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的小说]冯骥才小说有什么特点

论冯骥才的津味小说

论冯骥才的津味小说

最初接触地域文学就是读冯骥才的津味小说,身为天津人的我一下子就被那份亲切感所吸引,还曾一度用自己比较标准的天津话来读他的小说,乐趣无穷。津味小说是地域文化小说中语言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它运用口语化的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神鞭》中介绍天皇会的“这天皇会最热闹。津门各会挖空心思琢磨出的绝活,也都在这天拿出来露一手。”《三寸金莲》中“奶奶心里没有谱,没言声。”这些口语化的词让整篇文章都参入一丝俏皮的感觉。津味小说语言最突出的当然还是老天津卫的斗嘴的话还有俏皮话,例如《神鞭》中玻璃花与傻二第一次见面时二人的对话:“这位大爷,你老开心顺气。抬抬胳膊放他们几位过去就算了。”“嘿,傻巴,哪位没提裤子,把你露出来了?你也不找块不渗水的地,撒泡尿照照自己。这是嘛地界,你敢扎一头!”“今儿,大伙都图个吉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老也少生气。”“看来,你小子倒挺孝顺。告诉你,三爷向来肚子里没气,专会气人!”“ 外边人都议论着,拿辫子当刀枪使唤,真是蝎子屎--毒(独)一份儿了。”这样地域风格浓郁的对话透露出冯骥才对天津人语言中黑色幽默的感悟,他用极具讽刺性的言语刻画了这样一个市井小民地痞无赖的形象,深度描写了当时天津这一类人的生活状态。总而言之,语言是津味小说给读者地域化感觉的第一步棋。

冯骥才的几部长篇代表作《三寸金莲》、《神鞭》、《阴阳八卦》等都采取了章回小说的形式。每部小说都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回目。例如《神鞭》第一回、邪气撞邪气;第二回、跳出一个大傻巴;第三回、请神容易送神难……《阴阳八卦》中不但分章回写故事,每一回还有回前诗,第一回的回前诗写道“浮火看似灭,暗火心中留,心火要高起,还需一瓢油。”冯骥才的津味小说采用章回体是再适合不过的,他的故事多选取老天津卫的奇人异事,在今人看来像是传说故事,采用章回小说形式与说书人脚本中分章回讲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冯骥才的小说大多选取一部分人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几件事情。《神鞭》中傻二预见玻璃花;玻璃花请人帮忙教训傻二;傻二收徒弟;傻二加入义和团;神鞭被打断到最后傻二成为神枪手。采用章回写法使小说层次更加清晰,使整篇文章呈现出傻二这一中心人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世外高手蜕变成为一个爱国人士的各个阶段。

说冯骥才的小说像说书人的脚本不光体现在他采用章回小说的形式上,他喜欢写平凡人身上发生的不平凡的事情。他的故事里的人物还都透着个“奇”字。《神鞭》中的傻二那一头乌黑坚韧的头发编成的辫子可以变成武器,《阴阳八卦》中的大少爷惹惹,他虽是个凡夫俗子,但是在危难之时,却得到那么多奇人异士的帮助,也可以说是个奇人。天津人喜欢看热闹,更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奇人异事,一件普通的事情经过口耳相传也能说出个神来。津味小说自然也就少不了这样的人和事。但奇人不是有神仙相助,冯骥才意在突出人物的“专”。《神鞭》中“听说,他爹罚他,就把他小辫拴在树上吊着。”主人公从小就开始练功才把辫子功练得这样炉火纯青,故事其他高手也都是经过一番苦练才让人瞠目结舌。

津味小说描写的津味浓郁呛人,一股市井气息贯穿全文。不论是《神鞭》中天皇会的描写“据说今年各会出得最齐全,憋了好几年没露面的太狮、鹤龄、鲜花、宝鼎、黄绳、大乐、捷兽、八仙等等,不知犯哪股劲,全都冒出来了。百姓们提早顺着出会路线占好地界,挤不上前的就爬墙上房。有头有脸的人家,沿途搭架罩棚,就像坐在包厢里,等候各会来到,一道道细心观赏。”这样热闹的场景还是玻璃花用枪吓跑了傻二的落魄场景,作者都以一名窥探者的视角写出了市井人的喜怒哀乐,正是这种视角把读者真正带入了这样一个喧嚣的世界去看那一些人的丑恶和另一些人的可爱,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就是他们的邻居,看着他们的故事在自己身边发生。

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是冯骥才小说中的主要思想,他之所以选择天津文化作

为背景,一方面只因为他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就此在天津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它独特的乡土文化和历史积淀。作者将对天津文化的热爱上升到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自豪。《神鞭》中祖宗的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神,是我们世世代代要继承的瑰宝。

冯骥才小小说二题

  苏七块

  苏大夫本名苏金伞,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吗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伞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痛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两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

  “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大 回

  大回姓回,人高马大,手大脚大嘴大耳朵大,人叫他大回。

  叫惯了大回,反倒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大回是能人,专攻垂钓。手里一根竹竿子,就是钓鱼竿;一个使针敲成的钩,就是钓鱼钩;一根纳鞋底子用的上了蜡的细线绳,就是钓鱼线;还有一片鸽子的羽毛拴在线绳上,就是鱼漂。只凭这几样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他蹲在坑边,顶多七天,能把坑里几千条鱼钓光了。连鱼秧子也逃不掉。

  甭管水里的鱼多杂,他想要哪种就专上哪种鱼;他还能钓完公鱼钓母鱼,一对对地往上钓。他钓的大鱼比他还沉,钓的小鱼比钓鱼钩还小。

  人说钓鱼凭的是运气,他凭的却是能耐。

  钓鲫鱼用的红虫子,又小又细,好赛线头,而且只有一层薄皮儿,里边一兜儿血红的水。要想把钓鱼钩穿进去,那可不易;弄不好钩尖一斜,一股红水出来,单剩下一层皮儿了。可人家大回把红虫子全放在嘴里,在腮帮子那里存着。用的时候,手指捏着钓钩,张开嘴把钩往里边一挂,保管把那小红虫漂漂亮亮穿在钩上。就这手活,谁会?

  他无论钓什么都有绝法,比方钓王八。

  钓鱼时钓到王八,都是竿儿弯,线不动,很容易疑惑是钓到了水下边的石块。心里急,一使劲,线断了!大回不急,稳稳绷住。停了会儿,见线一走,认准那是王八在爬,就更不急着提竿。

  尤其大王八,被钩住之后,便用两只前爪子抓住了草,假若用力提竿,竿不折线断。每到这时候,大回便从腰间摸出一个铜环,从钓竿的底把套进去,穿过钓竿一松手,铜环便顺着钓鱼线溜下去。

  水底下的王八正吃着劲儿,忽见一个锃亮的东西直朝自己的脑袋飞来,不知是吗,扬起前爪子一挡,这便松开下边的草。嘿,就势把它舒舒服服地提上来!

  这招这法,还在哪儿见过?

  天津卫人过年有个风俗,便是放生。就是把一条活鲤鱼放到河里。为的是行善,求好报。放鱼时,要在鱼的背鳍上拴一根红绳,做个记号。倘若第二年把这鱼打上来,就再拴一根红绳。第三年照样还拴一根。据说这种背上拴着三根红绳的鲤鱼,放到河里,可以跳龙门。一切人间的福禄寿财,就全招来了。

  可是鲤鱼到处有,拴红绳的鱼无处弄到。鱼要是给钓钩钩过一次,就变得又灵又贼。拴一根红绳的鲤鱼在鱼市上偶尔还能看见,拴两根红绳的鲤鱼看不见,拴三根红绳的连撒网打鱼的也没瞧见过。你想花大价钱买?他会笑着说:“你有本事把河淘干了,我就有本事把它弄上来。”

  怎么办?找大回。天津卫八大家都是一进腊月,就跟大回订这种三根红绳的鲤鱼了。

  大回站在河边,看好鱼道。鱼道就是鱼在水里常走的路。大回有双神眼,能一眼看到水里。他瞧准鲤鱼常待的地界,把一个面团扔下去。这面团比栗子大,小鱼吃不进嘴,大鱼一口一个。

  但这面团里边决不下钩,纯粹是扔到河里喂鱼,一天扔一个。开头,那贼乎乎的大鱼冒着危险试着吃,一吃没事,第二天再来一个,胆儿便渐渐大起,以后见了面团张嘴就吞。半个月二十天后,大回心想差不多了,用钓钩钩个面团扔下去。错不了——一条拴红绳的大鲤鱼就结结实实绷住了。

  可是这法子最多只能钓到拴两根红绳的鲤鱼。三根红绳的鲤鱼决不上钩。这三根绳的鲤鱼已经被钓到三次,就是吃屎也不敢再吃面团了。使吗法子?就用小孩的巴巴做鱼食!——大回不是把鱼琢磨透了?

  南门外那些水坑,哪个坑里有吗鱼,哪个坑里的鱼大,哪个坑的鱼有多少条,他心里全一清二楚。他能把坑里的鱼全钓绝了,但他也决不把任何一个坑里的鱼钓绝了。钓绝了,他玩吗?

