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箱子商店教程 [我的世界箱子商店插件]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世界!

  关于色彩的原理,我们在美术课上都学过三原色,利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就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不过,除了颜料的三原色,还有一种光的三原色,即“红、绿、蓝”,利用这三种颜色的光也能调配出各种色光来。电视机的显示屏就是利用这三种颜色,呈现出色彩缤纷的画面。

  在我们的眼睛里面,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叫视杆细胞,另外一种叫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会在暗光情况下发挥作用,没有色彩识别功能,因此人们在昏暗的时候可以看到物体,但是无法分辨颜色。而在亮光环境下,发挥作用的是视锥细胞。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色彩,就归功于视锥细胞。它们能吸收不同长度的光波,然后将信息发送给大脑,经过大脑的处理,产生了我们所说的色感。大多数人的眼中拥有三种类型的视锥细胞,每种类型的视锥细胞能够识别出一种颜色――绿色、红色或蓝色。因此,大多数人也被称为“三色视者”。

  二色视者:无法看到完美的世界

  说“大多数人的眼中拥有三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的眼睛里的视锥细胞都是三种。当三种视锥细胞的部分或全部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色觉障碍。色觉障碍,可以分为完全色盲和不完全色盲。完全色盲的人感色功能全部丧失,只能区分黑、白、灰三色;不完全色盲的人可以识别一些颜色,只是对某些颜色无法识别,最为常见的就是红绿色盲。因此,也被称为“二色视者”。

  由于每个细胞可以区分同一颜色100种左右的色度,那么每少一种视锥细胞,我们能够分辨出的颜色数量就会成倍减少。因此,如果常人可以看到大约100万种颜色,那么二色视者只能看到大约10 000种不同的颜色。

  四色视者:辨色超人

  既然有的人眼睛中的视锥细胞不足三种,那么会不会有的人眼里的视锥细胞多于三种呢?早在1948年,就有学者猜测,人类中有四色视者。所以,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重大突破。不过,前不久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英国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声称,他们找到了一位女性四色视者。

  四色视者能看到多少种颜色呢?三色视者能看到大约100万种颜色,而四色视者则多一种视锥细胞,所以他们能感受到更广的色觉范围,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0.99亿种颜色,这些颜色是普通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不过,就好比红绿色盲症患者分辨不出混在一起的红绿色一样,我们永远分辨不出那些只有四色视者才能分辨的颜色。

  有的同学可能会担心了,既然我们看到的颜色没有四色视者多,我们又是如何发现他们的呢?大家放心,三色视者的我们肯定能找到方法的,就如当初发现色盲症的科学家约翰・道尔顿,他自己就是一个色盲症患者。四色视者对人类来说,也许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是在大自然面前,四色视者简直是小儿科。在地球上,有大把的爬行动物和鸟类都是四色视者,它们能看见的颜色比人类看见的要多得多。而我们熟悉的皮皮虾(螳螂虾),据说有16种视锥细胞。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要探索。 PR的插件分类

我个人把PR的插件分为四类

(1)转场的插件:比如好莱坞,spice master

(2)特效插件:比如FE,Panopticum公司的插件系列,一些为AE开发并能用在PR中的基本也属于这一类

(3)字幕插件:比如TitleExpress,TM,小灰熊卡拉OK,小精灵字幕等

(4)扩展功能插件:比如videoserver,CCE,CanonpusProcder等

这个分类是个人为了方便管理而分的,所以不是很严格。比如有的插件在安装后会为PR同时添加转场和特效。

下面我把自己用过的插件,并且觉得非常好的插件作一简单介绍。

(1)视频特效:

Final Effects是MetaTools公司开发的Premiere的插件。MetaTools公司在图像界久享盛誉,著名的PhotoShop滤镜--- KPT就是该公司的旗舰产品。如果你的Final Effects版本较低,不能直接支持Premiere的话,那你在它安装好之后,把Plugins目录下的prm文件拷贝到Premiere的Plug -ins目录下,再将几个文件DELSLLISU、FE RESOURCES.DLL、COMMON.DLL拷贝到Premiere目录就可以了。

eyecandy据说也不错。用过Photoshop外挂滤镜的可能都知道这个,但它的PR版本似乎不是很好用,本人没用过。它有单独的AE版本,放到PR中更好用。

(2)转场

Hollywood FX可以脱离Premiere单独运行,如果把它的prm文件拷贝到Premiere的Plug-ins目录下,就可以在Premiere里直接调用。目前新版本为Hollywood FX PRO v5.2,支持PR PRO。

Spice Master可以为Premiere增加300多个精彩的转场特技。目前电视台用的大型非线性编辑设备,如大洋DY3000等用的特技转换都是从该软件移 植的!该插件可以自定义转场,方法是用photoshop做出有渐变特效的灰度图片(模式是灰度,8位通道),大小一般是320*240,存为TIF格 式,可以添加到Spice Master的转场库中。也可以去下载现成的转场库。效果真的很好。

(3)字幕插件

最著名的是title motion,但D版不是很好安装。功能强大,效果丰富,专业级字幕软件。TM4.2对中文的支持需要修改inscribe.ini文件。

TM最新版本为TM5.0pro,支持PR PRO,但是对中文的支持不好,网上可以找到中文支持补丁。

以前有人用title deko,新版本的PR(6.0以后)已经集成了这个了,所以可以不装了。不过原软件对中文字体支持较好,汉字字体能正确显示,不象PR显示汉字字体还要进行修改。 如果你喜欢自己做点卡拉OK,那么小灰熊卡拉OK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专门的PR插件,再找现成的字幕,就可以导入PR了,试试把自己的视频做成卡拉OK吧。

著名的卡丽来也有字幕系统(这个不算PR的插件,不过讲到字幕了,在这也说说怎么在PR中使用它),但不能在PR中直接使用。不过只要把卡丽来的背景照片 做成纯蓝或纯绿的,只用一张图设置字幕输出歌曲就行了,(要注意字幕的色彩不要和背景相同)把生成的AVI作为PR的素材导入进去后抠像,OK,可以借卡 丽来的歌词做自己的卡拉OK了。

(4)扩展功能插件

这类插件最主要的就是让PR直接输出MPEG文件的插件,比如CCE,bbmpegencoder,CanonpusProcder等。建议对PR6.5 以前的版本使用小日本加videoserver输出的方法,PR PRO使用CanonpusProcder。

关于输出mpeg的插件我会单独发贴讲解,对插件进行比较。

扩展功能类插件还有一些可以引入其他格式文件的插件,比如让PR直接支持SWF格式的flash动画的插件:SWF2Video plugin等。

“原创:Premiere插件综述”来源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勿用商业用途!插件滤镜类

1.BORIS Red1.0/1.5/2.0 BORIS公司出品,制作专业广告.MTV.电视新闻必可少。

2.Boris-g BORIS FX的又一简化版本,特技多且新!

3.SpiceMaster 1.21"视频调味品",内置800多种模糊转场划像效果,使影视制作创意无限!

4.3D Vortex 可以为Premiere增加30多种精彩的三维转场效果.

5.HollyWoodFX4.5最新版本,含10余类200多种眩目的影视特效,电视台最常用视频插件!

6.HollyWoodFX3.11/3.13/4.03/4.1 HFX的不同时期版本.

7.CLUB HFX4.0、4.03 为"好莱坞"软件增加11组47个具有生活情趣的精彩三维转场效果.

8.3D eff 安装后Premiere增加几个精彩的三维转场效果和滤镜.

9.Final Effects AP 汉化版 汉化的FE更好用,可创造爆炸.下雨.下雪.星光.气泡效果。

10.Add Effects基于全射线跟踪的3D渲染引擎,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反射和抗锯齿性能。

11.SoftXplode Premiere重要大型插件之一。

12.illusion2 能产生很COOL的、精彩的粒子光线效果

13.Ravers Premiere转场插件之一。

14.Sfx 安装后在premiere中可增加54个转场效果。

15.Ultimatte 2.0 Premiere滤镜插件之一,可以实现极佳的抠像效果。

16.VIDEOFINESSE1.03/2.02 一个很好的Adobe Premiere Plugin 插件。完全版本。

18.Mokey1.0 最好的运动抠像插件。

19.DigiEffects AgedFilm 1.03 一个很好用的Premiere插件。

20.FilmFX 2.09/2.25 好用的插件,可以做出多种转场。

21.PAN FIRE 2.0 可以产生各种火的特效!

22.PAN LENS Pro 可以产生各种光的特效!

23.PAN TOOLS FOR PR 工具插件,使Premiere使用更方便!

24.PREMIERE滤镜特技 可以为Premiere增加65个滤镜效果。

25.PREMIERE转场特技 可以为Premiere增加5个转场效果。

26.Ambience Extractor v1.3a Premiere的声音滤镜插件。

27.Avisynt

28.Font Creator Program v3.0.2

29.FREEDOM FX 30.HarrysTFplugs for PRM

31.Intergraph VizFx plugin v1.0

32.Panhandler Surround Sound 声音滤镜插件,制作声音特效。

33.Panopticum Engraver v1.0

34.Panopticum Lens 2 for premiere 可以产生各种光的特效,最新版本。

35.Panopticum Rich Typing v1.3

36.pipeline provtr v6.1

37.Pipeline v4.7.1

38.Premiere 6 CE interface

39.Premiere Tools The Consolidator 1.1

40.stagetools Moving Picture v1.0.09

41.Video Stabilizer v2.5

42.Vixen Video Enhancer v1.4.4

〓AVI-MPEG类插件

1.Panasonic Plug for Premiere安装后premiere能直接输出VCD格式的mpeg1文件,文件可大于2G。

2.TMPGEnc 12 plug for premiere 安装后premiere可以直接输出VCD格式的mpeg1文件。

3.XingEncoder plug for premiere最常用vcd格式压缩软件,速度快品质好,还可压mp3.

4.LsxMPEG for Premiere 能在Premiere中直接生成MPEG1,MPEG2和SVCD格式.

5.cinemacraft_sp250 能在Premiere中直接生成MPEG1,MPEG2和SVCD格式.

