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收入的账务处理 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银行存款利息如何做账务处理

会计从业初级、、级中库题下:载tht:p//zs.hrwkj.chmo/tzalldwn/?woenuk

行存款利息如何做银务处账?

一计、息和日计息

期对于企小而业言企,的业存款账户,按季计利息,计息算日为季末 2每 日。计0息期时“头不算算尾”,存款存入从日起,算至之付支的 前日止一按实际,存天款数算计利。息 3如 月3 日存入银行的存款, 到 月3 02日计息时 ,从 3日起 至算 1 日9共,1 天。7对逐计息的 笔款存,计其息时期满,月按的月算,计整有月又有零天数头,的可 以部化全天为计算数;满的月无论小大月均按 ,3 天计0;零算头数, 天按际实日天数计算历如 。2 1 月发日的按放季结的息贷款, 3 在月2 0日息结时利,息 4按(93019)+天计。算

确认、息的利账务理

处企业的存

在款行存续期间银产会生利息 企业确认的,利作为融息费 资的用冲减,贷记“务财费”用目,借记“应收科利息”目;科取这 得部分息时利,记借银行存“款科”,目记贷应“收利”息目。

论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账务处理

  摘 要:根据现行借款费用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包括折价或溢价摊销)资本化的典型综合案例,阐述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账务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8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81-01��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17号――借款费用》较原《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作了较大的改动,尤其是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认和计量、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等发生的变化更大。这给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账务处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例如:某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资金10 0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为8%,按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于2006年12月1日向银行借入资金2 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按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公司在2007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期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07年1月1日、7月1日和10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1 500万元、3 000万元和1 000万元。公司为建造办公楼于2007年1月1日发行了期限为3年的公司债券,面值2 000万元,发行价格为2 100万元,溢价1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市场年利率为6%,按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按协议,中介机构按债券总值的1%收取手续费,直接从发行价格中扣除,另外,以银行存款支付债券的印刷费2 000元;2007年7月1日借入专门借款2 0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为10%,利息按年支付,到期还本。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均用于有固定收益的债券投资,假定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债券的公允价值等于其实际价值。办公楼于2007年12月31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

  分析:本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这一时点,同时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三个条件,开始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专门借款两笔共计4 000万元,累计资产支出5 500万元,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为1 500万元,使用了一般借款。债券溢价按实际利率法摊销。2007年账务处理如下 :�

   2007年借款利息费用总额 = 10 000×8% + 2 000×6% + 2 000×8% + 2 000×10% ×6÷12 = 1 180(万元)�

  债券应计利息 = 2 000×8% = 160(万元)�

  债券实际利息费用 = 2 100×6% = 126(万元)�

  溢价摊销额 = 160-126 = 34(万元)�

  (1)1月1日:�

  ①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 20 790 000�

  在建工程―办公楼 210 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 000 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 000 000�

  ②支付印刷费: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③支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1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000�

  ④进行暂时性债券投资: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000�

  (2)7月1日:�

  ①借入专门借款:借:银行存款 20 000 000�

  贷:长期借款 20 000 000�

  ②收回暂时性债券投资:借:银行存款 5 1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 000 000�

  投资收益 150 000�

  ③支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3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000�

  (3)10月1日:�

  支付工程款: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1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000�

  (4)12月31日:�

  计算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 2 100×6% + 2 000×10%×6÷12-500×0.5%×6 = 211(万元)�

  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

  一般借款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4 500-4 000)×6÷12 + 1 000×3÷12 = 500(万元)�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 =(2 000×6% + 10 000×8%)÷ (2 000×12÷12+10 000×12÷12)= 7.67%�

  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 500×7.67% = 38.35(万元)�

  公司2007年建造办公楼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 211+ 38.35 = 249.35(万元)�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2 493 500�

  财务费用 8 966 5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40 000�

  贷:应付利息 1 600 000�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10 200 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57 705 500�

  贷:在建工程―办公楼 57 705 50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S].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银行利息的账务处理

银行利息的账务处理

总结起来,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一般的利息收支、外币汇兑损益、售后回购差价摊销、金融机构手续费、或有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银行结售汇、购入外汇买卖价与折合汇率差额、享受的现金折扣、留购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损失等。

很显然,利息收入业务属于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范畴,但是否属于财务费用科目二级明细核算?该如何进行核算?

一、利息收支与汇兑损益等业务的性质不同,因此利息收入不应当以直接冲减利息支出进行简单记录,从管理层面和经济特征来说,利息收入应当作为财务费用二级科目核算,而不能混入利息支出进行核算

汇兑收益与汇兑损失业务的性质是同类的,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业务不同类。汇兑损益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而利息支出是企业作为债务人从债权人处取得贷款而支付的款项,利息收入是企业作为债权人向其他方面投资(包括存款投资)而收取的款项;也就是说,应收利息属于当期收益,应付利息属于当期费用。由此可见,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不同类,不应当混同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关于财务费用科目的规定,“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根据该条规定,是否可理解为设置财务费用科目的二级科目明细为:利息支出、汇总损益、手续费、现金折扣等,而勿需设置“利息收入”二级科目,其相关的数据在“利息支出”项目内直接冲减?财务费用科目在《指南》中规定,“本科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利息收入的经济特征又被看作“费用项目”看待了,因为作为了利息支出的减项。

但是,财务费用科目在《指南》第三条中却规定,“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很明显,这条又把“利息收入”业务的经济特征看作收入项目了。

我们知道,费用项目与收入项目无论从字面上或者含义上,都是有本质区别的。既然有区别,并且还是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上,就应当对其进行单列核算,而不能将收入项目作为费用项目的减项,混在一起进行核算。况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准确区分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实际发生额,如果混入利息支出进行核算,势必加重财务人员和管理者的取数负担,从管理层面和经济特征来说都是极不恰当的。很多国家如英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要对“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和其他类似收益”和“应付利息(利息支出)和其他类似费用”分别披露,或者须在报表附注中分别将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分项披露。为此,为利息收入业务专门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很有必要。

二、利息收入业务核算时,应当与其他收入项目的核算一样,发生时,记在科目的贷方而不是借方负数

财务费用科目是费用类科目,在未结转时,其科目余额方向显然与其他费用类科目的余额方向一样,为借方。利息收入作为收入项目业务,虽然归属于财务费用的二级科目,但其科目的余额方向却应当与其他收入类科目的余额方向一样,在贷方,而非借方。如此,在结转进入当期损益时,结转业务就自然以记在借方为妥。这与《指南》第三条中规定“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的精神一致。

实务中,部分会计人员为保持整个财务费用科目借贷方合计数与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所填数据一致,对利息收入等费用类科目项下的收入类业务发生时以借方红字进行反应,如此,结转时作为借方蓝字进行处理。这样处理只是满足了财务费用整个科目与报表的数据一致,但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和《指南》的规定,并且给人以不沦不类的感觉。当我们需要打开利息收入明细账页查看某期利息收入的发生额时,在本期合计栏得到的合计数结果是零值,很碍观瞻。

三、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的填列,应当认真分析,取值为当期财务费用科目的实际发生数,而不应当单纯考虑是否与财务费用科目合计数是否一致

如前所述,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不仅包括归属于费用项目的如利息支出、手续费等内容,而且还包括归属于收入项目的如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等内容。由于整个财务费用科目属于费用项目性质,在填列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项目时,应当以费用类业务减去收入类业务的结果也就是实际发生数进行填列。不应当单纯考虑是否与财务费用科目合计数是否一致。

我们知道,会计科目数据填入财务报表时,一般都需要经过认真分析拆分才能填列,这样,得到的财务报告信息才是真实而准确的。如此,自然会有一些会计科目的数据与财务报告项目上的数据不是直观的对等关系。会计科目最大的功能是准确归集经济业务发生的数据,反应经济业务性质;而财务报告是将会计科目所归集反应的信息进行集中体现,按照经济守衡的定律予以表现出来。分析的结果不应当是数据的一一对等关系,而应当是信息真实的展现。因此,单纯考虑会计科目与财务报告项目一一相等的认识是不对的。

四、利息收入核算例证

某期,企业因有某金融机构的贷款需支付利息10000元,因各种存款而得到利息收入3000元,本期还发生手续费500元,会计核算应当为:

1、支付贷款利息10000元,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2、收到存款利息3000元,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3000

3、发生手续费500元,分录: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以上结转损益后,利息支出明细账该期合计数为借方10000元,贷方10000元;利息收入明细账该期合计数为借方3000元,贷方3000元;手续费明细账该期合计数为借方500元,贷方500元;财务费用一级科目明细账该期合计数为借方13500元,贷方13500元。填列利润表财务费用项目时,分析填入7500元。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会(2006)18号》,《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年11月;

2、张新民、武艳辉译,财务总监(CFO)资格培训教材——《财务报表解释》,中信出版社,第71页

企业房改收入利息如何入账

维普讯资ht t:/p/wwwcq.vipcom.

・ 一事 一 议 ・

 2

・ 22   ,财 会 月刊 ( 计会 )  口 特 点制 定 一套 审计工 作 质 量 考 标核准 ,包 审 计 工 作 括

3交

流 通 沟机制 。 . 内部审 作 计 为企 业 的 职 能管理  部 门 方,面要 接受 国家 审 计的 务业 导指 一 ,为 维 国 家 护经 济 利益 服 务 ;另 一 方面 在 企要 业 管理 局当的领 导 下  开 展 作工 , 护本企 业的经 济 利益 。 这 种双 向性的   维责 在任 导 向 中, 内部 汁 与审审计 对象之 间 并非 单 一的 督监 

与 监被 督关 系  内部审 计要 摆 正身 位自置 立 为, 企   树 管业理服 务、为提 高 企业 经 济效 益 务 的职服业 形 ,象高  企提业 领导 各和 能 职管 理部门对 内部 审计 认的 。 识 过通

 

率效、 序范 、 险规理管 、 风程审计 效 果 和 职 业道 德 等 。 在

 审 计 委员 会 的 统 一 织 组下 对 内,部审 计人 员 其及 计审

业   务 质 量进 行 定期 评 比 核考 。 根 据考 评 结 对果 工 作  成绩 显 著 的 内 审部计 机构 工 作 质 量、 优 秀的特 定 计 审项

 

目 表和 现突 的出 内部 审 人 员计予 以 精 和神物 质 励奖  ,并

内 部 与审汁 人 的员晋 级 升 职挂钩 ; 玩 忽职守 、   对 计

审质

量 下低 造,成 企业损 失或 影 响企 社业 会信 誉的 内   审部 计 机 构相和 内关 部 计 人审 员 予行 政以处 罚 降 和 待低  ,遇对存 在 重 过 大 失的内 部审 计 人 员 应 将处 结 罚果 备 

, 案据根过 失 性质 和程度 决 其 定去 留 ;已 取得 注 内册 对

  流交 和 沟 通 , 假 向积企 业 领 导者 传 企 业 直 国 与家 根 在 奉利 七的益一 致 性 .当 国家 利 益与企 业利 益 发 生突  pl

惟  1 寸 持守 ,法营经 、护 家国利益的 原,则 维才能  提 升 业企 社的 会佶 誉 好, 地 维 本护 企 业 的 利益 过;交  通更 流和沟 通 , 使 企 业 导领者 正 认真 到识内部 审计 在 维护  企业 合法益权 和提高 经效益济 方面可不代 替作用 ,  的