  故而,小鱼不钓,等它长大;母鱼不钓,等它产卵。远近钓者就称他“鱼绝后”——这可不是骂他,是夸他。

  这外号并不好——

  辛亥变革后的第三年,夏至后转一天,大回钓了一天鱼,人困马乏。多半辈子,整天站在坑边河边,风吹日晒,身子里的油耗得差不多了。他在鼓楼北的聚合成饭庄,吃饱肚子喝足酒,提着一篓子鱼摇摇晃晃回家。走不动就靠墙睡会儿。他家在北城根,这一段路不近,他走走停停直到午夜,迷迷糊糊就趴在大街上了。

  这时街上走过来一辆拉东西的马车,赶车人在车上睡着了。但就是醒着也瞧不见他——凑巧这段路的几盏街灯给风吹灭了。这真是该活死不了,该死活不了。马车从他身上压过去时,车夫那老家伙睡得太死,居然也没觉出来,转天亮才叫人发现,大回给车压成一个片儿了,赛张纸似的贴在地面上。奇怪的是,人压瘪了,鱼篓子却没压着,里边的鱼还都活着。等巡警一追查,更奇怪的是,那车上拉的东西,竟然是一车鱼!这事叫人听了一怔一惊,脖子后边冒出凉气来。

  有人说,这事坏就坏在他那个外号上了,“鱼绝后”就是叫“鱼”把他“绝后”了。但也有人说,这是上天的报应,他一辈子钓的鱼实在太多了,龙王爷叫他去以命抵命。可事情传到东城里的文人裴文锦——裴五爷那里,人家念书的人说的话就另一个味儿了。人家说:

  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冯骥才小说的语言特色

郑州大 学 学报

哲 学 社科会学

一 九 版又九年 四 组第

。八八六八 八 六 六六八六八 六六八八六 八八八六六六八六六六 六六八 六八六昏

加助 乡 争

《《

鬓 夔

《 欲

骥 才冯

说 ”

张 赢

语 言

特色

丫丫昭

留丫昭丫 昭留

留昭

丫丫昭

昭罕

威说5 页)言 1

。第

当今在 文的 坛

上,

,

骥才 是 位 一 令 人迷着 的作

,家

,。

(《 冯 骥代 表才 作》 前 。

确的 如此,

冯 骥

才是 当代 知 名 很高度 的作 家。

是 令 着人 的 迷 家作

、本

文不 打

算对 冯骥才 的作 品 作 从 内容到 形式 的 面全 分 析加

分析

。 而只 想 对 他的部 分 短

中篇 小 的 说 语 言特色 略。

见微

知 著

由此

可 见冯 骥 才 语 言 风 之 格 斑

依一 据的材 料 是 黄河文 艺 出 社版 出版的

卷本 大型 文 丛学书 《中 国 当 现著 代名作 文 家库

》《

冯骥才 代 表作 卷

》奇

绝特 妙的 标

冯题 才 小骥 的 标 说题 有 种一魔力

的 有形式 上 就显 奇 特出

,

《铺 花 歧的路 》 字由面 上的矛

,

反常 自然而设 疑

,

人引深 思

是铺 花 之

当 然路是 一条 正路

一 撒满 条阳 光 的

,路

么铺了花 的 路竟 是歧 路 呢 ?主 人 公怎 走么上 了这条 歧 路? 又 怎么 在这条 路歧上 一 步 步 走 下 的去 ?最 终是 入 坠深 渊 是还 然悔蟠悟 悬 崖 勒马 ? 者 在 读未结 识主 人 公前 已在 关切 他( 她 )的命 运

了这就 是 题

目有 具的 强 的大吸 引力

女人 高 她和的 丈 夫 》矮

,

又 是

一 个矛 盾 现 象o ’个

二子

的 人女 现如 今 绝 少 去 找 比个自己 低 的丈 夫

求 答案

个 高女人 为 什么 要找 矮 个 夫丈 ? 美 貌图 ? 图、

钱 ? 图地位 ? 抑或 是 图别 的什 么 ? 他 是 从 一们而终 是半还途 离 异 ? 些 这 谜个 吸会 引 你去 书中

《 啊寻 ! 在》 这 个叹 词和 感叹 号 背后 的人 们会 生 发出多 少 奇想

惑 啊

是 什么

事让

,

发出 如 此 的 慨叹 ?内 中 定 有 一 曲个 复 杂折 人 动 心魄的 故 事

主人 公 的心

,

灵于

你是 又 会 不 由主自地 去 解

去 了了 造 成他解 心灵 创伤 世的

态 (三 七十度 正 》

常,

冯 骥

小 才说的 目题 有 形的式 上不 奇 特

乍看倒 很平 常

,

平常 但题目 中蕴 含着不 平常的 含 义

读者

接 到 这 触 样的 题

,标

,,

往往 也 会一有

的串 疑 生 间出 》

既,有 正 常就 会有 不 常正这不 常正 怎是 样 情 的 况呢? 为

,

不 正 常 了? 能 还恢复 到 正 吗 ? 常有了这 么多疑问 今

天当然 接 着昨

,

不 天 怕不你去 看 究 竟

,

《 今天接 昨着

是 天昨 继 续的

,

今 天 但绝不 能是 可昨天的 重 一 棵树复上不 可能

一4 8一

长出两

片 全 相 完 同的 叶嘛

子那

么 夭今 和 昨矢有 什环乏 反 呢,

什 玄 原 因 产 生 了这 科变 化

变好了还 变 坏是 了 于是 去 看你 去 琢 去磨 求 , 探,不 寻 常 的标 题和看 似寻 常 的 标题 都 有一 种奇 妙 的力 量推 动着 你 唤召着 你 读去 去 想去 回味

,

,

同 者作一 起 面 向社

,

,

面 向 生人,

这。就 是冯 骥 精 才 心 设 小计 说标 的 语 题言高 夫功,

,

他利

用 人们的 求 异 理

使心用 语言 巧技

采 用不

寻 的常标 题

采 用 寻常 标的题

铺《 花的 歧

是》 利用 定 不中 搭配 ( 有 人把 它称 为 夫 》 利是用 审美情 趣 的 反 常 造 成 奇

特B Ko 》! 利 英用语 书 写 造 成 奇

。特。

修 反 辞格 )造成 特

奇《 女高人 和的 矮 她

。《啊

!》

利 用叹词 非 主 谓 句造 成 新 奇颖

,《 。

B。

K

!如 果 说 这 小些说的 标 题 奇 特绝 妙 的

、话

那 么

《三 七 十度

。 常》正了

,

《今 无 、接 着 天 》

,、

《 夜雪 来客》 。

《 老 夫

老 妻 》这 标 题些就 点 也 称 一 不上奇 特

,

止 何不是奇 特

, ,

直 简 有点一 般 化

,

,可我

要 说

,

种这 标题 似看平

淡,

实是 淡 藏中

因为奇

太 平

常 了

平常 到 就是 个 一般 常 识,

这样反 而 让 生人疑 、

《老 夫 老 妻 》 这标 个题

,

夫老 小

说老妻

相厮 守

来 日短

已相 如 宾敬

们他生 活 的 河 流 还 能 翻 起几朵 浪花 呢 再? 看《 雕

《 意花 利 大 小 提琴》 倒 很像 是说 明 文的 题目

,

斗》

《 哈镜 哈》

匈 牙 利 脚踏 车

却,偏偏 起 了说个明 文 的题 目

言本 身 奇 不

奇,

你 说 这 的 样题 目 常 寻还 是 寻不 常呢 ? 冯 骥 才小 说 的 标 题 不 管

语,

都 能 让他 读 生者 疑来

。出

找 出奇

小说 的 题 标就是 让 人 迷

。着

可们以 -

题的目设 看计出 作者独 运 匠的

心纵观冯 骥 才 灯 篇 小中 说的 目 题 成组各 种 结 的 词构组 暴风

脚踏车

,

。雨

,

个个都 有具吸 引 力

他调

了动词 与 组 词合的 诸 多 段手娘

,

,主谓 词组

跨过高 度

正偏词 组

,

意大 利, 小 琴

。二十

万辆 菲亚特

,

他 人间 述 宾组 娘宫 逛一 束 花你 走进 — —雕 花 斗烟

正 义的感 斗寒召 图爱 之上陌 匈客牙

,

词献

,

,

,

,

,

老,

人。

,

酒的魔 力

哈哈 镜

,

,两医生

,

,铺花 的

歧,

。路

联合 词组

里 裘和 非

—非述 词补组。

、高

女 和 人她的 矮丈

叹夫词 主 谓非

句、

三 个要

死 的 人 和上 帝

,胖 子和

瘦 子 我这 笨个 蛋

,

K。

老 夫 妻老

在 个 两问号 之

间用的 补述 词

—组

一看眼

,

活多 一 小 时

啊 1询,

位同 词组

词 词组

名 非 句 —— 同 位 词 组 和 叹词 句 他 也大 胆 地采 用

了。

主谓

B

词词组介,

E

K l题目 中 很采少

题 目往 往文 眼是

目题

得 好命

,

对全 篇 起 画 龙着点睛 的 作

用,

骥不才 但 精 心设 计大 题标

精 也 雕 细小 刻 题标,

,

显分示 出语 言 的 力

,魅

三十七度

常 正 写》了 一

个、

文革

身中陷 图圈

0 ℃ 六1

、后

官复原 职的 级 高 部

干。

个 干部 对救 他过 性命 的吴 :

、 大夫感 情态 随度 自着身地 位的 变化 不而 变化 断 这篇小 说 有 个六小 题 标一

0℃ 二

4。

01 ℃,

7 ℃

3

,、

0

℃五 3 提 出

“。

℃这

六 个 小标 是 以题 度 数 温 命字名

,

实际

,上

,

一第 个 标 小题 是 纯粹 写 温

体 是 那写这 位高 干在 监押 期 得 了间 肺 炎

,高烧

勿C ,

大 奉命

夫来 为他

病治表 出现“

天半 斤 牛奶

个 蛋

”,

营 养的最 低 度 限保 了住 的 性 命他 此 成

“为

了 这位 高

干 的

救 命恩 人,

三 年

后高 干 出狱,

O迸

二”

房,

,

在 医院里 到见 吴大夫

。反

的常热 的烈 激情 ,

”另

外 一 大 夫 笑个 说 着他的 情 绪 计 有 估 1。 C 。

了37 C

, 这 第 二个

小。

题 自然是 写 的 绪情病

再房见 到 吴夫大 时烈 的

冲动 劲

不 而是真 正 的 体 温

他体 温 7

3,

O

写 体了温

写了态 度 三 个月 后 在 高

干,

C

,

复恢正常

精 神也 完全恢 复正 常

出 时 院 次 上

的热 高

没 了表现 出 是

的同

志之 正间 的 温常

3。

,

。 C是 写 态 的度 渐变冷逐

干 复官原

作 ,为市领 导 接要见 外 省 市卫 生检 查团

在宾

馆走 中遇廊 见担 临任时 保 健站 负责

一49一

人的吴 大

,

“ 着站 谈 两 了三 分钟 话”

,

不“住 地 左顾 右 盼这一 次 想 笑 一 笑”

,

这脸 牙 上 看但 到环 老相识 偶

1。

然 逢相时 的 惊喜与 亲 切 之 情 笑连容 有也 勉些 强私 付应 的意

C是 接见 市他 医 工学作

者代

表 大会 的 代 表

,

一 见 次 吴到 大

,夫

,

,

仿 佛但 要 完成这 个表 情都 那

O么

费。

是 化力。

来 不及破颜 而 笑 就 已经 过 走 了

,

、去

以 由3 0所

,

O

C

降到 了I OC

最 一个后标小题

,

写 在是 戏 里院吴 大夫 见到 她

“这

一 次 他目 避光开

,

“、

连 施 ”似舍地 … … 点一 点 头 都不 了

,

一 肯张 降到 零 了度的 ,

至 结 了冰 像的 脸!