Chrome常用插件

Chrome常用插件

这里指列出插件的名字以及简单的介绍,如要安装请移步Google Web Store:

超级常用

AdBlock:屏蔽广告

AutoPager Chrome:自动翻页

ChromeIE:可以用IE引擎加载网页

Chrome Toolbox:google chrome官方的工具插件

iReader:方便看文字较多(特别是博客)的网页

Mail Checker Plus for Google Mail:gmail通知器

Smooth Gestures:鼠标手势

SmoothScroll:滚动加滑

人人网改造器:超级校内插件

FreshStart:收藏一组网页

一般常用||功能独特

Awesome Screenshot:Capture & Annotation 截屏利器

Coriander:新浪微博

Disable All Extensions Plus:一键停止所有插件

eBook Search:电子书搜索

Google Reader Notifier:google reader官方插件

LastPass:管理用户名密码

TinEye Reverse Image Search:搜相似图像

爱问共享资料豆瓣插件:在豆瓣里发现感兴趣的资料可以快速查看爱问里是否有人共享

最好的8个Wordpress插件

早上起床看了一下邮箱,收到了来自wordpress著名SEO 优化插件All in One SEO pack官网http://semperfiwebdesign.com的一封邮件(图1),评选出最好的8款wordpress插件,想必许多站长使用 wordpress搭建自己的网站,毕竟wordpress占据了市场大量份额(图2),wordpress之所以那么强大,首先归功于 wordpress开源,其次就是依赖wordpress强大的插件,全世界wordpress开发者研究使用wordpress插件,使得 wordpress越来越强大。

最好的8个Wordpress插件 三联教程

图1

图2

笔者也是wordpress插件忠实粉丝一枚,所以对于wordpress关注较多,所以订阅了不少wordpress插件作者的博客,毕竟 wordpress是老外开发的东西,所以对于wordpress插件开发较多的还是国外开发者,今天收到的邮件题目是“最好的8个wordpress插 件”,作者是大名鼎鼎的SEO 优化插件All in One SEO pack插件作者,文章自然是英文的,介于许多站长新手对于英文还是不大习惯,所以一大早就将文章翻译成中文。有能力的站长建议还是看原文,毕竟笔者能力 有限,可能有些地方翻译不是很到位,希望大家见谅。

原文地址:http://semperfiwebdesign.com/blog/best-wordpress-plugins/

译文如下:

人们经常问我,推荐他们在博客上使用什么wordpress插件,所以我决定在这篇文章里介绍wordpress最好的插件。这里混杂着免费插件和 高级插 件,但是重要的是他们统统都能节省你的时间,增加你搜索引擎的结果,帮你赚钱。以下都是我在开发wordpress时使用的插件。

1. All in One SEO Pack这个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插件是下载数量最多的wordpress插件,到截稿的时候已经超过11,000,000次下载量。这是从2007年以来最原始的wordpress插件,是标准的wordpress插件。

2. Google XML Sitemap Generator对于搜索引擎例如谷歌生成一个xml地图是十分重要的,这插件做的不错。

3. Backup Buddy没有这个插件我们的博客无法生存,随时备份是十分重要的,备份能使我们心里感到安全平静,它也能轻而易举的让wordpress搬家。

4. Gravity Forms创建一个表格是十分耗时间的,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这个插件能让我们为wordpress简单快速的生成一个简单或复杂的表格。

5. Jetpack 能把你带到wordpress.com的家伙,这个插件在管理wordpress博客上增加了一般独特的优势。

6. Akismet除非你想被垃圾留言攻击,否则安装这个插件是必须的。有许多反垃圾留言插件,但是没有一个能像Akismet一样强大来阻挡这些垃圾留言。

7. Pippity 这应该是你没听过最好的wordpress插件之一,我们都讨厌弹窗,但是Pippity能给您的用户一个十分不显眼的弹窗,帮助你增加网站转换率,我们在任何网站上使用这个插件,大多数迅速增加了网站的转换率。花费你少量钱买一个插件吧。

8. WP Super Cache网站对于你来说看上去很快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感谢WP Super Cache,作者是Automattician Donncha O Caoimh,这个功能齐全的缓存插件能让你的主机商使用更多的主机资源。

这些都是你安装基本插件中做好的插件,无论是你使用wordpress插件做博客或者其他用途。什么插件你最喜欢?我们还应该在列表中添加哪些插件呢?让我们从你的评论中知道你所想的。

大清早起来就翻译的,希望大家保留一下作者链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自虾扯娱乐http://xiache.org。

我们的这个世界

记住,我们的这个世界

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明白许多,原来做好人和做坏人的下场是那么的出人意料,会明白许多事无法理解,太多的故事,戳穿了就是一场闹剧,演好了,就叫完美。

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谁都不知道他人心中的善恶,日落日出,花谢花开,时光荏苒,岁月转眼即逝,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可以达到让人无法理解这一刻,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之中。

习惯了害怕熟悉的东西,一首歌,一本书,或一个熟悉的身影。。。。陌路过客,谁也不会欠下谁什么,擦肩而过,就此别过。。。。世事无常,转眼已是物是人非,除了失落与记忆,又能落下什么。短短人生数十载,被承载了太多的愿望,远离了本真。。。

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 ,在每个星光陨, 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路很长,当习惯了一个人行走,慢慢听着歌,会发现自己也出行了好远。 喜欢留在过去,不敢向前的人,是因为不会健忘,因为胆怯。承认自己很无能,总是执着于历史,留在自己幻想的虚幻中,走不出去。

天行有序,天不灭人人自灭,当喜欢怨天尤人成为一种习惯,还有希望么。 消沉了很久,是该清醒了。

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一个人前行,完成属于自己的传说。总是自命天才,于是,希望找回本属于自己那份奇迹。

曾经的岁月,化为清风,消失无形,徒留凉意。。醉卧青石,盼卿三世琉璃;化为尘土,伴君半世逍遥。。叹江水东逝,徒增幽思。。。

在我们的人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家人,亲戚,朋友,还有恋人。。。不同的人,教会我们的是不同的人生,也许因为受过伤害而去恨某些人,但似乎,更多的是也要去感谢许多人,不懂得去经历许多,也就无法成长,你不学会长大,没人替你坚强。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人,最终会成为过客,最终遗忘,不论曾经的好朋友,还是爱的死去活来的人,或是恨到刻骨铭心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始终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生活的无奈,会让许多的人从你的生命中消失,最终遗忘。所以,许许多多的事,不用太过放不下,拥有记忆即可,何必停留于本不属于你的世界。健忘是我们的常态,许多时候,也需要忘记。我们要学会感谢那些教会我们生活的人,即使再舍不得,也要学会放手,不是你的世界,你给不了的幸福,,就不要过多的停留,会打扰了本属于这个世界的人的进入。生活是场游戏,玩弄了所有人,而你又必须按它的游戏规则去玩,所以大家都会活得很累。我们都要学会渐渐长大,学会放弃,学会拒绝,学会明白许许多多的事情,知道自己如何去活下去。太阳不会为你而升起,但你却可以平等的去享受阳光,这就是游戏规则,残忍而又掺杂着公平,生命也在这中间,一点一滴流逝。

还是喜欢那句佛语,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只等你从桥上走过…待卿回眸…

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一直很喜欢这个小故事,讲得是:一天清晨,牧师正在准备布道的稿子,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副世界地图,撕成碎片,扔给儿子,并承诺如果儿子能拼好地图,就给儿子一定的奖励。

牧师本以为这会花费儿子很长时间,从而自己可以专心工作。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又来敲他的房门。牧师看到儿子如此之快地拼好一副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儿子对此的回答是:“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在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人对了,他的世界就对了。这是一句颇有哲理的话。

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心情好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上班路上的红灯似乎比平时时间短了,领导对我的批评貌似有几分道理。孩子淘气是正常的,童年本应该是快乐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身边的所有仿佛又都变成了烦恼的来源。每天一大早楼上就叮叮哐哐吵得我睡不好,上班路上的车多人多,红灯等了一个又一个,更有无数电车、自行车横冲直撞。领导常年处于“更年期”,整天大呼小叫,无理取闹。孩子经常因顽皮犯错误而被老师叫家长,爱人还经常不理解大呼小叫……正如汪国真在《雨的随想》中写道:“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更多时候,影响我们生活的,似乎不是外界的环境,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情。

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任由情绪摆布。一个人的生活如果任由心情摆布的话,将是一种多么被动的状态呀。所以我们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对”的状态。

那么怎样把自己调“对”呢?

首先,遇事经常换位思考。

心理学上讲换位思考可以按照以下“四步曲”来进行。即:第一步如果我是对方,我这样做是因为什么。第二步如果我是对方,我不希望发生什么。第三步我是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她吗。第四步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什么。举一个例子,家里楼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习惯晚睡,晚上12点前没有安静过。你气冲冲地上楼找过他们几次,开始还有点效果,他们承诺注意一下。后来反而翻脸不认账,说不是他们发出的声音。你很痛苦但又无计可施。遇到这种情况,换位思考或许能帮你平心静气。我们按照“四步曲”实践一下:第一步,如果我是这对小夫妻,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了(或者其他的答案);第二步,如果我是这对小夫妻,我不希望别人干涉我的生活,粗鲁地要求我;第三步,我气冲冲地上去找他们,只要求他们改变,他们肯定不会期望受到这样的待遇。或许我应该平心静气,好好找他们谈一谈。第四步,如果我是对方,如果别人硬生生要我做出改变,我心里也会很不爽。但是如果对方和和气气地说,那么为了邻里之间的和谐,我也愿意慢慢改变。好了,想到这心里的气已经消了很多了吧,这就是换位思考的魅力。

其次,及时倾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压力大。很多人便经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放在心里。今天一件伤心事,明天一件痛苦事,久而久之,内心变成了垃圾场,发泄不出去,人就会崩溃。长期的心理压抑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当心情不好时,应及时倾诉,找一两个知心好友或者自己的爱人,真诚地向他们表露自己的烦恼,请他们帮忙分析,寻求心理上的支持,这样既能使坏情绪及时发泄出去,又能让加强跟朋友或家人的沟通交流,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永远对未来抱有希望。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万事如意只是一句美好的祝愿。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或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失败”,害怕、焦虑根本无济于事,这时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以前的种种经历,你会发现之前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当时多么焦虑、紧张、无助、绝望,现在的你毕竟已经安然无恙地渡过了。所以“不管多大的事情都会过去”这确实是一句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一想这句话,你就会平静很多。在此基础上,你还可以对未来抱有希望,因为未来的样子永远由你自己去改写,不管过去的你多么失败,多么不堪,只要抱有希望,或许你就是未来的赢家。