部审 计 师 资 格的 人 员 ,将 对其 工 作表 的现 评价(   励应奖

或 罚 ) 送处 地方内 部审 计 会 备 案协, 全 业 行的角  度报 从促使 内 审计部质量得到提 高。 囹

 并 取 各得职 能管 理 部 门的支持 与 配合 ,同 时 也 降 为低 内 部审 计 风 险 创 造 良好 的 件条。   4 险 风评 估机制 。 评 险 估 是 就 合结企 业 重大经  . 营 风决策 ,预 期 的可 能 态状 下

, 施实 方案 结 果 风 险 的  在 对 评价 。风 险 评估 注 向重管 理者 提示企 业 所 临 风 面 险的

  性质及 其 强弱, 管 期 理者 采取 相 应 对 策 以, 回 或 降避 低 

风险 。 立 风险 评估 制机 建,内 部审 计人 员 首 要先 就企  业的 经 营 环 境、 策目标 略 规 划 、 未和来 经营 状 的 况变 决  战化 , 管 者理充 分交 , 风流性 险 及大小取得质 识 , 与共对  以此并定确 计范审围、 计 点重及审 计法 。 次方, 审 其   收集经 营 风险 和财 务 风险 的 关 审 计相资 料 ,明 确 每一审  计 项 目的风 险概 况 ,定 年 度 审计 工作 计划 , 提交  审 制并

计 委员 会 审 批 后 ,。实 审 施 项计 目 段阶 评,价 实   在最 要

0 0年 1我国 进 行 了住房 制度 改 革 而, 对 改 革  然 后的房 改收 入专 利户息 如 核何算 无 却明确 要 求 。 实务  核 中算 多 很企业 将 改房 收入专 户 利 冲息减 财 务费 用 ,  但笔者认

为种此计会理欠 处。妥  

际产 生 的 风 险及 制 控风险 的 效果 ,提出 有 关 风 险 制控  的建 议 。 着 业企 经营 风 险 和 财 务风 险的 回避 与降 低 ,随 

部内计风险也审会得到有控效制。  

1财务 费用 作为 间期 费 用 ,接计 入 企 业 当 期  . 直

经 损 益营, 是 企指业 为 事从生 产 经 营 所需 金 等资 发而 生

 的费 用 。 将 企业 房 改 收 入 专 户 生 产 利 的 收 息 入计入 财  务

用费 ,质 上混 淆了 经 与营非 经营 业 务 的 界 限 实。 

交5 互审计 机 。制 大 企型 业集 团 中 属 ,的控股  . 在 所子

公 司以 及设 置 分的 公 或 司 支 分部门众 多 , 为适应 这 种 企  业组织结 构 中 的 部内经 营 关 、系 财 务关系 和 审 计   监督 系关, 要建 多立 级 部内审 计 制度 , 成 交 互 审  需形并 计机   制 这 机种 制下 , 在各 企级业 组 织设 置 内 部审 计  机

2房改 收 资 金入 存储 于 专 户 限 制,性存 款 , 业. 属 企

使 用必 须经 过 严格 核审 ,只 能用 于特定 目项. 动性   且

也 相流 对 较 差企,业 对 项该资 金 使 用 并 不 拥 有绝 对 支的

 配权 , 资 金 不 进 入 企业经 营现 金循 环 ,该 因 不此 应 计入

 构 上,级 组 指织 导 下开 展 审计业 务 级,企 业 织 组每   在

同 年 半(年 ) 上 级 组 统 织一 导 领下对 内部 审计 业 质 务或 在 墨 进 交行互计 ,审 流审交计 源 资 ,审 计结经 验 以 ,总  揭

务费 核用 算。  

3住 制房度 改 革 后, 业出 售 住 房 ,的 出 售收入  . 企 其扣减 按 规 定 提 取住 宅 共 用 部 位 、 公 用 施设 维 修基 金 以 及 住 房账 户 清 理 费用后 差 额 ,的 入 企 业计营 业 外 收 入  ( 出 ) 支 职, 出工售 房 改住 按房规 定 返 还企 业 的 当 相于 土 地 让 金 出和所 得 收益 的 分部, 入 营 业 外 入 收核 算。计  

根 据 配原比 则 , 房改住 房 售 收 入 产出生 的 息利则 应当 

审 计工 作中存 在 的 题问, 审 行 计 工作 比评, 而  进 从 推动审 计 工 作 平 水 提 的 。 高 重 于 审大 计项 目, 上由级  对可 组 织

指 定 审 计 小 组对 下 属 组 织 进行专 项 审 计或 巡回  审

计 。

样 , 整个企 业集 中形 团 自成审、 审 、 的审交  这 在互 抽 审互计 机 制 , 利于 增 强各 级 企 业 组织 自 我约束 、 有我 

自 监督 的意 识, 低内 部审 计 风 险 降   。激 6励 约 柬 机制 了。 考核 部 审 计 内人员 业的 务 . 为

应 入 计营 外 业收 入 核 。算  此因 业 收到, 房收改入利 息 时, 计 录分应为 : 企 会  借 记 “ 行 存 款” 目 ,记“ 业外 入 ” 收。目 科 贷银 科营  

囹 平 ,水发 内 审部 计 人员 的工 作热 情 , 应 业 合 结自 身 激企

4 ・ ・ 

收于低于2万的账务处理

根据国务院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相关企业的会计处理有何变化呢?

先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假设本月取得了10笔销售收入,含税金额分别为1200元、2000元、3000元、3000元、10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这样全月收入19200元,小于含税月销售额20600元(不含税即为20000元)。

以第一笔业务为例:(假设收取的是“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6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95

其他会计分录参照编制。

这样算下来,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余额为559.22元(19200÷1.03×3%)。

正常情况下,在下个月的纳税申报期需要将559.22元申报纳税。到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559.22

贷:银行存款 559.22

假设不考虑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现在根据国务院会议的决定,可以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在下一个纳税申报期内,就不需要申报缴纳了。因此在这个月底,就可以将其转为“营业外收入”,二级科目可以为“补贴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559.22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559.22

请注意:会计处理时,不能不按规定计提应交增值税,因为我们销售的货物或劳务、提供的服务,并不是法定免税的。

再谈营业税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营业税的适用税率有3%、5%,我们在此假设某企业适用的营业税税率是5%。 假设本月取得了10笔营业税应税收入,金额分别为1200元、2000元、3000元、3000元、10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这样全月收入19200元,小于月营业额20000元。(假设取得的都是“银行存款”)

取得第一笔收入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

以后几笔业务参照此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营业税纳税人是到月末统计出月销售额(如果适用不同的营业税税率,需要分别统计核算),然后再计算应该缴纳的营业税(假设不考虑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96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60

正常情况下,企业在下个月的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纳税,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60

贷:银行存款 960

现在根据国务院会议的决定,可以享受暂免征收营业税的税收优惠,在下一个纳税申报期内,就不需要申报缴纳了。因此在这个月底,就可以将其转为“营业外收入”,二级科目可以为“补贴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60

贷: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960

请注意:营业税纳税人会计处理时,不能不按规定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因为我们提供的营业税服务并不是法定免税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以应该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为依据计算的城建税、教育纲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在增值税、营业税减免后,计提的相应金额也依法减免了,需要同时结转进入“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这部分补贴收入是需要并入“利润总额”的,作为企业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确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一、票据到期值、利息的计算:

1、利息=面值 ╳ 利率╳ 期限

或=到期值-面值

2、到期值=面值╳(1+利率╳期限) 或=面值+利息

注意:利率一般为年利率,如果期限为月,则化为:月利率=年利率/12;如果期限为日,则化为:日利率=年利率/360。

3、账务处理:

(1)若年内到期:

借:银行存款 (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 (面值) 财务费用 (利息)

(2)若跨年度:

①年末计提本年度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财务费用

②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 (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 (面值) 财务费用 (本年利息)

应收利息 (已计提利息)

(3)若到期付款方无力支付: ①商业承兑汇票:转为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 (面值) 财务费用 (利息) 或: 借:应收账款 (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 (面值) 财务费用 (本年利息) 应收利息 (已计提利息) ②银行承兑汇票:无须进行账务处理。

二、票据期限的计算: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

1、已知出票日,到期日,算期限。

如:3月23日出票,6月21日到期,期限?

2、已知出票日,期限,算到期日。

如:3月23日出票,期限为3个月,到期日? 3月23日出票,期限为180日,到期日?

三、票据的贴现:

1、贴现期=期限— 持有期

或= 由贴现日至 到期日的时间

2、贴现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所得额=到期值—贴现息

3、账务处理:

(1)不带息票据:

借:银行存款 (贴现所得额)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面值)

(2)带息票据:

借:银行存款 (贴现所得额) 贷:应收票据 (面值) 财务费用

(3)已贴现的票据到期,付款方无力支付: ①若本企业银行存款余额充足:

借:应收账款—某公司 (付款方) 贷:银行存款

②若本企业银行存款余额不足:

借:应收账款—某公司 (付款方) 贷:短期借款

应收票据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应收票据按照到期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Note Receivable)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

应收票据

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商业汇票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因而我国的商业汇票是一种流动资产。

在我国应收票据、应付票据通常是指“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是远期票据,付款期一般在1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其他的银行票据(支票、本票、汇票}等,都是作为货币资金来核算的,而不作为应收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是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债权资产,其款项具有一定的保证,经持有人背书后可以提交银行贴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应收票据是在企业赊销业务中产生的,因此,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也必须结合企业赊销业务一起进行。企业通过应收票据进行赊销时,一般要进行销货、收取票据、计息、贴现、收款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要涉及到一些凭证和账簿,这些都是应收票据审计的范围。[1]

应收票据的分类按照到期时间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如无特指,应收票据即为短期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常出现于3种情况:⑴应收账款延期;⑵为新顾客提供应用;⑶赊销商品。长期应收票据因长期合同而发生,包括销售机器设备等大型商品、提供贷款等,中国尚无长期应收票据业务。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收票据和不带息应收票据。带息应收票据是票面注明利息的应收票据,其利息应单独计算;无息应收票据是票面不注明利息的应收票据,其利息包含在票面本金之中。

应收票据的计价应收票据应以未来现金收入的现值计价,带息的短期应收票据的现值等于其票面本金,不带息的短期应收票据的面值就是到期值,现金值。由于现值与其到期值相关不大,不带息的短期应收票据均以期到期值计价。

长期应收票据以交换商品或劳务的公允市场价格计价,或以票据的公允市场的价格计价,如果这两种公允市场价格均无法确定,则以票据的现值计价。

编辑本段到期价值

到期日的确定

应收票据的到期日应按不同的约定方式来确定。如约定按日计算,则应以足日为准,在其计算时按算尾不算

应收票据

头的方式确定。例如4月20日开出的60天商业汇票的到期日为6月19日。如约定按月计算,则足月为标准,在计算时按到期月份的对日确定,若到期月份无此对日,应按到期月份的最后日确定。例如8月31日开出的6个月商业汇票,到期日应为下年2月28日(若有29日为29日);若此汇票为8个月时,到期日应为下年的4月30日。

到期价值的确定

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即商业汇票到期时的全部应支付款项,要根据票据是否带息的不同来确定。若是不带息票据,到期价值就是票面价值即本金。若是带息票据,到期价值为票据面值

加上应计利息,计算公式为

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1+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上式中,利率一般以年利率表示;票据期限则用月或日表示,在实际业务中,为了计算方便,常把一年定为360天。如,一张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90天,票面利率为10%的商业汇票,到期价值为:

1000×(1+10%×90/360)=1025

编辑本段核算问题

简介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取得的核算

取得应收票据时,无论是商业承兑汇票还是银行承兑汇票,也无论是带息商业汇票还是不带息商业汇票,一般应按其面值入账。其账务处理为:

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票据的面值〗

贷:应收账款

2、因销售商品而收到的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票据的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应收票据期末计价

