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基本知识【春联的知识】

春联中的人文与社会知识

春联中的人文与社会知识

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三海指北海、中海、南海,九门说的是老北京的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一江指黄浦江;上海既简称沪,就是又叫申城,过去有名报纸《申报》;上海将于201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也是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中国第2次举办)

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为有名的旅游胜地,可谓是迎接天下游客。) 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塘沽港是天津最大的港口,其货物进出吞吐量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

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展现了内蒙古草原的风貌,帐篷、草场、牛羊、马匹。

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黑龙江北中国的景色,大(小)兴安岭、林海、黑龙江;基本的粮食作物大豆、高梁;展现了三江平原的丰收景象。

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典型的西藏景色,雪域两字完全可以概括;扎西德勒是祝福语; 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新疆大多数为沙漠之地,适宜生存的也就在天山南北依靠雪山融水的地方,“乌鲁木齐”就是好地方的意思;

横批:盛景争春

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南中国的广东欣欣向荣景象,1979经济特区、1992南巡讲话,2000三个代表,26年间这片热土三次传唱春天的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水,西江情;民间歌唱家刘三姐;

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孔子是山东曲阜人,儒家创始者,儒学核心就是“仁”。孔府、孔林、孔庙;关公是山西解良人,桃园结义,最重义气;虽投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哪!败走麦城,不降孙权遭杀害;仁义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泰山是东岳之山,号称人类活的自然和人文博物馆,泰山日出,天下奇观;壶口瀑布,天下闻名,1997年柯受良曾驾车越过壶口为香港回归献礼(柯2003年去世在上海)。山东和山西互换了一部分;

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洞庭湖、岳阳楼、君山;吕纯阳、范仲淹、腾子京、曾国藩;碧螺春茶。还有李白这一首诗: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草色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嘉鱼县赤壁鏖战,两千年前的风烟早已散去,或许真的是折戟沉沙;抑或如黄鹤楼上的黄鹤一去不复返,千载之下惟有白云悠悠。

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山海关,长城的起点还是终点?已经不重要了,即使你曾经是天下第一关,但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了;有人还在说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其实八旗子弟兵的铁骑早已在山海关以西几进几出长城了,只是一直在揣测异族入主时机成熟否?

河南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少林寺,嵩山,登封,中州,好美的字眼,朴素的味道

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茶叶、丝绸、乐器,典型的江南传统风物;不过如今的浙江有了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温州模式,杭、嘉、湖、甬,即使是小商品城义乌也是日新月异!真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虎丘塔、拙政园天下出名。

贵州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独特的风情景物:苗寨,大概住惯了高楼大厦的现代城市人只能以好奇的眼光看待;黔山,俗云“地无三分平,天无三分晴”,大概就是山多缘故;黄果树,知名的是黄果树瀑布,去了还可以看到黄果树;茅台,知道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地名,国酒,驰名商标„„赤水,红军四渡赤水,是另外的天地,肖克的《长征组诗》“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川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中华乃食之邦国,川菜自是独具一格,辣味大概是因为川中雾气较浓,湿气太重吧!很多人知道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开始向西去的,不过早在汉代就有从四川到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苏杭刺绣天下闻名,蜀绣自从诸葛孔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时起就具备了竞争力;唐时四川成了文人的光顾之处。一代诗圣杜甫更是在这里写下了后世称之为“诗史”的不朽力作:国家不幸诗家幸,殊不知诗人也是在痛苦的思维中抓狂!

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宁夏五宝,不过还是说一下。现在可能敢拿出手的也就黄-甘草、红枸杞、白滩羊皮了,至于蓝色贺兰石去沙湖可以买的到,发菜虽然吉祥但是生态还是重要。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字圣苍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诗圣杜甫;这些圣人不一定都是陕西的,应该是大陕西的才对,也许真的只有他们才能对的上宁夏的五宝了。

横批:联袂贺春

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低西高的阶梯型地形,注定了大江大河向东流去的规律。只可惜以前云蒸霞蔚,现在真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阳关之外依旧“草色近看遥却无”“春风不到玉门关”。中国的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青海,近年来断流现象频繁,可见源头生态保护极为重要。2001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甘肃这个有些夸张了,不过事实上甘肃也确实是个资源能源大省,各种资源都有,光看地名就知道了金城(兰州)、白银、金昌(镍)。还有丰富水资源,“滚滚江河东流去,流得全是煤和油”(前水电部部长钱正英语)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对联是以“水”为偏旁的,而甘肃的则是以“金”为部首的。

云南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云南,古时乃蛮夷之地,汉武帝还派遣司马相如招抚过这里呢。不过金庸似乎格外的喜欢这里,武侠小说里这里成了段氏开创的世外大场面。现在的云南确实是个好地方,要不世博会也不会落户这里,年年的选美活动也放在“春城”昆明。唯一的缺憾是这里是毒品交易

的天堂;烟草和酒成了这里经济的主要支柱。

海南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海南旧时属于广东,1988年开始设立成经济特区。五指山和万泉河,山河依旧,似乎遥远的天堂传来红色娘子军的歌声!

安徽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古以来黄山就是游览的佳境,似乎只有包括李白、徐霞客在内的少数几人曾经攀上过光明顶。黄山是我国唯一的既是人文景观,又是自然景观世界遗产。

江西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瓷器英文名是china,瓷器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瓷器、茶叶、丝绸这些是最早出口的商品,

香港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

紫荆花是香港的区花,更是香港的象征。香江倒也不假,财富云集。

澳门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白莲花是澳门的象征。镜海,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澳门有家报纸就叫《镜报》大概就是取自镜海吧,近海楼台先得月啦。

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唐朝时候陆羽就写过《茶经》介绍饮茶制茶的技术。而在福建,铁观音无疑是茶世界中的极品。茶,在这里不仅仅是饮料,更是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妈祖是东南沿海居民们的图腾,她的意义不亚于内地人烧香拜佛。原本以为这边人都已经很现代化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揣测。

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横批:盛世大联欢。

关于对联的知识

关于对联的知识

一、对联的平仄是要遵守马蹄韵的,即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上联末字押仄,下联末字押平。其他的平仄禁忌如孤平等也要注意。当然,无论对联还是诗词,首重意境,如果意境足够,出律也是可以允许的。

平仄在古时分为“平、上、去、入”,只有平音为平,其余的上去入皆为仄,而现在一般是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诗词时对照平仄规则发现不符的原因了,因为我们现在默认的平仄和古时是不一样的。用古还是用今一般没有特定的规则,一切按需要随意。

以上几点仅供参考,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也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如果你要学写对联的话,建议还是去图书馆先借简易的对联入门看看比较好,毕竟这样说也只是管中窥豹而已~ 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对联创作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律诗对仗一般限于中间两联。对联对仗也有严格的要求。

1.同类词相对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同类词相对,要求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反对为优。此联“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2.句中自对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这是杭州贡院考场联。上联讲考试的季节很美,考试时文思潮涌,下笔千言,个个都有中举的希望。下联讲考试的地方很美,考完后应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此联“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都是同边自对,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3.交股对 佳肴盛馔,烹饪调味盐为首;贤主嘉宾,尝鲜品羹口皆碑。这是全国盐业杯征联。对句为交股对,即“首”对“口”,“盐”对“碑”。

4.忌合掌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此联为旧时商店通用联。“通四海”、“达三江”是一个意思,“合掌”了。对联是最精练的文体,不能浪费笔墨,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

(六讲之二 敬请关注)

七言对联的基本格式

写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整齐美观。对联虽只有两行,但要求十分严格,好的对联不仅要字数相等,还要意思相对,虚实相对,平仄相对,含义深远,音调铿锵。

对联与律诗一样要讲究声调。普通话语音里有四个声调:阴平是第一声,阳平是第二声,上声是第三声,去声是第四声。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诗词和对联都讲究声调的平仄。对联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

一、平起式: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二、仄起式: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这两种对联的基本格式很实用。此外,还有一些变格,暂不多讲。横批,一般是四个字,是对整副对联的补充、概括、提高,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联基本法则可概括为“工稳、贴切、新奇”六字。其实,对联入门并不难。

(六讲之一 敬请关注)

二、对联的格律

对联很讲究格律,下面我们看看对联格律的要求。

1、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

2、句式一致

指的是句子的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当,比如:

学问藏今古

文明播东西

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

3、词性相当

或者说词类,在上下联对应的位置,应当相同或相近。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 ,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4、平仄相对

在座的同学有帮家里贴过对联吗?你们知道怎么区分上联和下联吗?上联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是第三声(上声)或第四声(去声),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统称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是第一声(阴平)或第二声(阳平)。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统称平声。按习惯,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大门的左边,横批贴在中间。

上下联各自句中的平仄交替。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交替下去。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5、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一个主题。不能两联内容不一样,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

语文老师在台上讲解对联,举例说:“从前某报社曾公开徵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联,结果投稿信件很多,有句对的很好,就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时一位调皮的学生突然叫道:“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请问。这位学生对得好不好?虽然他对的格律合要求,都是四个字重复表达一种意思,但是在内容上,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上联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说是好的下联。而原来的下联和上联连起来让人想到商业的繁盛。

(三)对联的作用及故事

由于对联有这么多要求,做起来不容易,同时对联又短小精悍很适合在各种场合运用,所以,古代的文人经常把对联当作一种斗才能、斗学问的娱乐工具。例如我们熟悉的苏轼,民间流传了许多他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对联的。

一天傍晚,苏轼和好友佛印泛舟长江。佛印是一个和尚。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马上就明白了。他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这扇子上题有苏东坡诗句。然后两人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 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对对联不仅需要才学,还需要一些机智。像有的人出的对联非常巧妙,专门为难人。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