生活中,烦心事很多,但无外乎成败、压力、误解等,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经常换位思考、及时倾诉、对未来抱有希望,将自己的心态“调平”、“调对”,那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平静而美好的。

我们的世界,彼此来过

一睹时光的厚墙,隔开了风雅的烟花柳岸;尘封了送别的长亭古道;也暗哑了那声深情的呼唤。当我们在残留的背影里,再一次穿过那一段苍老的年华,才知道,多少才子红颜,已淹没在凉薄的时光里,成为尘世中的一粒微尘,最终,不知去向。——题记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邂逅很多人,有些人会与我们并肩同行,而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逢。往事旧梦,时光的画笔涂抹着不愿遗忘的痕迹,那些看过的风景,那些物是人非的相逢,经年后,依旧等待着一个漫长的季节。而那个无知的世界里,蓦然回首的朝来夕去,我们千万人中的回眸,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天涯咫尺,两两相望。一季飘零挽留的明媚,岁月轮回,已经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摸样,只剩下凝聚千载的留恋,在无数个轮回后,于日日夜夜放飞着自己的缕缕牵挂。最深的红尘,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只有今天。昨日种种,已幻幻如梦,曾经相遇的情景,化作了一段幸福与悲伤夹杂的过往。我们小心的保存着那本回忆的像册,让一幅幅令人泪流的画面一直在心底存留,也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细细珍藏。无声老去的岁月,多少年华已不在,多少天真已不在。人生苍茫的经历中,总有一些遗憾不堪回首。那些被无限放大,清晰呈现在脑海里的往事,当一切的一切都成为回忆还苦苦留恋时,不是时间过得太快,也不是我们自己走的太远,只是变换无常的世事,许多让我们沉湎其中不能自拔的真情,永远挥之不去,萦绕不散。一步步的走到今天,自己早已失去了当初的优雅洒脱,和当初的纯真情怀。那么多的快乐时光,在勾起回忆的夜里,与留下的伤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知道,昨日挥手告别的欢乐与无奈,已在满地月色中与梦相随,就算自己寻遍所有的点点滴滴,都不会再次融进动人的故事里,而,自己唯一能做到的,只是用此来取暖而已。无助彷徨中,不知要怎样,才能安慰这颗疲惫沧桑的心。隔着泪水遥望的日子,很害怕失望,很害怕眼里留下的无尽忧伤。一转身回到的起点,空空的世界里,酸痛与苦楚撕扯着纷乱的内心,沉重的,再也寻不回那份从容的快乐。一生的行程,山长水远。飘渺的踪影,向往的遥远终点,我们一路天涯,烟云相望。这一生,我火一样点燃的生命,千百次寻觅后,终无从寄放我苦涩的红色热情。辗转徘徊在爱痛边缘,来来去去中,纵是身心疲惫,纵是苦苦挣扎,那随时光而动的眷念,又能留住多少曾经?或许,人生本该如此,于你,于我,只是来过。一念,一心碎!当,我们已成为彼此的记忆时,亘古穿越颠覆的前世今生,落日残红映着那份依旧的柔情似水,那个人,那生情,在轮回的秋色里,用所有的感动与真爱,凄美着自己绝尘而去的转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几生几世都执着于故事的主角,一遍遍重演,永不知疲倦。然而一次次痛彻心扉后,又岂不知天涯咫尺的一个转身,那逝去的童话,无论记忆多么深刻,无论情感多么真实,短暂而老套的故事里,那声落幕后的叹息,回应它的,只有黑夜里的凄凉月色。听岁月如泣,看繁华湮灭,多少心事,散落在了远方。一曲百转千回的回忆缠绵,总是在曾经的美好中寻找着一份温暖,风景那头,悲欢离合的深浅印记,却在几许回望后,让我们即牵不到手,又抛不下旧梦与新愁。背影定格的眼眸深处,红尘中将秋水望断的不只是流年,还有指尖滴落的无尽惆怅。多涩的人生,已让一颗心变得脆弱,不再坚强。一幕幕回味的前尘往事,繁华的诱惑,情感的沦陷,我们无力前行,也不能就此止步,只能听任,一种幽幽的情愫将身心疲惫。浅秋薄凉,情寄无从。熟悉的往事又泛上心头,如刀的记忆,一点一点的割痛着内心。一度的相信缘份,可不管那颗心如何的痴情,如何的执着,终究逃不过因果。一段难忘的旅程,我们路过了幸福,也路过了悲伤,如今,曾经让自己离别难舍的一切的一切,都将在黑夜里冰冻封存。今生,既然情字已荒芜,又何必再去续接前世的姻缘。若不相负,怎相离?当一切烟消云散后,对于自己,得与失都已不再重要,就让这份悠长的远古牵挂,亦随年华而来,犹伴岁月而去吧!从此,莫在相念,也莫在忆起······

谁是谁的世界

谁是谁的世界

高中生诗朗诵材料 当你稚嫩的双眼第一次触碰到光亮

当你柔弱的咽喉第一次颤抖出啼响

请相信

这个世界曾有过一秒寂静

有一个人

把你挚爱地搂在心上

不倦地

看着你睡去,看着你醒来

你笑,她比你更快乐

你哭,她比你更难过

在你摇晃着学步跌倒时,她鼓励你站起来

在你用手指着天上那个一掠而过的影子时,她告诉你,那叫鸟儿 这个被你唤作妈妈的人,请相信

你,就是她的世界

有一个人

把你小心地捧在手上

一双苍劲的大手

轻轻碰一碰你的小手,连抚摸都不敢

生怕手上的老茧会伤害到你细腻的肌肤,打扰了你甜美的梦 他愿低下骄傲的头颅,让你爬上肩头

他愿屈下强硬的膝盖,任你在背脊上玩耍

这个被你称作爸爸的人,请相信

你,就是他的世界

后来

当你可以投出一记漂亮的篮球时

当你可以弹一支悠扬的舞曲时

当你高出他们一个头时

当你长发披肩时

他们说

你长大了

你长大了

习惯戴上耳机,把他们的声音流放到你的世界之外

习惯摔门而出,把你的咆哮关进他们的心里

习惯面对朋友,善解人意

习惯对待他们,冷若冰霜

可是亲爱的,别忘了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怨

失落时,也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 犯错时,也需要一个原谅的问候

他们

可以从你的眼光中读到你的思想 可以从你的脚步中听出你的心情 他们是这样了解你

你是这样不了解他们

占有了这个女人十八年的韶华 锁紧了这个男人十八载的眉头 可是

你还在抱怨,还在发脾气,还在咆哮!

你长大了

却不是成长

当十八岁的黎明在晨雾中苏醒 罄钟在阳光下回荡

伸出手

面对朝阳

攥着明媚的春光

让阳光为我们见证

在十八岁成长

十八岁

当她彻夜难眠

轻轻贴着她

让她知道,你在

当他醉酒夜归

泡一杯热茶

让他知道,你在

当她向你抱怨生活

告诉她,还有你

当他生气地朝你嚷嚷

你要明白,他的压力很大

成长

是关心,是理解

打雷的夜晚

让我,给我勇气

如果跌倒

让我,鼓励我站起来 纵使荆棘划破我的脸颊 泥泞拖拽我疲惫的身体

十八岁

我对自己承诺 认真过好每一天 不再轻易掉眼泪 成长

是坚强,是勇敢

我愿

让我的羽翼在伤痕中丰满 当她灼灼的容颜失去光泽 当她明亮的眼睛不再清晰 当她青丝变白发 换我作他的依靠 因为

她,就是我的世界

我愿

让我的臂膀在疼痛中坚韧 当他健壮的身影不再挺拔 当他宽阔的肩膀不再硬朗 当他步履蹒跚 换我作他的依靠 因为

他,就是我的世界

成长

是陪伴、是责任、是担当

这个世界会好吗?

  孟晓骏:我想请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这代人。 A:追赶。 B:理想。 C:冲动。 D:自由。 E:怀疑。 F:霸蛮。 G:孤单。 H:渴望真诚。

  孟晓骏:成东青,你认为呢?

  成东青:红旗不倒。 众人哄笑……

  孟晓骏: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儿,我们谈了太多思潮、主义、方法。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想找到一个现成的答案,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生活。其实呢,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生活。生活是自己的,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应该由自己来回答。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是改变,改变身边每一个人,改变身边每件事情。唯一不变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改变世界。

  众人鼓掌……

  昨天深夜看完这个电影,看之初和朋友笑着说,这是新东方的发迹史吧。但看到中间半段上世纪80年代那一帮人,围成一圈笑谈自己的梦想,那时的人可以很轻易说出:我热爱我的国家,我渴望自由民主。随意的语气好像问“你吃了饭”没有。那时的北京还有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北岛的诗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一代年轻人口中传唱……《今天》诗刊的印刷纸张还是芒克、北岛、黄瑞从各单位顺出来的,用的是一台破旧的油印机,七个人在一间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处农村与城市的边缘的两不管地区,轮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忆第一次参加《今天》诗刊聚会,几个人穿过一条黑糊糊的胡同,走进院子最深处的一个人家,一推门进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着当年灰不溜秋的蓝衣服,特别朴素,屋里烧着炉子,上面蹲着一把锡铁大茶壶,旁边一个沙发后背上还窝着一只肥胖的猫,在烟雾蒙蒙里众人表情都特严肃,大家聊文学观创作观,意大利的维柯,话题内容已记不清了,但永远有一种郑重虔诚的氛围。大家都把文学当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陈词,讨论起来简直就像宗教集会里讨论上帝的真意一样,陈凯歌也常加入其中。摇滚乐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周国平说第一次见到崔健是在中央乐团一间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说他文化不高,写词费劲,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读《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崔健说他就要用摇滚乐去捶那些讲大道理的,有权有势的,或每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还大红大紫的人。西单还有一面墙,站在这面墙后你就可以说真话,无论政治、哲学、文学辩论、哪怕是谈论某个领导人,都不会有人骚扰你。墙壁上没有某某壮阳药、房价一平几万、富商求子、治疗性病的广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呐喊!自由!希望!中国!民主!