对于带息应收票据,期末按应收票据面值和确定的票面利率计提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

贷:财务费用

4、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核算

到期值计算

不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中票据期限的计算问题

应收票据期限有两种表示方式:

一、是以“天数”表示

即采用票据签发日与到期日“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

的方法,按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

例如:7月18日出票60天到期,求到期日

应收票据

“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

7月:31-18+1=14天7月:31-18=13天

8月:31天8月:31天

9月:15天9月:16天

合计:60天合计:60天

所以到期日为9月16日

应收票据

二、是以“月数”表示

即票据到期日以签发日数月后的对日计算,而不论各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例如:4月16日签发、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7月16日。如果票据签发日为月末的最后一天,则到期日为若干月后的最后一天。例如1月31日签发、1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2月28日或29日;若2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3月31日;若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4月30日,以此类推。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若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应收票据

借:银行存款〖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若为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尚未计提利息部分〗

应收票据转让

指持票人因偿还前借款等原因,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其他单位或者是个人的业务活动。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字,签字人称为背书人,背书人对于票据的到期付款负有连带责任。

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应计入取得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

企业转让应收票据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等〖材料物资的成本〗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差额部分〗

贷:应收票据〖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尚未计提利息部分〗

银行存款〖差额部分〗

例如:A企业20×2年10月1日取得应收票据,票据面值为10000元,票面利率为12%,6个月期限;20×3年2月1日将该票据背书转让购进原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2000元,进项税额为2040元,差额部分通过银行支付。

1)20×2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时:

借:应收票据 300

贷:财务费用 10000×12%÷12×3=300

2)20×3年2月1日:

借:原材料等1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

贷:应收票据10000+300=10300

财务费用10000×12%÷12×1=100

银行存款3640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四个步骤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应收票据到期值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到期值×贴现率÷360×贴现日数

其中:贴现日数=票据期限-已持有票据期限

第三步:计算贴现所得

贴现所得=到期值-贴现利息

第四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贴现所得〗

财务费用〖贴现所得小于票据账面余额的差额〗

应收票据

贷:应收票据〖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贴现所得大于票据帐面余额的差额〗

应收票据

例如:20×2年4月30日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10%、票据面值为600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6%。计算过程如下:1)票据到期值=600000+600000×10%÷360×60=610000(元)

2)计算贴现利息

先计算到期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到期日为6月14日。计算过程为:

4月:30-15+1=16天

5月:31天

6月:13天

合计:60天

再计算贴现天数:

方法一:从贴现日4月30日至到期日6月14日,共计45天,计算过程如下:

4月:30-30+1=1天

5月:31天

6月:13天

合计:45天

应收票据

方法二:贴现日数=票据期限-已持有票据期限=60-15=45天

贴现利息=610000×16%÷360×45=12200(元)

3)贴现所得=610000-12200=597800(元)

4)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97800

财务费用2200

贷:应收票据600000

再例如:前述例题A企业20×2年10月1日取得应收票据,票据面值为10000元,票面利率为12%,6个月期限;当年末已计提3个月的利息,20×3年1月1日将该票据贴现,贴息率为10%。

1)票据到期值=10000+10000×12%÷12×6=10600(元)

2)计算贴现利息=10600×10%÷12×3=265(元)

3)贴现所得=10600-265=10335(元)

4)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0335

贷:应收票据10300

财务费用35

编辑本段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贴现时

(1)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不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4、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的

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补价)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支补价)[3]

编辑本段贴现

是持票人以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通过背书手续,请银行按贴现率从票据价值中扣取贴现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

应收票据

的贴息后,以余额兑付给持票人。是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形式。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借款的担保品。票据价值就是票据的到期值,不带息票据为票据的面值,带息票据为票据到期的本利和金额。用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时,持票人必须在票据上“背书”。票据到期值与贴现收到金额之间的差额,叫贴息或贴现息,通常记作财务费用。贴息的数额根据票据的到期值按贴现率及贴现期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贴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票据实收金额=票据到期值-贴息

持票人在票据背书后,如出票人到期拒付,背书人有代偿的责任。就背书人来说,是一项可

能发生的负债。在会计上称为“或有负债”。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或有负债,应在补充资料中加以列示。

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例解

[摘要]本文结合有关会计准则、财政部财会[2004]3号文件和财政部财会[2003]14号文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带追索权和不带追索权两种不同形式的应收票据贴现分别举例说明。

票据贴现

带追索权

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财会[2004]3号)(以下简称《解答(四)》)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后,以取得的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该类协议从实质上看,与所贴现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应收债权可能产生的风险仍由申请贴现的企业承担,属于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的借款,申请贴现的企业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解答

(四)》同时规定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解答(四)》很好地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按照《解答(四)》,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企业并未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

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实际支付的手续费)

贷:短期借款

[例1]企业收到购货单位交来2004年12月31日签发的不带息商业票据一张,金额900000元,承兑期限5个

应收票据

月。2005年1月31日企业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带追索权,年贴现率5%。

到期值=900000元

贴现值=900000×5%×4/12=15000(元)

贴现净额=900000-15000=885000(元)

借:银行存款885000

财务费用15000

贷:短期借款900000

[例2]上例若为带息票据,票面利率为4%。其余条件相同。

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即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票据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提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其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2005年1月31日期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3000

贷:财务费用3000

到期值=900000×(1+4%×5/12)=915000(元)

贴现息=915000×5%×4/12=15250(元)

贴现净额=915000-15250=899750(元)

借:银行存款899750

财务费用15250

贷:短期借款915000

这里是比照以取得的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的会计处理,因为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银行要收取的款项是915200元,先将贴现息作财务费用处理更加符合会计核算原则。

应收票据

2、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

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借:短期借款

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

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

[例3]例2中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2005年2~4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2005年5月31日尚未计提应收票据利息。

2005年2~4月计提应收票据利息基本会计处理同[例2],每月计提利息3000元冲减财务费用。票据到期,承兑人按期付款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借:短期借款915000

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912000

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3000

3.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

若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银行将支款通知随同汇票、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送交申请贴现的企业,贴现企业有义务将有关款项按票据的到期值支付给银行。则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1)借:应收账款(面值与票据利息之和)

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

财务费用(未结算入账的利息)

2)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银行扣款金额)

[例4]例2中票据到期时,因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企业现已收到银行退回的应收票据、支款通知和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2005年1~5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

2005年2~5月已计提应收票据利息基本会计处理同[例2],每月计提利息3000元冲减财务费用。票据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1)借:应收账款(面值与票据利息之和)915000

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915000

同时不再计提应收票据利息。

2)借:短期借款915000

贷:银行存款(银行扣款金额)915000

[例5]上例中如果该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仅为500000元。其余条件相同。

第一笔会计处理同[例4]⑴,

2)借:短期借款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票据贴现

不带追索权

《解答(四)》规定:如果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

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不负有任何偿还责任时,应视同应收债权的出售,按财会[2003]14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处理。《解答(四)》同时规定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财政部《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2003]14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不附有追索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应收票据比照《解答(四)》和《暂行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考虑到应收票据不存在提取的坏账准备、贴现金额是按照考虑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下同)的金额后根据公式计算的等因素,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一般不会涉及到“坏账准备”科目、“营业外支出——应收债权融资损失”、“营业外收入——应收债权融资收益”科目。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应收票据贴现值(即贴现所得金额)与账面价值之差额计入“财务费用”(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对已贴现的无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到期,因贴现企业不承担连带偿付责任,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1、协议中没有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下同)的金额 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贴现所得金额)

借或贷:财务费用(贴现所得金额与账面价值之差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6]仍以[例1]为例,企业收到购货单位交来2004年12月31日签发的带息商业票据一张,票面利率为4%,金额900000元,承兑期限5个月。不带追索权,2005年1月31日企业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年贴现率5%。

到期值=900000×(1+4%×5/12)=915000(元)

贴现息=915000×5%×4/12=15250(元)

贴现净额=915000-15250=899750(元)

2005年1月31日期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3000

贷:财务费用3000

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899750

财务费用3250

贷:应收票据903000

2、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下同)的金额

贴现时的基本会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贴现所得金额)

其他应收款(协议中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包括现金折扣)

借或贷:财务费用(贴现所得金额加上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与账面价值之差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贷: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3、对已贴现的不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到期,因贴现企业不承担连带偿付责任,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总之,对于应收票据的贴现,应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解答(四)》和《暂行规定》的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的探讨

应收票据

(一)不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

[例1]2005年4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收到乙公司签发并承兑了一张商业汇票,票据面值为58.5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6个月。2005年6月1日,甲公司将此票据贴现(不带追索权)给银行,银行支付48万元的贴现款。甲公司预计乙公司会退货10%,2005年9月6日乙公司退货,价税合计2.34万元所退货物商品成本为1.6万元。当前较通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1)6月1日取得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48、其他应收款5.85、营业外支出4.65,贷:应收票据58.5

2)9月6日乙公司退货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

贷:其他应收款2.34

同时:将当初预估的偏差调整“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3.51

贷:其他应收款3.51

所退货物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1.6

贷:主营业务成本1.6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将应收票据贴现时,很难预计某一特定客户是否会退货的比例,除非交易双方已经达成了具体的退货协议。在没有达成具体的退货协议时,就不应确认“其他应收款”。因此,6月1日甲企业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应改进如下:

借:银行存款48、营业外支出10.5

贷:应收票据58.5

若日后真的发生退货,按正常的退货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将调减的价税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以调减前期多确认的“营业外支出”:

借: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

贷:营业外收入2.34

同时,所退货物入库:分录略。

改进后的做法避免了对退货可能性及其发生金额的预估,也无须进行预估金额偏差的调整,简化了会计核算,符合谨慎性原则和交易的实际情形。若企业在将应收票据贴现时,已经与购货方达成了退货协议,则退货成为确定事项,为避免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准确确认票据贴现损益,贴现日的会计处理应改进如下:

借:银行存款48、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营业外支出

8.16

贷:应收票据58.5

同时,转回“主营业务成本”:

借:发出商品1.6

贷:主营业务成本1.6

9月6日乙公司退货时:

借:库存商品1.6

贷:发出商品1.6

现行的做法在确认“其他应收款”时,并没有同时冲减“主营业务收入”等,不符合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本文的做法在贴现时就对已达成协议的退货进行了会计处理,符合谨慎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二)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

[例2]承[例1],若2005年6月1日,甲公司将此票据贴现(带追索权)给银行,银行支付52万元的贴现款。2005年10月1日乙公司未能兑付票款,由甲公司按协议代为偿付此票据的到期值。则甲公司与应收票据贴现有关的较通行账务处理如下:

1)6月1日取得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52

贷:短期借款52

2)10月1日乙公司无法兑付票款而由甲公司代为偿付时:

借:短期借款52、财务费用8.255

贷:银行存款60.255

同时,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60.255

贷:应收票据58.5、财务费用1.755

如果乙公司到期如约兑付了票款时,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短期借款52、财务费用6.5

贷:应收票据58.5

贴现业务与一般的贷款业务不同的地方之一,就是贴息要从贴现贷款总额中直接扣除。因此,贴现企业实际获得的贴现金额(52万)并不是贷款本金,而是票据的到期值([58.5×(1+6%%×6/12)]=60.255万)。所以,上述有关分录应做改进如下:

1)6月1日取得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52、财务费用8.255,贷:短期借款60.255

在这里,企业已从借款额中扣除了借款的利息(贴息),而该借款又是短期借款,所以,应将所支付的借款利息(贴息)确认为“财务费用”。

2)10月1日乙公司无法兑付票款而由甲公司代为偿付时:

