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有关控制措施的探讨]节能减排措施有哪些

     节能减排是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忽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农业农村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搞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而且有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相关行业与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无序排放,特别是集中式农村居住小区的生活污水问题,这些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的河道,造成了水体的污染。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化肥、农药、农膜等过度使用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全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4700万吨,利用率仅为35%左右;
农药使用量14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三是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利用不充分。农业每年产生6亿多吨秸秆和30多亿吨的畜禽粪便,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100万吨,大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四是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规模较小。农村宜建沼气池农户数量达1.46亿户,已建成的只占15%左右,对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省柴节煤炉灶、生物质固化成型、生物液体燃料、太阳能利用等投入有限。五是部分农渔机具能耗偏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节能减排要坚持推广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相结合,以降低农业生产生活用能消耗、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积极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为重点,构建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农业循环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格局。要大力实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减排和节能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农村生活源的治理工作,对农村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那么,集中居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每提高10%,则COD的排放量将减少13.7~19.3%,总氮的排放量将减少11.2~13.6%,总磷的排放量将减少9.9~11.5%。要因地制宜,分散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对于广大农村分散住户的生活污水,很难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因此,各村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选择以下几种适宜的方式进行生活污水处理:
(1)在河网和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村落,利用河网湿地资源,建立人工湿地如芦苇等就地处理。
(2)在农作物秸秆比较丰富或有畜禽养殖的用户的村落,建设沼气站。将生活污水收集后进入沼气站和农作物秸秆混合,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清洁能源,沼气废液、废渣用作农肥。
(3)对于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采用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即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市政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村庄污水,达到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效果。
(4)对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用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或利用建设成本低、效率高、便于操作的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如蚯蚓生态虑池,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

(5)对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比较大的村落或集中式农民公寓小区(1000人以上)、经济条件好、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则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建设一个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以达到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的效果。
(6)在有一定坡度的洼地或是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可以采取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
(7)对于居民集中点生活污水处理,可以考虑“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氧化塘处理+自然湿地处理”。工艺流程是将集中点居民生活污水实现每户分流,厕所废水每户建一个尽量大一点的三格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格栅过滤与厨房污水合流进入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集中处理,最后排入氧化塘进行深度处理。氧化塘要定期清淤,尽可能养殖一些鱼类等水生动物,水面上可少量培育一些吸污能力强的植物,出水流经自然湿地进一步净化处理,按照文献报道该处理效果较理想,可满足国家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二是要减小地表径流面源,在耕地面积中,绿色农业所占比重每提高20个百分点,由地表径流产生的COD排放量减少1.2%左右,总氮排放量减少1.3%左右(之所以减少量偏小是因为地表径流的主要污染来自与城镇工矿用地)。
    (1)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养分利用率
    依托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粮油)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改变传统高投入、高消耗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生态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另外,结合河道疏浚,推广机械吸喷河泥还田技术,开发利用河泥资源,既降低河流污染,又有利于弥补农田水土流失造成的肥力损失。
    (2)实行化肥与农药控制
    在水稻、蔬菜以及其它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减少碳氨、氮、磷等单质肥料,提倡作物用肥品种复合化和专业化;
控制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用N、P肥料,积极引进生物肥或者生态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
建立精确施肥示范基地,以高科技为支撑,提供专业化供肥和施肥技术服务,实现精量高效科学施肥。逐步推广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的使用,推进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以大幅度降低农药施用量。
    (3)建设河岸生态隔离带
    河岸生态隔离带或者生态护坡,可以截留、吸附地表径流中的N、P等污染物,为阻止面源污染进入水体提供生化与物理障碍,能有效地削减水体的N、P总量。隔离带内可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以草本和灌木为主,注意保持隔离带内的生物多样性。
    (4)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
    通过农田林网化、建设水土保持林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降低面源污染。
    三是要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1)对即将上马的新养殖场,应控制养殖规模,建设标准畜禽养殖场。具体标准可依据《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GB18596-2001《畜禽养殖排放标准》来制定。
    (2)挺高配方精度。有一种办法能精确地满足家禽和猪的营养需要,那就是添加合成氨基酸。合成氨基酸是人工合成的产品,某种特定的氨基酸含量很高。传统配方当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是靠蛋白质饲料来满足的,比如豆粕、肉骨粉等。但这些饲料当中含有各种氨基酸,并非每种氨基酸都能达到动物需要的含量。如果添加了合成氨基酸,就不必添加那么多的蛋白质饲料,也能满足动物对各种氨基酸的需求。这样,日粮的总蛋白含量就降低了,粪便中排除氮的量也就减少了。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日粮粗蛋白含量每降低1%,粪便中总氮排除量就可以降低8%(Kerr和Easter,1995)。氮排放降低了,氨气产量自然降低,从而减轻了畜禽场周围的异味。
    (3)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提高消化率。降低粪便养分损失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饲料添加剂,提高日粮的消化率。饲喂效率高的日粮,畜禽能够用于维持和生长的养分比例就增加了,随粪便排放的比例就减少了。例如添加酶制剂、酸制剂、微生物制剂和丝兰属提取物等,能够更好的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或提高有机物的消化率。
    四是要控制水产养殖污染
    (1)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提高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
    (2)对水产养殖区应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水产养殖容量。
    (3)确定合理养殖方式,进一步提高饵料利用率。
    (4)根据鱼类摄食习性,适当发展滤食性鱼类及水生植物养殖。
    (5)科学、合理使用渔用药物,严格化学药物的使用。
    (6)合理规划,合理确定网围、网箱面积和网箱密度等,实现对养殖体系的可持续利用。
    (7)采用生态营养饲料的配制技术。

由于大多数水产养殖废物来自饲料,要降低由此而产生的废物,应注意饲料营养成份和投喂方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加入会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五是要积极推进农业副产品和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发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农村废弃物,减少使用石化能源,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可持续农业体系。要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大力普及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
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纽带,带动“一池三改”,推广“猪—沼—农作物”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农村生态家园。在集约化养殖小区(场)抓紧配套建设大中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优质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促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治理环境污染。
    要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城市郊区以及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区域,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气化、固化等综合利用技术,以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引导农民高效利用秸秆资源,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和推广“种植业—秸秆还田—种植业”和“种植业—秸秆—食用菌—有机肥(饲料)—种植业”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有水源保证的地方重点推广免耕覆盖沃土栽培技术,促成秸秆还田,切实提高土壤肥力;
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重点推广秸秆粉碎作基料或秸秆覆盖栽培;
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大力推广秸秆生物气化技术,建设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
积极推广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固化成形技术和省柴节煤灶。通过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治理种植业废弃物污染。要大力推进以村庄农户为单元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要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系统整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与农村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结合,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形成村户内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六是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高能耗老旧渔船和装备。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同时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比如,四川省推广的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田作业工序2-5道,每亩节水100立方米,节肥5公斤。
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力气、下真工夫,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中国乡镇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农业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也有巨大的潜力。比如农业部与国际组织共同实施的“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就是很好的说明。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仅试点推广企业就形成了年节能能力45万吨标准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多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氮肥需消耗1.4吨标准煤,全国氮肥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减少氮肥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250万吨标准煤。我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6亿多吨秸秆,畜禽养殖产生25亿吨的粪便,如果不合理利用,既浪费又污染。此外,农村还有大量宜农宜林荒山、荒坡和盐碱地,可用于种植非粮能源作物,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潜力很大。

推荐访问:节能 探讨 措施 农村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