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精彩片段赏析|骆驼祥子精彩段落100字左右

电影赏析骆驼祥子论文.doc

电影《骆驼祥子》 音乐赏析

年 级 2008级

系 别 化学系

专 业 化学(081) 姓 名 曹莹

学 号 2008121101

二○一○年六月

电影《骆驼祥子》音乐赏析

曹莹

(太原师范学院 化学系 081班 2008121101)

摘要: 本文评论了《骆驼祥子》这部电影的音乐,着重评论了它的音乐选取的恰到好处及创作思想、风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肯定了电影音乐在一部电影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灵魂;创作思想;风格特点

1 前言

电影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画面与音响为媒介,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通过银幕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与其它艺术一样,以审美化的典型形象去反映生活,共同受某些普通性规律的制约;同时,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各类艺术的自身的特殊规律。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但更准确地说,它是在导演统领下的一个群体的艺术。导演、编剧、录音、摄影、音乐、美术六大组成部分,少了其中一个电影就不存在。而音乐与电影更是骨肉相连。 我们也许不敢说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毕竟绝大多数电影音乐依附于电影而存在。但音乐的好坏对于电影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电影中,音乐与叙事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首先,音乐可以渲染气氛;其次,音乐可以抒情,这是电影音乐最常见的作用;第三,音乐可以表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第四,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而且,许多优秀电影音乐已经超出电影本身的范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因此有的电影被人们淡忘之时,它的音乐却依然回响在人们耳畔。当那段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我们的记忆就会被带回很久以前看过的某个情节,某个我们曾经为之哭泣过、欢笑过的情节;甚至情节也不复记得,但是感动依旧。

就音乐对电影这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对《骆驼祥子》这部电影的音乐展开评论,重点评论音乐的创作思想及风格特点,使其更能了解与掌握电影音乐流动性的这门艺术。

2 《骆驼祥子》剧情简介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旧时代的北京,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挣扎在死亡线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着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为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为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为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为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为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不久,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着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着,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着她上吊的绳套。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于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影片创作者遵循老舍先生原作的意图,通过祥子的悲剧,写出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到的种种苦难,在人物的塑造上,较原作更有所发展,银幕上虎妞这一独特的艺

术典型,是再创作中的突出贡献。虎妞是人物关系和情节线索的中心,她与祥子、刘四、小福子等人的纠葛,充分展现了她的性格的多面性。影片通过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导演的统一构思下,各艺术部门有出色的创造。

3 《骆驼祥子》的音乐安排介绍

这部电影的音乐具有二十年代的京味儿,音乐语言“极平易”,并且用地方色彩的渲染使之具有“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它采用当时北京地区的音乐素材为基础,用北京曲艺中的单弦和大鼓的素材为基础,但并不拘泥于此。大鼓、单弦是北京人——尤其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用它们的音调来描写二十年代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恰到好处。片头中概括全剧的序曲用京韵大鼓的素材发展写成的。祥子的主题直接采用单弦中的大过门,另一抒情主题由单弦曲牌演变发展而得。其它段落用单弦中种种素材的很多,或则原封不动地采用其曲调,但根据剧情加以编配,或则采用其节奏音形,或则吸取其乐汇另行创作。总的来说,在这部电影里要讲的“话”(音乐语言)是“北京话”,而且很地道。且这部电影以祥子为中心,音乐段落都是围绕着样子的喜怒哀乐。

4 《骆驼祥子》音乐整体创作思想

这部电影音乐的创作思想是音乐服从全片的艺术构思,根据戏的需要来调动音乐各种因素。作为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要发挥音乐本身的特长,又决不能在不需要的时候喧宾夺主突出自己,以致造成破坏整体的恶果。在音乐本身的范围内当然要尽可能照顾到音乐艺术的美学要求,但作为电影音乐,它把最大注意力集中于形象的准确性与鲜明性,努力做到音乐和戏剧溶为一体共同形成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在声画关系上,既照顾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可能有时更需要努力去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在画面和语言达不到的地方,音乐正好能揭示精神世界中的奥秘。由于强调北京的地方色彩,作者选用了北京曲艺的素材和某些特定乐器,而且把曲艺音乐转化为电影音乐,既使观众从音乐风格感受到旧北京的生活气息,又不能让观众联想到刘