借:短期借款60.255

贷:银行存款60.255

同时,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58.5

贷:应收票据58.5

如果乙公司到期如约兑付了票款时,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短期借款58.5

贷:应收票据58.5

由于付款人到期无力兑付票款,银行将要求贴现企业偿还借款。由于该笔借款的利息(贴息)已从借款的本金中扣除,所以只须偿付借款本金60.255万元;同时,由于票据已到期,应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而不是按到期值)将其转为“应收账款”,这与“商业汇票到期时,如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未计提的票据利息不再计提”的相关规定是一致的,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若付款人兑付了票款,由甲公司就不必偿付银行的贴现借款,应收票据也应同时注销,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借款60.255

贷:应收票据58.5

财务费用1.755

对比两种做法,本文的会计处理既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又与票据贴现贷款的经济业务实质相吻合,显得更加合理,易于接受。

编辑本段设置

“应收票据”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该科目应按债务人设置三栏式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为加强应收票据的管理,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码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期、贴现率和贴现净额、未计提利息,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应收票据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编辑本段转让

1、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票面金额予以结转;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支付票款的,应于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付款证明时,将其转作应收账款。

2、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时,应按票面金额结转。如为带息票据,还应将尚未计提的利息冲减财务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本科目可按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票据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或“短期借款”科目。

(三)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按应计入取得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商业汇票到期,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商业汇票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商业汇票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在备查簿中应予注销。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编辑本段确定

1、到期日的确定

应收票据的到期日应按不同的约定方式来确定。如约定按日计算,则应以足日为准,在其计算时按算尾不算头的方式确定。例如4月20日开出的60天商业汇票的到期日为6月19日。如约定按月计算,则足月为标准,在计算时按到期月份的对日确定,若到期月份无此对日,应按到期月份的最后日确定。例如8月31日开出的6个月商业汇票,到期日应为下年2月28日(若有29日为29日);若此汇票为 8个月时,到期日应为下年的4月30日。

2、到期价值的确定

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即商业汇票到期时的全部应支付款项,要根据票据是否带息的不同来确定。若是不带息票据,到期价值就是票面价值即本金。若是带息票据,到期价值为票据面值加上应计利息,计算公式为

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1+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上式中,利率一般以年利率表示;票据期限则用月或日表示,在实际业务中,为了计算方便,常把一年定为360天。如,一张面值为1 000元,期限为90天,票面利率为10%的商业汇票,到期价值为:

1000×(1+10%×90/360)=1025

收回转让

1、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票面金额予以结转;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支付票款的,应于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付款证明时,将其转作应收账款。

2、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时,应按票面金额结转。如为带息票据,还应将尚未计提的利息冲减财务费用。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的概念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贴现时

(1)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2)不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4、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的

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补价)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支补价)(本文来自www#kjszjd#com把#换成.即可)

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摘要:政府补助准则在我国实施的时间相对较短,企业会计人员对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尚不甚明确。文章通过对政府补助收入概述的分析为基础,分条理地对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进行详尽的介绍,最后,笔者相对较为深入的探讨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四种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的影响,促进相关人员更好的对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理解。

  关键词:政府补助;账务处理;财务报表

  一、政府补助收入的概述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获取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收入的形式主要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根据政府补助的定义可以看出政府补助收入的特点主要包含两方面:无偿性与直接取得资产。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首先应当区分是否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06)规定的范畴,然后再按照适用的准则做出正确的账务处理,这是保证财务报表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

  二、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

  对政府补助收入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政府补助收入的金额;第二,政府补助的分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06)规定:政府补助可以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第三,根据政府补助收入的分类选择准确的账务处理。

  (一)政府补助收入金额的确定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可以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对于货币性资产,企业一般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对政府补助收入进行计量,除非有特殊情况表示企业能够收到相关政府补助时,企业才可以按应收金额进行确认,比如企业取得的按照粮食储备量给予的粮食保管费补贴等。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果公允价值不可靠取得时,企业应当按照名义金额1元进行计量。企业应当按照正确的计量方法确定政府补助的金额,不得少计也不得多计。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以其他的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自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以后各期损益。若企业资产提前被出售、转让或者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因此,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实际取得补助时,按照实际到账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对相关资产进行折旧或摊销时,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至损益科目,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当资产发生报废或处置时,将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金额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例1】2011年12月家企业收到国家2400万元的政府补助用于购买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该资产的使用寿命为5年,并且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那么该企业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

  1.2011年12月实际收到政府补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2400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2400

  2.2012年末——2016年末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进度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480

  贷:营业外收入480

  (三)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情况进行处理。首先,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者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且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其次,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为:企业按照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递延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其他的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涉及按期分摊递延收益的,应当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例2】甲粮食企业在2008年度实际粮食储备为5000万斤,根据国家政府的相关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按照企业实际的储备量给予每斤0.6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并且每个季度初支付,2008年1月15号,企业收到政府实际拨付的补助款,那么,与企业的政府补助收入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2008年1月1号,企业确认应当收到的政府补助收入时:

  借:其他应收款3000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3000

  2.2008年1月15号,企业实际收到政府拨付的补助款时:

  借: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应收款3000

  3.2008年1月至3月,每月末企业应当确认的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1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

  三、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企业在对政府补助进行确认时,首先应当区分是与收益相关的补助收入,还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收入,这二者采用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因此,企业应当选取合理的账务处理方式,更加准确的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的净利润。

  (一)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政府补助收入对当期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政府补助收入金额等于资产增加额,也等于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的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那么,银行存款等资产项目的增加额就等于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增加额;第二,政府补助收入的金额等于资产增加额,也等于负债项目增加额,企业本期所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全部计入“递延收益”,本期不进行分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的可能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那么银行存款等资产科目的增加额等于企业递延收益科目的增加额;第三,政府补助收入金额等于企业资产增加额,也等于企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二者增加额之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一部分在本期进行分摊计入当期损益,一部分在以后期间进行分摊,那么,企业银行存款等于资产增加额,也等于递延收益及未分配利润二者增加额之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补助收入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未分配利润中,只是计入的期间不同。   (二)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对当期企业利润表的影响可能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第二,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第三,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对本期营业外收入没影响。在第二及第三中情况下,企业取得的可能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入,也可能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入。因此,企业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当期营业外收入的影响不确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政府补助收入最终都会反映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只不过是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期间存在差异。另外,政府补助收入属于企业的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属于营业外收入事项,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

  (三)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由于企业现金流量表示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编制,只有在取得相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因此,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仅有一种情况。无论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何时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在实际取得政府补助收入的当期就应当全额反映在企业现金流量表中,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量,从而增加企业当期的现金净流量,而对企业取得政府补助收入的其他期间的现金流量表没有任何影响。

  (四)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

  政府补助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通过其对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影响可以反映出来,只有政府补助收入影响当期营业外收入,才会影响企业当期的所有者权益。因此,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当期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种:第一,按照政府补助金额全额增加当期企业所有者权益;第二,按照政府补助金额部分增加当期企业所有者权益;第三,对企业当期所有者权益没有影响。然而,无论当期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是否有影响,最终政府补助收入都会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金额,只不过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期间不同。

  (五)政府补助收入对报表附注的影响

  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下列信息:第一,政府补助的种类与金额;第二,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第三,本期返还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原因。因此,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准确的披露政府补助收入相关内容,让决策相关者获得更加充分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闫春喜.浅析政府补助准则的会计处理[J].中国科技财富,2011(3).

  2.李瑞娟.我国《政府补助准则》浅析[J].管理工程师,2011(6).

  3.胡天雨.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J].会计之友,2011(27).

  4.蔡斌.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实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1(11).

  (作者单位: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新准则下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1、日常活动的认定

收入准则第二条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

工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2、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的判断

根据收入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构成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重要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产生的经济利益。

(2)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如大多数零售商品。某些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但未交付实物,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企业只保留了次要风险和报酬,如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有

时,已交付实物但未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未随之转移,如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商品。

3、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计量

根据收入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通常为公允价值。某些情况下,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销售商品需要延期收取价款,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摊销金额,冲减财务费用。

4、商品收入确认的实例

(1)下列商品销售,通常按规定的时点确认为收入,有证据表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除外:

①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②销售商品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③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④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⑤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2)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3)采用售后租回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或租金费用的调整。有确凿证据表明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并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5、劳务收入确认的实例

下列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规定确认收入:

(1)安装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安装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

(2)宣传媒介的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3)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4)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内分期确认收入。

(5)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入。

(6)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款项收回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能使会员在会员期内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7)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

(8)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6、主营业务收入的概念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主要经营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获得的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的特点:

(1)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然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为抵偿债务;或两者都有。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为收入能够增加企业的资产或减少负债或二者兼而有之。因此,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企业取得收入一定能够增加所有者权益,但是收入扣除相关的成本费用后的净额,可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减少所有者权益。

7、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折现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债务重组的,应按该产成品、商品的公允价值,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按应冲减的营业收入,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退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上述销售业务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确认建造合同收入,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摘要:政府补助准则在我国实施的时间相对较短,企业会计人员对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尚不甚明确。文章通过对政府补助收入概述的分析为基础,分条理地对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进行详尽的介绍,最后,笔者相对较为深入的探讨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四种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的影响,促进相关人员更好的对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理解。 关键词:政府补助;账务处理;财务报表

一、政府补助收入的概述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获取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收入的形式主要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根据政府补助的定义可以看出政府补助收入的特点主要包含两方面:无偿性与直接取得资产。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首先应当区分是否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06)规定的范畴,然后再按照适用的准则做出正确的账务处理,这是保证财务报表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

二、政府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

对政府补助收入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政府补助收入的金额;第二,政府补助的分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06)规定:政府补助可以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第三,根据政府补助收入

的分类选择准确的账务处理。

(一)政府补助收入金额的确定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可以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对于货币性资产,企业一般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对政府补助收入进行计量,除非有特殊情况表示企业能够收到相关政府补助时,企业才可以按应收金额进行确认,比如企业取得的按照粮食储备量给予的粮食保管费补贴等。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果公允价值不可靠取得时,企业应当按照名义金额1元进行计量。企业应当按照正确的计量方法确定政府补助的金额,不得少计也不得多计。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以其他的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自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以后各期损益。若企业资产提前被出售、转让或者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因此,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实际取得补助时,按照实际到账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对相关资产进行折旧或摊销时,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至损益科目,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当资产发生报废或处置时,将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金额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例1】2011年12月家企业收到国家2400万元的政府补助用于购买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该资产的使用寿命为5年,并且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那么该企业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

1.2011年12月实际收到政府补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2400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2400

2.2012年末——2016年末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进度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480

贷:营业外收入480

(三)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情况进行处理。首先,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者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且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其次,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为:企业按照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递延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其他的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取得

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涉及按期分摊递延收益的,应当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例2】甲粮食企业在2008年度实际粮食储备为5000万斤,根据国家政府的相关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按照企业实际的储备量给予每斤0.6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并且每个季度初支付,2008年1月15号,企业收到政府实际拨付的补助款,那么,与企业的政府补助收入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2008年1月1号,企业确认应当收到的政府补助收入时: 借:其他应收款3000

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3000

2.2008年1月15号,企业实际收到政府拨付的补助款时:

借: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应收款3000

3.2008年1月至3月,每月末企业应当确认的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收入

1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

三、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企业在对政府补助进行确认时,首先应当区分是与收益相关的补助收入,还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收入,这二者采用不同的账务处理

程序,因此,企业应当选取合理的账务处理方式,更加准确的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的净利润。

