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税 人才兴税提高成效

人才兴税 提高成效  

   

一、完善人才兴税的制度保障  

为更好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制定了《全员教育培训管理补充办法》。1、实行培训工作归口管理制度。各科室负责与本科业务密切相关的业务培训,对于市局组织的专业培训,原则上由各对口科室安排人员参加培训,并作为兼职教师对全局对口业务人员进行再培训。2、实行助学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从重学历教育向专业技能教育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支持税务人员参加会计师、税务师、经济师、律师等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突出税务人员能力的教育和培育,优化队伍人才结构,为税收中心工作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为鼓励我局广大干部职工自学成才,实行助学制度。在激励机制下,我局报名参加各类职称考试的行情出现井喷。3、实行备岗培训制度。为了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和正常衔接,不出现空档,实行备岗培训,每一位同志如果感到不能适应当前岗位,希望调整的,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向人教科提前申请备案,遇到有其他岗位空缺,党组有意调整人员时,要参加备岗培训,对空缺岗位业务进行培训,结束后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二、强化教育培训,努力提升人员素质  

对于我们国税部门来说,随着从最初单机征收到如今全省联网,从手工开票到计算机开票,从纸质档案到电子数据,从初期数据不集中到如今全省软件统一基础上数据整合共享基础上的“一窗式”管理,十年间数据应用的集中整合及共享初具规模,我们的日常工作已经和数据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如何有效运用数据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成为每一个基层国税部门面临的课题。积极贯彻“数据化管理”的工作思路,认识到数据化管理的关键是在提高人员素质,在工作中以开展数据化管理基础培训作为切入点,提高全员对征管信息平台及常用办公软件的掌握程度。  

(一)贴近业务抓需求。培训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把握需求。不同层面的干部对培训的需求会有很大差异,培训只有分层面进行才能切中要害,有针对性,效果才会更佳。试图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下子解决问题,往往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在准备工作中提出需求由业务部门负责发掘与把握,一方面部门负责人与下属反复沟通,同时通过日常工作及下属的工作表现与期望之间的差异,发掘需求,确定目标和具体培训内容,另一方面向基层征求对培训的意见建议,通过对反馈意见的分析,确定培训内容。每个月都对收集到的培训需求归纳分类,形成具体实施方案,不仅要求针对性还要要求前瞻性。  

(二)贴近队伍抓规范。培训可以解决“知”的问题,而学到的东西只有会“用”,才能将知识固化下来,转变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考试是检验培训成效的一种必要手段和方式,可以看到我们的干部队伍会不会“用”。这使全局干部都看到,这次培训考试非但不是“一支笔、一张试卷”的传统考试,而且不是简单的“一考了之”。上机考试的考试方法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局干部职工,大家注重对培训知识消化吸收而不是简单的“囫囵吞枣”,注重实际操作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贴近一线抓服务。此次培训的教师都是各职能部门的骨干来担当,他们一方面要作好自己原先手头上繁杂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准备好授课的内容。而且每个授课的部门在课后要为同志们出一套练习题。比如对于电子税源档案的部分练习题,不少基层分局的税收管理员都来到负责授课的征收管理科来问,该科同志耐心细致的为他们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操作,解答他们的疑问。  

培训下来,会对干部职工有很多触动,并对以往的工作方式有一个反思,同时会考虑如何去应用。一次培训不可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培训效果是在培训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而且要在日常工作中一步一步跟踪,才可能达到期望效果。所以说不是一次就能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把需要掌握的技能完全掌握了,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参加了一个这样的培训,他们在工作中不去实践和应用,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在培训结束后,我局又开始了培训的跟踪服务工作,调研人员通过和基层人员沟通交流,得到反馈的意见,细致地了解培训以后达到了什么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培训内容还需深层挖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等等问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工作提供参考,增强培训效果。  

推荐访问:成效 提高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