宝全在唱《大西厢》(因为作者写的是祥子)关键在于溶化这些素材重新加以创造,使之具有切合电影需要的描写能力。

为了使全片音乐疏密有致,作曲者有时故意只用单线条或一件乐器。在音色的分佈和调动音乐各不同因素的作用方面,有时用三弦、琵琶以突出弹拨乐的节奏性、动力性;有时用二胡、板胡、小提琴突出弦乐的抒情性、歌唱性;偶尔用一些笙、笛、筝较明亮的富有民族特点的色彩以点缀欢乐的、活跃的气氛;但是基调是三弦的浑厚深沉的音色。

5 《骆驼祥子》音乐具体创作思想及风格特点

这部电影以祥子为中心,音乐段落无例外地都是围绕着样子的喜怒哀乐。作曲者为样子找音色,用北京曲艺中的伴奏乐器大三弦为主要音色;它那深沉浑厚的低音最适合于表现样子憨厚的性格,而且三弦是最能令人联想到旧北京的一种乐器。样子的主题就用单弦大过门:这段音乐用三弦一弹,八角鼓一打,听上去节奏错落有致而且富于动力。这个主题配上不同乐器的对位旋律,在织体写法上加以变化,根据剧情需要表达不同情绪。总的说来,它符合祥子的性格,它的基本节奏能和祥子拉车的画面较好地配合。但它又不能满足于外形的节奏上的描写,故作曲者又对它进行加工和发展,在织体上丰富它,使之每次出现都能按具体情况而达到不同的描写目的,但基本音形一直保留着它的统一性。比如在“牲口似地奔跑”一段,画面上是一辆牲口拉的大车和样子并行,祥子拉着车„„车轮陷在泥泞里„„他满身大汗地奔跑„„。音乐要概括旧社会人力车夫的沉重劳动,所以不能满足于仅仅用节奏来表现外形。现在这段音乐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中间是三弦(加八角鼓)弹主题,下面沉重的低音节奏有规律地反复,上面有两个圆号(平行四度或三度)吹奏一个带有感慨和同情意味的对位旋律。这三个不同因素先后依次进入,使主要乐思(祥子主题)能单独先呈示一遍。虽然这段音乐很短,大概只二十秒,不过含意是深长的,而且也是祥子的音乐主题第一次出现,所以于织体上给它这些配备是必要的。在“婚后拉车”中,三弦上面加上笙的旋律,显得色彩明朗些、情绪愉快些。而在“盼子的喜悦”中加上笛子、筝、琵琶使整个气氛更为活跃;当小提琴在高音区拉出欢快的对位旋律时,情绪就更

热烈了。这是祥子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盼望能抱上大胖小子。但是热烈气氛之后紧接着的是回家得知虎妞难产。随后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

第一主题主要用三弦描写祥子拉车的生活。

第二主题则用弦乐描写他的感情生活。这个主题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格,主要用在他和小福子之间的爱情,可以称之为“抒情主题”。祥子和小福子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深沉的,但是很内在,戏中从未有过表白爱情的场面,所以这个主题也应该是真挚、深沉而含蓄的。作曲者把单弦曲牌《罗江怨》的首句加以改造扩展写成了这个抒情主题,用二胡或其它弦乐器演奏。它的旋律性很强,与前面三弦的节奏性主题成为鲜明的对比。在“雨中拉小福子”这场戏中,这个主题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小福子由于祥子的一再劝说坐在车中,不忍心地看着祥子;大雨劈头盖脑地打过来,但祥子心中却荡漾着一片美好的情意。这是一种朦胧的、下意识的、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爱。这种微妙的感觉用音乐来表达是最合适的,因为它抽象,能留给人想象的余地。这段音乐的主要乐意是 这个抒情主题在与小福子有关的场合曾几次出现,但每次情绪都不同。最后一次用在白房子,老妓女告诉样子:“她已经上吊死了!”这个噩耗震动了祥子,他呆住了,„„在几声短促而强烈的和弦敲击之后,低音弦乐上的颤音抖动如心悸,板胡在高音区悲痛欲绝地拉出这个主题:琵琶上急促的滑音象要撕人心肺,旋律的第二句把调式色彩转到悲剧性浓厚的“4”上:然后乐队向上冲击,几个和弦上下交错跌宕如搥胸顿足呼天抢地,尾音停在一个强烈的不协和和弦的全奏上,最后,低音锣沉重地一击,祥子绝望了,一切都完了!这段音乐很短,前后不到二十秒,但是戏剧性很强,是个悲剧高潮。