(一)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政府补助收入对当期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政府补助收入金额等于资产增加额,也等于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的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那么,银行存款等资产项目的增加额就等于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增加额;第二,政府补助收入的金额等于资产增加额,也等于负债项目增加额,企业本期所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全部计入“递延收益”,本期不进行分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的可能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那么银行存款等资产科目的增加额等于企业递延收益科目的增加额;第三,政府补助收入金额等于企业资产增加额,也等于企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二者增加额之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一部分在本期进行分摊计入当期损益,一部分在以后期间进行分摊,那么,企业银行存款等于资产增加额,也等于递延收益及未分配利润二者增加额之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补助收入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未分配利润中,只是计入的期间不同。

(二)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对当期企业利润表的影响可能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第二,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第三,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对本期营业外收入没影响。在第二及第三中情况下,企业取得的可能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入,也可能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入。因此,企业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当期营业外收入的影响不确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政府补助收入最终都会反映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只不过是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期间存在差异。另外,政府补助收入属于企业的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属于营业外收入事项,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

(三)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由于企业现金流量表示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编制,只有在取得相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因此,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仅有一种情况。无论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何时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在实际取得政府补助收入的当期就应当全额反映在企业现金流量表中,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量,从而增加企业当期的现金净流量,而对企业取得政府补助收入的其他期间的现金流量表没有任何影响。

(四)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

政府补助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通过其对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影响可以反映出来,只有政府补助收入影响当期营业外收入,才会影响企业当期的所有者权益。因此,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

当期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种:第一,按照政府补助金额全额增加当期企业所有者权益;第二,按照政府补助金额部分增加当期企业所有者权益;第三,对企业当期所有者权益没有影响。然而,无论当期政府补助收入对企业是否有影响,最终政府补助收入都会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金额,只不过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期间不同。

(五)政府补助收入对报表附注的影响

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下列信息:第一,政府补助的种类与金额;第二,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第三,本期返还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原因。因此,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准确的披露政府补助收入相关内容,让决策相关者获得更加充分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闫春喜.浅析政府补助准则的会计处理[j].中国科技财富,2011

(3).

2.李瑞娟.我国《政府补助准则》浅析[j].管理工程师,2011(6).

3.胡天雨.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j].会计之友,2011(27).

4.蔡斌.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实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1(11).

(作者单位: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收入业务账务处理规定

关于收入业务账务处理规定(草)

为规范酒店收入业务的会计核算,准确、完整确认经营收入,特制定本制度

1、 营业收入业务

(1) 前厅部交来收入

A日审会计汇总收银员交来的收入日报

结算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pos机存款—内卡

其他货币资金—pos机存款—外卡

应收账款(**客户)

应收账款—内部往来—(xx公司)

贷:应收账款---宾客账

附件:1)银行进账单(后附)

2)pos机刷卡单,批结单:要求金额核对相符;

3)《应收账款日报表》

4)《缴款日报表》

5)《前厅部终结表》

6)《在店宾客余额表》

收益分录

借:应收账款---宾客账

贷:主营业务收入—食品收入—早餐券(房含早)

主营业务收入—食品收入--- 转前台部分

主营业务收入—客房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大堂吧收入—转前台部分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服务费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客赔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洗衣费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他

1)《前厅部终结表》

2)《营业收入报表》

3)《早餐券统计表》

4)《早餐券存根》

5)各部门转账单

(2)大堂吧收入分录

借: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pos机存款—内卡

其他货币资金—pos机存款—外卡

应收账款(**客户)

应收账款—内部往来—(xx公司)

应收账款---酒店销售部签单

贷:主营业务收入—食品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大堂吧收入—转前台部分(红字)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服务费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客赔

主营业务收入—酒水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他

附件同上

(3)健身房收入分录同大堂吧

(4)外卖收入

外卖收入主要是指酒店季节性销售的除客房,餐饮等项目的商品收入,主要是中秋、春节、端午节销售的月饼、年货、粽子等商品。 会计分录: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银行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卖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附件:1)银行进账单

2)销售发票记账联或销售日报表

二、折扣业务:

(一)处理原则:

1、当期账单直接标明折扣不需做营业折扣与折让账务处理,直接以折扣后净收入确认收入金额;

2、应收账款正常结算时因未按照双方约定打折发生折扣调整,等同于会计差错调整,可直接冲减当期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折扣折让),但必须提供与回款金额相符的销售发票复印件;

3、应收账款的长期性欠款为了回收款项,酒店做让步,收取部分款项,系债务重组业务,需双方签订债务重组类合同,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将免于其支付的金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4、应收账款结算时已打印全额发票,收款时发生抹零情况,视同债务重组业务,需将抹零金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原则上抹零业务不允许收取现金,收取现金是需对方书面证明;

5、消费赠劵业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招待业务,按照招待业务处理。一种赠券系当期促销方案,赠券金额本应冲减赠送当期的营业收入,以真实体现促销期间的折扣金额。但考虑到赠券的金额较小,赠券消费使用的不可预知性且赠送客人已取得全额发票,故赠券发放时仅登记发放明细不进行账务处理,赠券消费时,视同折扣,冲减当天收入,赠券金额按固定折扣在中软软件中进行操作。

(二)账务处理举例

1、上述第2项业务,某客户消费1100元,因未按合同约定打折,应收结算时调整折扣100元。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100

主营业务收入—折扣折让 -100(折扣)

2、上述第4项业务,某客户挂账1050,发票开具金额1050元。结

算时同意抹零50元。

借:银行存款 1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50

贷:应收账款 1050

三、赠送业务:

处理原则

1、 客人消费时常规性赠送,因于该单消费业务为相关联,属于“买一增一”类业务,相当于实物折扣,故账务处理等同于现金折扣,按实际收入确定营业收入金额。

2、 客户生日等外购的礼品,蛋糕,鲜花,如客人消费时赠送,直接将赠送录入结账单(视同赠送)。

3、 上述两类赠送皆需要在客人消费账单里录入品名,单价为零。

四、外卖业务:

(一)处理原则:

1、分清兼营和混营,兼营应缴纳增值税,混营应缴纳营业税。

(二)账务处理举例:

1、12月2日批量销售年货20箱,价值3000元,支票结算。 借:现金 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卖收入 2912.6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7.38

2、酒店10月3日某住店客人消费1150元,现金结算。其中房费消费800元,购年货350。

借:现金 1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食品收入 800

主营业务收入—外卖收入 350

五、业务招待费业务、销售部与客户洽谈业务在大堂吧的消费业务

(一)处理原则:

1、酒店的内部宴请为无偿提供劳务,不确认收入,不需计税。不应确认收入的内部宴请范围:

(1)酒店内部宴请

(2)集团宴请,酒店承担费用;

(二)账务处理举例:

在大堂吧宴请

1、宴请发生时:按照公务宴请一律65折,计入收入。

例:酒店宴请收入为1000元,其中食品收入800元,酒水收入200元,65折后价格650元。

借:应收账款(内部宴请) 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食品收入 520

主营业务收入—酒水收入 130

2、次日,应收会计日审时,根据公务宴请单确定宴请处理办法,如果以上规定范围,根据上月的综合毛利率计算宴请成本,并在签账单进行标注,进行账务处理;如不属于规定范围,挂经办人账。

例:上例公务宴请属于酒店费用,按照上月综合毛利率55%计算,本次宴请成本应为1000*(1-55%)=450元,将450元在签账单标注,

并进行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内部宴请) -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宴请成本转出 -450

贷:主营业务收入—折后折让—宴请收入转出 -650

3、如酒店承担费用,每月1日将宴请单转公司审批后,结转“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450

贷:应收账款(内部宴请) 450

4、如是集团承担费用,每月1日将宴请单转公司审批后,与公司结算。

借:内部往来—应收账款—签单(公司) 450

贷:应收账款(内部宴请) 450

1、销售部与客户洽谈业务在大堂吧的消费是一种营销手段,其费用应属于销售费用,虽然为了便于销售管理随即打印单据,但因其无法取得收入故不应视同销售;

(二)账务处理举例:

1、销售部签单发生时:按照公务宴请一律65折,计入收入。

例:酒店宴请收入为1000元,其中食品收入800元,酒水收入200元,65折后价格650元。

借:应收账款(销售部) 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食品收入 520

主营业务收入—酒水收入 130

2、次日,应收会计日审时,根据公务宴请单确定宴请处理办法,如果以上规定范围,根据上月的综合毛利率计算宴请成本,并再签账单进行标注,并进行账务处理;如不属于规定范围,挂经办人账。 例:按照上月综合毛利率55%计算,本次宴请成本应为1000*(1-55%)=450元,将450元在签账单标注,并进行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销售部) -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宴请成本转出 -450

贷:主营业务收入—折后折让—宴请收入转出 -650

3、,每月1日将宴请单转总经理审批后,结转“销售费用—客维费“。 借:“销售费用—客维费“ 450

贷:应收账款(销售部) 450

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方法

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方法[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二、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

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折现值),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债务重组的,应按该产成品、商品的公允价值,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按应冲减的营业收入,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退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上述销售业务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确认建造合同收入,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方法案例:

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小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1)确认本期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2)企业发生的销售退回,按应冲减的销售收入,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已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按退回商品的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如果该项销售已发生现金折扣,应在退回当月一并处理。

(3)实现的劳务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入账。小企业在提供劳务取得收入时,应按已收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劳务服务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应交纳增值税的,还应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例:某小企业销售一批日用品,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20000元,增值税3400元。该批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生产成本为16000元。

根据上述业务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

贷:库存商品 16000 1000

利润分配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的主要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的决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企业应该设置“利润分配”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本科目应当分别设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年末余额,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利润分配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借记本科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本科目(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贷记“盈余公积——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本科目(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本科目(转作股本的股利),贷记“股本”科目。

3.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盈余公积补亏)。

4.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就是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结转后,本科目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例】甲股份有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本年实现净利润1000000元,本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0000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400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1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000 000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应付现金股利 400 000

贷:盈余公积 100 000

应付股利 400 000

同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0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应付现金股利 400 000

返利账务处理

销售返利处理:据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并给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对于购货方已付款或货款未付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并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销售返利如采用返回所销售商品方式的,根据税法的规定,应视作销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支付销售返利方:

借:营业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期末对于捐赠的商品进行纳税调整。

收到销售返利方:收到实物销售返利方冲减有关存货成本,并要计缴增值税。需分两种情况处理: (1)若供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销售返利的帐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2)若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直接返还货款,

支付销售返利方:

销售返利如采用支付货币资金形式的,支付销售返利方,根据取得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作为费用处理。

借:营业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但是在实务操作中,对于这种返利方式会计处理方法各异,有的会计人员做如下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因为现金返利是在购货日后发生的,无法注明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因此,返利不能冲减增值税,只能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收到销售返利方,冲减销售成本,如果对方开具红字发票时,应将进项税金转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冲抵货款的形式。国税发[2004]136号文件规定,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会计上应按销售折让处理。 按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方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而购买方应按折扣后的余额计算进项税额。

销售返利如采用在销售发票直接扣减方式,性质上类同销售折让,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商品折让购销的会计处理一样。支付销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的净额计入销售收入;收到销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净额计入采购成本。

如果将返利额另开发票,对于直接冲抵货款的形式来兑现的返利,在开具发票后发生的返还费用,或者需要在期后才能明确返利额,销售方据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出红字发票冲销收入,并相应冲减销项税额。

支付销售返利方:

支付返利方凭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具红字折让增值税发票。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收到销售返利方:收到返利方,持通过税务局认证的红字折让增值税发票,抵减进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贷:其他业务收入(或库存商品)

返利账务处理

销售返利账务处理

一、我们是总经销商,下边有A B两个分经销商,每个季度要给A B返利,6月底给A返现金2W 收到A收据2W,给B返货2W ,这个账务怎么处理呢? 借:营业费用 40000

贷:库存现金 20000

主营业务收入 1709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6

二、我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三月份时给商场开具了一张11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现在商场给我公司结款5万,余下6万给我公司开了一张为返利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请问我该怎么样做账务处理,这张6万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是否作为销售费用入账?