  前阵子我有一个读者问我:翩翩姐,这个世界会好吗?他在一所考试作弊罚款、违禁电器罚款、班级也有罚款权、寝室得良也罚款的大学里。因为罚款名目过多,全班都有怨言,他向老师提意见,说罚款是变相惩罚家长,毕竟学生都不赚钱,能不能改变一种惩处方式,毕竟每个年轻人都会犯过错。却被老师认为在顶撞师长以致要背上处分。这之后又发生了一个狗血的事儿,老师为了表现自己的民主公平,在班级里搞了次虚伪的民选投票,问是否要给他一个通报处分?先是问大家,同意给XXX处分的举手?全班鸦雀无声,老师的教鞭声声敲打在讲座上,时间在这种缓慢的僵滞里过了几分钟,全班没一个举手的……老师又问了一次,那不同意给XXX处分的举手!全班还是无一人举手,老师静了会,扶了扶眼镜,言辞凿凿:全班没一个人举手,也就是说,全班都同意给XXX处分了。

  学生诉说的有些委屈,他问我,姐姐,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之后没几天,又有两个孩子问我,一个来自海南,一个来自广西:翩翩姐,我家的房子被强拆了,我应该怎么办?还有更多的孩子在问我:他们想退学、和家庭不和,赚不上钱买不起房、他们找不到梦想,分辨不出爱情真假,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不做什么,该去相信谁,怀疑谁。

  我想请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这代年轻人:A:满屏幕的负面新闻,杀妻杀室友强奸幼女,社区论坛里的“一剪没”。B:公交车站、地铁后座、马路牙上随处散落的攀至天价的房价广告。C:电线杆上的壮阳、求包养、治性病、KTV公主的联络电话。D:背着大书包,穿着统一校服,做着厚沓卷子,眼镜如瓶盖的学生们。E:那些脚步匆匆,面目疲倦,像沙丁鱼罐头一样金鸡独立挤在地铁、公交里,像苍蝇一样蛰伏在城中村,嚼咽着含有未明毒素盒饭的年轻上班族和用一根绳子,像栓狗一样拴着一个残疾人和老人,在众人脚下爬过求财的乞丐。F:万人夺一个公务员职位的公务热以及不分老少考雅思、托福的留学热、移民热,还有公园电视里,像挑选打折白菜一样挑选爱情和婚姻的相亲热。G:在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作家能卖上三万册图书就算是畅销书的尴尬事实。H:年轻人在快男选秀、KTV、游戏场、酒店床单、漫无目的的旅行路上发泄青春,在电影院一把鼻涕一把泪看着《致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感慨青春已逝,消费青春的苦情现象。I:孤单迷茫束缚冲动失语,但仍然渴望真诚的活着和诉说理想。

  这个时代会不会好?看电影的时候我几次眼眶发酸,屏幕里,黄晓明说:中国的学生非常擅长考试,你不能想象他们为了考试所付出的艰辛,你不了解中国;街上卖鸡蛋的都比你挣得多,要不然你跟我合伙吧;你们还是和30年前一样,只会中国人打中国人,你们应该去学习打你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变的更强,才能战胜他;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

  “在你眼里,我一直都是个傻逼!”黄晓明、佟大为、邓超三人捧脸蹲坐在地板上,那些有梦想的人,哪个又不曾质问过自己:我这样坚持,是不是像个傻逼?婚宴散场,三人在拳轰彼此后也分道扬镳,好在,电影为了票房效果,总是安排了一个喜剧结局:纽约,三人再次抱团,字字珠玑,新梦想的梦想理念一亮出,震惊了国外的洋面孔们。中国梦,在电影的有意视角里,在电影主角们犹如朗诵诗歌般的煽动台词里——终于震慑了世界。

  看完电影后看罗永浩的演讲《我的奋斗》:“ 年轻人都是这样,年轻的时候你问他长大了想做什么?   宇航员、外交官、国家领袖、政府首脑、大企业家,什么实业报国、产业报国,说什么的都有,你就注意到没有一个年轻人说他要去掏大粪、扫厕所、要饭这些的。

  每一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相信自己来到世间要改变世界,充满了雄心壮志。

  但是到了二十多岁走进社会之后,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相对不太健康的中国社会里,走进社会以后,很多人痛苦地发现,那些年轻时有才华、有热情,非常正直耿直的这些年轻人,从二十多岁混到三十多岁一事无成。

  在中国,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你有能力、有才华、有热情,却一事无成,因为你不会圆滑处世,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会在领导面前拍马屁,不会在同事面前耍心眼,什么都不会。

  这样的结果是,你工作能力很强、很正直,到了30岁一事无成。

  这些人痛苦地发现身边那些臭流氓,年纪轻轻十七八岁就活得特别圆滑世故的那帮小兔崽子,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到领导那德行,简直没法看,见到同事就又是另外一副嘴脸。处世处得很圆滑,到了30岁都混得非常好,要钱有钱,要车有车,二奶有六个。

  所以这些正直的年轻人到了30岁很彷徨,开始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心想我到底在干嘛呢?于是他为了获得生存上的好处,决定跟着耍流氓。所以这些人呢,不管是什么借口,最终选择了去做恶心的成年社会中的一个恶心的人,最可气的是他们之后还产生了幻觉,说这就是“成熟”。

  于是又过来毒害年轻人,跟他们说,你看,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这样,现在我这叫成熟,你这叫幼稚。

  我不觉得这是成熟,这是不要脸。

  ……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这是你的宿命,你别无选择。

  你要么把世界变得好一点,要么把世界变得坏一点。

  你如果走进社会,为了生存或是为了什么不要脸的理由,变成了一个恶心的成年社会中的一员,那你就把这个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

  如果你一生耿直,刚正不阿,没做任何恶心的事情,没有做任何对别人产生伤害的事情,一辈子拼了老命勉强把老婆、孩子、老娘,把身边的这些人照顾好了,没有成名,没有发财,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一生正直,最后梗着脖子到了七八十岁死掉了,你这一生是不是没有改变世界?

  你还是改变世界了,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要有足够的耐心一点一滴地改变世界。”

  (下载于豆瓣)

  责任编辑 萧 田

你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

  失去母亲的我们,从此不再是孩子。

  我平生参加的第一个葬礼是母亲的葬礼。

  那年三月,当我打电话回家时,继父告诉我:“你妈妈得了胃癌,已是晚期。”那么健壮的人,那样豪爽的脾气,怎么可能患这样可怕的病呢?我还记得每次回去探望她,她总是不由分说地扛起我所有的行囊,在拥挤的人群里给我开道。

  我飞回南京,进病房时,后脚还没跨进门,就看见妈妈的脸迎着门,眼里满是期待。我叫了一声“妈妈”,泪水淹着眼睛和五脏。她像是等着我来搭救她,伸出已经瘦黄的双手,叫了一声:“女儿!”她的嗓音已失却了大部分亮度。

  我看着她,两行热泪从她的眼里流出。她笑了一下,带出一声叹息。

  这天以后,我每天去附近的菜市场买回最新鲜的鱼和蔬菜。看妈妈吃饭,是我最紧张和痛苦的时候。她是吃给我看的。化疗越来越使她的进食变成一种折磨。第二次化疗后,妈妈常从头上抓下一大把一大把的头发,像败草一样。她曾有很浓密的头发,编成一根又粗又长的大辫子。我们的话题就从头发开始。妈妈讲起她演的话剧中那一个个的角色,讲到得意处,她像是完全康复了,退回到几十年前的岁月。眼睛是二十岁的眼睛,那早已拖长而形成一个深皱的酒窝,又圆了。

  五月份,妈妈的情况相对稳定,我必须回美国处理一些事务。临走前的那天晚上,她忽然讲起我出生时的情形。

  “你在三分钟之内就冲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妈妈说得很慢很仔细,似乎要把每个细节都翻出来让我知晓,“我一直都想要一个女儿。”所以当护士告诉她“是一个女儿”时,她拉着医生护士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似乎是医生护士们成全了她对女儿的渴盼。

  我没想到,妈妈会在离别时讲这件事。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突然兴起的念头的喻义。

  离开三个月后,似乎是某种感应使我早早订了机票,于八月六日赶到上海。被家人瞒在鼓里的我,得到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昨天早晨过世了。”

  我什么也没说,直接把电话挂断了。似乎是一把刀刺进来,血要过一会儿才会流出来,疼痛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我的知觉。我一再问自己:我是一个没有母亲的人了?一个没了母亲的人是谁?我是什么人?住在这空寂的旅馆,走出去,外面将是一个没有母亲的空寂的世界。

  我哭不出来。没有了母亲,祖国的版图在我心里从此缺了一块。

  追悼会安排在我到达的第二天。我临时写了悼词,语句文法都稍显错乱,只以满腹遗憾和通体悲伤将全文凝聚起来。我仅念了第一句:“亲爱的妈妈,我回来了,不过已太迟了……”站在第一排的哥哥就大哭起来。四十岁的哥哥,我头一次看见他的眼泪。

  妈妈躺在鲜花丛里,嘴唇微启。哥哥告诉我,妈妈的最后一夜,一直在喃喃地说:“不知还能不能等到歌苓了。”

  妈妈年轻时同台演戏的朋友们都来了,还叫着我的乳名,还口口声声叫我“好孩子”。有一刹那,错觉来了,似乎又是几十年前,我在后台,穿梭于这些熟识的演员叔叔阿姨之间寻找妈妈,总会有一个人喊:“贾琳,你的千金在找你!”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了,门外的蝉声仍在号哭。我有一点明白,妈妈为何把我出生的经过那样仔仔细细地告诉了我。以生为始,以死为终,她补上我没有的那份关于诞生的记忆:女儿,你因爱而生。

  (睿雪摘自《现代妇女·爱尚》)

我和你,我们和世界

  力量

  一遍一遍的扫描你

  一遍一遍的查杀你

  你还是像病毒一样

  不断的侵袭我

  不断改写我内心的数据和图像

  和你一起走过的路不敢再走

  和你一起看过的景不敢再看

  和你一起听过的歌不敢再听

  我怕我的双脚瘫痪

  我怕我的眼睛失明

  我怕我的耳朵听到的

  只是无边的寂静

  就这样干坐着

  感受你巨大的反作用力

  感受你绵绵不绝的

  破坏的

  力量

  刽子手

  一次次把燃烧的火焰熄灭

  一次次把你的影子赶出梦的疆域

  一次次把心中对你的念想杀死

  就让心独自麻木着空白着死寂着

  不留一点颜色

  不留一点活气

  我是一个刽子手

  我的刀上

  沾满了我自己的

  鲜血

  情人节之诗

  在情人节想像一束玫瑰

  带刺,充满花朵无尽的芬芳

  有点红,也有点黄;有点蓝,也有点绿;

  有点白,也有点黑

  丰富的色彩,将世间所有的爱情穷形尽

  相

  在情人节想像一封情书

  剔尽词典里所有华丽的言辞

  只写下眼睛里的眼睛,只写下水里的水

  只诉说钟情和怀春最朴素的真理

  在情人节想像一个爱人

  南山种豆,西山采茶

  在茅屋里纺线,织布,生儿育女

  在六月初六的阳光里晒皮袄,在九月的

  雨季里采蘑菇

  在情人节想像一个情人

  哦,情人!情人

  多么嗳昧的一个词语

  不好意思,我的想像只能就此打住

  爱着你

  爱着你在我身边的充实

  也在着你不在我身边的虚空

  爱着你带给我的欢愉和幸福

  也爱着你带给我的因相思而起的苦痛

  我因为爱着你

  而爱着世界

  爱着这个世界的苍凉和荒芜

  也原谅着这个世界的堕落和罪恶……

  银河

  牛郎和织女的银河

  在天上闪闪发光

  我们的银河

  在地上歧路迢迢

  在心里波涛汹涌

  天上的银河

  有喜鹊搭桥

  地上的银河

  用什么作舟

  心里的银河

  如何泅渡

这个世界会好吗

  主持人:张丽军

  这个世界会好吗?