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倒也下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

“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自愧不如,再不敢出联来对了。

对联和其他的文学形式一样,可以用来寄寓个人的感情。同学们请看这副对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看来这个人以前家里很穷,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书生感慨万千,就在门口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人穷没人理倒也算了,有的人还用对联去欺负别人。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同学们,如果你们生活在古代,还像现在这样不懂对联的话,小心被别人奚落。别说人被欺负,我们国家也曾被外国人用对联欺负呢!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眼花。这时,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最后送一副对联给在座的同学。这对联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自勉联。蒲松龄年轻时屡试不第,于是写了这副对联激励自己发愤写作。希望你们能吸取里面的精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足吞吴

三、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 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 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 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四、婚联的写作方法

撰写婚联要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还要有几分谐趣。

1.通用婚联,借助比喻。常用琴瑟、龙凤、鸳鸯、鸾凤、并蒂花、连理枝、同心结、比翼鸟、双飞燕、青梅竹马、花好月圆等词语。如:

交颈鸳鸯,并蒂花下立;

协翅紫燕,连理枝头飞。

又如韩文莲撰写的婚联:

昨日动心,全凭爱意《寻瑶草》;

今天牵手,更用春风《点绛唇》。

巧借词牌名祝福新人,增添了雅趣。

2.专用婚联,独具特色。如嵇成录自题结婚纪念日:

青丝喜结千年伴;

白发不移半寸心。

又如苏原贺老师钻石婚联:

松表坚强,长伫高崖之上,雪霜岂能凋其采;

玉怀洁润,久藏乱石之中,丹紫焉可改其贞。

3.新婚续婚,措辞有别。续婚常用“梅花二度”、“琴瑟重调”;复婚常用“鹊桥再架”、“破镜重圆”等。如徐双山贺老友二婚联:

又是良宵,秋日当余春力气;

这般美事,新婚莫忘旧姻缘。

4.嵌入姓名,妙趣横生。如李勇孙海梅新婚贺联:

昨日投桃,今朝报李,闭月春宵摇烛影;

五、春联的写作方法

在新春佳节撰写、张贴春联,为我们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1.描春景。天回地暖,日丽风和,阳春白雪,满目生机,这与人们迎春的心情十分和谐。 如网友“松林沐雨”创作的春联:

田野生金金满户;

门庭堆玉玉盈春。

2.颂吉祥。祈福纳祥,对家庭祝福,对前程祝愿。如王志滨创作的春联:

门盈喜气花盈目;

春满冰城福满家。

给人以喜气洋洋,春风拂面的美好感觉,并运用规则重字“盈”、“满”,而又句中自对,气势铿锵,流畅典雅。

3.写时事。以时事入联,是春联的传统,表示群众的关注情绪。如:

好雨知时芳草碧;

春风得意紫荆红。

此联巧用“紫荆红”点明香港回归。

4.抒情怀。如郑晓宁的春联:

寻梅踏雪山河丽;

越岭腾龙日月新。

崇尚风景自然、运动健康。

5.镶嵌生肖。就是把本年或结合上一年的干支、生肖等嵌入联中。有的生肖形象不佳,或用借代法,或用相关典故,巧思取胜。如:

鼠毫健笔书成福;

牛角深杯酒酿春。

对联知识2013

对联知识 2013-03-03

一、对联与高考

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清华入学考试的国文试卷中就已出现。 要求:按照对联的格式,答出下联。 上联: 孙行者 下联: 2.高考对联题及示例

(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扫千年旧习, (2)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答案:(第一题:(1)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2)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第二题: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3.(全国卷,上海等地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1)春晖盈大地, (2)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答案:(第一题:(1)夏虹映长空、瑞雪满乾坤、正气满乾坤(2)勤劳可兴家、诚信能纳财。第二题: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4.(05年高考浙江卷)

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 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 一时好奇,永恒伤痛

——请远离毒品

瞬间的满足,终生的遗恨

5.(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答案:((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2)燕山长白昆

仑,全为塞北名山。) 6.(全国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答案:(第一题例: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第二题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二、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三、对联要点

1.①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 词性相同,位置相同。 ③ 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④ 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2.对联特点 — 牢记

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一般讲,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③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句式一致,节奏相协。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⑤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四、学做对联 请写出下联:

上联:发愤识遍天下字 下联:

字—书 水——山 天下字—人间书

碧水——青山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碧水环绕——青山耸出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门前碧水环绕——屋后青山耸出

静聆雨润绿草

草——花 绿草——红花 雨润绿草——风拂红花 静聆雨润绿草——笑看风拂红花

拟写下联

上联 下联

家中世界小 心里乾坤大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 全国上下家家气象新

将绿色句改成一副对联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编一副高三自勉联

卧薪尝胆青春为笔谱华章书写高三岁月 破釜沉舟生命作帆渡沧海啸傲英才年华

寒窗十载,九天风雨入胸怀,长风八万济沧海;任七情六欲不改,把五经四书读遍,三绝韦编,二心何曾有,一苇渡航来,看吾侪摘星天外。

正气一腔,两肩道义著文章,云路三千报梓桑;凭四海五湖之想,圆六故七亲之梦,八仙过海,九稳无须算,十拿写辉煌,听咱们逐鹿龙乡。

早沐星辉,晚浴灯火,一片丹心昭日月,只为鱼龙变化,三度寒暑摘星路,一往无悔; 春听落花,秋看云霞,万丈雄风显潇洒,总是风雨兼程,千日朝夕逐鹿行,义无反顾。

一片赤诚 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传薪火 万丈雄心 千秋伟业 百年杏坛唱大风

俊采星驰 自有英才传薪火 弹剑成歌 独立百柳唱大风

神骏来八方, 喜听鱼龙变化 英才遍九州,笑赏桃李芬芳

立德树人,桃李满天下 继往开来 师道化万方

青春作笔书写摘星岁月 生命如歌笑傲逐鹿年华

学对歌诀: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 ,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 国号

今对古 ,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食馔

茶对酒 ,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五、修改式

1.修改下列对联并简述理由

答案:

(1)褒贬自有春秋 俯仰无愧天地 (1)平仄不合,上下联调换即可;

(2)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2)“寒”为形容词,“风”为名词,失对,宜改为“暖”; (3)爆竹声声辞旧岁 莲花朵朵迎新人 (3)“莲花朵朵”是夏日景象,宜改为“梅花”。 2.调整式

题型示例: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相关考点:对联、语言表达连贯、修辞。 答题步骤:

(1)调整外部顺序:相应位置的句子字数相同,意思相关——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2)调整内部顺序:顶真格——树边红雨,动宾结构——莺唤起一庭佳丽,仄起平收——此间有舜日尧天。

下联调整为: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3.组合式

题型示例: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相关考点:对联、文学常识、语言连贯。

答题步骤:

(1)判断对联写的是谁。把对联的短语与陆游生平及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相对照,可知写的是陆游。

(2)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4.情境式

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参考答案]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六、训练

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雨滋春树碧连天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腊梅吐芳迎红日 绿柳展枝舞春风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绿柳展枝舞春风 风送花香红满地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基本特点

第一节 对联的称谓

凡事物都有名称。对联更有它自己独特的称谓;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后以多贴在互相对称的柱子上,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楹帖又分春帖、婚帖、喜帖等。它的单位叫副,因它分上下联互相对称,像人的肾脏那样叫一副、两副等,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新闻叫则。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例如:明朝宰相邱琼山少年就学时,老师为解决学生争座位而出句:“细雨肩头滴”,本是平淡的句子,而邱对以“青云足下生”,不但赢得了座位,而且表现了才志超群,全联生色多了。其中的“细雨肩头滴”叫上联、出句、对公或对首,“青云足下生”叫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上联叫被对句,下联叫对句,所以应说“青云足下生”对“细雨肩头滴”,或说“细雨肩头滴”对以“青云足下生”。至于贴定的对联,如北京居庸关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也应同样称谓,即“辽海吞边月”为上联、出句……“长城锁乱山”为下联、对句……。我们对别人的出句或写作对联都可以叫做“对对”,因为都得先出上联然后对以下联;当然也可以先出下联,再对上联。

第二节 对联的作用

从上节可见对联为我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独具风格的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广泛应用。

对联的应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宽广的:从种类说,由春联一种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悯死等十多种类;从阶层爱好说,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说,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

对联之所以这样广泛使用:一、由于它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它还能以美观的体形,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流芳后世。二、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可见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它壮丽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第三节 对联的种类划分

划分对联种类的第一人,是清代梁章钜。他在《楹联从话》中分为故事、应制(奉皇命而作)、庙祀、祠宇、官衙、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和杂缀十类。可惜内容不全面,分类不科学。按常规应根据对联内容广泛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来分类,现先从适应性广来分类,对联是无事无处无时不可以贴的。①春联。②门联。③堂联。④名胜古迹联。⑤婚联。⑥寿联。⑦交际联。⑧新居联。⑨挽联。此外还有戏台、庙寺、祠墓、庆贺(指生子、升迁等)、灯联、谜联和器皿联等。如果从内容广泛来分类,可分多类,现择取主要的五类叙述于下。

一、写景状物类

描写壮丽风景,向为人们赏心悦目之举;绘状佳美事物,亦为人们雅兴志趣之事。历代写景状物之联,不乏绘影绘声、维妙维肖的佳作。如:瘦西湖月观郑板桥亲书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把最常见的景物形象得肖妙而灵活。又如书生妙对乡绅联,乡绅出句:“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声言对不了,要立即驱逐,不得在他乡教书。书生接口对道:“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针锋相对巧捷之至。