、六 这三 个 小 标题 全 是 写感 情 态变

度,

六 个

小 标 题 六 温个 数度字

,

虚 虚实实

,

结实

体写 温

写感情 态 度变化 。

,

通过温

,

度数 字 写态 度变化出的 炎凉

双箭 雕

这 样 小 的标题 极 巧妙而又 切 地 写 贴出了 情 人 冷 暖的,

世态

灵魂 的 卑 劣丑恶 ,

,《神 鞭 》 与 上 述 小 的 说风格 迥 不然同

讲它 述的 是 清晚时 期 间

民、

子辫功 的 故

事小

情 节说荒 诞离奇、

味 韵 是 地道的 津天 儿

味,

,

这就 决定 了使用的 语 言必 须

通有 性俗

神送难

动性 ,

读性

。作者

采 用生活 化 的 语 言完 全 合 题适

情旨境的 要需

。所以 《神 “ “

鞭 小 》标题 安 的排 以 故情事节 为 索线

言 语通 直俗

白“

“洋 扣

“出”

是惯 ,语

请 ,容 神 易 爷 的佐

、 是语

、俗。

邪气撞 邪

气”

出一 个 大 傻 巴

” 、

不信 是真 的

事是、抓 子辫

生活 口语

个一 小 小 洋枪 的子

,儿

对 不好起祖 了

等 宗主 句 谓和非 主 句谓都 是

要 《雕在 烟花斗 》

,

者作 在 《神 鞭 后 面》的 附 记 说中。

:

近来

,

忽有

兴 致

高《

人和 她 矮的 夫》丈等 这一 条 路之 外

,外

在 《 花铺 歧的路 汾

,

”《 走 进 风暴 》雨等 那一 条 路之

另 辟 一条 路新 走走一

,

即 写 地写 的天道津 儿

,味

实故 事历 史 故都事写

面 书 体 口

语 语 体 都 用 需语要 什 么写 什 么 要需 什么 出使 么什 的。

有 厚深 的 语功 底言 是难以 达 这种 到 境界

丰富清 新 的比 喻

开 翻冯 才骥 的小 说 发现 比 喻 俯 拾 皆是

爱他 用 比

喻目

、 光、、

,

用比

比喻 的 本 体广泛 面

多。

人 外 的貌感

,,

括 脸庞、

、颧骨、

皱、纹、

、睛

眼、

脑袋

、、

脖子、

子、

肚子

,

人 的 受感情,

诸 如

心 里 的 矛盾斗 争

考,

难受

紧张笑,

动激

尊 自

、心

气运

事等

然 自

的风

、,

草原

浪花

社 领 会 的 域文

坛,

苑画

字大报

思。

想气

被过 的抄家

,

小 城县 等 皆可等 喻 是蠢用才 了。

冯 骥 。小 才说中 比喻 用 多

得,

而 新且

记得九十世 纪 国 英 诗人王 尔德

说过

第一 个 把女 人做鲜 花 比的是天 才 第 二 个不过 是 庸才个

骥冯才 几 乎不 用一 般 人 用 过的比

,

喻 第三个 要还如 法炮制的 话 。

他 用 的就 体喻给 一种 清人 隽新永 感

之他所

用 。

的喻 体 或

是常 见 的 熟知 的某种 物

比 喻 时 别 突特 出形体 :

某 个象

,现

或 是

虽 非 熟知但一 说 就 明 白的 门术专语

并且

状、

色 彩 的 征

特这

许也 就是 他 比 喻 新 颖 的 妙 所奥 吧在!

,

看 以 下 例子, 1他 瘦 得 暴 出 筋来的 细 脖 子 支 撑着 梨核 似的小 脑袋

还是嘴 馋 啃 过的 核梨

,

没 剩多

,

( 《

临 街 窗》的 )“

梨核似

的”

已 经 写 出了脑 袋 的 小、

,

梨核

前再 加 ”

上。

还 是嘴馋啃过 的 。

个定语

极言 就 其脑袋 的

小干

,瘪

的人 瘦

弱,

。 出 突形了 体的 特征

,

它他

的抖手 得 厉害

等他 削

好这

苹 果却成了一 块 小 的小多面 体 了

(《雕 烟花

5 0一

斗》

臀 部下瘪去

, 像一活 块硬 挺 的 挺板 援

”“

(《 高女 人 和 她 矮的丈 夫》 )。

整“天 虾一

样弓腰 坐着

“衣上

小口 像袋 狗 舌头似 地 聋 拉在 外

“颧

骨在 塌 的陷 脸 上 退像潮后 的 礁。

那 样 突出 来

”。

(

《 啊 1》)

,

又矮又 点 歪 的 有身

子 。

,。

压个 瘪 的 盒

鞋”

(《感 谢生。

活 》

)都从 形 体 上 打比 方 人给以 明鲜的 印象 2 炽 烈 气的氛 像 热 空气注 入 们人 大 脑的

脑 里 袋 细 的胞发 了 酵 的 似胀 膨起来 ,

《铺(

的 路》 )歧六 十 年 代 中 我 们 期 活 中生 起 骤的 无比 剧烈 的 风 暴 真 假直忠 奸 难 以 分

辨 。

。扰

人得 神 智不

,

激狂奋热

,

是 曲非

是 再真

人 们

丧失 理 智头 脑恶 膨性 不胀可 遏 止 情的 状 酵用 母发酵 比作

,

,

再形当 不象过 了 “ 它 如 我 着 挨 老领导 的半 边身 子 像生了 锈 的半扇 铁

上 下都 紧 门 捆紧缚 着 绳子 子

, ,

死不 动

我 刚才好 像浑身 ,

松解然 了开。

《(酒 的 力魔 》)

泄了气 肉

。的

就 像放 下 的帘

,

松 聋拉 在 脸上

( 《

街 临的窗 )

》 “”

慧 的 白光目就

像兔 子遇到鹰 样

”那。

溜溜 乱地

,跑

知躲闪在哪 里才 好

3

、风大 雪好 像一个 巨 大 的 无形 披的发 魔 鬼

。 《 (铺 花的

路》 ) 都歧从情 上状 打比 方

给 人 鲜以 明 的 象印 这女人 … …脸 庞 像 没上 的漆乒 乓 球儿

,

… 他 的 …眼 睛简 直 一像对 电 充 压 的足 灯

泡、

”。 ”

(

《 高 女 和 人 的她 丈矮 夫》 ) “

铁 轨

两 像 银 色 条的

的目 物 抛

线

伸进, 漆黑的 夜雾

。里

鞋面 像漆过 那 样亮。

(

《 铺花 的歧 路》 ))

面 “ 如 同皮旧 皮包那 样 黯 淡

目光

如 同一道 照探灯 的灯 光像 一对 红

”( 《啊

!

起的 浪花

,。

一像丛 丛 水晶

花。

他红红的 眼睛

( 《 感谢 活 生》) 这 些 比 喻 突 出 了都色 彩 这特个征 ,

人们从 他 的比 喻中 不仅

”。

得了 活 生 的生 形象

而 且

看到 了 鲜明 色 彩

的:“

,

弓 先生 在 《 现代 汉 语 修 学 辞 》里 出 指找 用 到来 比喻 的物或 现象 不 个行

,

以 是 点 比的喻 内 核容 心。

`

要写 出恰 似点 光

必还 须写 出 这 是怎 的样 或物 样怎的 现

冯 。骥才 就 出写 这 了没 有 这些

“定

怎样

,也就

说是冯 骥 才在 很情多况 下 是 通 过语定的 用使来 写 洽出点 似的

比喻 的 象形性 生 动 会大 大减性 色

政治 投 者机像

,

爬杆 ” 的 子猴

,落 难的高 干 像

一”,

架坏 了

的 机

:器

,

老妇 人

”像,

衰弱的 马

老“

字 大报

”,

“洗

房 晾衣 晒的 床 单“

发 头像

’团

天 秋 蓬 乱的干 草

坛像

,

带 电

的 丝铁网

受得像

车 窗 外

阴 云 笼罩 下 灰 蒙 蒙 的

,原

·

有了

,

定等

本体 喻 之体间 的 相以 点就准 确贴 切。

喻 也就 活 灵活 现出

来,

除此。 之

的脸 庞

“他

善 于还 对一 本种 体用 种多 喻 来体 比”

,“

样以

““

脸”

体本

,

不 言不语 高 女 的人,

没上 的 漆 乒 球乓

儿“

“ ”

老 运动

员时,

秦泉

”面皮 同 旧 皮包 那 样黯 淡 ”

,”

直硬

气的秦 五 老初 见次 到 服 役劳的

脸皮 紧 得 得像鼓皮

官 原复职 的 干高 对救 他

过。

的命 医生 则 是

没有

死“,

张一 降到了零 度的

甚 像至结 了冰 的 脸

少 女 白慧 听 说被 自 己 打 的女 教 师同 样是 给

脸 上 如 ,解 的冻大 地 那 样 舒朗

出 了不 同境遇中 不同 人的

脸”

,

纹皱

方,

有的

,

好像 画 上 了 又密又 重 的 条线。

有的

、好 像

裂开龟 的泥 片片

性格 特征

,。

的有

像 蜘

蛛网

罩 在她 脸

上这 些

比 喻 适 合 人 身 物

生 环活 境

作 者把 不

的同喻体 手 拈

:顺。

我想 到的 东 西 都会来 灵 活运 用 喻 喻 生 辉 作 者 有 二 十 近年的 专 绘业画 生 涯他 过说不 由 自 主地变 成 画面如 果 出不现 画耐 没 有 可 视性 我仿 佛就抓 住 不 它们对 我于的 小

,

,

一 5 1一

,往

往 至 关 重要 的 是 一个特 而又 具 体的独画 面”写

内心 世

,

( 《作创的 验》 休》 是 的

,,

现 实

,

生他 善 捕捉

,于

象面画,

,

比用

他尤善 于 捕

捉“

形 象画

他所

有 的 比喻都 人让 看 见

摸得 着

体会得

到振聋 发绩 的 精策

冯骥 才 的 小 说反 映 现实,

剖 人析 生,

他 的 说 能 小 感受 到时代 脉 的跳搏动

,

,

能, 到听时 代,

前进

的 脚 声

步魂。

。人

们 他从 一每 篇 说小 中 能都领 悟到一 个人生 哲 理

,从

而摆脱 迷

净 化灵,

冯 骥才 小 的说 议论十 分 彩

精有

时 行 中恰 文 其 分 如地插 用 一 话

句 成 阐 释 段也

,

有 时成段 发 表独 到见有

振 发 馈的 聋

,

话句 也

三言 两 语 也好“

,

,都

耐人寻 味

辞格为

“ 。

,

发 人 思

。深

陈 望

道 先 称生

语 简 言 奇

而含 意 精切 动 人

的”

。我

“说

骥 冯才小 说

,

有 极其 感 人的 力

量在某 种程度 上 与他 善 用 精 策 很 有辞 关

系 笔 据 的 不者精确 统 计 大 部 分

是,

《冯骥

,

代 表 作 》 二 十短

篇挡。

中篇小说 里,

,

策辞 竟 达 三 十 处 之多

,

简言

,

奇”

,

一两,

句 话

点 透 一 个 道 理或 揭 示 一 个规 律

陈 望 道先 把生 精 策分为 三 种,

别个 的是妙 语连珠

,

洋洋 洒洒

如开

泄 闸洪

不 势可初

中第 二 种

是将表

面 上两 两 无关的 事 物

成 一句

看似 不 可解l

“、

实 含其有 理真的 ,

冯 骥 才说小 里有不 这少 样的 精策 辞 ,

权 力 从 上 身 摘去”

笑 容

就得 挂脸 在

上(

高《女人和 她的 矮 丈夫 》

,

)

,和

,

看似 ”无

关实际 现 实在生 活中 些 一居要位 人的身

我们 发 现它 们

,之

间 种有 妙 微 关的系

即 不相 的 容关系

凡权大力 握在的 人”

,

使用 笑容 十 分 音吝

而力 一权

丧失

’他就 会

慷慨 地

洒 自 己的笑容

不 这是 们 司我 空见惯 的一 种现 象 吗

。?