  宋嵩

  偶然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封面,虽没能翻开读一读里面的内容,但仅仅是这书名便足以令人倾倒。我不由得想到那三个号称是最基本也最永恒的哲学命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个世界会好吗”,也许看上去并不像那三个命题一样具有浓郁的形而上意味,甚至可以说,一个“好”字,就注定了它的形而下追求。但是,又有谁能否定,这个问题并不比那三个命题容易解答?或许,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们,在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之余,也多多少少会想想“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样的问题吧。当然,如果他们无暇一想,或是不屑一顾,就让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小说家们,让他们在小说的世界里探究并展尽世界存在与未来的可能性。

  2012年底,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传遍全球,无数荒诞的闹剧由此在世界各地上演。人们起初还能怀着看热闹的心态报之一笑,久而久之便也就审美疲劳,不再将这个噱头当作一回事了。作家张忌却另辟蹊径,重拾这个已有“烂大街”之嫌的题材,在中篇小说《船》(《文学港》2013年第4期)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温情又不乏悲情的故事:在父亲因一次医疗事故不幸辞世后,母亲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将两个子女抚养成人。但她此后的遭遇却颇令人寒心:姐姐嫁给了一个小包工头,母亲向女婿借两万块钱却仍然要支付不菲的利息,还屡屡饱受逼债之苦;儿子守平先是为了顾全家庭的脸面而扼杀了母亲改嫁的念头,之后又因为迁就想要过“二人世界”的妻子梅琳,向曾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提出不近人情的要求。后来,一场车祸带走了守平与梅琳的儿子小宁,梅琳因此罹患抑郁症,变得异常敏感孤僻,并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孕育下一个孩子身上。就在此时,已有早期老年痴呆症征候的母亲却毅然决然地要求搬来与儿子同住。为了调停婆媳之间的关系,他只能把母亲送进老人院。不久,老人神秘地失踪,只给留下了一个铁盒,里面装着三张所谓的“诺亚方舟”船票,每张的售价是7000元。至此,母亲借两万块钱的目的终于水落石出,但这三张船票的归属仍然成谜。其实,读至此处,读者对这谜底都已是心知肚明——它们是母亲留给自己和一双儿女的。她在丈夫辞世后所表现出的一切,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失魂落魄,或是儿女面前的尖酸刻薄,无一不是失去亲人的痛楚作用使然;因此,在“世界末日”、“地球爆炸”来临之际,她所能做的,惟有将一切希望寄托于那三张联号的“船票”上,要用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将亲人们捆在一起,即使是死,也要死在一起。这便是支撑着母亲活下去的希望,正如腹中的胎儿是梅琳的希望一样。我们的世界前途未卜,也许终究有一天会走向“末日”、“爆炸”的归宿,但只要有希望的存在,就会促使我们在末日来临前的短暂时光中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些。张忌的叙述冷静中带有淡淡的忧伤,小说中层出不穷的细节,例如母亲声称不看电视、当家中无人时却又用心琢磨电视的用法这种复杂的心情,以及她在老人院中与旧日相好小心翼翼、生怕子女发现的交往,虽着墨不多,但都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与《船》中弥漫的那种有苦难言、虽不明说却字字锥心的亲情之殇不同,曹寇的《目睹天亮全过程》(《上海文学》2013年第8期)所写的却是在庸常生活折磨下人生的无聊与无奈,读后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荒诞感。小公务员张亮因为崴了脚而不得不在家卧床休养,在此期间,单位领导和同事纷纷前来慰问。其中亦不乏让人惊喜的访客,例如“只有职工患有重大疾病以至濒死”才会出现的高书记,这着实让在官场打拼多年的张亮兴奋不已;同时也有些让人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例如同事们向他揭发他留在办公室里的一张躺椅最近被“怪人”王奎据为己用的罪证,这本是无伤大雅的一件小事,却被视谈天说地为主要日常工作的同事们郑重其事地提出。为了打发无聊的养病生活,张亮开始在网上同风韵犹存的小学女同学王桂兰聊天,她一句“那我抽空去你家看你吧”让张亮浮想联翩,甚至有了一段桃色事件的非分之想。他甚至为这个念头激动得彻夜未眠,“第一次目睹了天亮的全过程”,却又在黎明到来之际体验到兴奋、期待和希望彻底转化为灰暗和绝望的残酷。事实的确如此,王桂兰此后确实来看望张亮了,但“她仅仅在张亮家坐了不到一个小时,重复了一番他们在网络上和手机上所聊的话题”,还带来了任何人看望病人都会赠送、常常因来不及吃而腐烂的水果。在激情消泯后,张亮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同时也重新回到每天与同事们谈天说地、偶尔处理一下公文的日常生活中去了。只是生活发生了一点小变化——那个寡言少语、让人捉摸不透、甚至会因为对批评不满而向高书记动手扔椅子的王奎辞职了;而且,王奎辞职前专门来看望了张亮一次,还向张亮直言“觉得我们单位这些人没意思”,自己一点都不羡慕张亮的生活。在曹寇这篇有些“不正经”意味的流水账背后,蕴涵的其实同样是对“希望”的思考。他似乎想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即使是在最庸常的人生中,也多多少少会迸发出希望的火花,只是这火花往往太过微弱,仅仅在近乎死寂的夜空中闪耀一下,便归于灰飞烟灭;而习惯了这夜的人,又常常会视打破这种死寂的火光为可笑的,甚至是可怕的。这样的人越多,长夜便越发显出它的漫漫无边,而光明灿烂的晨曦,也就越发成为一种奢望。