二、叙事咏物类

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故事史迹很多,可以记叙咏怀者不少,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这类对联亦众,对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都大有好处。如关岳庙联:“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述而有评、简练有力。

三、抒情言志类

人是有思想感情,有志趣理想的,存之于内,必发于外,笔墨所到,自然流露,它可见于各类对联,亦可有它专类。如林则徐在流放中言志联:“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明显地表明他的抱负,渴望东山再起。又如冯玉祥将军叙志联:“头可断,身可杀,民族斗争不可屈;将非骄,卒非惰,外交妥协岂非忧。”

四、格言哲理类

人们为了策励自己和劝勉别人,常制订一种治学立业,修身处世的守则,或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语句,以对联形式见之,称为格言哲理联,如吴敬梓叙世名句:“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

五、讽刺讨檄类

这类主要出自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在对压迫者剥削者的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以惩儆统治者压迫者的恶行罪愆。如老百姓讽县令联:“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鸿犬牛羊。”清时一个县令叫王寅的,群众嵌名作这联贴在官府门旁,指出他贪暴之心。

第四节 对联的种种形式

形式是指事物的形态、结构等。对联是文艺作品中表现艺术和结构多式多样的一种,它的上下联内容构成,有着可遵的规律,这种规律大约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造反关系等。对联体现这些关系的几种主要形式有:

一、正对 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如安徽白龙庙联:“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

二、反对 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所用的词语也多是反义的。如:“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昔日一贫儒诵经拜佛;今乘驷马车放火杀人”等。

三、串对 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无意义。至少意义不全。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试看一副眼镜店联:“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上联是因,下联是果,由悬眼镜到看见东西是递进。还有《碾玉观音》中崔宁吃了酒的联语:“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连贯递进因果关系都有。这种对也叫流水对。

四、工对 又叫严式,它要求同小类的名词相对,越小类则越工。凡以同类词或近类词相对,习惯不同类词相对和词性相同的联绵词相对等,都叫工对,如骆宾王题浙江观海亭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其中楼和门是宫室类,观和对是人事类(动词),沧海日、浙江潮是天文地理类。这是古工对。

五、宽对 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它的特点在字词对中不苛求小类相对,只大类相对,平仄上个别不相对,句形结构大致相应即可。例如郑板桥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主要名词没有一个同类的相对。现代的工对不同了,只要求字词和平仄大致相对,个别字词不甚工整可不计较。宽对当然不能无限宽,一般应做到上下联长短句相同,字数相等,语气流畅。至于工对和宽对那种较工?从艺术看,以工对为工,从全联看,则应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来衡量。

六、回文对 回文又称回环,是讲究词序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修辞法,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互关系。我国早在东晋就有苏惠织回文诗八百余言的事。这回文对联明显是从回文诗衍化而来。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1、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2、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3、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回文对是一种别有情致的文学形式,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创作,是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的。

第五节 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对联能够存在和发展这么久,人们喜爱愈烈、流传愈广除了某些客观原因:帝王的提倡,名人的创作,人们的需要外,主要在它自身具有许多艺术优点和长处:文字美、声韵美、民族特色、应用价值等,能与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里将探讨它构成那么多优美的艺术形式的艺术要求,即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是有上联和下联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为对联,这是定格。它还规定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从前有个故事说,甲乙二人对对,甲出句:“三宝殿前三个塔”,乙对以“五凤楼台五层楼”,本很工整了,但甲又说:“还有塔、塔、塔”,乙由于不能以五个楼字去对三个塔字,没能对了。它不像“三光日月星”可对以“四诗风雅颂”。因为雅包括了小雅大雅二诗,乙没有办法以三个楼字包括五层楼,只得认输了。因此,上联五个联(五言),下联也要五个字,上联七个字(七言),下联也要七个字,如下列二联:(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长天。两联上下联字都相等,前者是李大钊烈士所引,气概非凡。后者是杨昌济教授(毛主席的岳父)的名联,表示决心培植救国材人。

不论多少字的对联,都一样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能象词赋那样对偶句容许引头词和语尾词。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第四句“看漫山红遍”,下阕第三句“恰同学少年”

中“看”和“恰”都是引头词;鲍照的《芜城赋》有“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句,其中“岂忆”是引头词,“哉”是语尾词,在对联是不容许有的。因为对联的上下联必须互相对称、整齐、美观。理由很简单,从许多生物自然器官都成对就可说明了:鸟有两翼,兽有一对前腿,牛羊各有一对角,人的耳、眼、手、脚都是成对,长短大小一样,每对器官都在身体匀称地分布好,给人以对称、整齐的美感。对联的互相对称、整齐的意义也一样,是给人以美的观感,美的享受。对联如果不这样,就像人的器官不全,不成残废,也是缺陷,成为丑陋,给人以难看的形象。所以一切东西要得人喜爱,首先就要有外表美,形式美,对联就具有这特点。

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有一副挽袁世凯联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哀世凯对以中国人民是对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意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这是千多年才见到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但也不能说字数相等的两行字或两句话就成为对联,因为对联还要讲究对仗音韵等艺术构造。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既无异议了,但它应以多少字数为佳呢?从现有的对联看,少字多字都有佳联,若有字数划分联形,七言为最多,其次是八言九言,又次为五言和十言至十二言,四言六言和十三言以上则较少,至于少于四言的短联和几百言以上的长联,有点似凤毛麟角了。因为字数过少过多都难于写作。对联的字数多少应以内容决定形式,由作者根据题材来决定,既不宜过短,也不宜片面追求长。

(二)同词性的字词相对

词性即词的特点,同词性即划分为同一特点的词类。根据词类讲究字词对仗,是对联中对偶艺术的关键。古人对词类的划分和今人的说法不尽相同。古人云:“实对实,虚对虚”。何谓实?古人编有《词林典腋》一书,《诗韵合璧》附载了它。它把实字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帝后、职官、政治、礼仪、音乐、人伦、人物(事)、闱阁、形体、文事、武备、技艺、外教、珍宝、宫室、器用、服饰、饮食、菽粟、布帛、草木、百花、果品、飞鸟、走兽、鳞介、昆虫等三十门(类),外编八对:抬头对,颜色对、数目对、卦名对、干支对、姓名对、人物对、虚字对,都是同词性相对。只是漏掉方位词。照工对要求,要各小类中的字词相对。天文类对天文类,人伦类对人伦类……。若只说“实对实”,则三十类中任何一类的字词都可同其他二十九类的字词相对了。其实不然。因为其中有动词、形容词怎能同名词相对?“游览”怎能对得起“太阳”?何谓虚?古人编有《虚字韵薮》一书,附载于《诗韵合璧》末尾。它列举虚字一百三十八个,但其中包括有代词:他、其、谁、孰、何……等,动词:谓、曰、云……等,是不能同焉、矣、也、乎、哉相对的。由此可见古人谈对仗虚实之说,不但笼统不准确,而且有些混乱,是不科学的。

词分虚实是必要的,真正的科学划分,只有今人以汉语语法区分词性属类才准确。现在说的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按语法特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至于方位词附属于名词。颜色词属形容词了。

我们今天对对,应照上列十一种词性相同的字词作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下面分别词性举例说明,同时证明古人并没有笼统地实对实,虚对虚,还是照语法要求去做。我们只有用语法分析,才能把古人对对的方法弄清楚;

壹、名词 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字数最多。上面所列《词林典腋》三十门,大多数是名词,但它分得太繁碎了,现在应用时只分十多类,即天文、时令、地理、宫室、人物、形体保持各为一类外,已把帝后、职官、闱阁和人伦合为人伦类,政治、礼仪、音乐、技术、文事、外教合为文化类,武备、珍宝、器物合为器物类,布帛、服饰合为服饰类,饮食、菽粟合为饮食类,草木、百花、果品(菽粟兼入)合为植物类,飞鸟、走兽、鳞介、昆虫合为动物类。其中又分近类和远类,凡词性相近或互相有关系的叫近类,如天文地理和时令部分,人伦、人物和形体,文事和武备等;词性不相同,又无多大关系的叫远类,如动物和服饰,天文和饮食,人伦和器物等。写作对联时,如同类无词可对,可求近类,近类都不能表示意境时,可以求之远类,古人虽把远类相对叫做对开,但并不乏例。

名词还有习惯不同类通对的。词有入多类的,有和别类词相互联系的,因此在习惯上有不同类通对的名词。例如植物类的花字,由于有“风花雪月天”之句,它能和天文类风、雷、月相对,由于有花鸟、花蝶、花烛、花锦等联合词,它可同鸟、蝶、烛、锦等字相对,又饮食类的酒字还能和文化类的诗、歌、琴、棋相对,是由于古有“诗酒琴棋客”样的名士。天文类的日、月二字,又可同时令类任何字相对,因为时令类也有日月。天文类的风字,除能同花对外,又可同世、俗、景、貌、火等字相对,因风字能组成世风、风俗、风景、风貌、风火等联合词。琴书剑为古文人必备之物,也可通对,至于子字因有父子、果子、甲子等联合词,能同人伦类、植物类和干支通对。有杨花水性一成语,杨和风水可对。余可类推,不再列举。用这类词相对和同类词相对,是同等看待的。

连绵名词也要求词性词相对。属动物的有鹧鸪、鹦鹉、鸳鸯、蚂蚁、蝴蝶、凤凰等,属植物类的有海棠、月桂、杨梅、荔枝、金桔、玉兰等,属人物的渔父、耕叟、牧童、织女、樵夫、教师等。其余可类推了,不再列举。(以下各种词性旨同)。