2

们他把 言 谎 装刺 刀 上逼 着 人在 家相 和信 屈

、( 《铺 花 的 路》歧 )。

谎言

刀“

”看

似无 关

。”

,

实 也 有种狐 虎假 威 的 系

,关

须 言借助 于 刺 刀的 威

可借力 的

是,

逼来“

奉信者

属从

没 有 刺刀

谎言 不会 有 么 市什

场。

信奉 者

屈 从者

信 从 的屈 刺 刀是 并 而不是 谎言

言 终谎 会被 拆

穿。

,

刺 也 刀有 失 威力 去 时候

任 的 何统治者 靠 刺刀 创立 一的统 天下 都不 长 会治 安 的

久 的社会 规 律 吗 ? 3真能 治 死 你

难道 这不’是 一个 以不 人的 意 志转为移

,

是身 边 的

人(

神《鞭 》

按)理说

,

亲近 的人 不 会 害你是 人的

。。

可 堡 垒往 住最 易 容从内 部攻 破。

亲近最的 人 了最解

握 置 掌你于 地 的炮 死

弹 他 害要 你也 最轻便

文革

”中有多 反 戈少 击一

人置 于死 地 的

卖者啊4

。“

,

“危

并也 全 是不 矛盾 关 系

( 《 啊 》 )

I,

为了 将 来

和“

远牢 记过

去相隔 甚远,

去将来

:

但 并不 毫是无 关 系

。 。

以 过为 鉴去、

,

创造美 的好未

,。

《 啊 ! 的 结》说尾

在 又现 回 到 春天 里了却 可有 能再 来。

…… 然 而 没 弄 清 根 的 灾由难 , 仍 埋是 在道 伏

前路边 的 陷阱旧

,辙

。然它过虽去 了

,

为 前了程 更 平坦

笔更直

为 了不 重 蹈痛 的

需 。要努 力 做去

需要认 真 深 思

这 话段就 是 给 这一 警句 作 的最 好的 注

生脚

者作 这

, ,, 里说 的 岂 止 是 年十浩 劫 啊 大l至 社会变 小革至 身 边 琐事 都 要 牢记过 去 的 经 验 教训

为鉴

L

之5一

上 精 策辞 虽只 一句话“

但 内蕴 丰,富,

,

切 中 害要

,

冯骥 才 说 小 还有 些 警句连

承上 用 下连。

后 有一 种 说 被 明 说 明关的

系 《 ( 花 的铺歧路 》 ) ,

生 活。 专中 门有 一批 人 靠碴找 人 活整 着

,

们 于善在干 净 地 方 的发现 污点

再 把

污点

大放数 百倍

乌黑, 片 地 涂在一 你的 脸 上,

作 者活 画 出这 批 整人专 家 的 鬼 脸

有 力 地鞭 了他挞 的们卑 劣下流

出他示 们 碴 找整 人的手 法

将 们他暴露 光在 天化日 ,

,

活 逼 人着有 意 识 无或意 识地 去演 戏 一本 经正 出 丑地

或是 引 发 笑 人 正地 经,

认为 你是导 演

弄人别

,

你而实 际 也上 不过 是一个扮 演 导 演 的演 员。

不那 别怨

,因

(

《啊 》 )你 有凌 驾 众 人头上 和 飞 腾 黄达的 痴想“ ” 社 会 上 的 有确这 祥 些一 他人 们 天天都 演 在戏 别给 人看 ,

,

摆 们弄别 人但 又 比 他

更受有 能 耐 人的摆 弄

,

他 们 思 日夜想 踩 着别 人的 头 平 步 青云

。作者 他 把 们 场逢做戏 的表 摆演 出把

们 之他 所以这样 做的 根 源 挖

。出

了来了

把 他们,貌 似

“导

”实为

演员

实质 揭 出的来了

,

,

。作

者 这 群 把 人 令 恨僧鄙 夹 又使人好 笑 的 类丑的 嘴脸 揭出 给 世 人看

反正 老 天 爷 不 一会 边 倒

世 道就像 一杆 秤 另 头就 一 翘该 起来

。不会 摆总不 平 ”

,

,

论 内身身 外的事 。

,

好 比 撂都 注这秤 上

压 头下 去:

,

( 《 神鞭》

)

这 三 句话 是 先 下结 论 解后 说作

者 里 这指 出 了一 个 律规

有黑夜就

,一 一

解 说

分部用 的 是 比

,喻

使得结 论 为更 明 易白

懂事物 是总 向 着 它相 反的 方发 展

向。

太 阳 就月 亮有

,

有 白

这 天就是

,

气 运 有霉 就 … … 气上 帝 会总不 吻你的 脑

门,

上 帝有 也 不光顾 你 时 候

的此

因,

,

辩证法

,

谁 抗 拒也不

了谁

也不 能不 受 这 观客 规律制 约

。人 在 落 魄 不时可 自 暴 自

弃”

人 在

得 志 时 尤不 可 意态妄

为那

些得 势 便猖 狂 灼人有 几 个会 有 好 下 ?场居安 思

“危

处 变不 惊

这不应 该成 我为 的 处 们 世 态 吗 度?

兮祸,

,

之所倚

J

;福

,兮

,

祸所之

伏古

尚 且人明 白 这 个,

道理

,

况 何人今呢

?

这 些

精袭 辞是 作者 透 分彻析 现 实 响 了 人生 途征 的警 钟 妙 语 姚在 动,

,

刻 忍考 人生 的 晶结,

它揭 示了事 物 展发规 的

指敲 了出 什 是 真善 么美

什 么

是 恶假丑

。掩

闭 目卷

,

眼 前 有 总 些这警 言

耳 边

总 这有 些 名言佳 句 在 回 响

锵 铿 变 的多拟 声词

骥 冯才短 说话、

中篇 小说的 语 言还有 一 个 容忽 视 的 不点特 是拟声词 别待 多

,

篇 皆 有、

走路

门敲、

开门

喝酒 喝 拍 水桌子 撂 筷子开 印 盒 东 掉 扔砖西

、、

、洗牌

打、

举刀

耳鸣,

椅子翎

倒”

,

。鸣

羊吃

,

用 声拟词

,

面 说 过前

,。

冯 骥 才的 小 说

总为 读 者展 示 一 出 幅

见,

形 象画 面

这 形

象画 面 中热少 自 不 拟了声 词

样 就 使 读 目 有所者

有所 闻

咏 、

人 身以 其临境 的 感

:实、

、、

、他 用拟 声词多而 变 化

I

铿锵 力

有单

音节 有

的哗、 、

:

口 匡

轰、

吻I

叭、

单音 重

叠 的

哗有哗

嗡喃

咏咏

、呜呜

、坪坪

嗡嗡

啪啪

蹭 嘘蹭

叮 叮

、JI

匡 唯呕

惬、

一5

3一

咚、咚 咚丝

丝音双 的节有

嘎嘎

。当

唯、

“匡

嚓咔

喇嗯

铿锵

哗啦

、咕

瞪、

音双节重 叠 的 有

嚼 嚼啪啪

吱吸吱 吸

吱 咯 吱

容 寒

宰率、

咕 噜

嘶噜拉嘶

拉、

瞪 瞪

咕。

叮咕 咕嘎

,

嘀嗒嘀

,、

铿铿 锵锵”

,

呜噜 呜 噜“

。据

粗略 统

《 骥冯才 代 表 作》 中 二十 篇 小 说就 有五十 个不 重 复的拟 词声

“这

拟些 声

有 “ 的当定 语走 ”

,

出发嗡嗡 的 回声 只

屋 听门

,

容容 率 的率啃 草

”声

,

”,

的当 状语”

,

,如

走起 吱

来,

吱 吸 地 纽

响`

,

,

一 响

地“

“、

把筷

`

,

一撂、

“大

蹭步蹭 往前

叮叮档“

有的 作 语状但 倒 置 在尾句还

有的 是独 句词

,里面

的条纸。

票币

,

硬钥匙 全 都

掉 在地 上

,

l

剁 在 边一左 大 裸 柳 树

”上“

入寸 许

颤 有 声震”

子毛

换 子上 弹

语的别

!

`!轰轰

,!

又 三是 排枪

!