  朗霞是国军连长陈宝印和小家碧玉马兰花的女儿。她的父母夫妻恩爱,却因为国共战争的原因而经历一场生离死别。为了能留在亲人身边,陈宝印放弃了渡海去台湾的船票,隐姓埋名逃回身在谷城的妻子身边;而为了保住丈夫的性命,马兰花把陈宝印藏在家中的菜窖里,和老佣人孔婶一起保守这个秘密若干年,就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泄露。直到有一天,朗霞和玩伴引娣偶然在后院发现已经须发全白的陈宝印,误以为是“白毛鬼”,引娣的姐姐吴锦梅则对事情的实情心知肚明。在自己与美术老师的恋情暴露、组织的处分就要降临的时候,吴锦梅为了自保,将马兰花家后院的秘密向上级作了汇报,陈宝印因此落网被枪毙,马兰花入狱后也因病离世,而朗霞和引娣之间纯真的友情也由此一刀两断。多年后,朗霞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到谷城,到多年来一直给自己和孔婶寄钱的赵大夫坟前祭扫。在旧居里,她惊讶地见到了同样已是风烛残年的引娣,两位老人一起在正午的大榆树下回忆往事,几十年的风雨和恩怨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又像榆钱儿的清香一样飘散在远方……已经可以被纳入“老一辈”之列的太原女作家蒋韵,笔触一如年轻时的清新,又融入了岁月流逝沉淀下的浓浓情思。无常的命运、时代的变迁、个人的恩怨、战争的风云、夫妻间的山盟海誓、小姐妹间的淳朴感情、对意中人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当然,还有人性在苦难面前或崇高或卑下的抉择,都被她的生花妙笔融于一坛,酿成了这篇《朗霞的西街》(《北京文学》2013年第8期),恰似一坛馥郁的山西老陈醋,令人品后余味无穷。这个世界会好吗?张忌深情地告诉我们说,在灾难面前,我们至少还有亲情,因此这个世界会好;曹寇带着皮相的笑告诉我们说,这个世界上“张亮”太多“王奎”太少,因此不见得会好;蒋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份真情,比古朴沧桑的鼓楼和西街更为久远,也更为坚固;它们见证了这份真情的光辉,也必将见证美丽新世界的到来。   然而,正如再灿烂的阳光都遮不住那几粒太阳黑子,在向美丽新世界迈进的过程中,总不免会有些肮脏龌龊的沉渣泛起。霍艳的《秘密》(《北京文学》2013年第8期)就奏出了新世界交响曲中的几行不谐和音。身为公司前台接待的“我”,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项,便是每天接收同事们的快递包裹,而这些包裹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同事们在“东西网”上网购的商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东西网程序上的一个小漏洞——只要输入真实姓名和手机号,就能查到包括网购订单内容在内的所有订单详细情况。在所谓的“好奇心”、实际上的“窥视欲”的驱使下,“我”分别打探了身边几个同事的网购秘密。他们当中,有出身农家子弟、被庸医误诊毁了军校梦想却力图通过自己掌握的IT技术改变命运、多年后仍旧寄身出租屋的“北漂”小张,他网购的货物,是寄托着自己空虚欲望的日本进口充气娃娃;有办公室里的老好人、每天像“套中人”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生活、总是向同事分发从家里带来的水果的老王,他热衷于在网上购买《办公室权术奥秘》《干掉一切对手》之类的厚黑学书籍,在一副忠厚老实的面孔背后酝酿着更大的办公室阴谋;有张口闭口奢侈品牌子的时尚女、交际花CICI,她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是住豪宅、穿用名牌、终日出入于高档酒吧夜总会,实际上她身上的所谓“名牌”却都是从东西网上淘来的仿真品;至于公司的台湾高管秦小姐、与她绯闻不断的助理陈枫,还有貌不惊人的女文员牛玲玲之间,则通过网购维持着复杂而巧妙的三角恋关系……小说的最后,色欲黑心的小张企图迷奸牛玲玲,彻底激怒了陈枫;陈枫的愤怒公开了他与牛玲玲的关系,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秦小姐;老王趁机向公安报案,一举攫得了原本属于小张的技术主管职位;而CICI收到的某位前男友寄来的报复性“礼物”,则让原本已经不堪的办公室乱上加乱。光鲜外表下掩盖着的丑陋灵魂,光怪陆离的社会乱象、复杂的“办公室生态”……种种因素熔铸成一枚大炸弹,随着网购的导火索大爆发,炸出了人性的真面目。就让这些恶毒的病菌在高强度道德紫外线的照射下多暴露一会儿吧,它们曾经肆无忌惮地侵蚀社会的肌体和我们的心灵,它们让社会病了,让我们的心灵病了,也让这个世界病了。万幸的是,它们的恶劣还没有达到致命的程度,我们的社会也还没有病入膏肓,只要我们能够不讳疾忌医,勇敢地面对现实并对症下药,假以时日,一个健康的社会必将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当然,有些社会现象看上去触目惊心,甚至会令人心生厌恶,但仔细考察它们背后的隐情,却往往会有些出入意料的发现,而是非善恶的判断也就因此不像这些现象表面所显示的那样泾渭分明了。例如侯波的短篇小说《女儿身》(《飞天》2013年第4期)所反映的情况,就颇能引人深思。表面上看来,小说中所描写的种种现象,例如“结阴亲”,以及由此引发的盗墓举动,还有事件背后所潜藏的野蛮干预子女婚姻的往事等等,或是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或是自古以来便被社会所唾弃的丑闻,都是足以被押上道德审判台的行为。但仔细审视结阴亲的两方面,其出发点却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女方(翠儿)父母章子夫妇的行为而言,其女儿的死与他们对婚姻自主的干预有直接的关系,先是“死老婆子死活不愿意,天天和女子吵,结果女子想不开,就跳崖了”;随后,为了顾全传统意义上的“脸面”,“死老婆子又追上门去和人家男方吵,说女子是被人家逼死的,活是人家的人,死也是人家的鬼,非要人家男方埋不可”;而当时代已经发展到“一副女人骨殖竟然在农村能卖到五六万了,而像翠儿这样的女儿身更加值钱,高达八万元”的“死了的女人竟比活着的女人都值钱”的时候,章子夫妻俩开始后悔莫及,又企图靠女儿的尸骸发一笔财。读到这里,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不敢相信天底下居然有这样的父母。反观“阴亲”的男方(平利)和他的父亲(当然,是名义上的父亲),却颇具悲情意味:一方面,平利的死,是由于老婆害怕自己跟别人的奸情被发现,而和奸夫一起下毒促成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足够令人同情;另一方面,平利和平子二大的关系也耐人寻味,因为平子二大没有子嗣,晚年孤苦无依,由此,平利才被过继给平子二大当儿子,他们的关系之间弥漫着一种超越亲情的感情成分。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盗墓被村里人发觉、平子等人冒着被法律制裁的风险落荒而逃的时候,平子二人仍然坚持不放弃翠儿的尸骸,哪怕丢掉平子新买的农用三轮车。“娃欠人一副棺板,大欠娃一个婆媳,我的儿呀,你可以心安了”,对老人而言,对法律和伦理道德的恐惧、敬畏之感,终究敌不过亲情在心中的地位,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去盗墓“结阴亲”,仅仅是为了让早已不在人世的过继儿子“心安”,老人心中那份对亲情的看重,亦绝非是冷酷的法律和道貌岸然的伦理道德所能轻易否定。或许,要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仅仅寄希望于法律和道德是不够的。老汉的困境,同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伦理悖论,值得我们长久的、甚至是一辈子的思考。

  诉说生命的隐痛

  常思佳

  一、生命长流中无人诉说的隐痛

  艾玛的《诉与何人》(《人民文学》,2013年第7期)讲述的是我们埋藏在心底的对生活的抗争与无奈。“我们被生活的洪流挟裹着向前,也曾小心翼翼,也曾健步如飞,却始终不清楚到底会去向何方……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一位没有了创作灵感的老作家收到一封女人的来信,她向他倾诉这些年来一直隐藏在心底的关于人生命运的叩问。女人是个律师,面对人世间那么多无奈而心碎的案子,她无人倾诉。她曾经的好同事在向高处走的路上,摔了跤,选择了自杀。朋友的自杀触发了那个关于命运的叩问,她突然记起小说家的那部引发了她共鸣的小说《最后的国王》,小说的最后一句也是她同事自杀的遗言“我不再爱这世界,世界对我亦然。”这是一个让人灰心的城市,每一个案子后面都有心碎,每一次结案都是一次重生。但她每每面对的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与重生,她厌倦这一切却又无可奈何。如今她有健康的丈夫可爱的女儿,可生活的意义在何处,生命的归属在何方,依旧是萦绕在她心间的谜。作家看完那封长长的信“那些年所经历的挣扎又齐齐袭来。”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谁不是经历了一次次的挣扎才活到今天,谁不会对这不公的命运突然愤怒又慢慢停息了这愤怒,并且向这一切投降了,只要这生命还在继续下去。   胡学文的《无边无际的尘埃》(《十月》,2013年第4期)写的同样是一位被命运打压下去的父亲。父亲王大乐,因为强奸案被判入狱,而父亲一直告诉儿子是那女人耍了他。儿子王小乐就在福利院长大,长大的王小乐到哪里都说自己是个孤儿。他恋上了杜月,正在加紧追求。父亲的到来彻底打破了我与杜月之间的求欢,父亲总能追寻到我与杜月开房的地点,并准确地阻止我与杜月交欢。这个对于王小乐来说的平常之事,让父亲不安,他怕王小乐“学坏”。他怕王小乐入狱。父亲的存在完全让我与杜月的恋情停了下来,但我们无法结婚,在城市拥挤的空间里,我与杜月无法安置爱巢,但没有房子,我与杜月就无法继续交欢。父亲最后选择了消失,他消失在我与杜月交欢的夜晚,我却不知道如何与杜月继续下去了。雨夜里我与杜月被反锁屋中,我们的生命似乎都落上了无边无际的尘埃。

  那些生存的伤口是否真能因时间的消逝而变得不再疼痛?卢岚岚的《不信时间能治愈》(《人民文学》,2013年第7期)却在告诉我们时间似乎并不是万能的弥合剂。父亲曾在厂里管理房屋分配。田阿姨来时父亲起了坏心,在厕所里非礼了田阿姨,这一切都落入了年幼的我的眼里。为了挽救这个家,我与父亲守口如瓶,没想到田阿姨的男人告到我母亲那里。母亲只用了一个上午就离我们而去,走前到学校给我和妹妹送了两把不合时宜的雨伞。从此,我与父亲间的伤口就再没愈合。

  范小青的《下一站不是目的地》(《作家》,2013年第7期)写的是“会精”许多会的故事,许多会每年都要开很多会,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开会的节奏,在每一次会上都能游刃有余。在每一次晚宴结束他都要提前离开,将最美好的印象留在每个人心中。在年复一年的会议中,许多会觉得厌倦了,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他的离开。一次意外的行程,让许多会来到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他翻开他自己曾经留下的日记,决定留在这里,再也不离开了。人生的重复让人生失去了改变的勇气,也失去了最初的梦想。

  鲁敏的《零房租》(《小说月报·原创版》,2013年第7期)借租客之口一点点道出零房租老人失去儿子后,孤独度过的几十个漫漫长夜。尤凤伟的《萤》(《时代文学》,2013年第7期)为我们诉说勤奋爱干净的工友李克立,因为在“文革”的特殊时期受到怀疑后,终日精神紧张最后死亡的事件,那段特殊的时期带走了多少人的良知与生命?陈东亮的《红鞋》(《时代文学》,2013年第7期)中老二因为给班花张小脸写情书,惹张小脸母亲发怒,最后张小脸因受委屈投河自尽。从此老二就活在对张小脸的自责中,这种自责使老二成为一个怪人,终于在人生的黄金时间因羞愧而自杀。张小脸和老二在最懵懂的时刻都没有错,成年人的错误将他们共同送到了生命的尽头。铁凝的《暮鼓》(《作家》,2013年第7期)写一位已有孙子的奶奶,这位奶奶依旧向往着青春年少,因为怕身材走样她从未奶过自己的儿子。在外出散步的路上,她见到一位已经像个老头的母亲与她的儿子幸福地分享晚餐。可她又能改变什么?她已经成为了一只固执的老猫,只能这样了,一切都已成夕阳西下的晚钟。

  二、叩问时代的爱情真谛

  面对着现实社会愈演愈烈的“婚外恋”、“一夜情”,铁凝用温婉的笔为当代人勾勒出了一首爱情小夜曲。《火锅子》(《北京文学》,2013年第7期)中他与她都已是古稀的年纪,他们的嗅觉味觉都在消退,却一直都钟爱着让他们结合在一起的火锅。她把铜锅拿出来用牙膏开始擦锅,思绪就在脑海中翻飞,她与他相遇在“共合”火锅上,他是个理科生从来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爱,但却在无意中让她品味到什么是“缠绵”,在商场排队时,他指挥小女儿用手缠绕她的长发,她回头便看见了他眼里的“缠绵”。火锅点了起来,在温热中田嫂走了,田嫂也不忍打扰他们俩的“缠绵”。她为他夹了一片白菜,他嚼了许久没有嚼烂,仔细一看却是田嫂擦桌的抹布,她问他:“好吃吗?”他答道:“好吃!好吃!”在火锅温暖的热度中他们谁都没有品出汤中牙膏的味道。生活也许并没有戏文里说的那样多的冲突与复杂,简单的生活,简单地爱着,与生活“缠绵”着,与爱情“缠绵”着。生活也就在这火锅般温热的雾气中飞舞着盘旋着。

