在镇“两基”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办学区域划片负责的形式,镇中心校和各村学校于2006、2007年开展了两次全面的文化户口普查统计,学校教师全力以赴,充分利用节假日、课余等时间,进村入户,深入群众家中,认真做好了文化户口普查工作,真正做好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较为准确地摸清了全镇人口尤其是0-18周岁人口文化状况。在取得了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后,按照微机录入、建档立卡、规范管理的要求,镇“两基”办全体成员加班加点的工作,2007年7月至8月,“普九”办公室对文化户口册进行3次修订。通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将全镇0-18周岁人口、在校中、小学以及“普九”所需要的所有数据、资料输入了计算机,实现了“普九”各项表、册、卡的微机动态规范管理。为镇党委政府对“两基”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各项措施的出台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材料依据,有力地促进了我镇“普九”工作的开展。
3、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普九”攻坚工作要取得成功,更需要的是广大群众认识的提高和参与。针对多数群众不了解“普九”攻坚工作的实际,镇、村、各学校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固定标语、宣传栏、墙报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政策法规。整个宣传,既注重了标语、会议、广播等外在形式,也做到了学习,讨论,走村入户的内在深化。全镇共向村(社区)“两委”印发《义务教育法》资料和宣传手册5000余份,悬挂和刷写“普九”简报和板报89期次,进村入户宣传动员1000余次,经过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普九”工作深入人心,取得了全镇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为“普九”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镇干部职工、各族群众中形成了议论“普九”,落实“普九”,推动“普九”的有利局面。
4、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深入做好辍学学生的动员返校工作
能否做好适龄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是“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的关键所在。在控辍保学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好“五关”:一是把好制度关。镇人民政府制定并经镇人大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印发了《***镇控辍保学管理办法》,将控缀保学纳入了制度化管理,实现了以制度强化管理,以制度控制辍学。二是把好入学关。我镇严格执行未入学、辍学适龄儿童、适龄少年入学通知制度。每学期开学,“两基”办根据适龄学生数和上一学年各学校的辍学学生名册,以村为单位填写适龄学生入学通知制和辍学学生返校就读通知书,由镇人民政府加盖公章后交各村送达各学生家长,要求各位家长务必送女子上学,镇政府做好督办工作,对拒不送子女就读的,镇政府予以强制执行。由于工作到位,除随打工父母外出无法联系外,在家的都基本能到校报名就读。三是把好在校学生巩固关。从流失学生大多是“双差生”的实际出发,镇政府明确了以认真做好“双差生”的实际出发,镇政府明确了以认真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为控辍保学重点的要求,各学校在严格按要求认真做好“双差生”巩固工作的同时,按镇政府要求建立健全了流失生报告制度、学生转学报告制度,制定了工作片、村(社区)、社(居民小组)、班级家长“六位一体”共同监管的控辍保学机制,对流失学生各学校基本都能将情况反馈到镇“普九”办,镇“普九”办再将情况上报镇政府后由镇政府逐级下传到村组,村组再及时予以督促返校。四是把好辍学学生返校就读动员关。尽管控辍保学的措施到位,但对于部分问题学生厌学的情况,仍然无法将他们“请”回学校就读。针对这部分人,我们遵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之所至,金石为开”的原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把好了动员关。自“普九”工作开展以来,从镇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到各村(社区)两委、干部职工和村民小组长,从镇属中小学校长到普通教职员工都 曾多次深入到辍学学生家中做动员返校工作,在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后,该生终于同意返校读书。举例……。四是认真把好贫困学生资助审核关。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确保有限的资金都能真正用到确需求助的贫困学生身上,对“两免一补”学生的确定实行村民小组、村两委、学校领导和班级教师共同研究决定制制度,有效的将“两免一补”真正落实给了困难学生。
(三)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1、坚持规范管理,确保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我镇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工作,坚持做到“四抓”:一是扎扎实实抓课改。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大教研力度。通过深入开展新的教材教法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确保了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以人为本抓德育。我们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创建文明学校为载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努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开展“诚信教育”。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准则,将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举例……
2、坚持终身学习,努力建设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各中小学从抓学习入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每周的政法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和教育法规。注重师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开展了“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开展了“人生•价值”、“做一个合格人民教师”等演讲比赛比赛。开展了“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二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以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目标,先后组织了新老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公开课等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及时传递教改信息动态,更新教育观念,有效地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全镇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切实抓好农村寄宿制工程建设项目。
在扎实抓好“普九”软件工作的同时,我镇积极抓好学校校舍等硬件设施建设。在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投入的同时,努力加大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的力度。2006年9月,我镇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工程建设,总投资260多万,修建一幢208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一幢26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于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为“普九”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五)扫盲和农技培训
自    年开始,我镇加大了扫盲工作,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并制定了适合全镇实际的扫盲工作管理制度,形成了镇、村、组层层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的扫盲工作。从    年到    的扫盲工作中,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临村组、农户宣传发动就达120余人次,召开镇、村、组动员21次,参会群众42000余人,印发宣传资料7600余份。在全镇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扫盲氛围。全镇以扫盲和农技培训相结合。实行“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真扫盲,扫真盲,全体教师全力以赴,镇机关干部广泛参与,村、社区、“两委”密切配合,采取集中办班,送字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镇共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期,进行了种植业、果蔬病虫害防治、中药材栽培、经商务工技能等培训,受训人员达12580人次,同时,举例……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入学率
①适龄儿童总人数5197人,入学5149人,入学率99%。
②适龄少年总人数2638人,初中在校生2515人,初中毛入学率95.2%。
③三残儿童28人,入学14人,入学率50%;
三残少年19人,入学11人,入学率57.9%。
2、辍学率
①上学年度,小学在校生6074人,学年内辍学109人,辍学率1.79%;