一响

并没

抽上 藤 佐……

,

个 别

有 谓

谓 作语 极的个

下一

哗啦

,

,

个 起总 看

冯 骥来才 小说 拟 声 词 作的 语状的 最 多“

,

定语的 次之

, ,

作 独 词句,

声 作词为独 句词。

不 但

听觉 上 给 人 以 出突的 感 受

”而

且视 觉 也 给人上以 突 出 的感

受因

为绝 大 部 分 声 拟词 都 带

旁,

,

它独立 于 一 般 句外

,

单独成 句

,

别 特惹

,也 更就引

`

人 意注

效 果达

个别

声拟 因词 声而 成 动 比

如 砸 瓷 盘

临,时 用活为 动

”词。

虽属

个别现 象 “

但 这 样用有 其特 殊 表的如

果说

时说

一下碎一 个

碎”

只 有形

象,

一下

。哗

,

一个

选用

,

啦”

所蕴 含的 息 量 就 信

它。代 表 个 一 作

还 传递 出 一 个 音声

样这 看来

,啦

。哗

个 拟这声 词 起 到了寓 繁 于简 的 作 用

冯 才 的骥 说 很小有 艺术 特色 艺 感术受 的式 。

每篇 作品 都 给 人 以新 颖 别

,致,

浑然 成

、情

盎趣 然的

,

”(

马 威语 ) 达 能到 样这 的术 艺 果

。效

于 他 走的是一 条 面直现 实 的 创 作 道路

活泼多 变。

他 于有 厚 深的语 言功底

别 的不 说

,

他, 说 的小 语言 富 多 彩丰、

,

用 以仅上 四 点 概 括是 不

了,

就用选辞格

选挑 句式 这 点 来说

:

,

他决不 只 单 是纯 地使用 种 一辞 格

种 一句

往 是往不同 的 辞 格

“不

同的 句 式综 合 起来 错起 交来使 用、

式错 综复 杂

,

,

语 言波 澜选

起下 面 段两 话足 说以明 这 点

这 大楼家 家 的 夫 关妻 系,

嫂 纷纠

事 做勤懒

工资 多 少

她都一清 二 楚

…… 看 来

,

她 没

是弄清

事的情

要 千 方 计 地 打百 听 到; 种求 知这欲 能 使 愚成顽才

”。

造 主物真 的不

荒废 一每 人个才

的 里这 先 排用 比时

$ 间 , ’lJ,

,

( 高 女《 人和 她 矮 的 丈夫 》 )

,

用反

,语

种格 连 用

辞。

句 式的 选讲择

,

是整 句

和散 句 合配使 用

,这样

表 达 句 子 整 齐 而不 平板

界 限 了没、

由而 自 散不

乱,

。、

,

准绳没 了

序 没

多 更的 怀 是 而 不 是疑 信

任。。

更 的 多是废 除、

是保不留

·

赌徒

敌我

真与假

忠与

是非 和曲 全 直纠缠 一在 起一

时 混杂不 清

赤 诚的

战士。

治的

政“

利欲 熏 心的 冒 险

了妆化 魔的鬼 。

,

” ( 铺花 的 歧《路 )

》这

段 排比 的辞 格灵 活 变

…多 而不 …是… …

开 头是 三个 主 谓 分 的 排句比 构 成 一 个联 合 复

接 用

着。

式 很句整 齐 地 插 中间 下 面 在四 个 联 合组 排词 比作 单句 的 主 语 最后 是 四

下 (2转页)

5

一 4一

5家庭 是 占优 的

势的进 一 步 会 化

,

见参 婚姻《与 家 庭 》

第年

随 着。 社 会的 进一 步 发 和展 庭 职 能家。

8 年 家青 庭模 式将 进 有一步向 核 心 家 发 庭 展 的 趋

势。

次结

婚 后庭中,

,

,

年 夫妇 的 独生 子 女 的 教育 问 越 来越 为 题 社所会 关注

结 婚就要 孩生子

。,

这 是家

庭的 基 本 职 能之 一

由于我 国 有 十 人亿

口。.

,

划 育生是 国家的 一 项 基本 国 策

已 达35 a 0多

万.

目前

男青 年女在 育 龄夫 妇 期家)

本基上 都 是 生一 个 子

女%

2

1 9,8 4 年底我国 有 生独子 女就

1独 生 子女家 庭 数 占2

、。

3

北 则 高京达 4

3

% (参 《见 婚 姻与 庭家

1 89 6 年第

6照

这 样发 展下 去

不 二 了 年

、十

,

独 生

子 女家庭 成将为 我国 家 庭 的 主 体

国 民 格发 展性 进 程 现 化代 等 问题“

,

它关 系 我 国未 来

到口人量质

庭生 活方式

,

人关际系

独于生 子 女 是 家 ,

,

四 (老 男 女方 的各父 母 和 )父 母的

一 唯寄托

因,此

,

对独 生 子 女从 各 面 方优 先 偏 爱

往往严 格 不

足 在着任性

“ 、

娇惯

余有、

一般 说 来

生独子女 聪 明俐

。 伶

。,

身体好“

,

力 好智

但也 都同 存时

娇气

,

赖 和 自我以 为中 心 不 良的 质

, 何 把如 这 些和睦

、皇小帝

养成社 会主

义四有

人就成 当 了代 国中社 会 的重 大 题之 问

一从总 体上 来 说

当 代中国青 年的家 庭

,。

是团 结

幸爱福 的 会社 主义 新 家型

,

,

不并是 它说 完 满无 缺是的 ,

这 代年青一人 的家庭 中

以及 早婚

,

些青 年 于由受 统传观

,

念 乐亡

俗 世偏见 的压 力

观偶念 误

,错

,

先婚 孕等 原因

。,

们的 庭

名 “存实

”存 在

有“

凑” 合 的 型 婚 家庭姻

的由于 家 庭 基 不 础 固牢

造 成 了 三 第 者 插足

京 婚北姻

景山妇 接联待 的 婚 姻 家 庭案例

,中

0 %

第 三 者 插 足占6

,

有 的

青年 只顾 自己小 家 庭 幸 福

不赡 , 养 母父

、、

老 人心的 象还现时 有发生 提 高婚 姻 家 庭 质量

这有 些

都说明 加 强 社 会 义主爱

。情

、家庭

道德 教育

,

仍然 是我 们 项 很一重 要 的 工

`

.

口介

月令 卜月卜曰明乡奋奋

,

,

.

.J州 `卜

,`

J

归 J

上 ,.

.

州卜 ` `

卜户,`

`

.

,

口口月

.

叼 弓心 , ,卜今曲明 卜 户今口

曰阶

,

网 卜. 令,曰明. 它心月阳 峨.

,侧 .. ,,

(上接 7页3

②) 郭炳 著 《 国炎 预 家算管 理 学 》第2 2 8 页③

《 济 经学 周报》

198

年8第5 1 期

( 经济 日 报分 9 1 98 年2月

2 月 2⑤⑥ 王丙 乾1 98 8年 1 4

3月

全 国 财政工在会 议 作 上的讲 话》

喇 日. .

` 巨 咨.

口. , .口目 ,. ,

.

妞李

,的` 曲

弓卜

,` ,

`, 笋的

, `

,

` ,

.,

.. `` ` ,矛召

勺.

月 咨 理

,` ,

尸.

月 小 户 ~,

.J

,

.

.`

、J 曰, 卜 .尹, . 叨

,

r

、 曰一

兮,

.产 口

招.

.

( 上 接 5 4页 )

个偏 正

词组 排 作比 句单 主 语的

似类这 的样例 子 还有 很 多 总之实 不 愧为

,

,

能一 列 举一

,

。 冯 骥小才说 的

语 言 五彩纷

多姿 态

多。

,

韵味有

,

有魅力

。在当代 坛文

,上

他确

令 人 瞩

目”

令人

作的家

25

冯骥才微型小说研究[1]

试论冯骥才的微型小说创作

——以微型小说集《快手刘》为例

邵阳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 周丽琼

【摘要】冯骥才是于新时期的中国微型小说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当代微型小说大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他的作品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微型小说。在冯骥才微型小说集《快手刘》上篇中,他为市井人物立传,为旧天津手艺人赋予了传奇色彩,作品中也大量的使用天津方言的常用口语,“津味”浓厚。下篇俗世奇人,从现实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变成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意蕴深刻。同时,由于他对绘画的热爱以及对文字精确的把握,其作品能给读者以丰富清晰的画面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增强可文章的生动性。

【关键词】微型小说;冯骥才;快手刘;市井人物;“津味”与意蕴

Research on micro fiction Feng Jicai

A mini-stories

-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of Chinese Feng Jicai are advocates and practitioners of micro fiction, micro-fiction we also contemporary, his work has a unique artistic charm.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his work will help us better learning miniature novel. In Feng Jicai mini-stories

Keywords: micro fiction characters Liu Feng Jicai deft artistic

一、引言

冯骥才,男,本籍浙江慈溪,1942年出生于天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等职。从小热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又因为出生于天津,出于对天津习俗文化的了解,创作了许多“津味小说”。文革期间,冯骥才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饱受磨难,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形式多样,其中“高女人和她的丈夫”,“世界”,“人”,“寸三莲鞭”等作品获国家奖文学。等作品均获得了全国文学奖。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流传于海外各国。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的普通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其作品注意选取新颖的角度,采用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进行细致深入的刻画,以挖掘生活的底蕴,品尝人生的况味。同样,作为画家的他,也有所作为。他曾认为,意境二字简化来说,意是文学,境是绘画。意境就是文学与绘画的结合。[1]这种见解,对他的文学创作深有影响。 如今,在进行文学创作之余,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离开书房,投身于原野之中,找寻那些即将消失于广袤大地的“母亲的文化”。在冯骥才和其他一些志愿者的努力下,一大批被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进行了重新出版,还有更多的音像资料也正在整理,这些无论是对民族还是对国家而言,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除了对小说的创作和民间文化的保护,在促进微型小说发展方面,冯骥才也作出了独到的贡献。他开始了一个“口袋”小说杂志,创造了大量的微型小说,参加了在郑州的小小说举行了许多活动,和四倍的微型小说系列和精选本序言,声称“微型小说不小”,呼吁“请点亮这些星星”,并于2003年荣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因此,冯骥才创作的微型小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既有旧天津乱世中有尊严的手艺人,又有对文革历史的反思和对官场不正之风的批判,更有对现实生活中平凡老百姓的关注。

冯骥才作为新时期中国微型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他的作品往往对人物刻画传神,故事情节丰富,思想深远博大,对微型小说的文体起到了规范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微型小说的发展。在《快手刘》一书中,他将古代笔记体传奇和当代的“津味小说”融合起来,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韵味。书中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俗世奇人篇,包括《刷子李》等十九个故事,描写的是天津卫民间手

艺人的传奇故事;下半部分为众生故事,包括《快手刘》等十九个故事,描写的是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此来揭示生活的真谛与核心。

二 、为市井人物立传

20多年来,冯骥才创作了大量的微型小说,其中描写“市井人物”的微型小说更是使微型小说的文体发展趋向精致和完整。在微型小说集《快手刘》中,冯骥才同样是将市井人物作为描写的重点,他以一种化自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传统的“传奇”叙事品格以及对人物动作和细节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特殊时期旧天津的民间风俗和奇人异事。