至于数词、量词、干支、颜色、方位、卦名等仍各自相对。

名词又分为:(1)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书籍名称等;(2)具体名词:日、月、山、水、松、柏、猪、鸡等。(3)抽象名词:性、情、志、气、仁、义、忠、孝、福、寿等。这三种名词又要求各自相对,现分别举例说明:

甲、专有名词对专有名词。例如,中央电视台一九八二年春节征联出句:“碧野、田间、牛得草”,评冠军的对句:“金山、林里、马识途”。各以三个文化界人名相对,各字分类相对也工整,第一字是颜色字,第二、三字是地理类,第四字是方位词,第五字是动物类,第六字是动词,第七字是具体名词,语意能顺理成章,古人巧对也不过如此。

乙、具体名词对具体名词。例如:朱熹世家中堂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日月天地是天文地理类联合词,诗书属文事,圣贤属人物也是联合词,第三、四字是数量词,心眼属于形体类,全是具体名词相对。

丙、抽象名词对抽象名词。例如,周总理“送蓬仙兄返里”联:“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道义对险夷是抽象名词相对。

动词 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做、作、说、吃、看、闻、视、听、浮、沉、争、打、呼、问……。例如:(1)朱德题成都杜甫草堂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著对留是动词。(2)徽州戏台联:“声为律吕身为度;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对为是动词,因上

下联各是二小句,所以重用动调。(3)南昌滕王阁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想见对以送来是连动词相对,前者作状语。

形容词 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等。例如,(1)石达开题宜山白龙洞联:“挺身登峻岭;举目点遥空”。“遥”对“峻”是形容词,表示空和岭的形状。(2)灌县青城山天师洞联:“心清水浊;山矮人高”。清、浊、矮、高都是形容词,在这里有意动作用,是表示发展的。上下联各自对则更工。(3)汉阳鹦鹉洲联:“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陈迹;洪涛滚滚,大江东去有新声”。“萋萋”对以“滚滚”是叠字形容词,“陈”对以“新”是形容词,前是表示形状,后是表示性质。

上列名、动、形三类词,在汉语词汇中占比重最大,使用率最高,必须注意区别,准确运用。它们之间活用又多,名词可作动词或形容词用,形容词也可作名词或动词用,都是常见的,使用场合不同,词性就不同,如锯字配上数量词一条锯是名词,配上宾语锯树木是动词。这种活用应予注意。

代词 用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或改组句子的词:如:吾、我、你、他、彼、此、汝、其、伊、侬、我辈、你们、他们……还有谁、何、孰等疑问代词。例如:(1)峨嵋山报国寺联:“我奉雪山为赠品;君收云海作诗声”。君指游客和我是代词相对。(2)左宗棠题酒泉联:“中圣人之清,有如此水;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此”指酒泉,对以吾是代词相对。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例如:(1)扬州濯清堂联:“十分春水双檐影;百花莲叶七里香。”百对十,七对双都是数字相对。(2)无锡梅园联:“七十二峰青未断;万八千树芳不孤”。前三字都是数字相对。

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的词,一般放在数词后,有升、斗、尺、丈、里、斤、吨、件……,例如:(1)史学家范文澜堂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句对年是量词。(2)兰州神河庙联:“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一道桥”。道对层是量词。

副词 一般放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范围、程度、时间、肯定、否定、反问、祈使、礼貌等,有:相、很、甚、即、必、未、岂、请……。例如:(1)函谷关犹龙阁联:“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逢老子再骑牛”。未、轻、愿、再都是动词前的副词,未表示否定,轻表示程度,愿表示祈使,再表示范围。(2)成都杜甫草堂联:“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自对更是副词,更表示程度,自表示范围。

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状态、目的的词,有在、于、乎、因、由、以、向、与、对、和、同……等,例如:古名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原和本,因和为都是介词,前者表示状态,后者表示原因。

连词 是连接词、词组或分句,以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词,有及、或、并、和、跟、而……。例如:讽刺曹锟贿选总统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犹和而是连词,都是表示连续前后名词的。因为“是”作代词用,内嵌了民国总统四字,直斥曹锟贿选的民国总统不是东西。

助词 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面,表示某种语法的词,有焉、矣、耳、也、乎、哉、者、呢、吗、嘛……。如苏轼题广东真武庙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末三字以云乎哉对焉耳矣,是语气助词相对,使语言生动活泼。又周亮工题仙霞岭关帝庙联:“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着”对“了”是时态助词相对。联中语言幽默尖刻,对迷信的混帐给以冷嘲热讽,嬉笑怒骂,读了顿觉舒畅。

叹词 对事物有慨叹时用,独立于句之外。有噫、吁、嗟、唉、呜呼……例如:西湖岳王坟前秦桧夫妇跪泣像联:“唉!仆本无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唉和啐就是独立句外的叹词相对。

从上面所谈十一种按语法划分字词属类,是科学的。能以名词属类,结合语法词性属类作对,既具体又合于实际使用,比实对实、虚对虚容易掌握得多。不过一副对联常常用多种词类构成,但仍不脱离同词性的字词相对。请看文天祥题山海关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姜女对秦皇是专有名词,未对安是副词,亡对在、铭对筑是动词,也对哉是助词,千秋对万里是数量词,片对长是形容词,贞对怨是抽象名词,共是八种词类构成,但都没有不同词性相对的。

此外,还有些词同形同声而入多类词性的叫兼类词,也应注意运用恰当,这里不作叙述。

(三)内容相关或相反

对子的上联和下联虽无律诗那样严格的承接转折关系,却也不能随意拼凑和拉扯。如我们拼凑这么一联:“鹈鴂悲啼血;鸳鸯喜订盟”,论对仗平仄则工整成对,但上下联情调各异,中间没有任何可联系,读了不知何意,不应认为是对联。又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对仗平仄很工,并有点巧,只是中间缺乏联系,也不能认作对联。凡要成为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相关。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描写所形象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境必须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我们作对联,必须依据应表达的思想内容,从各方面来形象和抒发思想感情,现分类举例说明于后:

一、春联:这是对联中最大量的,主要的思想内容,自然是除旧更新,人寿华丰,歌颂国策,表彰勤劳,抒发新年愿望,奋发继往开来精神,反映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和对未来新生活的热烈向往。例如:一九八二年元旦在颐和园中谐趣园的瞩新楼上举办春联展览,最引入注目的是张爱萍撰联:“谐趣园中相谐趣;瞩新楼上更瞩新。”该联工巧雅趣,嵌名叠词,妙语双关,浑成自然,确为佳作。又如,贵州一个农民在一九八三年写的几副春联:“得子不忘政策好;过年喜迎丰盛年。”“装金装银装饱暖;有谷有米有力量。”“知识蕴藏力量;科学促进生产。”

总之在不逾越春联范围,都可结合各行各业情况来写。

二、门联:是指春联外所挂的带长期性的,有的用木板雕刻,有的刻写在墙上,有的在行业开张,或者举行庆典时出现,它的内容特点是专用性强,反映门第特征行业性质,要求、理想、或叙世系等。仍如旧日理发店门联:“虽属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毫末、顶上皆一

语双关、不离理发,却又不止于理发,口气很大,包孕甚丰,而且表现出一种兀傲的自豪感。现在适时的,工厂可用:“支授农业,巩固团防。”商业可用:“生意如同春意美;财源更比水源长”等。

三、堂室联:这种联应用较广,许多文人雅土都喜欢在自己的坐住学习地方写副对联,思想内容大都是:明心见性,治学修养,述志抒怀,寄慨自娱,惕励自勉等。例如林则徐父亲在家挂的堂联:“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上联是写他生活上自奉之薄,下联是表示对儿子的操守和抱负充满信心。陆游题书巢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书巢是陆的书斋,他废寝忘食,发奋读书的情景,跃然可见。

四、婚联:思想内容主要宣传婚姻自主自由,美满幸福,男女平权,互敬互爱,家业兴隆,为国立功等。例如:“座上漫谈同志爱;堂前合庆自由婚。”“建国创开新局面;成家缔定好姻缘。”“相爱相亲,并肩齐迈长征路;互帮互学,合力同描四化图。”皆合时可用。

五、新居联:主要思想内容为称羡堂屋华美,调度得宜,党国恩惠,勤劳所得,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等。例如:“大厦连云,放眼喜看新世界;高楼映日,移居好建两文明。”“美奂美仑,欢庆升平盛世;肯堂肯构,喜珍勤劳发家。”“仁里莺迁祟四美;新居燕喜仗双包。”“新住房,新生活,一派新气象;谢戚友,谢亲朋,万年谢党恩。”

对联知识点

对联知识点

一、泉州中考对联集锦(其中①--⑧均在语段阅读中出现)

①上联:学海无涯勤可渡 下联:书山有路懒难行(或恒能攀)

②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下联:皑皑瑞雪兆丰年 ③上联:南极是地球最后净土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④上联:历史古城雄风再振 下联:刺桐新港万帆竞发

⑤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摹泛舟人逼真神情

⑥上联:美髯公怡情泛赤壁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⑦上联:两岸连山无阙处 下联:三峡寒树有神韵

⑧上联:石潭上竹树环合 下联:桃园里屋舍俨然

上联:雪中送炭,贫困子弟登学府; 下联:锦上添花,贤惠佳人成眷属。

上联:文天祥《过零丁洋》 下联:陆放翁《游山西村》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课文对联示例

范进中举课文内容对联应对及创作

范进中举,扬眉吐气 乡邻贺喜,争先恐后

中举老爷矢心发疯 落榜秀才潦倒偷书

中举前后

范进: 矮众三分,衣食难续 高人一等,吃穿无忧(钱势皆喜)

