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从手段到内容全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的一个有效载体,是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2007年下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远程教育)在全国农村全面铺开,无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一股致富的春风,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活力。但由于受农村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远程教育工作这个新生事物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问题,直接影响了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党员群众间的普遍开展。为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2009年9月中旬,我县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我县远程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了解和认真剖析,并就如何做好下一步的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 当前我县远程教育工作现状及主要做法  

我县地处鄂西南西南边陲,是“七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国土面积1344.5平方公里,辖5乡3镇185个行政村,11个社区,人口32万人,党支部572个,党员10905名,其中农村人口25万人,农村党员7770人。总体来看,自2007年被列入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县市之一,恩施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县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州要求和“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三年完成”的建设思路,精心组织,狠抓落实,80个农村电信模式接收站点目前建成开通,并进入管理和使用阶段,在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动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夯实远程教育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与站点建设并重  

一是规范村级活动场所。近几年来,我县借力 “950工程”和村级组织办公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投入资金240多万元,解决了92个村的无办公活动阵地问题;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新建74个办公用房,为村级组织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等设施,保证了村级组织活动有阵地,办公有场所,夯实了远程站点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是推进站点工程建设进度。站点建设初期,我们会同县电信公司对全县8个乡镇拟建村的网络宽带资源进行了实地勘察,进一步核准了底数,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占地等问题,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
网络建成后,和电信技术人员一道在安装调试时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逐点做好验收工作,强调操作规范,确保设备安得上、用得好。三是提升站点建设档次。依托各乡镇“青年之家”,积极向团省委争取资金10多万元,为处于乡镇集镇的八个村(社区)站点添置投影仪、银幕等设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希望站点工程建设,促进了站点的提档升级。  

(二)稳步推进远程教育步伐,制度管理与人员管理同步  

确保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真正落实,学用效果真正体现。一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及时制订出台了站点设备管理、设备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工作人员职责等一系列站点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并统一制作上墙,做到教学有计划、收看有组织、学习有记录、设备有档案。二是出台《来凤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电教工作目标管理实施细则》。将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落实到人,规范管理,量化目标,对重点工作以高分值予以标注,对特色工作以加分方式鼓励基层创新创优,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配合抓、相关部门实际抓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村级站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从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中挑选思想素质好、有热情、能够做好站点教学组织和信息收集反馈的人员确定为远教专(兼)职人员。明确村支部书记是管理维护第一责任人,站点专职管理员是直接责任人,通过组织集中培训等形式,让他们普遍掌握基本操作和简单的日常维护,建立管理、使用、维护台帐,对有故障的站点实行动态管理。  

(三)丰富远程教育培训内容,远程教育与自主开发课件结合  

开展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站建点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学用才是根本和目的。两年来,我们在积极推进远程教育工作的同时,把远程教育与传统党员电化教育相结合,继续加强课件资源建设,弥补了网上农业致富技术相对匮乏且信息杂乱、缺乏针对性等不足。一是找准远程教育工作和农业重点技术推广的结合点,着眼推广使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刻录《科学种桑养蚕》、《生姜的栽培与管理》等200多套光盘和《致富路》、《新农村建设党员电教导航》系列教材下发各基层站点。二是拨付专款派出专人实地调查了解,在百姓中挖掘出徐兰香、肖光胜、吕学敏等先进典型,摄制了《武陵金凤凰》、《服务三农的标兵》、《最可爱的人》等专题片,用身边的先进事迹和取得的成绩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苦奋斗,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更大贡献。三是与各成员单位在县电视台联合开办《踏访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巡礼》、《农技讲座》等栏目,在来凤党建网上开辟了视频点播、乡土教材等专栏,根据农时灵活安排节目内容,较好地扩大了远程教育的影响力。  

(四)促进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理论培训与实际应用并重  

利用建立起来的播放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发挥远程教育在普及型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中的作用。一是采取播放电教片、分类编班培训等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点加强党的知识、科学发展观、农村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等方面的内容,努力让广大学习对象感兴趣、学得进、用得着。二是组织县农业局、林业局等涉农部门的专家经常深入远程教育站点和田间地头为农民现场示范,帮助群众更直观地学习技术,提高致富本领。到目前,全县各站点共组织集中学习600次,培训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5608人次,全县涌现了一批通过接受远程教育学习而发家致富的典型。  

