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写作思想及对现代写作重要启示

 《史记》的写作思想及对现代写作的重要启示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问世,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司马迁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呕心沥血编写成的《史记》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强烈的人文精神,也留下了具有深刻意义的写作思想。他以批判为前提,批判地继承了百家思想;以严谨实录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撰写了客观的历史事实;以评价分明的态度,重视每一阶层的人和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除此之外,书中涉及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等写作元素无不成为后世文学的楷模。因此,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史记》中存在的写作思想及其带给现代写作的启示。

 一、批判性继承了诸子百家思想 ?

 处于社会极大变革时期的春秋战国,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这段时期不仅诞生了众所周知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还有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等其他思想流派,被后世称为十家九流。然而,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毁了其他列国的史记以及《诗经》、《尚书》等诸多名著,只剩下《秦记》。可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仅仅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诸子百家思想仍然存在并被很好地流传下来。也就是说,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能够接触到诸子百家思想的遗风,这才造就了《史记》中的多元化思想。

 面对诸子百家思想,司马迁并不是一味地吸收与纳入,而是各

 取所长,并针对那些不符合时代特点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给予客观地批判。例如,它对道家提出的思想就秉持了不同的态度。道家鼻祖老子曾提出过无为而治的思想和小国寡民理想,《史记》中就对这同一思想流派中的两种思想表达了不同观点。司马迁在《史记》中发扬大一统思想,排斥小国寡民理想;推崇无为而治,摒弃儒家的繁文缛节。同时,它还融合儒家的尚德精神抨击汉武帝的酷吏政治。而后世很多史书,都不敢过多地批判与自己处于同时代的统治君主。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写作魄力,以及他力求客观反映史实的写作原则。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珍贵的文化瑰宝。经过世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洗礼,能够流传下来的必然是精华。而司马迁这种开疆辟土的写作魄力,是值得现代写作人继承和发扬的。现在作家在进行文学批评时,不能一味地追究其阴暗的一面,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才能以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去批评文化现象和思想,让读者客观地了解事实。

 二、注重人的塑造 ?

 纵观《史记》,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突出描写了各色人物,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司马迁认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不仅包括政治阶层的上层人士,还包括社会底层的士人。因此,他在选择写作对象时并不是以社会地位、钱财多寡为出发点,而是以其实际的行为活动作为树碑立传的依据。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深刻而细致地记录了历史发展中的人,使《史记》充满了人文色彩。

 《史记》不仅是首本以人载事的纪传体史书,把人物事迹作为史书写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在人的塑造上为现代写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人物的语言要符合各个人物的身份、性格等;利用具体事件或生活小事体现人物的性格;通过具体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一个人物等。这些人物形象塑造的许多基本手法都被后世小说运用。

 三、严谨实录精神 ?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提起自己撰述《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和人的关系;通古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所以,司马迁在撰写史实时以严谨实录精神为前提,力求客观地反映历史及其变化情况。刘知幾在《史通》中将《史记》称为君子之史;鲁迅将其与《离骚》相媲美,称其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后世对《史记》的充分褒扬。

 司马迁在年轻的时候便离开自己的家乡游历祖国的名川大山,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遗闻轶事,所以,他所了解的资料都是通过自己实地接触和考察得来的。这为他成为太史公后,撰写《史记》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他在写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都秉持着客观实录的精神去了解大量的史实,经过反复核实后方才下笔。

 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而诞生了互联网。强大的互联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使得很多作家都把收集资料工作留在了书房里。很少有人为了写作,如司马迁一样走出去收集自

 己想要的第一手资料,导致写出来的东西缺少事实依据,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现代写作中需要继承和弘扬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以客观事实为依托去进行创作。

 四、写实主义的风格特点 ?

 司马迁以评价分明的态度,评价每一个阶层的人和历史人物。在《史记》中,上到王族将相,下到平民百姓,我们看不到哪个英雄人物被无限地夸大,也看不到哪个小人物被一无是处地贬低。同时,司马迁没有抹杀掉小人物神奇与光彩的一面,也没有掩饰王族将相阴暗的一面。例如在记录汉高祖刘邦时,司马迁没有因为他是汉代的开朝皇帝就掩饰掉他早年的放荡行为,而是将他的无赖身份客观地记录在书中。

 《史记》中体现出来的写实主义,是现代新闻写作中极其需要的。在新闻学中,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定义中事实两字一语道破新闻写作的重要依据就是事实。然而,在当前充满炒作的时代,我们已经分不清新闻的真假,尤其是娱乐新闻。因此,无论写新闻的人出于何种目的写一篇报道,都请依据客观事实,建立一个真实的现代社会。

 五、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写作语言 ?

 虽然《史记》的语言对于现代人来讲难于理解透彻,可是司马迁已经尽量将许多佶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引用一些口语和言语,使写作语言看起来简洁,理解起来又不难。除此之外,《史记》语言打破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多采用单行奇字,既不刻意讲

 究形式对仗,也不避讳重辞叠用,使得语言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可见《史记》中简洁而富有变现力,且形式自由的写作语言是现代很多文体应该效仿的。因为一篇流芳百世的文章,不能脱离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写作语言。

 六、突破形式主义,敢于创新 ?

 梁启超曾经强烈批判中国传统史学的四弊二病,即知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个体而不知有群体、知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造。可是导致形成这种问题的最终原因不是某个史书或某个史学家,而是后世许多史书不能继承和发扬《史记》的写作思想,不能突破史书写作的固有形式,没有实现突破和创新。

 《史记》中向我们展示了严谨实录、现实主义、分明评价的写作思想。除此之外,书中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和自由形式的写作语言,都是现代写作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身就是一种极具特殊的写作思想。可是在《史记》问世后,后世史家大多只是一味地效仿,而没有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史书体裁。虽然梁启超等人为此发动了史界革命,变幻了写作形式,但是我国现代史的编写形式却来自于西方。为什么拥有五千年文化瑰宝的中国史书编写形式来自于西方?中国现代史史书的撰写要想如《史记》一样成功,则需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而不是西方史书的一种效仿。

 七、总结 ?

 《史记》作为一部流芳百世的史书,留给现代写作许多重要的

 写作思想。其中,敢于突破形式主义、敢于创新的写作思想最应该被现代写作所继承和弘扬。因为中国现代史的编写,需要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专有文化,而不是西方史书的效仿。

 ?

推荐访问:史记 写作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