家徒四壁,冷暖自知 花落九天,贵贱皆攀

唯唯连声栅下坐 洋洋得意轿里歇

顾当初贫无一寸铁 看今朝富有多两银

作揖弯腰甚懦弱 昂首挺胸亦自大

胡屠户语言对比: 尖嘴活腮癞蛤蟆现世宝 方面大耳贤婿爷文曲星

尖嘴猴腮,烂忠厚,没用 方面大耳,福气相,体面

恶语相待现世宝 好语尽言文曲星

行为对比: 又骂又啐腆肚去 且奉且扯低头来

因嫌贫讽中带刺 为爱富笑里藏花

贺礼对比: 一副大肠一瓶酒 数斤猪肉数千钱

提肠提酒加唾骂 带肉带钱伴奉承

众乡邻: 熟视无睹,不闻不问 阿谀奉承,送米送酒

前倨后恭不约而同 送礼道喜有谋即合

张乡绅: 不堪一屑,又嫌又弃 结交拉拢,赠银赠房

作业

导与练文言文对对子系列

导与练文言对联

1、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

(1)两岸连山无阙处, (2)石潭上竹树环合,

2、对对子。《口技》

(1)上联:千种声响惊宾客 下联:

(2)上联:众妙毕备显绝技 下联:

3、根据原文内容对对子。《小石潭记》

(1)上联:潭中鱼与游者相乐 下联:

(2)上联:洞庭湖春和景明 下联:

4、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孙权劝学》。

(1)上联:孙权严格要求寄予厚望 下联:

(2)上联: 下联:吕蒙勤学长才略

5、联系初中名著知识,对对子。《桃花源记》

上联:陶渊明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 下联:

6、根据课文内容对对子。《岳阳楼记》

(1)上联:滕子京修楼展才 下联:

(2)上联:迁客悲淫雨阴风萧然寂寥 下联:

(3)上联:迁客骚人时随物喜 下联:

7、依据文章内容,对对子。《醉翁亭记》

(1)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2)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3)上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下联:

8、根据文章内容对对子。《湖心亭看雪》

(1)上联:赏雪景深夜驾小舟 下联:

(2)上联: 下联:偶逢知己饮亭中

(3)上联:化愁绪西湖赏雪景 下联: (联系其它课文也可)

9、对对子。《愚公移山》

(1)上联:愚公移山流芳百世 下联:

(2)上联:河曲智叟鼠目寸光遗笑柄 下联:

10、对对联。《马说》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上联:韩昌黎借《马说》伤怀才不遇 下联:

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两则对联。《与朱元思书》

上联:夹岸高山尽寒树 下联:

上联:吴均绝赞富春江抒归隐心意 下联:

12、结合你学过的课文,写出下联。《送东阳马生序》

(1)上联:宋濂现身说法勉励马生勤学好问 下联:

(2)上联:宋濂负箧曳屣求师苦 下联:

答案参考:

1、示例:(1)百里江水皆缥碧(2)寒树间好鸟相鸣

2、示例:(1)满座宾客赞口技。(2)满座皆叹赏绝活。

3、(1)岸边竹同青树环合。(2)小石潭青树翠蔓

4、(1)吕蒙积极涉猎增长才略(2)孙权善劝显风范

5、示例:鲁宾孙追求自由演绎荒岛余生。林教头逃避迫害落草梁山水泊。

6、范希文借记表志(范仲淹撰文抒怀) 骚人喜春和景明心旷神怡 仁人志士不以己悲示

7、例:(1)醉翁亭里欧阳修写景抒怀(2)范仲淹以天下为忧(3)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8、示例:(1)逢知音亭中饮大白(2)独驾小舟赏雪景(3)享民乐琅琊宴宾客

9、示例:(1)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浩气长存(2)北山愚公雄心壮志传佳话

10、(1)有志可成万里驹(有志可攀万仞峰)(2)林嗣环创《口技》赞技艺高超

11、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醉翁痴迷琅琊山唱闲置怡情 陶潜虚构桃花源寄清明理想

12、(1)邹忌推己及人讽喻齐王纳谏除弊(2)潜溪俯身倾耳为学勤(潜溪为宋濂号);匡衡凿壁偷光学业成;祖逖闻鸡起舞精神佳。

外联知识1

另外还要应对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困难。比如上学期我去给金秋服饰大赛拉奖品赞助,联系的是总部设在汉口的丁家宜。当我和另外两个部委到预先查到的公司办事处地点时,发现那里是一个居民区,当时我们还觉得是受骗了。最后经过艰难的寻找才发现的确是在居民区里面,但是根本看不到丁家宜的任何标志,所以我们走了不少弯路。

很多时候要面对别人的白眼、冷漠、不理睬,作为女孩子,有时候会觉得很委屈,我们同学中就有因拉赞助哭的。压力也很大,我们有时候也会开玩笑说,外联部好象背了好多债,其他部门都在找我们要钱。从开始拉赞助到活动完全结束,我们都要负责,因为商家只会找我们,而不是活动的主办部门。

学生活动拉赞助在当今的校园已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在武汉大学校园里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桂园食堂门前,教五楼前,未名湖畔,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条条醒目的红色横幅,XX杯XX大赛,XX公司预祝XX活动圆满成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很多学生对此已经司空见惯。这种现象是何时产生的我们不知道,但是它发展势头日渐迅猛已是不争的事实。是什么让商家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是怎样一种力量使让学生们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它的不断蔓延会给我们的校园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不少大学生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叫苦不迭,抱怨活动经费短缺。的确,举办这样或那样的学生校园活动需要资金支持,而资金支持往往不外于两个渠道:学校拨款和商家投资。由于前者的经费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于是,找商家拉赞助便成为活动组织者的“第一要务”;“你有所求,我有所需”。商家同样需要借大学生的校园活动这一平台来好好地宣传自己一把。于是,大学生校园活动和商家宣传自然结缘。

“我认为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校学生会主管外联的副主席孟达在接受采访时说。以校学生会为例,从去年开始,校学生会在活动项目上就开始自负盈亏,没有学校的经费支持,很多活动办起来比较困难。他认为赞助在这里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家提供活动的部分经费,活动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帮助商家扩大知名度,双方的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从商家这一方来说,倾情于赞助学生活动,是因为这是商家走进校园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针对自身的发展特点,有一定针对性地赞助相关活动,对提升其在大学生中的名气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商家肯出钱赞助的原因也就是如此。他认为有赞助对学生活动的利远远大于弊,而谈到弊,主要是规模上的扩大,人力和时间上的耗费增多。商家赞助时对活动规模都有自己的要求。

校园的和谐和安宁是商业走进校园后颇受争议的话题,对此,孟达说,一所优秀的大学是有一定的包容性的,不是说有几个广告存在就损坏了其安宁。另外,学校在这方面把关还是比较严格的,例如横幅,要经过多次审批才可以在学校张挂。学生靠自己寻找赞助商,他认为是值得鼓励的,一方面弥补了学校学生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寻找赞助商的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能够提高学生沟通、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因为它是直接地与人打交道,而与人打交道是最能锻炼人的。

外联:夹在中间的尴尬

据悉,学校所有的社团学生会都设有外联部或者相关部门。而外联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活动拉赞助。例如社团联合会的外联部,其主要工作就是与其他高校联系和拉赞助,而拉赞助所占比例是远大于联系外校。而外联部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社联外联部部长吴昊。

有过多次拉赞助经历的吴昊和张春艳的感受一样,觉得拉赞助的确很辛苦,而且成功率很低。他认为,外联部的工作压力很大,毕竟其他部门都有固定的工作,不是太努力很被动也会有成绩,而外联部则需要自己努力主动。它是一个很尴尬的角色,处于商家和主办部门之间,商家问及活动很具体问题时,外联的同学并不是太清楚,外联的同学答应商家的某些条件,回来后主办方又不同意。有时候主办方的同学会陪同去拉赞助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时候就只有违约,无法做到之前答应商家的条件。虽然这违背诚信原则,但是有时候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商家的大多数要求都还是获得了满足,也不会再过追究。

至于商家走进校园的影响,吴昊认为的确有,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带来利益的同时弊端也是难免的,不能因噎废食,毕竟赞助商帮助解决了经费这个大难题。就如同改革开放,它让中国迅速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下来,随之而来的某些不好风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校级社团举办的活动拉赞助相对容易一些,院级社团就不是那么幸运了。据经济与管理学院康腾实践中心的同学透露,像康腾案例分析大赛这样在全校以至武汉地区都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外联工作的困难却非常大,拉赞助很难成功,而且赞助额非常小,往往只有几百元。很多商家一听说是院级社团举办的活动,就不太乐意出钱赞助。

有人说外联部拉赞助有提成,一般是10%到30%不等。而吴昊和张春艳说,非但没有,出去坐车和每月居高不下的电话费都是自己支付。

商家:为了扩大其影响力

企业之所以热衷于赞助高校学生校园活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高校是一块巨大的市场,大学生们拥有绝对的消费自主权,通过赞助高校活动,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宣传力度、培养最多的潜在顾客。第二,能够在宣传企业本身的同时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本着帮高校举办校园活动排忧解难的出发点,企业能够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公益责任心,博得社会对其品牌公益的认可。第三,高校是企业将来的人才库,企业乘此机会,以较小的代价宣传了企业文化、树立了品牌形象。第四,可以从大学生中获得活力,寻找新的思路,亦可作为企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赞助商走进了校园,孟达说,这是商家进入校园最直接、有效、简单的方式。而作为商家,又是如何在考虑这个问题呢?我们来听听美食文化节赞助商,群光广场的桂林人餐厅负责人欧阳红的介绍。