入帐分录:

借:营业费用-XXX费 6万

贷:应收帐款-XXX商场 6万

这张6万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作为销售费用入帐

销售返利算是什么费用呢

可计入营业费用-广告费(或商场管理费)

三、如,A公司销售一吨产品,价值10000元,按1%返还给购买商,如何记账?

按平销返利作会计分录吧。同时购货方对返利部分如已抵扣,则还需作进项转出。

返利不需要开具发票,销售方和购货方根据合同、协议和付款(收款)凭证作为记账依据。

假设返利11.7万,销售方的处理:

借:销售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购货方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000

借:库存商品 854.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145.30

四、我公司是经销商,厂商(在外阜)每季度都对我公司有3W多的返利支持。并没有单独汇款过来。只是在我公司付货款时抵减了采购货款。现在采购余额已经是贷方数了。一般的账务处理我是知道的,有没有更好的调整办法?有没有好的方法不做收入呢?,怎么办呢?

销售返利涉及到的税务规定:

1、国税发〔1997〕167号文件规定:“无论是否有平销行为,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均应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金,并从其取得返还资金当期的进项税金中予以冲减。”

2、国税发〔2004〕13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 会计处理如下:

1、销售方:

销售返利如采用支付货币资金形式的,支付销售返利方,根据取得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作为费用处理。

借:营业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在实务操作中,会计处理方法各异,也可以做如下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因为现金返利是在购货日后发生的,无法注明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因此,返利不能冲减增值税,只能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2、购货方:

收到销售返利方,冲减销售成本,如果对方开具红字发票时,应将进项税金转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推荐上“讨饭网”,国内最专业的淘宝返利平台,多达200多家商城。而且现在注册就送5元钱的。

现金充值卡增值的账务处理如何做?

我公司预售一种储值卡,2000元现金充值3000元,3000元现金充值5000元。请问账务处理如何做? 10000元现金可充值25000元,其中虚增收入15000元,那我岂不多交营业税了?所以此差额怎么处理? 充值差额计入“营业费用”科目。

如:2000元现金充值3000元

借:现金 2000

借:营业费用--促销费或其他 1000

贷:预收账款--储值卡 3000

消费后

借:预收账款--储值卡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

利润分配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的决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企业应该设置“利润分配”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本科目应当分别设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年末余额,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利润分配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借记本科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

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本科目(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贷记“盈余公积——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应

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本科目(应付现金股利

或利润),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本科目(转作股本

的股利),贷记“股本”科目。

3.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盈余

公积补亏)。

4.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就是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结转

后,本科目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例】甲股份有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本年实现净利润1000000元,本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0000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400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1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000 000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应付现金股利 400 000

贷:盈余公积 100 000

应付股利 400 000

同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0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应付现金股利 400 000

物业会计的账务处理第一章经营收入核算管理规定

物业会计的账务处理第一章 经营收入核算管理规定

1 经营收入的范围经营收入是指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所取得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和物业大修收入。

1.1.1物业管理收入是指企业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收取的公共性服务收入、公众代办性服务收入和特约服务收入。企业收取使用权房(如老公房)的租金也计入物业管理收入,并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1.1.2物业经营收入是指企业除物业管理及服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性收入。如企业经营自己拥有产权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前期费收入等。

1.1.3物业大修收入是指企业接受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委托,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大修取得的收入。 1.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企业代为经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如代为房屋出租取得的收入;代为经营停车场、游泳池、各类球场等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还包括房屋中介代理收入、材料物资销售收入、废品回收收入、商业经营收入及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

1.2.1商业用房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利用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商业用房,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开办健身房、歌舞厅、美容美发屋、商店、饮食店等经营收入。

2 经营收入的确认及其时间

2.1企业应当在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为经营收入的实现。当年度经营收入必须计入当年度损益,不得提前或延后。

2.2物业大修收入应当在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双方签订付款合同或协议的,可根据合同或者协议所规定的付款日期或者在收到合同规定的价款之日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3 经营收入会计科目处理

3.1 因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物业大修等业务取得的经营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其他如材料物资销售等属于其他业务收入范围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以上科目必须按收入类别和项目管理处分别设置并进行明细核算。

3.2 企业利用业主委员会的场地收取停车使用费,所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应付款——***场地停车费代收”科目贷方,并全额计提和交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根据物业管理服务协议支付业主委员会收益或各种应承担的管理费用(按协议规定列支)时,计入“其他应付款——***场地停车费代收”科目借方;物业公司自身获得的收益,即“其他应付款—***场地停车费代收”科目的贷方余额,借记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项目管理处和费用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第二章 成本费用核算管理规定

1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应遵循收入成本配比原则,按照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物业大修等不同业务项目分别归集各自成本费用,成本核算方法一旦确定,至少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任意改变。

2 成本划分原则为了正确核算成本,须分清以下成本费用界限:

2.1生产经营成本和非生产经营成本的界限只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消耗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等经营活动的人员工资、奖金和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及保养费;

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耗用的水电费;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等经营活动人员的劳动保护费;绿化费、保洁费、保安费;直接用于物业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等。非生产经营活动消耗,如投资活动,筹资活动;非生常损失消耗,如灾害盗窃损失、违约金、滞纳金等赔偿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等,均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2.2 生产经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凡与企业直接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经营管理性支出均计入期间费用。如:为组织管理企业而发生的行政性管理支出等。

2.3 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界限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当期的成本费用,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会计期末未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可的“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均应计入当年度损益。

2.4 不同核算单位的费用界限根据管理需要,按照管理处核算成本费用。管理处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该管理处成本。

3 成本核算及科目设置 3.1按不同管理处设置“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计算并归集主营业务成本。

3.2主营业务成本下按物业管理过程中不同的核算对象,设置“物业管理成本”、“物业经营成本”、“物业大修成本”,并在明细科目下按成本类别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3.3 物业管理成本的核算

3.3.1自营方式管理成本的核算。采用自营方式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的,可将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按成本类别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管理成本”。

3.3.2出包方式管理成本的核算。对部分采取出包方式进行的公共性服务,如绿化、保洁等,一般按照签订的承包合同付款,成本即为合同的结算款,并按成本类别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管理成本”。

3.4 物业经营成本的核算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由业主委员会或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等物业应付给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租赁费、承包费等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经营成本”。直接为以上经营项目发生的人工工资、奖金和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材料费、水电费等也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经营成本”。

3.5物业大修成本的核算物业大修成本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任务实际发生的工程支出。

3.6其他业务支出的核算其他业务支出是指企业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有关成本和费用支出。企业支付的商业用房有偿使用费,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3.7期间费用的核算企业筹建期间所发生的开办费,在企业尚未实现收入之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不计入当期损益。在实现收入后,开办费一次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以后至企业实现收入前发生的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实现收入以后,即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期间费用核算的科目设置按照《****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办公费、通讯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差旅费统一在期间费用下按照部门类别进行核算。

第三章 物业工程的核算

1 物业工程的内容物业工程,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的房屋共同部位、共同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及由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等工程。物业工程按其实施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自营方式,指物业管理企业自行组织施工;出包方式,指物业管理企业委托外单位承包工程。

2 物业工程的核算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物业工程”,用于归集物业工程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该科目借方登记物业工程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已完物业工程成本的结转数;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类别设置明细账

进行核算。

2.1自营工程的核算。企业自行组织施工时,本科目借方核算物业工程施工中发生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工程物资、机械使用费等。上述费用在发生时确定由某个工程项目负担,则直接计入该项目成本;若涉及多个工程项目,应增设相应科目归集有关费用支出,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有关项目。

2.2 出包工程的核算。委托外单位承包工程时,将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工程价款,计入“在建工程——物业工程——**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3 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的核算。

2.3.1企业承接的房屋共同部位、共同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其工程决算价款,须经业主委员会或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若该工程价款由维修基金列支,则根据分摊表进行转账结算;若该工程不由维修基金列支,则根据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签证进行价款结算。

2.3.2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的会计科目处理:借记“银行存款”或“长期应付款—代管基金”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科目;同时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物业大修成本”,贷记“在建工程—物业工程—**工程”科目。

第四章 维修基金的核算

1 科目设置应在“专项应付款”下设置明细科目“代管基金”,用于核算企业接受委托管理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2 维修基金的核算

2.1收到维修基金的核算收到维修基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本金”。

2.2维修基金利息核算企业收到银行计息通知单,属于代管基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利息收入”。

2.3维修基金收益核算物业企业有偿使用产权属全体业主共有的商业用房和共用设施设备,应支付的有关费用,如租赁费、承包费、有偿使用费等,作为维修基金的收益,计入“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的贷方。

2.4维修基金使用核算由本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大修、更新、改造任务的项目,实际发生的工程支出,通过“物业工程”科目核算,核算方法同第四章

2.5由外单位承接大修任务的,工程完工后,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与承接单位进行结算,并根据维修基金分摊表进行分配转账,借记“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五章 代收款项的核算

企业应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代收款项”,用于核算企业代收代付款项,如代收的电表初装费、有线电视初装费等。企业受物业产权人委托代为收取的房租等,也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按代收代交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并按往来单位进行核算。

业会计的账务处理第一章经营收入核算管理规定

业会计的账务处理第一章 经营收入核算管理规定

1 经营收入的范围经营收入是指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所取得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和物业大修收入。

1.1.1物业管理收入是指企业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收取的公共性服务收入、公众代办性服务收入和特约服务收入。企业收取使用权房(如老公房)的租金也计入物业管理收入,并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1.1.2物业经营收入是指企业除物业管理及服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性收入。如企业经营自己拥有产权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前期费收入等。

1.1.3物业大修收入是指企业接受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委托,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大修取得的收入。1.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企业代为经营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如代为房屋出租取得的收入;代为经营停车场、游泳池、各类球场等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还包括房屋中介代理收入、材料物资销售收入、废品回收收入、商业经营收入及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

1.2.1商业用房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利用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商业用房,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开办健身房、歌舞厅、美容美发屋、商店、饮食店等经营收入。

2 经营收入的确认及其时间

2.1企业应当在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为经营收入的实现。当年度经营收入必须计入当年度损益,不得提前或延后。

2.2物业大修收入应当在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双方签订付款合同或协议的,可根据合同或者协议所规定的付款日期或者在收到合同规定的价款之日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3 经营收入会计科目处理

3.1 因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物业大修等业务取得的经营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其他如材料物资销售等属于其他业务收入范围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以上科目必须按收入类别和项目管理处分别设置并进行明细核算。

3.2 企业利用业主委员会的场地收取停车使用费,所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应付款——***场地停车费代收”科目贷方,并全额计提和交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根据物业管理服务协议支付业主委员会收益或各种应承担的管理费用(按协议规定列支)时,计入“其他应付款——***场地停车费代收”科目借方;物业公司自身获得的收益,即“其他应付款—***场地停车费代收”科目的贷方余额,借记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项目管理处和费用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第二章 成本费用核算管理规定

1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应遵循收入成本配比原则,按照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物业大修等不同业务项目分别归集各自成本费用,成本核算方法一旦确定,至少在一个会计年度内

不得任意改变。

2 成本划分原则为了正确核算成本,须分清以下成本费用界限:

2.1生产经营成本和非生产经营成本的界限只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消耗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等经营活动的人员工资、奖金和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及保养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耗用的水电费;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等经营活动人员的劳动保护费;绿化费、保洁费、保安费;直接用于物业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等。非生产经营活动消耗,如投资活动,筹资活动;非生常损失消耗,如灾害盗窃损失、违约金、滞纳金等赔偿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等,均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2.2 生产经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凡与企业直接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经营管理性支出均计入期间费用。如:为组织管理企业而发生的行政性管理支出等。

2.3 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界限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当期的成本费用,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会计期末未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可的“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均应计入当年度损益。

2.4 不同核算单位的费用界限根据管理需要,按照管理处核算成本费用。管理处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该管理处成本。

3 成本核算及科目设置 3.1按不同管理处设置“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计算并归集主营业务成本。

3.2主营业务成本下按物业管理过程中不同的核算对象,设置“物业管理成本”、“物业经营成本”、“物业大修成本”,并在明细科目下按成本类别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3.3 物业管理成本的核算

3.3.1自营方式管理成本的核算。采用自营方式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的,可将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按成本类别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管理成本”。

3.3.2出包方式管理成本的核算。对部分采取出包方式进行的公共性服务,如绿化、保洁等,一般按照签订的承包合同付款,成本即为合同的结算款,并按成本类别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管理成本”。

3.4 物业经营成本的核算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由业主委员会或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等物业应付给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租赁费、承包费等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经营成本”。直接为以上经营项目发生的人工工资、奖金和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材料费、水电费等也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经营成本”。

3.5物业大修成本的核算物业大修成本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任务实际发生的工程支出。

3.6其他业务支出的核算其他业务支出是指企业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有关成本和费用支出。企业支付的商业用房有偿使用费,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3.7期间费用的核算企业筹建期间所发生的开办费,在企业尚未实现收入之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不计入当期损益。在实现收入后,开办费一次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以后至企业实现收入前发生的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实现收入以后,即正常经营期间

发生的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期间费用核算的科目设置按照《****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办公费、通讯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差旅费统一在期间费用下按照部门类别进行核算。

第三章 物业工程的核算

1 物业工程的内容物业工程,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的房屋共同部位、共同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及由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等工程。物业工程按其实施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自营方式,指物业管理企业自行组织施工;出包方式,指物业管理企业委托外单位承包工程。

2 物业工程的核算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物业工程”,用于归集物业工程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该科目借方登记物业工程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已完物业工程成本的结转数;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2.1自营工程的核算。企业自行组织施工时,本科目借方核算物业工程施工中发生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工程物资、机械使用费等。上述费用在发生时确定由某个工程项目负担,则直接计入该项目成本;若涉及多个工程项目,应增设相应科目归集有关费用支出,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有关项目。

2.2 出包工程的核算。委托外单位承包工程时,将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工程价款,计入“在建工程——物业工程——**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3 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的核算。

2.3.1企业承接的房屋共同部位、共同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其工程决算价款,须经业主委员会或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若该工程价款由维修基金列支,则根据分摊表进行转账结算;若该工程不由维修基金列支,则根据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签证进行价款结算。

2.3.2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的会计科目处理:借记“银行存款”或“长期应付款—代管基金”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科目;同时结转已完物业工程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物业大修成本”,贷记“在建工程—物业工程—**工程”科目。

第四章 维修基金的核算

1 科目设置应在“专项应付款”下设置明细科目“代管基金”,用于核算企业接受委托管理的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2 维修基金的核算

2.1收到维修基金的核算收到维修基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本金”。

2.2维修基金利息核算企业收到银行计息通知单,属于代管基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利息收入”。

2.3维修基金收益核算物业企业有偿使用产权属全体业主共有的商业用房和共用设施设备,应支付的有关费用,如租赁费、承包费、有偿使用费等,作为维修基金的收益,计入“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的贷方。

2.4维修基金使用核算由本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大修、更新、改造任务的项目,实际发生的工程支出,通过“物业工程”科目核算,核算方法同第四章

2.5由外单位承接大修任务的,工程完工后,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与承接单位进行结算,并根据维修基金分摊表进行分配转账,借记“专项应付款—代管基金”,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五章 代收款项的核算

企业应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代收款项”,用于核算企业代收代付款项,如代收的电表初装费、有线电视初装费等。企业受物业产权人委托代为收取的房租等,也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按代收代交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并按往来单位进行核算。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1、 一般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 商业折扣:打折后销售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现金折扣

(1)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在折扣期内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价*折扣率)

贷:应收账款

(3)在折扣期外收款:全额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1-折扣率)) *(1-折扣率)*17%) (原价 (原价

应收账款的特殊处理:债务重组

1、 收回现金类资产:

借:银行存款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2、收回存货类资产: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3、收回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4、债权转为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5、修改债务条件:

借:应收账款—债务重组 (新债) 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旧债)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一、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1、 一般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 商业折扣:打折后销售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原价*(1-折扣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原价*(1-折扣率)*17%

3、 现金折扣 (1)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在折扣期内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价*折扣率)

贷:应收账款

(3)在折扣期外收款:全额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坏账的账务处理:

1、 首次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 实际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 补提坏账准备: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百分比(3%~5%)

(1)当应计提数>坏账准备贷方余额时,

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补提)

(2)当坏账准备出现借方余额时,

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借方余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4、冲减坏账准备:

当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计提数时,

实际冲减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5、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例:某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3%提取坏账准备。该企业第一年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 000元;第二年发生坏账6000元,其中甲单位1000元,乙单位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 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单位的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30 000元。

1、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2、第2年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1000

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 000时,计提:120 000×3%=3600,但由于第一年计提数3000元不够支付损失数6000元,因此,在第二年末时应补提第一年多损失的3000元,即,第二年末共计提6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4、已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 5000

5、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30 000时,130 000×3%-(3600+5000)=-4700

由于第3年收回已前冲销的坏账5000元,因此,年末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已经为8600元了,而当年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只能将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保持为3900元,因此,应将多计提的4700元冲回。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700

第三章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利润分配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初级会计实务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知识点: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利润分配● 详细描述: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注意】不需要提取法定公益金。

企业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未分配利润(或为弥补亏损)。该科目应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补亏”、“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未分配利润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难点)例题:

1.某公司2009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36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4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5万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本年内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0万元,投资者追加现金投资30万元。该公司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万元。

A.1565

B.1595

C.1640

D.1795

解析: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提取盈余公积是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的变化,并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减少所有者权益总额,实现净利润、接受现金投资增加所有者权益,因此该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360+450-200+30=1640(万元)。

2.年度终了,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应当无余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年度终了,应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应当无余额。

3.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100万元,本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5%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80万元,该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万元。

A.855

B.867

正确答案:C

解析: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本期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100+1000-1000x10%-1000x5%-80=870(万元)

4.下列各项中属于弥补亏损渠道的有()。

A.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B.以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C.用以后5年税前利润弥补.

D.用5年后的税后利润弥补

正确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弥补亏损的渠道。资本公积不能用来弥补亏损。

5.下列各科目的余额,期末应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是()。

A.其他业务收入

B.制造费用

C.投资收益

D.所得税费用

正确答案:A,C,D

解析: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时,应该将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无余额。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期末一般应该将其结转到生产成本中,而不是结转到本年利润中。

6.甲公司2011年有关资料如下:(1)年初,所有者权益各科目余额如下表所示:

(2)本年度发生下列相关业务:①3月18日,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105万元;②6月30日,以盈余公积150万元,资本公积550万元转增资本;③9月21日,接受新股东投资的全新生产设备价值390万元,其中300万元构成了法定资本;④12月31日,结转2011年度实现的净利润160万元,并提取盈余公积48万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52万元。甲公司2011年末的留存收益额为()万元。

C.893

D.938

正确答案:A

解析:甲公司2011年末的留存收益额=(935-105)-150+(160-52)=788(万元)。

7.利润分配的一般顺序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8.“利润分配”总账的年末余额不一定与相应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一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利润分配”总账的年末余额一定与相应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一致。

9.“利润分配”总账的年末余额一定与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一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利润分配”总账的年末余额一定与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一致。

10.某企业2013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万元,分别按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3年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应为()万元。

C.270

D.285

正确答案:D

解析: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所以

该企业2013年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200+100X(1-15%)=285(万元)。

11.年末结账后,“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

A.累计未分配的利润

B.本年实现的净亏损

C.累计未弥补的亏损

D.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正确答案:C

解析:利润分配账户反映企业利润分配及结余情况的账户。年末结账后,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累计未弥补的亏损,贷方余额表示累计未分配的利润。

12.未分配利润的年末余额等于企业当年实现的税后利润加未分配利润年初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企北当年分配的利润会减少未分配利润的金额,所以“未分配利润”账户年末余额应等于企血当年实现的税后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再减去本年已分配的利润。

13.企A股东大会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和利润,企业是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企业股东大会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和利润,企业

或利润是不需要做账务处理的。

14.年末结账后,本年利润账户一定没有余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无余额。

15.某企业2008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如下:实收资本15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6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及其他因素,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利润为()万元。

A.600

B.650

C.800

D.1100

正确答案:B

解析:企业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即盈余公积补亏),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可供分配利润=200+600×(1-25%)=650(万元)。

16.企业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一定等于“利润分配”科目的年末余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年末,由于“本年利润”已转入“利润分配”,所以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只有“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

17.下列各项中,会导致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盈余公积补亏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正确答案:C

解析:企业的留存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盈余公积,二是未分配利润。因此除了留存收益内部项目之间的变动之外(如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补亏等),只要影响盈余公积或者未分配利润,才会导致留存收益总额的变动。选项A不涉及留存收益,选项B是留存收益内部项目之间的变动,不影响总额,选项C减少了盈余公积,留存收益总额减少,应作为正确选项,选项D不影响留存收益总额。

18.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留存收益变动的有( )。

A.盈余公积补亏       

B.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正确答案:A,B,D

解析:选项C会使留存收益减少的。

19.企业当年只要实现净利润,就应按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如果以前年度有亏损(即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应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再提取盈余公积。

20.年度终了,企业的下列( )科目,需要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A.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B.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C.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D.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年度终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都应该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同时企业应将金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提取盈余公积45万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l 200万元,本年内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0万元,投资者追加现金投资30万元。该公司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万元。

A.1565

B.1595

C.1640

D.1795

正确答案:C

解析:该公司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360+450 -200 +30 =16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都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

22.乙公司2014年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5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0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00万元。乙公司2014年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为( )万元。

A.2400

B.2500

C.2300

D.2200

正确答案:B

解析: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乙公司2014年年末可供分配利润= 500+2000= 2500(万元)。

23.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本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5%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为80万元,该企业年末未分配利润为( )万元。

A.855

B.867

C.870

D.874

正确答案:C

解析:该企业年末未分配利润=100 +1000-1000×lO% -1000×5%-80=

24.下列说法中,关于利润分配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分配利润,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最后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B.先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最后向投资者分派利润

C.先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再向投资者分派利润,最后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D.先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最后向投资者分派利润正确答案:D

解析: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派利润。

预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上有什么不同

http://www.dongao.com/

预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上有什么不同

预收账款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根据合同协议约定预先收取的定金或预付款,对收款的企业来说是一项负债;应收账款核算符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所产生的债权,对债权人来说是一项资产。那么,下面来具体分析预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上有什么不同。

预收账款的账务处理过程:

企业应通过"预收账款"科目,核算预收账款的取得、偿付等情况。

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不设"预收账款"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一)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二)销售实现时,按实际的收入和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http://www.dongao.com/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三)企业收到购货单位补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 向购货单位退回其多付的款项时,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过程:

为了反映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科目,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应收账款科目借方登记应收账款的增加,贷方登记应收账款的收回及确认的坏账损失,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的预收账款。

