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乡镇的发展的意见建议

XX镇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走进XX,你就走进了一个不买门票的大景区,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住在小木屋里,喜听小鸟歌唱,乐看竹笋生长,欣闻野花芬芳-----浙江省首批风情小镇XX是中国美丽乡村第一观景平台。XX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建镇1800多年。这里民风纯朴,因相传历代多孝子,孝文化源远流长,故得XX之名。  

近年来,随着休闲经济发展号角的吹响,XX镇休闲旅游的框架逐步凸现,农业观光园、乡村度假区、异地休闲养老基地等各类休闲项目的洽谈络绎不绝。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使得当前我镇乡村旅游存在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乡村旅游缺乏总体规划,分散性经营较强,部分景区重复投资,在市场经济中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尚未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不能充分体现旅游产品的特性。而且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如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三是文化内涵较低。乡村旅游的三个层次: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民旅游。我镇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农家乐”,即农业旅游,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为主,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四是生态意识不强。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受益者,由于其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日益下降,垃圾清理不及时环境保持不经常不彻底,时常留有死角,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  

五是效益较低。乡村旅游多以以村民自我管理为主,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旅游服务意识较弱,重经济利益,忽视本地特色文化和民风民俗,导致游客在乡村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当地居民收入少,乡村旅游经济效益低。  

XX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要科学规划,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把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的战略范畴。坚持走联合化、多元化、开放化的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创新观念,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引导“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
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
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
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
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要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水平。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治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
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三要加强引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
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
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
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农村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中实现乡村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访问:乡镇 建议 休闲 发展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