  相比铁凝的温热,向春笔下《张师傅的情诗》(《当代》,2013年第4期)中,张师傅那经过岁月挣扎的爱情就变得有些冷淡有些隐忍。张师傅在得到退休工资的那一次,决定要逃离相伴自己几十载的丑妻,去找那个曾让他心向往之的小护士。这一天他与丑妻一起坐在去医院的28路公交上,丑妻依旧那么丑。但回想着这些年丑妻将一家人打理得井井有条,丑妻那张凌厉的脸似乎也变温顺了许多。路上一直在堵车,看着已经睡着的丑妻,他决定马上下车,离开她,离开他生活了差不多一辈子的家,和那曾经的小护士表白,虽然这已经晚了几十年。他下了车,走了二站,突然看到一辆28路疾驰而来。他也累了,跳上车,丑妻依旧坐在那儿安睡着,他走过二站上去的依旧是那辆坐了半辈子的28路。他有些沮丧,医院里曾经的小护士让他脱掉裤子,她变得冷漠了。数不清的前列腺让她迷人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张师傅投降了,他把工资存折和他精心准备要给小护士的项链都给了丑妻,丑妻向他笑着,笑靥如花。丑妻向往已久的项链戴在脖子上,张师傅似乎也想起了丑妻无数的好。岁月就这样将两个人捆在了一起,美好的故事都变成了记忆,又在记忆中变得更加美丽动人,可记忆都是过眼云烟,惟有现实才有着饱满的果实。

  滕肖澜的《去日留声》(《十月》,2013年第4期)就诉说着一段以失败而告终的爱情。文思清是文家人能留在上海的希望,因为大专可以在将来分配在上海工作,她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大专,但思清毕业时大专不再包分配。万般无奈之下,父亲文老师将思清过继给没有子嗣的上海人二舅。这一事在文老师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口,也使得年老的文老师像个怨妇,思清不顾文老师反对,嫁给了离过婚的老祝。老祝是投机者,从此思清有了优越的生活,但老祝得不到文老师的认可。思清与老祝没有孩子,直到有一天思清突然在床底发现几乎没有灰尘的老祝前妻的相册。思清有些恐慌了,她想要孩子,老祝却在此时退却了。他在十几年后见到前妻后决定和前妻移民国外了,尽管前妻曾差点杀了他,他也义无反顾。分离的前一天,与老祝痛彻心扉的谈话让她彻底失败了。多年了她从未得到过老祝的心,她只是老祝的一个港湾,虽然他对这港湾爱护有加。在爱情的挟裹下,小说不仅仅在诉说着爱情的悲伤,而且在讲述亲情的伤口如何变成怨恨,又如何在岁月百转千回的变化中成为抚慰心灵的绕指柔。   寒郁《授粉的女人》(《时代文学》,2013年第7期)中一直守候爱情的女人巧祯,在男人长庚因事故死亡之后,依旧在男人种下的梨树下等待着他的归期的故事。《短信时代》(卢义虎,《十月》2013年第7期)勾勒出上层阶级用短信撞出的爱情火花,也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爱情是如何发生的。

  三、追寻人性深处的隐密

  罗伟章的《我们》(《时代文学》,2013年第7期)写的是曾经受村人爱戴的文化人杜养如何慢慢被村人遗忘的故事。我是个大学生,从小村人便拿我与杜养比较。读过书的人怎么能不如没上过学的杜养,我也暗暗下决心与杜养分出个高下。可是无奈世风日下,文化人在城里也同样不受待见,村里的暴发户梁从明散千金为老娘送丧,可老娘生前他却是个不孝之子。梁从明觉得有知识有什么了不起,有钱才能在这世上混得好。我虽不平却不知如何反驳,倒是杜养说了一句“当一个人苦读十多年,装了满肚子知识,却不能放到恰当的位置派上用场,而是被梁从明捏在手里,想踩就踩,这是一种卑贱。我不是说梁从明卑贱,也不是说被踩的人卑贱。有钱是好事情,就怕像梁从明这种人用钱去报复和践踏知识分子。”我们都是有文化的人,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这里包含着多少人性的挣扎与斗争,多少势力的角逐与战争。

  罗伟章的《银子》(《人民文学》,2013年第7期)写的是西北王张献忠屠杀四川人的故事,讲述着一位王者是如何变成一个屠夫的。世人只知道闯王李自成,闯王到处百姓夹道欢迎,西北王到处则万里无人烟。张献忠的嫉妒久积于心,终于成为了恨,成为了对百姓的恨,他将恨变成了屠杀。聂鑫森的《典当奇闻·鬼影凶宅》(《长城》,2013年第4期)讲诉谭家古宅两世主人的人性善恶,左铭碣热爱自己的国家敢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维护国人的尊严,孟府管家奉玉函却与门房杜八串通将古宅据为己有。

  苗艺的《人面石》(《十月》,2013年第4期)写的是谌思为了摆脱父亲钮坤“文革”时期戴帽的身份,自导自演了一次挽救人民于水火的英雄事迹。谌思在铁轨上放了块石头,又在火车即将驶过石头时奋勇而出将石头抱出。这是个危机的自我拯救,但在那段岁月里,这是多么贴近心灵的一种需要。黄咏梅的《蜻蜓点水》(《作家》,2013年第7期)写的是老头老曾与老伴陈莲英过着已经寡淡的生活,但老曾“越来越怕看到些丑八怪的东西。五颜六色的鲜花,花纹斑斓的金鱼,红红绿绿的衣裳……这些都养眼,他尤其觉得一个好看的女人能瞬间调动起他苦涩无望的老年生活,让他高兴起来,仿佛这些女人是一味药引,下到他那文火慢熬的中药里,效果明显。”老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很少去感知,他们渴望着新鲜的血液,向往着青春的年华,但一切都已经走远了。

  何处寻找灵魂的安详

  王燕

  一、无法斩断的城乡情

  纯洁无瑕的爱情是普世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可是在如今城乡一体化、城市淹没乡村的时代势头下,乡下人进了城、城里的“文明”进了乡下后就让乡村爱情变得岌岌可危、一碰即碎。《乡村婚姻》(《雨花》2013年第7期)讲述了进城的九毛抛弃了家乡的满菊和女儿,在断了腿后回到乡村,而妻子满菊在村中族长三爷的点拨下由被抛弃到最终有尊严地赢得乡村婚姻的故事。虽然当下展现乡村爱情幻灭的小说不胜枚举,可是这篇小说给读者呈现出重拾乡村爱情碎片的可能以及农村女性的自尊、善良与坚强。《生活在树上》(《三峡文学》2013年第7期)以土鸡芦花的视角看待城市在将文明之物进驻乡村的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了一些不安与道德混乱,故事结尾以芦花展翅高飞到柿树上隐喻着对干净纯美的乡村生活的坚守,而主人公大山与芦花的情谊也寄寓着作者对淳朴人性的肯定。城乡间的二元对立是当下中国无法避免的,可是在这繁闹的夏季我们依然看到了矛盾中流淌的真爱。《陌上桑》(《红岩》2013年第4期)桑叶儿和李生、梅子和跟风的“对头亲”在来自省城的老师进入村子起被悄无声息地打破了,作者用饱含情感的文字将一层层的铺垫娓娓道来,在故事的高潮处把人物的情感纠葛、挣扎、痛楚层层剥开,虽然梅子和老师进了省城,可故事结尾处依旧飘荡着无法言说的哀愁与伤感,给读者以灵魂震颤。《彩排》(《四川文学》2013年第7期)进城做保安的祁小山生活困窘,因父亲进城无法掩饰自己的谎言而找到同乡妓女小芹帮忙,故事呈现出了二人因弥补谎言而奋斗、改变历程,以戏谑的言语将善从堕落的泥潭中抽离。

  城乡带给人的情感是复杂的,除了爱情的变化,还有亲情的冲击、生命的颤抖。《儿子在城里当记者》(《雨花》2013年第7期)城市的娱乐八卦新闻与乡村淳朴的民风是尖锐对立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了在这种对立中老人王合阳心灵的不安,儿子王天书的娱乐新闻又与几十年前王合阳与冀玲芳在革命年代的爱情纠葛相互映衬,结尾处的生命消逝让情感恩怨、城乡矛盾变得黯淡无光。这篇小说给读者展现了城乡新的矛盾折射点,情节起伏有致,人物因内心刻画深刻而生动。《减》(《江南》2013年第4期)作者将《水浒传》中的人物搬至当下的乡村,宋江带着晁盖、阮小玉等人去采矿场打工,结果得了矽肺丧失性命,在得不到矿主和政府的补偿后,宋江带着一行人去上访,作者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细致描写上访未果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闹剧,先是在广场上几人的开唱引来的关注,以此来讽刺事关性命的人事却得不到关注的现实,同时宋江“活出殡”的闹剧揭露出采矿工人人间地狱不相异的凄惨境地。《东边的风》(《福建文学》2013年第8期),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打工题材小说,作者以一种“情绪化”的写作方式写出了退伍军人李相龙离开乡村走向城市的各种脱离自己生活轨迹的打工经历,当主人公出狱后回首整个打工过程时,其间的愤怒与伤感让他不得不又再次选择乡村,小说叙述传神有力,耐人寻味。