二、当前远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原因分析  

我县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在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开局良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明显地感到工作阻力重重,发展步履艰难。经过调查分析,当前远程教育学用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工作开展较难  

由于远程教育是一项新生事物,是一种空间分离,教与学靠网络支撑的开放式教育,部分乡村干部对农村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农村党员群众对其有些茫然和陌生,对什么是“远程教育”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大家对远程教育不关心、不支持,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从受调查的党员干部群众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三方面认识偏差:其中 20%的调查对象将远程教育等同于电化教育,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实际作用,搞不搞上去无所谓”;
15%的认为“电脑等设备在农村还不普及,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过于超前,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
15%的认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体是农村党员干部,开展远教与自己无关”等。这些认识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挫伤了大部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导致一部分远程教育站点学用工作难以开展,设备使用率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农村自然条件差,站点建设推广难  

 我县大部分村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基础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接通电信宽带网络,严重制约了全县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整体进度。据统计,约 61%的村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宽带网络还没有到达,无法实现电信模式建站,导致目前站点覆盖面小。而建起的电信模式站点,采用的是 “宽带猫+机顶盒+电视机”技术,机顶盒没有内置储存硬盘,收看时只能实时下载,这就需要每个站点必须至少具备 2M 以上的稳定带宽,才能保证收看效果。而网络的质量受设备、线路、距交换点距离、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长期稳定性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有30%的已建偏远站点经常出现无法登录服务器、播放不流畅、组织人员到齐后无法点播等现象,这就给日常使用维护和组织收看带来了难题。  

(三)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站点播放管理难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大量农村青年的劳务输出,懂管理、会电脑操作的人才十分缺乏。造成村级操作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差。目前建起的站点管理员和技术操作员80%由村干部兼任,他们的日常事务较多,定时组织开展培训难。虽然县、乡两级对这些操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但由于大部分操作员以前对远教设备接触不多,他们对于站点设备操作和维护不够熟悉,对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步骤不够清楚,有60%以上的站点管理员对于出现的一般故障还不能解决。因此在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上,往往出现一些人为的损坏,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站点运行经费增加。由于远教设备对网络要求较高,部分站点常无法上网或无法正常收看节目。加上电信部门在维护跟不上,致使部分远教设备处于闲置或半运行状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深入推进。  

(四)受资金瓶颈制约,站点运转维护难  

按照中央要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能增加基层和农民群众负担,建站经费由中央、省、州、县各级财政分担,但这只是负责了站点建设费用和每月的上网使用费。设备维修、课件开发、人员培训、资源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当前县、乡、村财政都较为困难,各乡镇都存在着“电教光盘的数量严重不足,符合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求的内容少,管理人员的报酬得不到真正落实,站点设备难以正常运转”等问题。全国平台和省平台接收的节目虽然内容丰富,但适合本地农村的节目还是有限,很多节目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用不上,无法满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需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培训的正常开展,远程教育难以长期有效发挥作用。  

(五)党员群众需求各异,学习培训组织难  

由于在年龄、文化、地域、从业类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农村党员群众对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调查结果显示,30%的党员群众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他们表现出对国家政策、法规、农村科普常识的渴求;
30%的党员群众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他们表现出对农村致富新技术、市场行情的强烈愿望,这就导致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教材组织维,党员群众学习需求不能满足,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降低。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长年在外,农户家中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加之部分偏远的村党员群众居住比较分散,集中学习很不方便,参加活动的人员很难组织起来。即使有的站点组织到位,每次参加学习活动总是年龄偏大的老党员,他们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差,获取科技或信息的需求和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远程教育的效果。

  