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地跟学生合作,赞助校园活动。选择校园是根据我们餐厅的特点确定的。餐厅本身的时尚性对年轻人有一定的吸引力,餐厅一半以上的顾客群都是师生。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在校园中的知名度并不算高,所以针对消费群,提高在校园里的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通过对校园活动的赞助在学生中宣传自己的品牌,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们。并且通过宣传活动,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群体的消费需要,以此来调整我们的方案。至于活动的效果,目前还没有得到体现。我们对活动的宣传力度还算满意。但是有时候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并没有很多地兑现之前的承诺。

而据张春艳介绍,多数商家都认为活动的效果与自己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很少有商家愿意回头赞

助第二次。赞助得较多的商家比较固定,它的消费群基本都是学生,非在学校做宣传不可,比如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

团委:经费不足需要商家赞助

“学校经费紧张,很多活动项目都没能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因此这类活动举办时只能依靠学生自己努力设法解决。”作为主管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校团委老师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文云冬(校团委科技与实践办公室)校园活动寻求商家合作,不仅在我校,在同档次知名兄弟院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现象。

作为一名老师,从内心来说我是不太同意这种做法的。首先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害怕同学们在与商家的交涉过程中受骗。其次,校园活动广泛寻求商家赞助,会使活动的商业气息过浓,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象牙塔的纯洁。再者,商家大多都是想通过校园活动推销自己的产品、宣传自己的品牌,但是这些产品的质量究竟是否合格、是不是真的适合同学们,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和把关,就有可能形成一种错误的导向。

当然,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举办校园活动,学校活动经费不足,是大家找商家合作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这一点上看,拉赞助又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了解社会现状,了解市场需要,并在与商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协商成功,得到的不仅是商家的赞助,还有一种成就感,这与学校直接拨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校园活动都适合与商家合作。文体活动与商家合作还可以,但有些政治性比较强的,如团员风采大赛,或者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有关的活动,就不太合适了。对于具体的某项校园活动,能否寻求商家合作,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合作,应及时咨询老师和接受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监督。

老师:商家在乎的只是利益

张丽立(经济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学副教授)商家为什么肯投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商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学生,也就是他找活动来帮助宣传,二也有可能是学生活动拉商家,商家可能觉得社团的声望、活动都还不错,所以才肯投资。说到底商家在乎的都只是他的经济利益而已。

至于商家和学生活动的关系,不是完全的广告关系,只能算成是商家利用学生活动作的一种宣传吧。虽然不是完全商业广告那么经济化,利益化,可是他们之间都是有互相回报的关系的。拉赞助的时候学生肯定都作过这样那样的承诺,比如冠名,比如组织人员必须穿戴有企业标志的衣物等等。但这只是表象,商家真正要的是其知名度的提高,达到宣传效果,而这就与学生活动办的好坏直接相关了。学生社团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做好活动而拉些赞助,最终目的也应该落回到做好活动上来,只有这样,这种相互投资的局面才能达到平衡。现在有些学生活动偏离了原来的方向,为了拉赞助而办活动,并不注意活动的质量,这样在学生中社团的威信要降低,在商家方面恐怕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终只能落个不欢而散。

我本人是同意进行尝试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是对学生社团和商家都有利的。如果能把握好商业和活动,真正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当然就最好了。

学生:支持声音居多

张 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认为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拿到一定的活动经费,也为企业的形象做宣传,这样做法很不错,双方的合作是可以达到双赢的。就象一个市场一样,如果双方合作得好,活动组织得好,在学生中影响很大,参与的同学比较多,这种行为当然可以鼓励。当然,学校毕竟是学校,这种行为不能太过度,影响学生学习,影响学校正常活动就不好了。学校对这方面的管理也要完善点,对赞助商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约束。

马 超(新闻与传播学院):对于学生活动中有赞助的情况,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只要活动不是频频出现赞助商的广告宣传,而是仅仅打横幅,字幕等,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它比单纯宣传要好。例如在某院的迎新晚会上,有3次有关企业的无聊互动提问,这样的形式让人反感。

余臻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对赞助中适度宣传表示理解,这是对投资的必要回报,支持这种行为,比纯粹的宣传要活跃,更好。

马建涛(电气工程学院) : 拉赞助,一定要以武大为本,要体现自己的特点,要顾全我们学校的声誉等问题。也要有一定限度的,不能因为他们出钱就答应他们的一切要求。

程 英(药学院):我不太喜欢学校里的活动中掺杂太多商业的成分,有时甚至有些排斥。这会使校园那种单纯气氛变质。但从一个主办方的角度去考虑,赞助商的资金支持又是必须的。

程 欢(哲学院):我认为活动有赞助很好,学生方与赞助方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关系。但是,对赞助商要有所选择,其产品本身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面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导向和影响。 付海龙(测绘学院):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完全支持。

我们:一直在思考

越来越多的商家走进了校园,越来越多具有商业性质的宣传海报和横幅进入我们的视线。他们在给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带来资金支持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什么?对校园这方净土的侵蚀?对校园生活的增彩?对校园环境的破坏?还是兼而有之或者另有其它?当充满商业味道的信号一个又一个地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映像时,我们的心灵真的会因此而变得浮躁、功利吗?当我们囊中羞涩无力完全解决活动经费问题,当赞助商真正走进校园时,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又是何种态度,会同意吗?

怎样把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办成大学生充分品味大学文化的盛宴,而非商家的产品大展销;办成大学生生动领略大学精神的宽广平台,而不致变成商家对潜在或未来

媒体链接——

《海大青年》:校园赞助能走多远?

商业化与学术化的矛盾交锋已经不容回避。对于我校商业战场的集中地-商业中心附近频繁的商家出没的宣传活动,6.8%的人感到反感,认为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会影响校园文化氛围,13.6%表现出有兴趣,认为其方便满足学生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商业化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已经刻不容缓,大学作为社会的微型缩影也不再仅仅是雏形而已经日益成熟。但是,商业化的过分介入对于大学人文气息的培养,历史文化的积淀所带来的影响却不得不让人掩卷沉思。

或许,作为大学校园思想活跃的主阵地,就注定永远也无法安静。但怎样不使它微缩成社会的载体,怎样担负传承薪火的重任,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

而作为大学校园活跃的附属品——校园赞助,究竟能走多远?无论是27.3%的不容乐观,还是29.5%的比较乐观,亦或是22.7%的维持现状,以及其他什么选择或许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疑问。

新浪网:校园活动还是商业促销宣传?

在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商家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类似击鼓传花般热闹的场面;看到的是活动之后商家大摇其头不愿再次投入的让人颇有点心酸的场面。而引入了资金的学生校园活动依然在种种困境中艰难进行。资金的亮点往往遮住了活动组织者原本明亮智慧的眼睛,使他们忽略了对问题本质的追问。

撇开外在的政策性、制度性因素,一些大学生校园活动为何陷于困境?笔者认为根本性的问题是理念。现有的理念需要转变。首先判断校园活动成败的标准要改变。未必多花钱就能办好校园文化活动;未必有了大场面、大手笔就一定会有大收获、好效果;未必颁发的奖品高档就一定能让胜出者“实至名归”。 其次是要树立起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理念和服务理念。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全体在校大学生共同参与的素质拓展平台,而不仅仅是少数才高八斗、能歌善舞者的“我型我秀”。另外,还应变革和创新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模式和评判标准,贴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在这个基础上,打造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纵然有资金缺口,那也无须发愁。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楹联知识--对联的用典

楹联知识--对联的用典

●李岫春

顾名思义,用典这一手法,就是在对联中运用典故。什么叫典故呢?简言之,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我国旧体诗文中多喜用典,对联亦如此。但对联不一定都要用典,不少对联因为用典而使其光彩夺目,文情隽永。如用典不当,也会使作品褪色。用典要讲技巧,必须做到恰当合理,有的放矢,过分和不及都将成为败笔。

一、用典要有思想性

如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写的一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

惜分阴”。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二、用典要准确

用好典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必须做到用典准确,切不可典义失调。

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袁世凯本想利用小凤仙以磨洗蔡锷心志,但小凤仙与蔡锷相识后,结为知音,爱憎同道,视为患难知己,后来小凤仙冒险救蔡脱身,完成倒袁大业。不幸蔡病逝,作者将蔡比周郎岁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凯是曹操,用典贴切;下联将自己比做红拂,将蔡锷比做李靖。两喻中人物同是在政治上做过一番大事业的英雄,所以此联用典贴切、自然,令人生发联想。

三、用典要新颖

典故是静态的,用典贵在活用,可使典故鲜活起来,给读者以新鲜、真实、完美的感觉。这就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主客观意识融进典故中去,使它具有独特的韵味。

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马一浮赠毛泽东联:

旋乾转坤,与民更始

开物成务,示我周行

这副联用了四句成语,“旋乾转坤”出自韩愈《潮洲刺史谢上表》一文,这里是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民更始”出自《汉书〃武帝》,这里是喻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改造旧的社会面貌,除旧布新。下联的“开物成务”出自《易经〃卜辞上》,这里是说毛泽东通晓万物之理,按理办事,从而得以成功。“示我周行”,出自《诗经〃大雅〃鹿鸣》,这里是说毛泽东为全国人民指出了很好的建设新中国的方法和道路。这些典故,一字不改,现成照搬。整个对联对仗极其工整,气魄宏大,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既是用典之妙品,又是集成语联之佳作。

成都武侯祠联写得出人意料: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作者赵藩借鉴清末岑春煊、刘丙章先后任四川总督,其一宽一严、尽失其度,终至失误的教训,托出诸葛亮的治蜀之道,针贬时政,颇有余味。赵为岑春煊老师,联语一语双关,明写诸葛亮治蜀之功,暗示岑治蜀之过,致使岑后来迷路得返,当归功于此联之妙力。此联作为墓祠联,不见悲寒之色,用典奇绝,笔法乃联中稀品。毛主席当年游武侯祠时,对此联极为赏识。