这部电影的音乐段落不多,而且都很短,唯一较长的段落是“离别”。虎妞死后,小福子来看祥子,两人默默相对,心中有多少话却说不出来。这番心情很适合用音乐来表现。作曲者在这段音乐中采用了单弦牌子曲中一个完整的曲牌(“军乐歌”),用三弦弹奏两遍。第一遍只用箫和低音拨弦来陪衬,演奏者吸取了古琴和琵琶的技法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三弦的音响断断续续而又余音袅袅,它富于内在的曲调性,但又喑哑地唱不出来,它郁闷而又在心头翻滚„„它极好地描绘出二人满腔心事欲言又止的情景。当祥子从炕上站起来时,音乐进入

第二段,情绪开始掀动起来,二胡进入,在高音区拉出抒情主题的如歌旋律;二

胡与三弦的重奏一唱一和地互诉衷情„„其实剧中人根本没有说一句情话,祥子只是简单地对小福子说:“你等着吧,等我混好了会来找你的。”话虽平常却蕴藏着无限深情。作曲者的任务就是要把样子那闷头不露的内心活动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为了概括全片内容,作曲者为片头写了一首叙事体裁的序曲。祥子被大兵裹去后,丢了车,挨了揍,但总算捡到了三匹骆驼;他拉着骆驼朝北京城方向走去,此时有驼铃的音响(效果),稍后,音乐起,这个片头音乐的开始两小节可称之谓“驼铃主题”,由三弦在低音区弹出:背景是暗淡的木管圆号低音区和声,书鼓及弦乐低音拨弦衬托出节奏的顿挫,钟管模仿驼铃在第四拍上轻击二音,画面上是样子牵着三匹骆驼在野地里跋涉。祥子的一生就象骆驼一样背负重压在人生的旅途上艰苦跋涉,他的性格又象骆驼似地善良憨厚。驼铃主题既可配合画面形象及人物性格,同时又在音乐结构上贯串使用;它是一段说唱音乐的前奏及过门,又是全曲的结束句。当片名《骆驼祥子》出现时(后面都是字幕,样子继续拉着骆驼朝前走),小提琴在高音区及中音区奏出了京韵大鼓的旋律,仿佛是说唱艺人充满同情地叙述着样子一生的遭遇:中段转为激动,象是描绘祥子一次又一次地遇到的挫折,琵琶上的长滑音,象是喟然一声长叹,然后乐队全奏推进到悲剧性高潮。末段结束句用琶琵凄凉地弹奏出无限的感慨:这段音乐在全片结束前的尾声中再次出现,以配合祥子穷途潦倒的画面(前段有变化,用了一段地道的京韵大鼓过门,小提琴在高音区用原前段旋律作自由对位,在曲式结构上是不完全的再现)。琵琶的感慨音调象是为祥子的一生作了总结。全片以驼铃主题开始,又以驼铃主题结束。

6 结语

由上可知,创作一部好的电影,它不是简简单单地通过人物表演就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年代及时代背景、人物的心理活动等选取相吻合的音乐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电影服务,使其广受人们喜爱。

《骆驼祥子》鉴赏

时代的悲哀

——读《骆驼祥子》

美国《独立宣言》里有一部分说:“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拥有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尊。但是在骆驼祥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抗战前夕,中国20年代,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命运和遭遇是悲惨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说一开始,祥子是一个勤劳、老实、健壮,像骆驼一样能吃得了苦的人。他希望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可以使他独立、自由。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和报酬。”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他从早到晚,从东到西,由南到北的努力工作,整整三年时间他终于攒够了九十六块血汗钱买了一辆自己中意的车。为此,他分外高兴,甚至把自己的生日都改在买车的那一天了,他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了。

但是那个时代的社会下层人民的命运往往没有那么幸运。老天要捉弄他,社会要剥削他。当他满心欢喜地认为他的理想——凭自己的艰苦奋斗拥有自己的车实现的时候,他连车带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祥子落了泪,他狠那些兵,也狠世上的一切了。他大声地喊出了“凭什么”。我也不禁想问,凭什么,官兵可以把他用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车抢走;凭什么,一个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简单的理想都不能实现;凭什么,社会会变成这样!