(六)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成果转化难  

从调查情况来看,各乡镇远程教育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着“重党员,轻群众;
重党建,轻科技;
重学习,轻效果”现象。教学过程中对农村党员干部的需求知之不深,培训没有经过精心准备,有什么播什么,培训的内容也大多局限于党课,灌输传统政治理论、简单反映先进事迹的多,介绍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少,难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党员干部对适用技术多样性的需求。而上级安排的课件则是统一篇目指定性下发,缺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还有40%的站点只停留在组织学习培训这个层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习的具体内容落到工作的实处,转化为指导和促进工作的具体实践,未能与党委中心工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在拓展和延伸远程教育作用和发挥综合性服务功能方面不足,单一的就远程教育抓远程教育,站点的综合效率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受地理、交通、经济等条件限制,山区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到的东西又有一半无法付诸于实践,进而影响教学成果转化。  

三、加强远程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好当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这个新生事物的“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步伐,都具有极大的推动力。我们应积极创新举措,打破制约瓶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扩大远程教育在农村的知晓率和覆盖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认识统一后,才能克服重重困难、齐心协力推动工作。要充分利用有效途径,广泛宣传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的了解和认识。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在媒体上开辟专栏或印发宣传资料、小册子、宣传标语和深入村组等形式,加强远程教育知识宣传介绍,让党员、干部、群众从思想上引起共鸣,积极支持并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二是变“远教”为“近教”。组织部分乡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实地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优势,亲身体验远程教育点播式、交互式、现场直播式的新型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衷心接收、热烈欢迎远程教育这一“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科技含量高、传输效率快”的富民工程,变“要我学”到“我要学”。  

(二)统筹兼顾,抓住时机,提高远程教育宽带网络和站点覆盖率。  

按照省、州要求,我县共需建设的农村远程教育站点有204个,分布较广,路程较远,网络线路较长。因此,我们要主动与县电信公司协调配合,加强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省、州电信公司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快全县特别是农村宽带基础网络建设进度,提高远程教育建设覆盖面。一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距交换点机房近、网络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村优先进行网络优化,首先确保这部分村的正常使用收看;
对播放收看信号不稳定的村,进行线路改造和网络提速;
对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的村级站点,采取铺设光缆、光进铜退、加装ADSL延伸器等方式逐步加以解决。努力实现乡镇、村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二是在抓好行政村站点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终端站点的拓展和延伸。在非公企业、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专业合作社、“双建双带”示范基地建设终端站点,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向科技示范户、党员远程教育中心户、农村种养殖大户等延伸,积极拓展和延伸远程教育领域。  

(三)充实队伍,加强培训,为远程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  

接收点建成后,设备的管理、维护与运行是抓好远程教育学习的关键。依托现有的相关力量,按照“宜专则专、宜兼则兼、专兼结合”的原则,充实远程教育三支队伍。通过技术比武、交流探讨、网络互动、外地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他们开展业务培训。一是充实操作管理员队伍。采取从村干中培养一批、从新任村干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中选派一批,由乡镇下派干部或由村小学教师兼任站点操作管理人员的方式,落实站点操作管理人员。二是充实设备维护保障队伍。及时将一批素质高、业务好的技术骨干充实到站点设备维护保障队伍当中,为及时解答终端站点遇到网络故障等问题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加强10000服务热线人员的远程教育网络知识培训,对于村级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随时提供上门服务,构建县为中心、乡为龙头、村为基础的运行维护网络。三是充实教学服务队伍。从党校、农业、科技、畜牧、林业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技术教学服务队伍,经常深入基层,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地指导,帮助解答在学习培训中提出的问题,让农民通过培训真正的学到一定知识,真正的掌握一门致富知识,把远教知识转化为技能。  

(四)健全机制,严格考核,促进远教站点规范管理和正常运行  

一是操作管理员激励机制。将操作管理员落实工作情况、工作实绩与年终考核挂钩,通过实地查看、群众座谈等方式,对管理员履职情况、各站点设备运行、学用组织进行督查,对业务精、服务态度好的技术管理员予以通报表彰与一定的物资奖励,以激发他们参与远程教育的热情。二是信息反馈机制。要及时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乡镇组织委员、村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经验,探讨问题,研究对策,及时掌握各站点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各站点要把各自的学习展况、设备运行情况、学习需求、学用典型和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每月向所在乡镇反馈,然后由乡镇汇总后反馈到县远教办,从而及时了解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三是督查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各站点的学用工作进行抽查、督查和考核,努力提高站点的使用率和收视率。进一步健全完善站点建设工作督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部门乡镇帮扶挂联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学用工作的督查指导。  

