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转变作风之我见

乡镇干部转变作风之我见   

                 

    今天我交流学习的内容是乡镇干部转变作风之我见,有什么说的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为我们乡镇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宣传贯彻落实的具体执行者,又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稳定、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人。我们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接触最多,我们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支持力度,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农村工作的开展。下面我就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转变对策谈些个人的一些看法,愿与大家商榷。  

    一、当前乡镇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乡镇干部队伍的作风主流是好的,但是,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学习风气不浓厚。一些乡镇干部思想不求进取,学风不浓,不想学、不愿学。有的学习意识不强,理论学习浮于表面,不带着问题去思考,不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不在指导实践上作努力。有些人学习理论不讲实效,而讲实惠,事关自己的提拔、学历、文凭等切身利益的才去学。  

    2、工作作风不深入。一些乡镇干部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下村蹲不住,不能入户同群众交流,当“邮递员”、“传话筒”,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坚持调查研究,对真实情况不甚了解,遇事拿不出办法,干工作没有思路,抓落实想不出招数。有的心浮气躁,作风漂浮,纪律松散,上班懒懒散散,工作松松垮垮,办事拖拖拉拉;有的生活奢糜,贪图安逸,热衷于推杯换盏,沉湎于灯红酒绿、打牌赌博,搞享乐主义;有的到一个地方没干几天,没干几件实事,就急了慌了,生怕影响政治前途,丢了乌纱帽,不能客观地对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为民服务不到位。一些乡镇干部服务意识不高,奉献精神不强;有的讲成绩浓墨重彩,谈问题轻描淡写;少数领导干部不愿担风险,想当太平官,做老好人,干工作重点不突出、精力不集中、落实不得力。有些人在招商引资上无所作为,认为投资环境与己无关,以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为重。有些人工作方法简单,行为粗暴,听不进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随意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4、创新意识不强烈。有的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习惯于用老经验、凭老方法想问题、做事情,在工作中难以接受新观念、新办法。部分乡镇干部在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懒于思考,上级怎么说,也就怎么做。有的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外地一些新经验新做法。  

    5、自我要求不严格。一些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基层工作时间长了,发展无望,安于现状,消极应付,导致思想僵化,缺乏工作激情,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缺乏上进心,精神不振,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图清闲、混日子,对上面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顶着不干、拖着不办,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少数领导干部不带头遵守制度,我行我素。有的贪图享受,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公款吃喝之风有所滋长;有的与民争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个别领导干部既缺乏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自觉性,又缺乏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6、人浮于事较突出。一些乡镇工作布置多,检查落实少,职责不明,人浮于事,真正在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不多;有的工作华而不实,热衷于迎来送往,忙碌于文山会海;有的好大喜功,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工作上纵向比,待遇上横向比;有的工作不讲效率,办事推诿扯皮,群众到乡镇办事门难找、话难说、脸难看、事难办。各项制度讲在口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首问负责制”等服务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不良作风如果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势必削弱乡镇干部队伍的战斗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主要有以下几种思想阻碍:  

    1、“无用论”。干部下乡入户、亲临一线、临田指导、密切联系群众,少数人认为是“无用”的,或者认为作用不大;效果不好。这些人打着“无用论”的幌子。热衷于浮在上面贪图享受。表现为工作漂浮、不思进取。油腔滑调。高谈阔论、办事不务实。  

    2、“过时论”。干部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极少数人认为这些工作方法已经过时了,干部下村,不如搞点资金下村,发动人民,不如发点人民币;这些人表现为与民争利争名。一边喊要重视“农村工作”。一边叫干部下村没事做了。这种工作方式过时了。这些工作的新方式没有。传统的方式又不愿学。小事看不来、大事作不了。事不办、气不小。办事章法(成本高)大、实际效果差。有的办一件小事还惹出大麻烦。  

    3、“形式论”。有人认为转变干部作风是又在搞形式主义。对村、乡工作不热情,干工作讲条件、谈斤论价。斤斤计较。有的还建议撤销乡镇政府;打道回城。图清闲。就是连“形式”都不愿作。做事愿心不愿业。得过且过。  

    4、“畏惧论”。少数干部在心理上怕下村,怕住户。讲客观、讲困难,理由一大堆,中心就是不愿意去,怕苦、怕累。讲吃、讲穿、讲待遇。孟子都有“君轻民重”的思想,苟子也有“天不可畏、人言可畏”“事在人为”的观念;而这些人认为做农村工作那是组织上的事。是政府的事。对我个人讲。关系不大。  

    5、“碍事论”少数干部认为。自已下乡入户,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和困难,而且还碍手碍脚。见群众不宣传、不组织。遇事不知从何下手。工作上没有程序、没有计划。心中没数。不调查、不思考。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从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是社会生活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在国际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形势,对乡镇干部的思想产生很大冲击,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渗透,对党员干部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国内,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形成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变化。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功利性等特点,对人们的思想造成消极影响,诱发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产生物欲化倾向。  

    2、从自身因素分析,主要是乡镇干部个人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有些对加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书籍”成为书架上的摆设,供装饰“门面”用,处于一种“自满和知足”状态。有的平时忙于事务、会议、应酬,没有时间学习,偶尔坐下来,也是“走马观花”,沉不下心来钻研。久而久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逐步淡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慢慢丧失,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出现滑坡,干部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修养逐渐弱化。  