②上学年度,初中在校生1813人,学年内辍学50人,辍学率2.75%。
3、完成率
①15周岁人口  人,完成初等义务教育  人,完成率   。
②17周岁人口982人,完成初以中等义务教育356人,完成率36.3%。
4、15周岁文盲率
全镇15周岁人口  人,文盲  人,文盲率为  。
(二)师资水平
1、专任教师配备
2007----2008学年度:小学有  个教学班,共有专任教师   人。按编制应有教师   人。教师配备率    。
2007----2008学年度:初中共有31个教学班,教职工  人,按比阿婆制应有教师   人,教师配备率   。
2、教师合格率
小学专任教师  人,学历合格率  人。合格率   。
初中专任教师  人,其中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人,合格率 。
3、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全镇小学2005年以来新补充教师   人,学历合格率  ;
初中2005年以来新补充教师 人,学历合格率  。
4、校长
两位中小学校长军参加岗位培训,均取得上岗证书。
(三)教育质量
2006---2007学年度:中小学均按国家和省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开设课程率为100%。在校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为100%。全镇有小学毕业生866人,毕业866人,毕业率100%;
初中毕业生  人,毕业率  。毕业班学生体育合格     人,体育合格率100%。
(四)办学条件
1、全镇中小学校点布局基本合理,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2、小学校园占地总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
校舍建筑总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由村级完小15所,合格15所,合格率100%;
有初中1所,校园总占地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合格1所,合格率100%。
3、全镇中小学有危房   平方米,(其中小学   平方米;
初中  平方米)。小学危房率   。初中危房率为   。
4、全镇中小学教学用房达标率为    ,六配套设施率为    。课桌凳配备率100%。图书配备        ,配备率    ,文体器材配备率为     。劳技课设施配备率为  。
(五)教育经费
2006年、2007年财政投入教育经费按时到位。全镇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六)扫盲达标情况
1、青壮年中非文盲率:
2、脱盲巩固情况:
四、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多年来,我镇虽然在“普九”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整体办学效益不高。我镇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都集中于条件较好的城区周边,部分偏远村的单小和教学点教师配备不足,整体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部分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办学质量不高造成学生流失的状况。
2、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大。目前,适龄少年辍学的原因已由经济困难为主流转化为厌学为主流。学生厌学的原因既有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不端正,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也有学校办学理念,教师育人观点等因素跟不上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更深层次折射出的还是我镇经济发展的滞后和不平衡在学生个体上的体现,这除了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控辍保学工作中继续做深入、耐心、细致的工作外,更需要全镇和全县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来支撑。
4、适应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还没完全理顺。
5、个别学校,部分班级、个别老师对素质教育和“普九”工作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对在校生隐瞒不报、害怕接受辍学的“问题学生”以及变相追赶差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6、学校学籍管理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要,学生择校现象严重,不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任意转学学生增多,学籍管理难度大。在经济收入反差巨大的刺激下,一方面,我镇农民外出打工的较多,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借读学生也日益增多,这些学生大多没在原就读学校开转学手续,再加上学校学籍管理滞后,存在学生去向不明,无法监督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我镇地处山区,农民生活水平贫富不均,思想意识不均衡,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比较严重,有的家长不愿送子女上学。
针对存在问题,我镇将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校点布局。在合理调整已有师资力量配置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名额,努力按需要配齐、配强各村小学,特别是偏远村小学校舍等硬件设施的改造的新建。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抓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结合课程改革,加大教研力度,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继续深入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在进一步落实和不断完善“两线承包,三方负责”这一有效举措的同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将问题学生的转化纳入教研工作的重点,进而达到以管理形式、教育手段的转化来实现控辍保学。
3、强化和完善学籍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流动学生的学籍管理力度,由县“两基“办牵头,在县镇“两基”办建立流动学生信息管理交流平台;
二是继续强化和健全在校学生流失,流动周报制度,真正做到家底清,情况明。
4、强化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实现学校办学宗旨、教师育人观点与素质教育真正接轨,确保不出因学校和教师的原因造成学生的辍学。
5、镇政府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普九”工作开展的需要。

 

 

 

二00七年十月十二日

 

推荐访问:青壮年 自查 扫除 文盲 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