祥子没有放弃他的理想,执拗地坚持着。但是,此时他已经有变化,他会不由得想到要强有什么用呢,“烟,酒,现在仿佛对他有种特别的诱惑,他觉得这两样东西是花钱不多,但必定足以安慰他”。可是他控制住了,买车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他像一只疯狂的野兽,早出晚归,撕破脸皮地跟人家强座。但是,祥子纠结的命运终究又一次捉弄了他,反动政府的侦探无情地拿走了他原来打算用来买车的所有积蓄。这一次,他险些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地,一个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他好像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给他个混一天是一天。有吃就吃,有喝就喝,有活就做,手脚不闲着,几转就是一天,自己顶好学拉磨的驴,一问三不知,只会拉着磨走”。然而,他的理想还可以继续,因为他有爱他的虎妞。他娶了虎妞,因为他以为虎妞真的怀孕了,更因为他认为可以用虎妞的钱买一辆车,继续他的理想。但是,虎妞难产死了,他不得不卖掉心爱的车来解决虎妞的后事。这一刻,祥子的理想真正破灭了!“到城里来了纪念,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也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

祥子仍然没有放弃对生活所有的期盼和信心,他决定好好做人,和他真心喜欢的小福子好好生活。但是命运又无情地捉弄了他,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子”,上吊死了!祥子终于被这个时代弄倒了,他抽烟、喝酒、赌博、耍无赖,变成了一个狡猾懒惰、自私自利的行尸走肉,走上了堕落的道路。

小说通过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沉沦的过程。当时,中国处于“五四”、激进和30年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 ,军事、政局、社会混乱不堪,但是新生的力量在酝酿当中,没有人知道社会的出路在哪里,每个人都混混沌沌

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祥子身上其实有很多小生产者的美德,他勤劳苦干,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在城市中有立足之地;他懂得感恩,买车的钱被侦探拿走的时候,他想先不要管自己,还得回去看看曹家的人。他也曾经想过要与命运作斗争。当被兵抢去车子的时候,他狠那些兵,也狠那个世界;当孙侦探把他买车的钱敲诈走时,他“脑筋跳起多高,攥上了拳头”;当看到白头人送黑头人的刘四,他产生了一种报复的快感。他不想让自己沉沦,当车被乱兵抢走的时候 ,烟酒虽然对他有诱惑,但是他还是不敢去动它们;当攒着要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的时候,他娶了虎妞;当虎妞死的时候,他想要和小福子简简单单地过以后的日子。但是那个时代没有看到他的美德和努力,最后还重重地扇了他一巴掌。小福子被逼得上了吊!

20世纪20年代,中国处于水生火热当中,灾难深重,混乱不堪。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受到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政治上,一方面军阀混战,各派为了争夺权力和实力,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连年不断的战争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乱兵甚至抢掠人们的财务,抢壮丁,这就导致了祥子的第一次理想破灭;另一方面,国名党为了迫害异己分子大肆发展特务统治,这就导致了孙侦探夺去了祥子第二次能够让理想实现的骆驼钱。经济上,一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美国甚至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缓,农村经济也发展困难,因此祥子的钱来得那么不容易;另一方面,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特别是社会下层人民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因此祥子家破人亡,不得已离开祖先赖以生存的土地流浪到城市。到了城市以后,祥子又受到车主刘四的剥削,杨氏夫妇不准仆人闲一会的欺压,以及巫婆的巧取豪夺。

曾经黑暗的社会让我们咋舌,我们同情祥子的命运,唏嘘20年代社会的状态。放眼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平安乐,但是我们可以轻松地享受这些了吗,我们可以仅仅看到这些乐观的情况吗?如果我们只懂得享乐,那么总有一天我们比祥子过得还要窝囊,最后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如果我们过于乐观,那么总有一天中国会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最后仍然是一些大国欺侮的对象。让我们觉醒吧,用我们的力量把中国建设地更好;让我们努力吧,让世界有一天能真正认同中国是一个强国!

推荐访问:骆驼 赏析 片段 祥子 精彩 骆驼祥子精彩片段50字 骆驼祥子10个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