(一)人物的传奇色彩

“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比较常见的文学样式,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鲁鲁迅认为,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传说和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到了魏晋时期逐步形成,与“鬼”逐步向“志”,至唐传奇的结束和成熟。唐传奇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像琐屑的日常生活小事,流传朝野的笑语和嘉话,民间流传的精怪传说,有悖礼教、动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等,都可以成为传奇的题材,同时一些不能在诗、史中占一席之地的普通人物如娼妓、仆婢、侍妾、商贾以及市井无赖等,都成了传奇的主人公”[4](p3)因此,在唐传奇之后,中国小说逐渐变得生活化和世俗化。到明清之际,《金瓶梅》和《红楼梦》等一些“世情传奇”的流行使得传奇成为了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叙事模式和传统。这种方式从而被寻找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新时期作家所吸收,而冯骥才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上篇俗世奇人中,“避‘常’取‘奇’是冯骥才经常采用的方式,将这些

[5]旧天津的手艺人赋予了传奇色彩。”在旧的天津卫,“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必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堂,站在大街中央; 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2] 手艺人们作为清末天津的城市底层小生产者,既缺乏钱财资本,又无处可以依靠,他们落脚在这里的唯一办法就是必须有着超乎常人的技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生存境况得到改善,甚至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冯骥才的手艺人,大多有奇迹般的壮举:例如,蓝眼睛的江在棠,看到这幅假画目光呆滞,像一道闪光,看到真实的画面,火眼金睛,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而苏七块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人成功接骨,在病人还没有时间感到疼痛时即已完成接骨; 捏泥人的泥人张技巧则更是高超,“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

他捏的嘛样”。但是,即使如此,无人能敌的手艺,手艺人仍然努力工作技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像泥人张常去的旅馆,餐厅,剧院,观察人万象,为捏泥人搜集各种素材等等,还努力尝试练就与其他手艺人所不同的技术。由此,这些手艺人在已经具有奇技巧能的基础上,更加有了传奇人生的可能。

冯骥才曾说:“写‘俗世奇人’系列小说,都是从文化层面进行考虑的。天津最具魅力是在清末民初,那是个城市的转型期,随着租界的开辟,现代商业进入天津跟本土的文化相碰撞,三教九流都聚集在天津,人物的地域性格非常鲜明和凸显。当然,我主要是通过写地域的集体性格,来写地域的文化特征。”[6](203)既然是从文化层面来考虑的,那么冯骥才关注的不只是旧天津手艺人高超的技能,还有他们不平凡的个性品格。

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是这些奇人除了拥有高超的手艺之外,他们自尊、自强、自立的性格同样丰富了他们传奇的人生。“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 怵谁?”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却依旧生活的有滋有味,靠着自己的手艺吃饭,不去迎合任何人,用自己的特立独行演绎着一个个现实的人生传奇。就像泥人张,在面对海张五的故意找事和羞辱时,他并没有做出像人们期望那种的行为“一个泥团儿砍过去”进行反攻,而是用鞋底儿上面的泥巴随手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的样貌,以自己绝妙不寻常的手艺反击海张五的侮辱,并且能在之后的斗智斗勇中表现并不怯弱,既然海张五夸口说“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泥人张便在街道的杂货摊上摆了一两百个“海张五”的泥人塑像,并大写到“贱卖”二字,凭借着巧妙的手艺和生存的无穷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在开篇《苏七块》中,苏七块,本名苏金伞,是“天津卫挂头牌”的医生,但他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来看病之人,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伞了。”苏大夫好打牌,一日苏大夫正在打牌,三轮车夫张四摔坏胳膊,来找他治手,由于张四没有七块大洋,他对张四置之不理,牌友看不过去,偷偷给了张四七块大洋,这时,苏七块才开始给张四治手,治好后他又将牌友的七块大洋还了回去。由此可见,苏七块并非见死不救,无良心可言,他只是执着于自己的规矩,是个极其有原则的人。

《快手刘》中的人物一些是卫天津的三教九流,一些是生活当中的人。19个故事便展示了19个不同的众生相。他们个个身怀绝技,都做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冯骥才将古典叙事传统与市井小说融合在一起,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二)动作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在微型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往往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性格特征上面。所以要想完整的表现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细节描写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一个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就可以萌生出一篇精彩的微型小说。在微型小说创作中,经过真切而规范的细节描绘,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作品中要塑造人物,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细节的精心设置和成功使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成功的微型小说家在创作时,往往十分重视细节的作用。女作家刘真认为:“一篇小说,没有细节,就不成其为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节决定一篇作品的成败。”[7] 细节之于小说亦如此,那么对篇幅短小的微型小说而言,更是尤为重要。冯骥才作为当代小说大家,在他的作品中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并且是非常成功的。

比如《快手刘》中的《死鸟》一篇,其中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的塑造了贺道台这一唯唯诺诺的小官形象。“整天跟在上司的屁股后边,跟慢跟紧全都不成。跟的太慢,遇事上不去,叫上司着急;跟的太紧,弄不好一脚踩在上司的后脚跟上,反而惹恼了上司。而且光是赛条小狗那样跟在后边也不成。还得善于察言观色,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时候该说嘛,嘛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贴耳,挨骂时点头称是。上司骂人,不准是你的不是,有时不过是上司发发威和舒舒气罢了。你要是耐不住性子,皱眉撇嘴,露出烦恼,那就叫上司记住了。”这一段通过两个细小情节的描述,使贺道台那行事的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八面玲珑、察言观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死鸟》中点亮了整篇文章也就是最核心的细节设计则是八哥的“给大人请安”让贺道台的上司裕禄大人喜笑颜开,眉飞色舞。贺道台自然是心花怒放。当八哥高声地大叫道“裕禄那王八蛋”时,裕禄大人怒形于色,众人被吓得不敢吱声,贺道台惊慌失措。细节设计的审美表现冯骥才高超的艺术才能和艺术技巧。贺道台想尽各种方法来讨好上司,但是不知人情世故,不明官场潜规则的八哥在最关键时刻将贺道台心中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无疑是毫不知情的将贺道台出卖了。这一个细节的描写真实又出人意料。真实的是这只八哥它会在任何时候不经意间学会人类的话,它所表现的与众不同在前面的情节中做了一些铺垫,使之后它的发展变得顺理成章,而出人意料的结果则在于贺道

台如此精明的人却不免也有疏忽的时候,他懂得如何防范人却不知道防范一只鸟。这一次的疏忽将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乌有。

冯骥才通过对俗世奇人的动作和细节方面的描写,突出俗世奇人的形象。同时又借鉴古代传奇的叙事传统,从俗世奇人的某一个侧面和事件出发,为市井人物立传。既体现了冯骥才对市井人物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在微型小说方面高超的造诣。

三、“津味”与意蕴

(一)浓厚的“津味”

冯骥才出生于天津名门大族,从小所接受的就是在天津独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离奇曲折的邪乎事以及所有天津人的聪慧、灵敏、朴实、厚道、狡黠、忍让、强横,耳朵里天天接受到的是天津方言的语调、语音、语气、词语,可以说他是深得天津卫方言的神韵。说话,本就是旧天津人们的一种生活乐趣。在小说中的体现就是简明、精粹,以短句为主。内容方面更是没有特定的主题,没有预定的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市井乡间繁琐的小事与津味津韵被冯骥才完美的结合了起来,由里到外地把天津人热情、风趣、机警、泼辣等性格特征刻画得绘声绘色。“冯骥才具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熟悉的文字艺术的神秘,他在有吸引力的味道,小说系列的语言,尤其是在遣词造句是独运匠心。[7](严格来说,冯骥才并没有采用天津方言来创作微型小说,但是在作品中却频繁出现具有天津卫方言特色的词语,如:“嘛、赛”,将人物表现得有板有眼。如:“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刷子李》)“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的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认牙》)“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酒婆》)

正是因为天津话和普通话词汇的大量使用,阅读冯骥才作品,仿佛坐在茶馆里,听一个故事娓娓道来,会强烈地感受到老天津的普通人的生活习惯。通过使用许多具有天津特色的方言,日常生活的天津形象展示在我们普通人的面前。人物语言恰恰是现实生活的实际反映,带着生活的最原始的味道,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真实、亲切的感觉。

除了浓厚的“津味”方言, 作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主义者,冯骥才在微型小说中同样涉及到了旧天津的风俗文化。旧天津是个典型的平民社会,普通人们在忙碌了一天后,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舒解筋骨和抚慰情绪,因而,民间通俗文化在旧天津可以说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发达,杂耍、曲艺、相声等,都是天津人民的家常便饭。生于斯,长于斯,冯骥才深受这种文化感染,千姿百态的奇人异事、繁荣兴盛的风俗景观,顺理成章地都成为了他的创作素材。上篇《俗世奇人》就好像旧天津的说书人在讲述一个个的民间故事。在每篇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体现了旧天津风俗文化。如:“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有人的外号当面叫,有人的外号只能背后说,这要看外号是怎么来的。”(《死鸟》)“天津卫人过年有个习俗,便是放生。就是把一条活鲤鱼放到河里。为的是行善,求好报。”(《大回》)“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到了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摇篮上去;茶叶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的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刷子李》)由此可见,冯骥才对天津民俗的了解与热爱。

从冯骥才的微型小说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天津这个充满世俗色彩的城市,领受天津人泼辣幽默的口才以及他们厚道的处事原则,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个致力于保护民族文化,在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积极奔走、苦苦研究的冯骥才。

(二) 意蕴丰富

冯骥才说:“小小说不是来自生活的边边角角,而是生活的核心与层次。它的产生是纷纭的生活在一个点上的爆发。它来自一个深刻的发现,一种非凡的悟性和艺术上的独出心裁。”[2](p5)微型小说往往不只是单纯的在讲一个故事,在短小的故事情节中往往让人看过之后对生活和人生有一些反思。在俗世奇人系列中,从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等这些奇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旧天津手艺人即使在乱世之下也依旧自信、自立的原则生活着。在《快手刘》的下篇的众生故事系列中,冯骥才不再描写天津卫手艺人的传奇故事,而是更加从现实生活出发,关注当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将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变成一篇篇短小灵巧精炼的小小说,让读者从这些作品之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老头们的电视机》中,邻居白老头的电视机总是开着,不管有没有人在,不管有没有人看。“我”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白老头总是开着电视机,之后才知

道白老头开着电视机并不是为了看而是“图热闹呗,有人,有声音,有动静,就行了。”在白老头昏倒后,“我”开始每天到隔壁的耳聋的黑老头家去坐坐。“他聋,但我无论说什么他都报之以微笑,偶尔他也搭讪几句不着边际的话,为的是拖我多坐一些时候,陪陪他。”故事看似简单,但是当读者看完之后,往往会陷入沉思。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年轻人都在外面工作,有许多的空巢的老人在家无人照顾无人陪,只能打开电视机做伴。作者创作的这篇微型小说正是反映了当下许多空巢老人的生活。

