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总结资料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创立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2、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3、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4、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5、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理论意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1)物质范畴:标志客观实在存在的哲学范畴(2)理论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应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物质性表现: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成分。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3、人类社会存在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答: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7.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1)本质:意识是人脑这样的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2)能动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8.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特点。

 (1)普遍联系:有三层含义,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间都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用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2)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多样性、条件性 9.事物的永恒发展及其本质发展 是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客观世界永恒的普遍的特性。只要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就必然得出世界具有永恒发展的客观性的结论。因为发展根源于世界的

 普遍联系,而普遍联系又是永恒的,所以发展也是普遍的、永恒的。其本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内容与形式: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本质与现象: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揭示了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必然与偶然:揭示了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现实与可能: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1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自身所固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排斥、互相转化的情形。它揭示了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普遍性包含着两重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2)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3.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就是看是否超越了度。

 (3)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定律: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否定是变革事物的因素,通过否定改变了事物原有的性质和状态,使一事物变成他事物。但仅仅知道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还不能正确理解事物自己运动、自己发展的辩证过程。因此,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事物自我否定、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全过程。

 15 矛盾分析法内容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性),又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同一性: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接,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构成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每一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6.简述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和工具,乃至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活动。第二,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是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满足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需要的自觉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具有社会性。实践具有历史性,是因为一切实践都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现在的实践是过去实践的继续和发展,而任何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受到当时当地各种条件的限制。(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创造并使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社会实践是处理社会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关系的实践,包括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17.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主要区别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正确对待错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9.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与形式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现象),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印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理性认识: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0.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2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2)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两点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3)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真理的相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一方面,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24.价值及其基本特性: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性,它们是价值本质的表现。第一,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的主休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其二,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第二,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其一,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其二,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并不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由客体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等决定。第三,价值的多维性。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第四,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25.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价或判断,也称价值判断。基本特征: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求的认识。

 2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指导意义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指导意义: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它对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物质文明委基础,同时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不适合时,起阻碍作用。(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使“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学习和运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的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2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首先,这一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意义.再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29.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特殊形式。特殊形式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常规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常规性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性则反映出不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两者之间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的,由此推动整个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0.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 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1.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对生产方式: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3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4.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p154(了解)。2、辩证的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3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2)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立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6.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且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

 37.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即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为在外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但货币的产生不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8.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条件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的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

 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一切其他矛盾的基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0.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劳动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3)当货币用来购买劳动力带来的剩余价值时,资本就成了货币。

 4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42.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

 43.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客观必然性:是由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决定的,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的竞争规律的必然结果。

 4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三种职能必须保证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

 45.垄断,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3)垄断利润的来源是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前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垄断资本的收入。(即本国工人、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作用 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产生的要求。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需要。

 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资产阶级国

 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通信业及交通运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47.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48.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4、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为生产的根本目的。5、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6、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7、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9、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49.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导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变化发展★★

  联系与发展的五个基本环节★

推荐访问:复习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