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例子说 [叶圣陶“例子说”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语文教学论文]

叶圣陶“例子说”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语文教学论文

无论是200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是在实际操作阶段,很多老师对这一点把握不准。有的老师抓住了教材富有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过于强调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关注生态,把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生命教育课、自然环境课、生态环保课;有的老师紧扣“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这一要素,把语文课演绎为思想品德课、伦理道德课、历史故事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有的老师则迫于考试的压力,把语文教学内容狭隘地选定为凡是考试要考的,就讲,而且大讲特讲;凡是考试不考的,就一概省略不说,也不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把一篇文章切割成一个一个知识点,然后编成一道道题目。这些老师的眼里只有题目,不见文章,更不见文学和文化。

当下,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和使用语文教材?

叶圣陶说得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坚持一生的教材观,在他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叶圣陶主张通过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技能。他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例子,而不应该是终点,它是打开无限知识库藏的“锁钥”。新课标(2011版)规定,语文教材内容的安排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语文教材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材不是目的,而是途径

传统的教材观是以教材为中心,把教材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教材”。这种教材观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叶圣陶主张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学最终目的不在于教材本身,而在于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触类旁通,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用教材教”,是通过对教材中一篇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习得语言建构与运用、获得思维发展与提升、悟得审美鉴赏与创造、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而不是一般意思上的“教教材”。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我还有两篇课文没有教完呢,怎么能考试呢”,或者这样说“本次考试的范围是第几单元到第几单元”。好像把那几篇文章教结束,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目的。殊不知,教材应该只是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一种途径而已,而不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一定要牢记“用教材教”这四个字。“用教材教”是把教材视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种课程资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真切而独特的体验,完整的过程与巧妙的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教材不是权威,而是参考

推荐访问:启示 例子 中学语文教学 叶圣陶“例子说”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语文教学论文 实时热点新闻事件评论 实时热点怎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