《快手刘》、《捅马蜂窝》、《花脸》这几篇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利用“小碗扣球”吸引孩子们来买糖。小时候的“我”猜错他的球的位置而被迫买了一块糖,而十几年后快手刘已经变得苍老许多,变戏法的两只碗已经碰的破破烂烂了,他也不似以前那么骄傲了,变戏法也不似以前那般灵活了。“但他老了,不会再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捅马蜂窝》是类似于散文的一片微型小说,写了“我”小时候由于好奇心作祟去捅马蜂窝被蜇由此将马蜂窝端掉而产生忏悔心理。《花脸》中的小时候的“我”戴着关老爷的花脸,拿着关老爷的大刀却不小心打碎了祖传的乾隆官窑。结果事后被爸爸抓起来狠揍了一顿。这三篇小说虽然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都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一种怀念,而这些也总是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童年生活是人们一生中单纯,容易犯错却又容易学到东西的一个阶段。作者对于童年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童年生活的珍惜与怀念。

除了写普通的老百姓和童年生活以外,冯骥才还对官场生活进行了讽刺。死鸟”来表达他对贺道台官场八面玲珑,得心应手的讽刺,贺道台在上司面前是一种样子在家又是另外一种样子,明显的体现了官场生活中的黑暗和潜规则,也体现了他对官场的不屑。而在众生故事中同样也有着对官员官场生活的描绘。如《选主席》、《耗子》、《表演扫地》。《选主席》中一个组织十个人选主席,结果九个人当选主席,一人作为群众,但是遇到分歧时群众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文章的最后一首打油诗就写到“官儿多了不值钱,熊猫多了不新鲜。世事相成又相反,老牛无职却有权”,点明了整篇文章的主题。《耗子》则写了“无鼠城市”为了迎接省里的检查,通过贿赂领导、作假、让群众配合等一系列方法来躲过省里的检查,保持“无鼠城市”的荣誉称号。《表演扫地》通过描写“全民卫生周”市长带领各级领导干部去扫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市长的逢场作戏和其他部下的阿谀奉承。在这几篇对官员生活的描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冯骥才不只对平凡老百姓的

生活有着细微的观察,对官场的生活,官员人物的心态也能够把握到位,对当下官场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冯骥才曾写过一部报告文学叫做《一百个人的十年》,里面有两句这样的话:上个世纪有两件大事,一个是二战希特勒的暴行,一个就是“文革”十年。冯骥才作为文革的经历者,他认为“文革进入了我们的血液”。对文革有着特殊感情的冯骥才,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涉及到了文革,同样即使在微型小说如此短小的篇幅,他也不忘对文革进行描绘。《过去是我的》和《我警告我》两篇微型小说就是文革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映。在文革那个凡事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时代,语言变得很脆弱,一句平常的话都变得很敏感,甚至有可能成为伤害自己的武器。因此作品中的不能说皮大衣是我的,只能说过去是我的,贾三石写了篇反省自我的文章,却不能叫《贾三石,我问你》,只能叫《贾三石,我问我》,只因为我问你的你被误解成把矛头对准革命群众。冯骥才正是通过这些作品既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历史情况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文革沉痛的历史教训。

四、丰富清晰的画面感

冯骥才既是一名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又是一名在绘画领域有所作为的画家。事实上冯骥才在成为作家之前,他首先是一个拥有差不多二十年画龄的画家,直到现在他也没有丢掉画笔,仍然在继续作画。坊间就流传一个关于他画画的故事:他曾临摹北宋画家苏汉城的名画《货郎图》,送给居住在香港的亲戚朋友,但是由于临摹的太过逼真了,以至于过海关时这幅画被当做古画扣留,由此可见冯骥才的绘画造诣。由于绘画的影响,他不但创作了一批与画家生涯有关的文学作品,如《雕花烟斗》、《临窗的街》等,而且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也表现出清晰的画面感。正如作家自己说的那样:“画画的人搞文学,有很多有利条件,因为曾经有过形象的训练,一落笔形象就如在眼前,连人物的肤色,衣服的质感都能感受得非常具体。”[9]尤其是微型小说由于受字数的限制,对人物以及景物的描写显得极其重要。但作为文学家兼画家的冯骥才却处理得十分成功。在篇幅如此短小的微型小说中仍然能够给读者以清晰的画面感。在人物方面,冯骥才善用比喻,而这些比喻大多具有画面的可视性。如“其貌儿不扬,短脖短腿,灰眼灰皮,软绵绵赛块烤山芋;站着赛个影子,走路赛一道烟儿,人说这种人天生是当贼的料。”(《小达子》)“此君脸窄身簿,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凉着的一张豆皮。”(《青云楼主》)“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赛风中的大

鹏鸟,后来竞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酒婆》)“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泥人张》)。像这样的比喻在冯骥才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在景物等方面,作品中所描写的虽然比较少,但也极其具有画面的生动感。如“酷热的毒日头把空气里的水分吸干,热风不停地往人们的喉咙里吹。于是,嘴巴像冒火苗的灶口,气管像热气回肠的烟囱,胸腔像灼烧的大颅膛。„„”(《喝啤酒》)在这篇微型小说中,冯骥才并没有直接描写天气的酷热,而是通过人物的各个器官的感受来突出天气之热,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炎热的画面。再如《捅马蜂窝》中: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后院的景象图,构图单纯,景象柔和。通过环境的描写既表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也为后面的捅马蜂窝做了铺垫。

在描写人物方面,冯骥才用短短的几个字使人物形象鲜明的出现在读者眼前,比喻略带夸张,但是却使人物形象个性凸显得十分鲜明。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同样是栩栩如生,动作连贯一致。如:“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张大力》)描写环境时也将其形象化,,显示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景象图。如:“有人扫地,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长衫老者》)所有情节联合在一起,读者对整个故事在脑中有着清晰的画面感。

五 、结语

一位微型小说作家说:“微型小说的先天不足——幅短量小,倒成了一种得天独厚的长处,能使读者于瞬息间卒读并形成‘艺术初感’,得到完整‘影像’,激起想象,引动情思,得到审美享受上的满足。”[10]微型小说不实时记录生活全景,它只是捕捉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一首小插曲,摄取人物性格的一个侧面、一种情感、一点特质、一丝感受;或者,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一点情致、些许的人生哲理。在冯骥才的微型小说集《快手刘》中,市井人生是其主题,作者截取他们性格的一个侧面或者一点特质来进行叙述。在上部分俗世奇人中,由于从小生活在天津,冯骥才接受了天津各种文化风俗的影响,使其将视野放在了天津手艺人的身上。同时作者化自古典叙事传统的写作手法与“津味”小说结合在一起,通过人物动作和细节方面来描写他们高超的手艺以及独立的人格,突出了俗世奇人的这一“俗”“奇”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下半部分众生故事中,则主要表现了冯骥才对生活的思考和人生哲理,他从平凡的老百姓的生活出发,底层小市民的日常琐事被置于世俗生活的表层并被充分放大,让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并且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生活的寓意,使人们在阅读作品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内涵和意义。从整本微型小说集来看,作者在刻画人物和塑造情节时,从动作和细节方面出发,以人物的一个侧面和一件事情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并且每篇作品读起来,有着清晰丰富的画面感,让人产生各种艺术联想,仿佛置身其中。作为当代著名作家以及文联主席的冯骥才,他并没有被现代社会的世俗所浸染,反而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拯救我们的民俗文化,去关注市井人生,用自己的文字时刻警醒我们去体验生活的真谛,从而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俗中见雅,举重若轻,确实是大手笔。

参考文献:

[1] 邓国诏.冯骥才走上文坛的道路[N].羊城晚报,1987-7-18(3).

[3] 李逸津.冯骥才在俄罗斯[OL].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2/2012-08-10/137532.html2012-08-10

[4]侯忠义. 隋唐五代小说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5] 佟 雪.冯骥才市井人生小说的传奇叙事[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9.

[6] 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

[7] 林承雄.例谈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a4307f0100h5zj.html,2010-02-16.

[8] 孟玉红.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方言特色[J].中州学刊,2011(3).

[9] 张公者.服从心灵-冯骥才访谈[J].中国书画,2009(3).

[10] 刁丽英. 当代微型小说的创新与成熟[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4). ,

11

冯骥才的小说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借鉴

  摘 要:冯骥才的小说总是会涉及到各种艺术形式,本文主要探讨冯骥才的小说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充分融入艺术创作与鉴赏,呈现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中各种手法、技巧的融入。

  关键词:冯骥才;小说;艺术;表现

  作者简介:王春艳,女(1981-),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高职人文素质教学、中国古代诗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4-0-01

  冯骥才的小说总是会涉及到各种艺术形式,尤其是他将绘画、音乐、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技巧融汇于文学创作中,这不仅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造诣,更展示了作者对艺术的崇尚,让读者体会到冯骥才作品的与众不同。

  首先,冯骥才的小说中有多部作品都涉及到了艺术创作与鉴赏。读者往往能借助作品中人物所创作的艺术品来进行美学思想与艺术欣赏能力的普及,大大地增加了他小说的艺术底蕴。正如冯骥才本人所说:“艺术是一种思维。在文学中,艺术不仅是手法和形式,还是作家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那么,作家本人的气质,习惯,修养,审美感,乃至个性都会直接渗入这种思维方式中,使它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1] 冯骥才的小说塑造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家,涉及到了绘画、雕刻、制陶、剪纸、泥塑等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与鉴赏。在他的小说中,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没有因恶劣的环境而向命运低头,却都顶着风雪,不畏严寒,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其中《雕花烟斗》与《斗寒图》就很能体现这一特点。

  在《斗寒图》中作围绕着一幅画而开始――《斗寒图》画的是梅花,“一株盘根错节的老梅树,立在狂风暴雪之中,一任冰粒雪雹的抽打,树根深深插入开裂的石缝里,铁铸一般、瘦硬的枝丫挺劲不弯,上边的枝梢飘逸而刚健,大有一种“扫空”的神态。……”这幅画以及画上的梅花,这三者本就是一体的,都具有着与画家沈卓石一样的高贵品质,它们都是“君子”。在文革时期,沈卓石是一个不肯顺应生活逻辑明哲保身的人,他不肯向强权低头而深受重创,但无论如何,他都坚持这自己的艺术追求。其实,冯骥才去描写各种艺术的发现和艺术作品的创作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生命不息,艺术不止,即使是在文革这样黑暗的年代,人可以被摧残,但是人的精神不可摧残,艺术不可摧残。