(五)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提高培训组织化程度和针对性  

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为远程教育培训教学提供基础保障。一是整合网络资源。将有关部门、单位的涉农信息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对接,把农业政策和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农产品和农用物资市场信息、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纳入到远程教育信息网络中。二是整合课件资源。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内部运作为主、市场运作为辅,以远程教育成员单位、广播电视机构为主,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逐步建立起分工协作、渠道顺畅、运转灵活的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应用体系,积极整合财政、科技、教育、农业、林业、宣传、文化等方面的教学资源,争取自主开发制作一批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实际、贴近农村需求的“乡土教材”。三是整合资金资源。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除了从本县“党费支一点,财政给一点,自己出一点”外,中央、省、州级财政应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
整合农口、教育、科技等部门的相关资金,捆绑使用,积极开展共建活动;
做好远教工作与县直帮扶单位包村的结合工作,把远教站点建设列为部门对口帮扶的重要项目,帮助农村建造“造血”工程。四是整合整合场地资源。除正常发挥远程教育站点培训功能外,把教育站点打造成“一站多用”的有效载体。利用远教阵地设备资源优势,可采取“一站多校”、“一机多用”和“一员多职”模式实行资源共享,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把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成为农民学习文化的夜校、农村专业技术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计算机培训基地、妇女培训学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心、促农增收的直通车。  

(六)积极拓展,学用结合,促进远程教育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远程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素质,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加快和谐社会进程。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先进载体,努力找准农村远教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使远程教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  

一要把远程教育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尤其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三级联创”、“示范带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收看远教节目,广泛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还要积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着眼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民主管理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收看有关基层民主管理题材,不断增强民主管理意识,提高民主管理能力,规范村级组织运行,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  

二要把远程教育与经济发展推动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是基础,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立足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各地产业特点,探索实行 “支部+协会+基地+远教”学用模式,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培育新型农民,并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努力为群众致富搭起“致富桥”,使教育成果得以转化,加快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和当地经济建设的步伐。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在网上及时收集传递种养技术、病虫防治、供求信息、农业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努力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灵敏性,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致富能力,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三要把远程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乡风文明”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积极开展农村政策法规、科普卫生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和先进典型事迹,向群众传播积极健康的先进文化,大力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农村新风尚。要通过收看优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片和先进模范典型的事迹片,通过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正确的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新农民”。要围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农民注重居住环境的规划和美化,使公共卫生、环境优美、防止污染的意识深入人心,增强群众卫生意识。  

四要把远程教育与便民为民服务相结合。要将村级农技服务点、政策咨询点、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点与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在一起,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制度,做到每天都有一名村干部值班,每周一次村两委集中办公,每月一次“民情沟通日”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同时,要将远程教育与村务信息管理工作相结合,积极将流动党员管理、计划生育、村务财务公开、农户建房、新型合作医疗等各项村级事务纳入村务信息化管理范畴,努力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村务管理平台,不断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和为民办事效率。  

(七)选树亮点,推广典型,扩大远程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  

远程教育工作点多面大,涉及到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要实现全面达标必须首先要树立标杆,使其他站点学有榜样,用典型示范,用典型带动。一是在学习辅导上着力培植一批通过学习增强致富本领,带头致富的典型,打造一批一流的远程教育学用示范村和示范点。对于培育和选树的先进典型,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宣传推广远程教育学用典型。通过在电视台、报纸、网络上开设专栏、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典型事迹报告会让他们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广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学用转化心得,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方面影响。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观摩、体验活动,让党员干部群众尝到科技服务的甜头,加强对典型的学习,争做学习科学技术带头人,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让现代远程教育之花在广大农村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湛河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建管并重我县 党员干部 现代远程教育 农村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