下面谈谈用典的几种方式:

拈 用

将古诗文中的原话照搬或稍加改动而成联,称拈用。 如杭州岳庙联:

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

上联引自岳飞的话:“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只将顺序颠倒一下,属拈来之笔,下联引自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只改动几个字、即翻成新联。

掇 合

在一联里,将不同作品中的互不相干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典故掇在一起,为同一主题服务,即称掇合。

如安徽霍山县韩信祠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此寥寥十字,便全面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上联“生死一知己”,是说韩信得以重用及后来谋反被识破者,均为萧何一人。世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理也。下联是说,韩信在早年因家贫挨饿,幸被一洗衣妇人救助,才保全生命。后韩谋反被捕,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之手,即是下联的含义。

出 新

即用原来的典故翻出新意。

如河南南阳卧龙岗诸葛庐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有何辩襄阳南阳

据传此联为清代咸丰年间的南阳知府顾嘉衡所做。有关部门对茅庐的所在地,多有争议,一说在湖北襄阳的隆中,一说在河南南阳。顾嘉衡是清襄阳人,当时他正在南阳任职,地方人士要他证明茅庐的出处,顾颇感为难,于是便撰写一联于卧龙岗处。意思是说既然诸葛亮对政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功绩扬名天下,又何必去为茅庐这一小事而争论不休呢?此联句显示了作者的大度胸怀。

脱 化

即用典用得不着形迹、使典故原来的风貌不易被人察觉。 例如湖南岳阳楼一联:

四面湖山收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乍看不见用典,其实不然。下联应是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脱化。重在“忧乐”二字。二字关情,用得极巧。

改 造

即对所用典故的内容做一番改动,以为己用。

请看下联: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传说此联为清代大学土纪晓岚所做,因他的府上人多次被庸医所误,故对不学无术的庸医恨之入骨。为此,他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改变成一幅嘲讽庸医的妙对。按原诗的意思是说,因为没有才华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因为身体多病,连老友也疏远了。改联不变一字,只调换了“才”、“明”、“病”、“故”四字的位臵,意思则变成为由于庸医所致遭财主嫌弃,由于总出事,故病人都不来求医。可称神来之笔,令人称奇。此为改造典故的很好范例。当然,对用典的改造,不仅在于

动字,有的可用原意,有的反其意而用等等。这要作者通晓典故,掌握好用典的分寸及典故的内涵及外延特点,才能得心应手,改出新意,不落俗套。

修 饰

修饰即摘取原文中、诗词中的句子加以修正,以符合对联的要求。

下联是清末秀才许经明为明诚学校所题之联:

明以辩之,学以聚之

诚者成也,校者教也

联中四小句,形成字句对,集引对,联首二字藏“明诚”二字,以誉明诚学校之意,后半句首字冠“学校”二字,主语诚、校与谓语成、教分别构成叠词,妙趣横生。上句“明以辩之”,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诚之”,在明辩之句中加一“以”字。“学以聚之”语出《易经〃乾卦》:君子“学以聚之”。下句“诚者成也”,出自《礼记》,原文为“诚者,自成也”,删去一个“自”字。 “校者教之”出自《史记〃儒林传》正文。上句的意思是说,学者要对所学知识必须加以分辨以求其解。学者以学而聚,亦学问之聚处。

下联的意思是说教育十分重视“诚”的,只有讲诚,方成大器,联语典雅自然,主意深邃,堪称奇绝之作。

四、用典要照应主题

做对联,不仅形式上要对称,内容上更要讲对称,用典时特别要注意它的对称形式,即文与义的关系。如上下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典故,典故之间内容要和谐,性质要对称,不要生拉硬扯。典故的引用必须服务于主题,这是关键。因为用典的作用是让人们从典故中更深刻地领悟联语的旨意。如果用典失误,文义错节,题典火调,必然使读者误入歧途。

如庐山白鹿升仙台(又称街碑亭)一联写的与内容十分贴切: 故从此处寻踪迹

更有何人告太平

史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之时,有一名周颠的疯和尚,于南京处唱太平歌,歌词大意是说:“朱元漳当了皇帝,天下会得太平”。朱听说后,派人将其招至军中,随军而行。在朱元璋横渡长江时,狂风大作,兵马难行。周颠立于船头,向天大叫数声风雨骤止,顺利渡江,后周颠告辞要走,朱元璋问去何方?周答:我是庐山竹林寺僧人。后来人们传说他在仙人洞北竹村等处骑白

鹿升天而去。朱元璋为他在此建升仙台和御碑亭。此联之妙,在于它全面地将故事化为联内,文辞紧扣主题,语言平中具奇,非大家所不能为。

五、用典要自然得体

要明白用典不是点缀作品更不是炫耀文采,卖弄风骚。用典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目的。作品是给人看的,用典必须做到不生涩、不枯燥、不失度、不牵强。中国历史典故浩若烟海,我们用典的范围毕竟有限,使用典故必须避免那些生涩、偏颇、繁乱、含义不清以及不称为典故的“典故”入联。更不能随意串联一些成语、典故或者人名以成联,使人读之生厌或不知所云。典故要给人以美感,要成为点睛之笔。

如蒲松龄的镇纸铜条联写的就十分成功: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联语中连用两个典故,上联借用项羽救赵过漳水后,沉船、破釜、背水一战,终获大捷的典故,无半点雕琢之感。下联借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熬十年,绝不罢休的顽强意志和远大志向。

六、用典要积极上进

典故是几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但由于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有的典故有很浓郁的封建落后色彩,如“人生如梦,攀龙附凤、黄金屋、男尊女卑、黄道吉日、盖棺论定、金榜题名”等等,用这些词时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会陷入封建思想的团圆之中。古为今用必须注意思想性和政治性。毛泽东是用典的高手,在他的诗作中,典故屡见不鲜,像吴刚、嫦娥、孙大圣、唐僧、神女、湘妃、牛郎、盗跖、玉皇、五帝、孔子、陶令、曹操、霸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他的笔下运用得十分自如、自然。例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联句。如何做好对联,无捷径可走,必须平时多读一些名诗、名句、名联,久而久之,会得悟其真谛。多写,首先应在多读的基础之上。总之,在用典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创作出新的胆识,不要在别人的陈词滥调中爬行。这是我们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

对联知识——对联的用典与出新

  顾名思义,用典这一手法,就是在对联中运用典故。什么叫典故呢?简言之,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我国旧体诗文中多喜用典,对联亦如此。但对联不一定都要用典,不少对联因为用典而使其光彩夺目,文情隽永。如用典不当,也会使作品褪色。用典要讲技巧,必须做到恰当合理,有的放矢,过分和不及都将成为败笔。

  (一)用典要有思想性

  如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写的一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二)用典要准确

  用好典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必须做到用典准确,切不可典义失调。

  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袁世凯本想利用小凤仙以磨洗蔡锷心志,但小凤仙与蔡锷相识后,结为知音,爱憎同道,视为患难知己,后来小凤仙冒险救蔡脱身,完成倒袁大业。不幸蔡病逝,作者将蔡比周郎岁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凯是曹操,用典贴切;下联将自己比做红拂,将蔡锷比做李靖。两喻中人物同是在政治上做过一番大事业的英雄,所以此联用典贴切、自然,令人生发联想。

  (三)用典要新颖

  典故是静态的,用典贵在活用,可使典故鲜活起来,给读者以新鲜、真实、完美的感觉。这就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主客观意识融进典故中去,使它具有独特的韵味。

  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马一浮赠毛泽东联:

  旋乾转坤,与民更始

  开物成务,示我周行

  这副联用了四句成语,“旋乾转坤”出自韩愈《潮洲刺史谢上表》一文,这里是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民更始”出自《汉书·武帝》,这里是喻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改造旧的社会面貌,除旧布新。下联的“开物成务”出自《易经·卜辞上》,这里是说毛泽东通晓万物之理,按理办事,从而得以成功。“示我周行”,出自《诗经·大雅·鹿鸣》,这里是说毛泽东为全国人民指出了很好的建设新中国的方法和道路。这些典故,一字不改,现成照搬。整个对联对仗极其工整,气魄宏大,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既是用典之妙品,又是集成语联之佳作。

  成都武侯祠联写得出人意料: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作者赵藩借鉴清末岑春煊、刘丙章先后任四川总督,其一宽一严、尽失其度,终至失误的教训,托出诸葛亮的治蜀之道,针贬时政,颇有余味。赵为岑春煊老师,联语一语双关,明写诸葛亮治蜀之功,暗示岑治蜀之过,致使岑后来迷路得返,当归功于此联之妙力。此联作为墓祠联,不见悲寒之色,用典奇绝,笔法乃联中稀品。毛主席当年游武侯祠时,对此联极为赏识。

  下面谈谈用典的几种方式:

  拈用

  将古诗文中的原话照搬或稍加改动而成联,称拈用。

  如杭州岳庙联:

  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

  上联引自岳飞的话:“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只将顺序颠倒一下,属拈来之笔,下联引自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只改动几个字、即翻成新联。

  掇合

  在一联里,将不同作品中的互不相干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典故掇在一起,为同一主题服务,即称掇合。

  如安徽霍山县韩信祠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此寥寥十字,便全面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上联“生死一知己”,是说韩信得以重用及后来谋反被识破者,均为萧何一人。世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理也。下联是说,韩信在早年因家贫挨饿,幸被一洗衣妇人救助,才保全生命。后韩谋反被捕,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之手,即是下联的含义。