  第二,冯骥才的小说能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或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冯骥才曾经说过:“……也许我从事过绘画,我喜欢使读者能够在小说中看见一个画面。”他的作品从标题到内容,都能给读者的头脑烙印深刻的画面,有的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比如《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有的画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比如《铺花的歧路》;有的则会给人一种画面上的多变感,比如《临街的窗》。这些作品,从标题到内容都形象具体,只要接触到作品,读者脑子里就能够立刻反映出清晰的画面。

  冯骥才小说《临街的窗》由许多幅画面构成,那扇临街的窗就是一扇画框,而那扇画框中所画的其实是人的向往。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潦倒、遭到迫害的画家,生活的黑暗并没有摧毁画家的艺术理想和对生活的向往。他住在一间没有窗户的黑屋子里,环境的黑暗不能遮挡心灵的光明,画家渴望这间黑屋子能有一扇临街的窗,于是他拿起画笔画出了这扇窗。窗里的景物可以有明亮美丽的阳光,可以是树,可以是夜空,可以是很多很多,景色总是不停变化,无论怎样的景色都是富有生气的,“活生生的一切,活生生地出现了……”。其实,冯骥才在作品中构筑画面一方面是为了借助绘画的直接表现力来表达主人公的内心向往,更重要的是为了告诉读者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即使是在文革那样黑暗的时期,也不应该丢弃可以调剂、涤荡心灵的各种艺术,我们需要有万花筒般的生活。

  第三,冯骥才的小说总是会运用一些绘画或是雕刻等等艺术形式的手法和技巧,或者说他很善于把各种艺术形式的手法进行融合。比如绘画中的留白、渲染,雕刻中的阴刻、阳刻这些手法其实都能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冯骥才自己也说:“绘画有眼,诗有‘诗眼’,戏有‘戏眼’。小说呢?是否也有一个聚积着作品的全部精神,并可从中解开整个艺术堂奥的眼睛呢?在短篇小说中,其眼睛有时是一个情节。”将其他艺术手法运用于文学作品总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新奇的感觉。

  冯骥才在小说的创作中就很注意作品中留白,留白本来是绘画术语,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冯骥才作品中的留白不仅仅是指作品会发人深省,给人留下很多遐想的艺术空间,更多的时候冯骥才更注重绘画的留白手法的运用,也就是说从画面上直接为读者留出空白空间。

  比如在《高女人与矮丈夫》的这部作品中,高女人去世以后,矮丈夫在雨中打伞的画面中就有很大的一块留白。矮丈夫还像是妻子在世时那样,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这块伞下的空间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鳏夫矮丈夫来说是生活中无法填充的亏空,是情感上无法弥补的创伤。这块空间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悲剧。

  总之,冯骥才在他的小说中很完美地将各种艺术形式与文学进行融合,使冯氏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创作的体验[J].文艺研究,1983年第2期。

冯骥才小说的绘画美

  摘 要:王国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道明了文学与绘画是相互融合的,而冯骥才把触笔伸向更深的艺术领域,形成独特的“文人画”。文学是用文字作画,绘画是用笔墨写作。文学是连绵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片段静止的文学。本文主要从绘画美的成因,绘画技巧的表现及价值意义三个方面阐释冯骥才小说的绘画美。

  关键词:冯骥才;绘画美;表现;意义

  文学与绘画都是一种艺术创作,都是把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心灵,有姿有态,活脱脱表现出来。冯骥才的小说成功实现了文学与绘画的融合,无论文学创作还是绘画都是对生活,生命的阐释,因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风味。

  一、绘画美成因的探究

  1、深厚的绘画修养

  冯骥才自幼酷爱绘画,把心中诸种故事画成图像,涂鸦于各处,由此与绘画结成了不解之缘。他的绘画之路,有四位道是功不可没,师从与严范孙后裔严仁统先生,之后师从吴玉如,第三位是张赣生,最后师从画师惠孝同,四位导师使冯骥才的文学有一种画面感,绘画的手法与思维都无意识的渗透在文学创作中,冯骥才说:“人生就是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魔术师,最后,在舞台变出来的东西,都是带到舞台上来的,你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怎么也变不出来”[1]。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有基础,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创作。

  2、绘画―人生的第二职业

  冯骥才是作为作家登上舞台的,但在写作之前,他已经从事绘画15年,绘画已融入骨髓。虽创作是他的第一职业,绘画是他的第二职业,但只有小说与绘画的融合,才能找到完整的自己。冯骥才认为绘画是一种生命方式,文学是一种社会责任方式,而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思考是他的主要工作,所以他把文学创造作为第一职业,以改善生活,服务人民为己任,只有社会解放,人身才能解放;人身解放,才能心灵解放。

  二、绘画美的表现

  1、光影变幻的视觉

  视觉是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冯骥才作品运用了视觉的变幻,以光影变幻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临街的窗中》中写到“树,远树,远树像沉默的人,一个个无声地站在雾里。那雾是他们的思索还是谜,他们给谜团般的思索包裹着;再远,是只剩下灵魂的远山”[2]。文中没有出现光的字样,但是给人一种雾气笼罩下的星星之光,可以看出人物的心境是迷茫痛苦的,只有自己的灵魂可以超脱。冯骥才把光影运用的得心应手,丝丝入扣,使小说有了质感和真实感觉。

  2、线条艺术―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

  线条给人一种直观的感情特征,而冯骥才的线条艺术是刚硬的,有力度的。在《雕花烟斗》对老花农的描写上运用了白描:“面部黧黑,背光的暗部简直黑如锅底,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轮圈腿,明显地向里弯曲,眉毛稀少,眼睛小,眼圈发红,有种上年纪人褪尽光泽而暗淡的眼神”[3],一个给人不舒展,执拗的老花农,不懂文化只能赞赏“美啊美啊”的人,展现了农村人的朴实和心灵,同时也表达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人的压迫犹如脊背被压弯,在对花农的外表描写中形成了一幅凄清,暗淡的画面,引人深思。

  3、诗意的留白

  绘画创作讲究留白的效果,而文学创作亦讲求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小说不仅要通过文字,故事来传达思想内涵,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给人一种想像的画面,在《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也运用了留白的手法,写到“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这段话中就运用了绘画艺术的留白手法,给人无限的遐想,伞下空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人还是感情呢,到底有没有东西能填补呢?给人想象的空间,批判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麻木,人们只顾着跟风,跟着政治大局走,造成他们悲凉的不仅仅是社会的黑暗,还有人情的冷暖。冯骥才把无限的思想孕育在有限的文字、有限的画面中,韵味深长。

  三、绘画与小说融合的意义

  1、深化意境,精神提升

  冯骥才成功的把小说与绘画之美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画面感,运用了光影、线条、留白、等绘画技巧,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在意境中暗示着人物的命运与人生。如《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无论怎么写高女人的形象,怎样写矮丈夫的形象,但整体就是给人一种不和谐,于是在人们心中就会产生有一个高女人和矮丈夫来进行对比,一切都在于作家的描写,作家暗示他是不和谐的,那么在人们心中就会形成不和谐的画面,从而在阅读上就会产生想象的空间,心中就会有一种画面感,在文字与画面中体会作者的意蕴和生命的真谛。

  2、彰显风格:批判与真善美统一

  绘画美融入小说的创作,不仅深化意境,提升精神,最根本的是彰显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形成了冯骥才小说批判与真善美的统一。在《雕花烟斗》中通过我与花农的对比,批判了我的自私,麻木,由此而批判黑暗的社会,社会使我们变得世俗,市侩。我认为他什么也不懂,只会说“美啊,美啊”,我认为他对我好是有所企图的,最后写还不忘让儿子给我送花,棺材中放入我赠与的烟斗。把我的自私与花农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你,所以冯骥才在批判黑暗社会的同时,也对花农的真善美进行弘扬,形成了冯骥才独特的审美风格。

  参考文献:

  [1]景戎华,《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作家丛书�冯骥才卷》蓝天出版社2003�32�

  [2]冯骥才,《人生短篇》古州古籍出版社2005(145)

  [3]冯骥才,《人生短篇》古州古籍出版社2005(21)

冯骥才:体内的小人

体内的小人

冯骥才

小人,是指人格卑下者。但这里要说的可不是那些在生活中时不时会碰到的小人。我说的小人在我自己的身上,或自己的体内。

小人原本在每个人体内,包括伟人,何况我?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其实善恶兼有;人当然有人性,却也带着兽性,两性并存;善是用来克制恶的,否则便成了恶人;人性要来克制兽性的,不然就成为兽类。小人呢?

善与恶和人与兽是对立的,小人却不是。它如果在别人身上很好识别,比如某人好嫉妒,某人好挑唆,某人趋炎附势或卖友求荣,会看得清清楚楚,但这小人在自己身上便不易察觉。它不声不响隐藏在我的体内,暗地作祟,当它表现出来——由于与自己利害相关,往往并不自知,可是在别人眼里,我就显出那么一种小人的意思来了。人常说,身边的坏人好防,小人难防;可是自己体内的小人就更难防了。

体内这些小人什么模样?弄不清模样怎么防?

最爱读《山海经》的插图,都是神头鬼脑奇肢怪体,一下子居然“瞧见”了这小人的模样。尖头如锥,小眼如灯,舌如条锯,身如烟缕,这样忍怪的东西居然就潜藏在我们的体内、甚至是我们的一部分吗?

是的。由于它和我们的私欲、妒嫉、虚荣、贪婪等等无形地融为一体,不但不被我们发觉,反而成为我们本质的一部分;它也是人的本质和人性的一部分。这样,它就一定会表现出来的。但在它表现出来时是不知不觉的,不会觉察,可是一旦它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我们可就站在高尚的反面和人性的阴影里了。傅雷先生在其所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序文中不是也说过,“真正的光明不会永无黑暗的时刻,真正的英雄也不是永无卑下的情操”吗?

当然,体内的小人最初并不这么可怕。我们或许有点贪心、心生妒嫉、有些私欲与别人的利益相关。每当此时体内的小人可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头来。当它满足了我们,使我们得到好处,我们便会放纵它。久而久之,它就来操纵我们,异化我们,一点点使我们成为货真价实的小人。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抑制它,战胜它。我们不可能消灭小人——因为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抑制小人,对它保持警惕,不能叫它在体内“长大”。从而使自己走向自己的反面。

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心里划一条自我的防线,将体内的小人视做自己的敌人,因为战胜这种体内小人的力量,不在别处,与他人无关,全都在自己身上。

我知道,我不可能全部消灭自己身上的小人,但我会对它警惕,以战胜它做为自己为人的快乐。

字数:953

推荐访问:冯骥才 小说 冯骥才主要长篇小说 冯骥才有哪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