    3、从工作因素分析,主要是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引导不够。现阶段缺乏有效方法对机关干部进行教育。目前,从表面上看,教育方式不少,但真正使干部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很难,入脑入心更难,效果不明显。学习载体过多,学习方法不多,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考学制度落实得不够理想,造成 “学与不学一个样”、“学深学浅一个样”,学习只靠个人兴趣,没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  

    4、从制度因素分析,主要是乡镇干部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用人缺乏法治,选拔、任用、考核、晋升缺乏科学定性的具体要求,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不同职务的乡镇干部没有科学的衡量尺度,执行制度不严,督办检查不到位,干部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等。有的乡镇对管理制度一抓到底,重监督落实少;对违纪违规者,迁就多,批评追究少,制度形同虚设。在乡镇干部中形成了“朝中有人好当官”,“关系第一论”,“群众评价无所谓、领导器重最宝贵”、“思想保守无成本、开拓创新有代价”,“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制度执行好差无区别”的错误导向,导致部分干部放松了自我要求。  

三、转变乡镇干部作风的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对乡镇干部来说,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作保证,形成科学合理、完整严密、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同时,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落实,保证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一)健全教育机制,夯实思想基础。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乡镇干部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途径。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在强化理论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政治业务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考核评价等制度,推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感,不断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的自觉性。认真学习经济、法律、金融、实用技术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农村工作开展的能力。二是改进学习方法,在提高学习效果上下工夫。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参加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形成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用心研究、狠抓落实的风气。深入开展“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和爱岗敬业、公正执法、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三是创新教育形式,在实、活、新上下功夫。“实”,就是紧密结合乡镇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管用”。“活”,就是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专题辅导、现场观摩、参观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灵活安排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渗透力。“新”,就是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务实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要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对违纪违法的案例进行深刻剖析,直观接受警示教育。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增强乡镇干部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能力,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进一步提高办实事、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联系群众,增强服务意识。要教育和引导乡镇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在工作中,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在决策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增强工作透明度,积极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特别关心和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如特困户、受灾群众、下岗职工等。坚决反对高高在上,唯我唯大,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同时,要教育和引导乡镇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克服推诿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切实做到微笑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  

   (三)完善监督机制,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是保障。一是注重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不断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发挥好多层面的监督作用,逐步形成管用到位的监督机制,切实做到乡镇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行为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防止不良风气的侵蚀。通过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乡镇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二是创新作风评价机制。要研究建立科学的乡镇干部作风考核评价体系,把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乡镇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坚持传统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将考察范围扩大到基层、延伸到村社,把对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进行评议的权利交给广大群众,由群众代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把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勤政廉政、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乡镇干部选拔上来,形成好的用人导向,从根本上推动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三是建立督查反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干部作风的执纪检查力度,以县纪委、组织部和两办督查室为主体,邀请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组成干部作风督查组,采取随机抽查、明查暗访、跟踪督查、专项检查等办法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干部的作风表现、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督查,对乡镇干部中出现的不良作风,及时进行警示教育、通报批评和问责处理。设立乡镇干部作风问题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群众举报的干部作风问题,由县纪委和组织部共同查处,并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同时包括人大政协机关、监察审计机关、公安司法机关、新闻媒体、民意调查、来信来访、公众舆论的督查反馈,对提出的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整改意见,严肃对待,限期整改,引以为戒。  

   (四)发挥导引机制,营造良好氛围。一要发挥好乡镇领导干部的表率导引。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事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作风建设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做执行制度的模范,自觉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二要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坚持用身边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典型进行示范引导,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开展“廉勤兼优”干部和“廉内助”评选活动,使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自觉锤炼自己的作风。三要发挥好“争先创优”的激励导引。锻造良好的作风,需要相互激励的平台。通过评先树优,树立典范,媒体宣传,大力表彰先进事迹和优秀党员干部,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先创优”活动,逐步形成事争先进、业争一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良好作风。  

   (五)强化奖惩机制,构建责任体系。要把以“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的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乡镇党政 “一把手”是 “第一责任人”, 对本单位干部作风建设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干部作风建设负具体责任,要坚持责任追究制,对部分干部出现偏差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促使领导干部更好地担负起作风建设方面的组织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应该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分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中有专人负责、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健全完善干部考察、考核制度,改进对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把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作风记录制和扣分制,努力形成领导干部讲作风、重作风的良好氛围。强化纪律约束机制,把干部的作风情况时刻置于纪律的监督之下,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特别是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从严从快查处,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对因领导责任不落实、工作责任不落实而发生重大问题的,严肃追究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搞“下不为例”。在作风考察中准确识别干部品行,评价干部政绩,实现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临时性考察与经常性考察的统一。把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明确对于被群众举报或督查发现作风问题的领导干部,经核查属实,一律不得提拔。建立作风建设“一票否决制”。在作风建设中,凡受到通报批评、出现严重违纪的乡镇,当年不能参与任何评优评先;被通报批评或处分的乡镇干部,年度考核评为不称职。  

    总之,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作风问题由来已久,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也不可能一天之中就来个大变样。作风建设问题必须经常抓,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只要有正确的对策措施并常抓不懈,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推荐访问:我见 转变作风 乡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