联合国知识

联合国简介

联合国

自1945年成立伊始,联合国(United Nations)即成为世界政治活动的中心舞台,半个世纪以来,它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调和国家间的矛盾,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联合国又汇集了各个会员国不同的利益,联大讨论的议题、通过的决议往往涉及到各国的利害关系,就这个意义上讲,联合国也是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相互争夺、相互妥协的谈判场。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从两极体制开始向多极化过渡,在这一过程中,联合国将发挥比以往更重要的作用。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七五八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立足于第三世界,在冷战期间为世界和平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冷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开始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联合国,并在其中扮演了突出而富有建设性的角色,肯定并赞成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联合国地位的提高,中国在联合国的政治角逐对于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今天的联合国组织不仅关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也致力于

促进全球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议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环境、教育和卫生等诸多领域,几乎所有的重要跨国议题都被列入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在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中遵循有关程序进行对话、磋商、谈判,并争取最终达成协议和履行协议,是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共同关心的国际议题的主要方式。

【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福利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为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应遵循下列原则:

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

各会员国应该忠实履行根据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 各会员国应该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使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 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

内管辖的事项,但此项规定不应妨碍联合国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的行为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

【会员国】

凡要求加入联合国的国家必须提交一份申请书,声明接受联合国宪章所载义务,由安理会推荐,经联合国2/3多数的会员国通过,即被接纳为会员国,安理会对联合国某一会员国采取防止行动或强制行动时,联合国大会可根据安理会建议中止该国行使会员国的权利和特权,安理会可决定恢复这些权利和特权的行使。对一再违背宪章原则的会员国,大会可根据安理会的建议将其开除出联合国。截至2002年9月,联合国共有会员国191个,其中创始会员国50个(原为51个。捷克斯洛伐克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于1993年1月1日分为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捷、斯同时于1月19日被联合国接纳为新会员国)。会员国在联合国所在地设有常驻代表团,观察员国在联合国设有常驻办事处。

【总部】

联合国总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在瑞士日内瓦。

【网址】www.un.org

【徽记和旗帜】联合国的正式徽记是一个从北极俯瞰的世界地

图,周围是两支对称的橄榄枝。联合国旗帜的底色为浅蓝色,正中是一个白色的联合国徽记。

【组织机构】 联合国有六个主要机构: 大会 The General Assembly

安全理事会 The Security Council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托管理事会 The Trusteeship Council

国际法院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秘书处 The Secretariat

(1)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大会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问题或事项,并向会员国和安理会提出建议。大会接受并审议安理会及联合国其他机构的报告;选举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的理事国;选举国际法院的法官;根据安理会推荐批准接纳新会员国和委任秘书长。联合国的预算和会员国分摊的会费比额都需经大会讨论决定。每一会员国在大会有一个投票权。宪章还同时规定,关于安理会正在审议的任何争端或局势,非经安理会请求,大会不得提出任何建议。 大会每年举行一届常会,于9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二在联合国总部开幕,通常持续到12月中下旬。大会可在会议期间决定暂时休会,并可在以后复会,但必须在下届常会开幕前闭幕。每届常会开会时,多数会员国派其外交部长或其他部长级官员率代表团出席,一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到会发表讲话。

(2)安全理事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宪章规定,中、法、苏、英、美为常任理事国。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后,其席位于1991年12月27日由俄罗斯继承。非常任理事国按地区分配原则选出,即亚洲和非洲5个、拉美2个、东欧1个、西欧及其他国家2个,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每年改选5个,不能连选连任。 按宪章规定,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安理会的职能是:根据宪章规定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决定;调查任何国际争端或可能引起国际摩擦的任何局势,促请争端当事国采用和平的方法解决争端;断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行为,并可采取经济、外交或军事制裁行动来反对侵略;负责拟订军备管制计划;向大会推荐新会员国和秘书长;行使联合国关于战略托管的职能。安理会在履行其职能时,应遵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有关规定。 安理会的表决原则是:每一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程序问题由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的赞成票决定;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都可以否决实质问题的决议案,即每个常任理事国在实质问题上都拥有否决权,但弃权票通常不构成否决。同时宪章还规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决议,争端的当事国不得参加表决。

(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大会权力之下,负责协调联合国及各专门机构即所谓“联合国系统”的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工作,由54个理事国组成。理事国任期三年,每届联大需改选其中18个,可以连选连任。经社理事会席位按地区分配如下:非洲14个;亚洲1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0个;东欧6个;西欧及其他国家13个。上述分配原则同样适用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从1971年起中国一直是经社理事会理事国。

(4)托管理事会:主要负责监督对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下的领土的管理。托管理事会由管理托管领土的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非管理托管领土国及经大会选举的必要数额的其他会员国组成。托管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负责审查托管领土居民的请愿书,定期视察托管领土,托管理事会决议由半数以上理事国赞成通过,经联合国大会通过生效。

(5)国际法院:联合国的重要司法机构,总部设在荷兰海牙。法院由15名不同国籍的独立法官组成。法官候选人由各国政府根据本国著名国际法专家组成的国家团体的提名予以推荐,在大会和安理会分别获绝对多数赞成票者才能当选,任期九年,可连选连任。当选的法官应具有在其本国被任命担任最高司法职务所要求的资格,或者是公认的国际法权威。选举结果必须使法院作为一个整体能代表世界各种主要的文化和法律体系。国际法院选举正、副院长各一个,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6)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成,其职责是为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服务,并负责执行这些机构所制定的方案和政策。 模拟联合国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是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人组织的活动。青年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自身可以发挥的作用。

模拟联合国发源于美国,具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吸引了全球两百多万高中生和大学生,每年全球举办近400个模拟联合国会议,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美国的许多大学、高中每年都要举办类似的活动,并以具体的规章秩序使之制度化。其中以哈佛

大学的模拟联合国组织最为著名也最为成熟。此外,美国还有“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每年全美各大高校的学生齐聚纽约,探讨世界问题,影响甚深。荷兰海牙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组委会还将大会通过的决议递交给联合国秘书长,并保存在联合国图书馆,这样既使各国的青年学生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交流,又赋予了这项活动更真实的色彩。

尽管模拟联合国在许多国家搞得如火如荼,但它一直到90年代中期才进入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在为这一活动的推广作着不懈的努力。 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全球化时代,在我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对联合国的了解,更为同学们打开一扇窗,提供了一个舞台,让大家关心世界,用国际眼光来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这有利他们树立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服务,为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 这是一项健康积极、极富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模拟联合国活动能够增强同学们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结构、程序和功能的认识,促进他们对于当前的重大国际议题的理解,让他们以国际的眼光来看问题。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研究和写作的能力,公开发言和辩论的能力,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运用英语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模拟联合国中所探讨的涉及裁军、环

保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国际议题多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这有助于加强跨学科的交流。

热忱的欢迎

我们关注政治冲突,关注经济合作,关注社会文化,关注民生发展,关注亚洲、关注世界,这里有外交官的纵横捭阖,这里有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这里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憧憬,这里是亚洲青年人激发智慧、建立友谊的殿堂,这就是

长沙理工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2010年长沙理工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诚邀全校各学院的同学们参加!

CSUSTMUN点滴

会议名称:2010年长沙理工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

会议时间:2010年5月31日至6月1日

会议地点:长沙理工大学

会议主办方: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会议构成

2010年长沙理工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有1个委员会供代表选择,委员会提供一

个议题。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英文 15个成员国(多代表)

Security Council English 15 member states (Multiple Delegates)

议题一:聚焦全球核问题

Topic: Global Nuclear Issues

会议之外

Social Events

每一天会后,我们为代表们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当您为白天的紧张讨论而有

些疲惫时,加入我们的活动吧,放松您的心情!

酒会

自由讨论

闭幕式

知识对联赏析等

  科学知识读起来往往感到枯燥乏味,但它一旦写入对联,往往会妙趣无穷,耐人回味。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副数学知识联。60岁为一花甲,两个花甲为120岁,三七岁月,即21岁,相加恰好是141岁;70岁称为古稀,双庆古稀是140岁,更多一度春秋,即1岁,合计也是141岁。上下联对得十分贴切,恰到好处,天衣无缝。

  水底日为天上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这是一副物理学对联。一个是说利用水当镜子,反射成像;另一个是说利用眼作透镜成像。光学定律融于联中,令人拍案叫绝。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是一副天文气象知识对联。上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气象知识春雷与秋雷,一形一声,妙趣横生。下联从月的形状上介绍了天文知识。阴历每月的初八、初九,月亮上部缺了一半,似弓形,故曰“上弦弓”。残月发生在阴历的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月亮下半部缺了一半,故曰“下弦弓”。

  做买卖为何称为做“生意” 荆慧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生意”二字的解释有两条,一是“富有生命力的气象”或“生机”:二是“商业经营”或“职业”。

  其实,“生意”一词本是指生物有生命,即具有生机之意。而把做买卖称为“做生意”,最早见于南朝宋时期《世说新语·言语》:“庚樨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注引了晋傅灭咸《羽扇赋》序里的一个故事:以前孙吴时(指孙权所建立的东吴),曾有人把鸟翼用剪刀剪下,扇起来风力不减,如同圆扇一样。但当时都没有“生意”,直到灭吴之后,才得到大家的使用。

  这里的“生意”一词即是说物品能够引起人的兴趣,才会被人买去。后来,人们遂将做买卖之事称为“做生意”,意思是卖东西时首先要让人感兴趣,之后买卖才具有生机。把做买卖称“做生意”,即祈盼买卖兴隆之意。明代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中有一句“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是将做买卖称为做“生意”的首次记载。

推荐访问:春联 知识 有关春联的知识 春联的知识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