1.企业销售商品等发生应收款项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http://www.dongao.com/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收回应收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包装费、运杂费时: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回代垫费用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参考文献:

http://www.dongao.com/kaodiantong/chujikuaijishiwu/20140829142829_184450.shtml

中美带息应收票据账务处理比较

  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是指企业在采用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时,因销售商品,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受到的商业汇票。是交易多方以商业业务为基础而是使用的一种信用凭证,反映的是一种债务债权关系,包括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本文拟对中美两国关于带息应收票的取得、计息、贴现账务处理进行对比研究。

  一、我国带息应收票据核算

  (一)应收票据取得 根据财政部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准则指南》中规定: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受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按票面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该做相应的处理。

  [例1]2009年4月1日天泽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广汇公司,售价2000元(暂不考虑增值税),同时收到广汇公司一张面值2000元,利率15%,期限为六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票据——广汇公司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二)应收票据利息计提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在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年末)企业应该对应收票据计提当期发生的利息。但是在实际会计操作中,为了简化会计工作,当应收票据的面额和计提利息不是很大,不足于对当期损益造成重大影响时,可以只在中期期末和年度末或者是一个营业期末对应收票据计提利息。

  [例2]承例1 ,6月30日对应收票据计提利息,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票据 (2000×15%×3÷12) 75

  贷:财务费用 75

  按计提的利息,直接计入应收票据,增加其账面价值,同时贷记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三)应收票据贴现 在我国,应收票据贴现是指商业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在背书转让给银行,并由银行审核同意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的行为。其本质是一种融资行为。按是否带有追索权可以将商业汇票贴现分为带追索权贴现和不带追索权贴现。下面讲分别对这两种贴现的账务处理予以阐述。

  [例3]承例2,7月2日天泽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将所收取的出票日期为10月1日、期限为六个月、面值为2000元、利息率为15%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到银行贴现,假设该企业与承兑企业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银行年贴现率为20%。

  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或“短期借款”,所以在本例中,其会计处理如下:

  票据到期值:2000×(1+15%×6÷12)=2150

  贴现利息2150×20%×(30+30+31-1)÷360=107.5

  实际收到现金额:2150-100=2050

  所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42.5

  财务费用(107.5-75) 32.5

  贷:应收票据 2075

  我国对于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账务处理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账务处理基本一致。因此,对于带有追索权的商业汇票贴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只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对贴现行为所带来的或有负债予以披露。

  二、美国带息应收票据核算

  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中,票据的签发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于表明一种延期信用的债权债务关系,二是用于融资,这也是一种最为广泛的用途。同时,因为在美国的财务会计中,没有对票据的具体期限作出规定,所以当应收票据的的期限短于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时,则应作为流动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当应收票据长于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时,则应作为非流动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一)应收票据取得 见例4。

  [例4]2009年10月1日A公司销售B公司一批产品,同时收到B公司开出的一张利率为15%期限为六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此时,按照票据的面值入账,会计分录如下:

  Dr. Notes Receivable(应收票据) 2000

  Cr. Sales Revenue(销售收入) 2000

  (二)会计期末对应收票据计息 见例5。

  [例5]承例4,2009年12月31日对商业汇票计息。

  Dr. Interest Receivable(应收利息) ($2000×15%×3÷12) 75

  Cr Interest Revenue(利息收入) 75

  (三)应收票据贴现 见例6。

  [例6]承例5,7月1日A 公司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去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对于不经常发生票据贴现业务的企业,用“Gain from Discounting(贴现利得)”或者“Loss from Discounting(贴现损失)”表示,对于经常发生票据贴现业务的企业,则用“Interest Revenue ”或者“Interest Expense”表示,在此,假定B公司不经常发生贴现业务。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Face value of the note (面额) $2000

  Interest to maturity(到期应收利息)$150

  Maturity value of note(到期值) $2150

  Discount(贴现利息) $107.5

  Proceeds(实收额) $2042.5

  Accrued interest revenue(已计提利息) $75

  Book value of note(账面价值) $2075

  Loss from discounting of note(贴现损失)$32.5

  其会计分录如下:

  (1)不带有追索权

  Dr. Cash at bank(银行存款) $2042.5

  Loss from discounting of note(贴现损失) $32.5

  Cr. Notes Receivable(应收票据) $2000

  Interest Receivable(应收利息) $75

  (2)带有追索权。对于带有追索权的处理,美国的账务处理有两种方法,依然以[例6]为例:

  方法一:和日常不带有追索权的处理相同,只是在期末编制账务报告时在财务报上对带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所造成的或有负债予以披露。可以如下披露:“The company is contingently liable for a $2000 note receivable discounted with recourse.”

  方法二:在日常账务处理中设置“Notes Receivable Discounted(应收票据贴现)”账户,反映应收票据所承担的或有负债。在贴现时,其会计分录如下:

  Dr. Cash at bank(银行存款) $2042.5

  Loss from discounting of note(贴现损失) $32.5

  Cr. Notes Receivable Discounted(应收票据贴现)$2000

  Interest Receivable(应收利息) $75

  在期末编制Balance sheet 时,有:

  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

  Notes Receivable(应收票据) $1000000

  Less Notes Receivable Discounted(扣除贴现的应收票据)$2000

  Notes Receivable(Net)(应收票据净额) $998000

  三、中美两国应收票据核算区别

  (一)应收票据计提利息时账务处理 对应收票据利息计提时,我国是直接增加应收票据科目的账面价值,美国的账务处理上是将其记入应收利息(Interest Receivable)科目。笔者认为我国这种这种处理方法是不合理的。在应收票据的初始计量上,为了简化会计工作,同时又考虑到应收票据的期限不长,就没有按照应收票据到期值的现值记入应收票据的初始值,所以此时将计提的利息直接记入“应收票据”违反了会计的一贯性原则。以例1为例,笔者认为参照澳大利亚关于该类的账务处理做更为合理:

  收到票据时

  对于收票方:

  借:应收票据 2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未确认应收利息 150

  以应收票据的到期值记入“应收票据”科目,同时让“未确认应收利息”作为其备抵科目,最终既不会造成资产的虚增,同时也能使后面关于应收票据的贴现更加合理方便。

  12月31日计提利息时:

  借:未确认应收利息 75

  贷:财务费用 75

  对于付票方

  借:材料采购 2000

  未确认应付利息 150

  贷:应付票据 2150

  当应付票据的金额很大时,运用这种做法可以让企业内部对自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应付款做出精确的规定,符合相关性原则。

  6 月30日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75

  贷:未确认应付利息 75

  (二)应收票据贴现账务处理 在美国对于不带追索权的票据,其账务处理上直接核销应收票据;对带追索权的票据,其账务处理上是通过“应收票据贴现”表示这一或有负债。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要求在应收票据贴现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银行付款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照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按照应收票据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或者短期贷款。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值得思索:(1)直接核销应收票据不合理。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因此,对于带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直接核销应收票据显然是不合理的。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应收账款融资内容,按应收票据的账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抵借”。(2)贴现时财务费用金额不合理。通过以上比较,笔者发现,无论是美国的Loss from discounting of note账户还是我国的财务费用账户,在其金额的确定上都是以贴现利息减去票据从开始持有到到期的利息的绝对值借或者贷财务费用(美国是借Loss from discounting of note贷Gain from Discounting),对于带追索权的贴现,这些都是不合理的。暂且不论美国,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第十五条规定,对于不满足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在随后的会计期间,企业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因此如果继续这样,就相当于将原来的利息收益提前到贴现时记期入损益中,这既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时当票面金额相当大时,就给任意操作企业虚假利润提供了机会,这不符合客观性原则。

  以例3为例若面值为200万:

  借:银行存款 204.25万

  应收票据抵借——利息调整 10.75万

  贷:应收票据抵借 215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黄晓燕:《美澳两国关于应收票据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国际视野》2009年第1期。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编辑 余俊娟)

带息票据收款的账务处理文档

2013-1-27

带息票据的到期值为票面价值加上到期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票据到期利息=应收票据面值x票面利率x时间

以上公式中,票面利率由年、月、日利率之分。如需换算月利率或日利率,每月统一按30日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月利率÷30或年利率÷360

时间是指从票据生效之日起到票据到期之日止的时间间隔。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第一种以月表示,即按月计息。计算时一律以次月对日为一个月(如从3月15日止4月15日);月末签发的票据,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为到期日(如1月31日签发票据,期限为一个月的票据于2月28日或29日到期,期限为两个月的票据于3月31日到期)。计算利息的利率要换成月利率。

例题1:一张面值50 000元、利率为10%、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汇票,其出票日为3月18日,其票据到期日应为9月18日。票据到期应计利息为:

50 000x10%x6/12=2 500(元)

第二种以天数表示,即按日计息。计算时以实际日历天数计算到期日及利息,到期日或出票日那天不计息,称为“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

例题2:将上例中的商业汇票改为180天到期,其面值、利率不变,出票日仍为3月18日,其票据到期日应为9月14日(3月18日至月底共计14天;4月份30天;5月份31天;6月份30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至9月13日共180天。按照“算头不算尾”的办法,到期日应为9月14日,14日不计息)。票据到期应计利息为:

50 000x10%x6/12=2 500(元)

带息票据到期兑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实际收款额大于该票据账面面值的差额即为票据利息,作为利息收入冲减财务费用,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题3:某公司向X公司出售产品,收到X公司承兑的带息商业汇票一张,其出票日为3月8日、年利率9%、期限4个月、面值117 000元。7月8日,该公司收回到期票据本息。 票据到期利息为:117 000x9%x4/12=3 510(元)

票据到期本息为:117 000+3 510=120 510(元)

企业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20 510

贷:应收票据——X公司 117 000

财务费用 3 510

实用拆迁补偿收入的账务处理

拆迁补偿收入的账务处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发展,城市改造和建设规模的扩大,导致企业搬迁业务的相应增加。企业搬迁补偿款的会计核算及其税务处理较为复杂,又有其特殊性,本文拟根据现行国家颁布的相关会计和税收法规,对我国企业搬迁补偿款的会计核算及其税务处理进行简析,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企业搬迁补偿款的会计核算

本文所论述的企业搬迁补偿款,是指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对企业搬迁补偿款会计处理的规范,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

当企业收到政府搬迁的文件或公告,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同意,并跟有关政府部门签订正式搬迁协议或合同后,企业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指南的相关规定,将不可搬迁的或在搬迁过程中毁损的房屋、地上附着物等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即分别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一级科目下,增设“持有待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对划分为持有待售核算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企业应从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摊销。报告期末,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当搬迁协议或合同约定的待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补偿款加上其处置收入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将两者的差额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当搬迁协议或合同约定的待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补偿款加上其处置收入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大于或等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保持待售固定资产和无形

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同时,企业应于报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可获补偿额、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对于待售的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企业应于报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名称、账面价值、可获补偿额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1、因公共利益搬迁而收到的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 企业应于收到补偿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然后区别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第一,属于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和停工损失的,应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并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即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二,属于补偿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搬迁损失的,应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在固定资产清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在无形资产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三,属于补偿搬迁后新建资产(主要为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应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并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四,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后的结余,应当转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由全体股东共同享有,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2、因非公共利益搬迁而收到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包括因公共利益搬迁而收到的非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

企业应于收到补偿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区别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第一,属于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和停工损失的,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二,属于补偿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搬迁损失的,在固定资产清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在无形资产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三,属于补偿搬迁后新建资产(主要为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四,企业搬迁完毕,递延收益应保留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金额,差额部分应转入营业外收入,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推荐访问:利息 收入 账务处理 利息收入为什么用红字 利息收入的正确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