  二、寻找灵魂的安详

  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灵魂的安放是每个人终极思考的问题,追随生命的律动,于芜杂的俗世生活中寻得一片安详之地是优秀作家引领读者的关注与思考的命题。《国骑》(《红岩》2013年第4期)讲述了国家自行车运动员李国骑执着追寻自己的杰克车“库尔克”和潘桂花的奇异故事,作品以寻找为线索牵起主人公因执着不放弃而收获幸福的精彩人生。《送财神》(《四川文学》2013年第7期)写了村里的困难户二乎在每年的年三十挨家挨户送财神的故事,小说以送财神为线索串起了村子里的每户人家,在二乎将祝福传递之时也讲述了每家每户的独特生活,写出了村人的善良、安详,也写出了乡村人的小奸小诈。《熊猫》(《上海文学》2013年第8期)写了谜一样的舅舅试图远离繁杂的世俗,在神秘的阁楼中守护自我纯净、明朗而又柔软的世界,但最终被世人打碎而出走的故事,小说通过神经有些不正常的舅舅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之苦,来映衬这个看似正常的世界的残忍与冷酷。《安身之处》(《上海文学》2013年第7期)同样是写了一个无处安放灵魂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学的教授朱子安,他在经高人指点之后想通过放生鱼和养猫、打坐来解决内心的不安,可是这种种的心灵寄托被俗世叨扰,被无情地一一打破,最终在流言蜚语中进了精神病院。小说以极其流畅的语言道出了本该拥有丰富精神财富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城市中的生存困境。《种桃》(《福建文学》2013年第7期)是一篇具有独特韵味的故事,与众多艺术呈现城乡矛盾的小说不同,它讲述了老家的松子没考上大学没有进城去找工作,而是选择留在乡村种植桃园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说坚守“桃花源”是年轻的松子对“瘦弱”的乡村的安慰,是他对自己诗歌梦想的实践,可是孤独的他没有等来自己心爱的“理想圣地”的繁华,而等到的是权势对他的精神之地的践踏和摧毁。执着而又孤独的松子在这时代大潮中失掉了精神之源而疯了,让人读来始终挥之不去那份灵魂的颤栗与疼痛。“70后”作家周海亮的《大水》(《山花》2013年第8期)同样是一篇坚守自己家园和精神领地的故事,作者以一种具有魔幻色彩的想象力和华丽而有节奏的流畅语言叙述了由我爷爷建造而被第二代人摧毁的荒凉家族传奇,大水村的自足与奇特是人的独特安详的精神家园的隐喻,它的摧毁预示着被外在欲望侵蚀的灵魂之地的坍塌。艾伟的《小说两题》(《上海文学》2013年第7期)是一篇特别的故事,以《蝙蝠倒挂着睡觉》《整个宁市在和我说话》两则小故事串起了年幼的孩子寻求内心安详的经过,李小强用石灰弄瞎了喻军的眼睛,稚嫩的他想通过倒挂和布施的方式来救赎自己对喻军犯下的罪过,而“我”在与喻军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内心却洞若观火,明察整个宇宙,他以自己的方式原谅了李小强,但没有换来别人对他的理解,多年以后他最终在自己的宇宙星空画上找到了一片精神栖息地。作者在以文字展现两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彼此救赎的心酸历程时,充满着怜惜与疼爱,对那种有着切肤之痛的成长给予尊重。   三、岁月里弥漫的爱

  岁月是时光机,刻录着过去的故事。有些人喜欢回忆那岁月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而有些人却将往事尘封不愿回首,可是不管以哪种方式对待它,它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将爱释放。王方晨的《神马飞来》(《红岩》2013年第4期)讲述了毕守鹤、张家大丫头、冯聿宝之间历经岁月洗礼的凄美爱情故事,作者以大丫头去挽救冯聿宝的生命作为主线索,以青年时期的爱情纠葛作为隐性线索,将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在生命走向尽头的前一刻,沉睡的人性和沉寂的爱情被唤起。故事结尾处的神马是对生命美好年华的美丽爱情的隐喻,作者笔下的文化隐喻是为其主人公在现实生活的苦难挣扎中寻求的生路。《步辇》(《福建文学》2013年第7期)主人公陈友山以一种轻松而略带伤感的方式回忆自己与林如茵、刘铁军的文革岁月,文革时期的我们是处于青春期的红小兵,怀着对革命的赤子之心组建了“八·一八毛泽东时代新长征队”,在步行中有友情的温暖,也有我对林如茵懵懂爱情的痛楚,小说没有将宏大的革命主题压倒笔下的人物,反而是他们的喜怒哀乐鲜活生动、细致感人。

  岁月里除了有流不尽的爱情之光外,还有厚重如山的无言父爱。《此岸,彼岸》(《江南》2013年第4期)陈江苏一直生活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之下,但她试图用摄像来了解给自己带来伤痛的父亲,随着情节的发展陈江苏终于知道了围绕着父亲那暴力的背后是战争带来的无情伤害,父亲的无言是对战争的惶恐,是对大陆家乡无法诉说的深深思念。摄像机贯穿着故事的始终,是它拉近了“我”与父亲的距离、“我”与那段动荡岁月的距离。《大梅沙》(《福建文学》2013年第7期)讲述了一位父亲在面对已经不再和自己沟通的早恋女儿时,只能通过时时关注女儿微博来获得女儿的动向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父爱的深沉而又无力。

  梁国赋的《牧羊山纪事》(《山花》2013年第8期)讲述了《追山》《船娘》《碾房》《大山梁子》四则略带历史感、传奇色彩的乡村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而突出,每个人略带模糊的不平凡往事,在不安的岁月中不断走向平凡,在荒凉中走向温暖。《全家桶·宝贝》(《福建文学》2013年第7期)中第一则故事写了程万里的不幸生活,儿子航航得了自闭症,妻子得了乳腺癌,在他和网友在肯德基见面发现对方的孩子是聋哑人却依然坚强美丽地生活着时,他绝望的内心获得了一丝光亮与温暖,作者以其文字有力地让读者感受到生活在最艰难处依然会有行走下去的力量。《冬至》(《广州文艺》2013年第7期)写了中年男人在冬至那天的生活,从而折射出中年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与苦恼,但是这篇小说又不同于新写实主义那种机械化的呈现,而是一种有情感的写作,让人读来不仅仅是看到了生活的苦恼,又让人感到一种生活的冷幽默。

  四、说不尽的乡村政治

  多维度地展现中国当下乡村的政治生活图景,是作家们寻求的一条将文学与现实紧密相连的道路,是作家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情感相通的有效渠道。《大雪之前》(《清明》2013年第4期)是70后作家李骏虎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家在保留乡村政治原貌的基础上,向读者艺术性地展现了在农村这片阔野之上由金钱和发展而引发的政治选举风波,以及在这风波中农民因利益的权衡而出现立场的摇摆,读来让人发觉中国乡村的民主化道路依然很漫长。《回乡过年》(《四川文学》2013年第7期)也是一篇讲述中国农村政治的小说,作者以工作在外的陈尔东为了弟弟的政治生涯能够再进一步而回乡过年的线索,将官场上金钱利益与权力地位纠葛的罪恶场景做细致化描写,塑造出为了不同利益而钻营的农村官员形象,在一种失落、困顿和忧伤中道出农村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四棵白杨树》(《福建文学》2013年第8期)讲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村长二牤牛砍了程素娥家四棵白杨树后撺掇着程素娥一步步向乡里、镇上和北京上访告自己,在程素娥一次次倍感奇怪的上访后,二牤牛将上访最终的缘由讲了出来——为了让处理上访案件的领导有钱赚。本来上访是中国政治进程中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可是竟然成了某些人的赚钱工具,在文本缜密的结构中生动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乡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严峻性。

  本栏责任编辑:王方晨

“我”与这个世界

作者:程光炜

南方文坛 2011年07期

  一、“我”和大学  也许我真的没有出息,也许。  我搞不清除了我现有的一切以外,我还应该要什么。我是什么?更要命的是我不等待什么。  这是小说一开始主人公“我”的自述。它听起来确实令人心中不快。对我们这些8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起源于当代文学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诗歌《向困难进军》延伸至1980年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最强音”,一直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是长期遵从的人生价值,突然有人如此说话确实感觉奇怪①。而大学意味着什么?它是青年人人生奋斗的目标、它同时让青年人时刻意识着自己要对社会负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②。批评家立即在1985年第7期《人民文学》刊出的小说中嗅到了这一敏感信息。刘武认为:“将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85.7)、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85.3)及张辛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收获》82.4)组合在一起,不难看到它们的主题很有趣地形成了一个序列,相当深刻地反映了当代青年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使我们自然地联想起美国女作家格特露德·斯坦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的那句著名的断言:“你们是迷惘的一代”,以及当时兴起的“迷惘的一代”的文学中的主人公形象。③  而《无主题变奏》里的“我”就像是社会转型期的“脱轨者”,他反对那历史框架对自己的规范。  那一年我刚离开学校不久,我不是说毕业,你别误会。幸好九门功课的考试我全部在二十分以下,幸好高考时的竞技状态全都没有了,幸好我得了一场大病,于是我和学校双方得以十分君子气地分手,双方都不难堪……  “尽是什么‘我是什么什么’、‘我像什么什么’之类的句子”,“你是什么呀?你是大屎蛋一个,你像什么呀?像一个美尼尔氏综合症患者!”这是他对“知识”、“教育”、“艺术”和“大学”等相当鄙夷的看法。如果再动用“从现在做起”、“使命”乃至“迷惘”的人生评价系统,恐怕就更加不适用了。从大学退学后他心甘情愿到一家餐馆当起跑堂伙计,他得意地对人声称“我不是写小说的,我是饭馆儿的”。而且即使写点小说也不写“爱情”,“我常写和老婆打架、写啃猪尾巴、吃驴蹄子什么的”。在餐馆里端了六天盘子,他最恐惧的就是周末,“每周一天的休息对我来说会比工作还沉重”,关键是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走进公用电话间给老G打电话,想去找老讳、“伪政权”,但仍然无聊得厉害。  我重新走到了大街上。东张张,西望望,看看商店橱窗,逛逛书店,才五点钟,这钟点正是我无聊的高峰,如果不是休息也正是挤公共汽车的高峰。我只盼着今天快点儿过去,今天实在是让我讨厌。

  在我看来,大学是某一时期社会的缩影。我刚才提到“1980年,清华大学77级化工系72班学生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这一口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当时被普遍地认为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得到了各方的肯定”这个事实④,正说明1980年代中国社会普遍弥漫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情绪。小说主人公有意脱离这一社会评价系统,他放弃大学学业而在餐馆打工而且经常无所事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得知恋人老Q要把他重新拉回“知识精英”队伍的意图时,他说得非常清楚:“看来老Q不把我拉到那样一个水平上她绝不会罢休,她一定要把我变成一个和那些人一样的人。我是说——那些搞‘事业’的人,那些穿着讲究、举止不俗、谈吐文雅或许还戴个眼镜什么的人。可无论怎样,那些人搞的任何东西我不是不懂,就是不喜欢,可以说凡是我懂的我都不喜欢……”这令他忆起上大学时不愉快的时光:“我想起‘现在时’、‘伪政权’以及我们七○七房间里其他几位做学问的人,当你问起他们为什么而学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所以然,甚至都没有说为革命什么的。只有老讳除外,那天他终于露了一手儿给我:‘我玩命儿学玩命儿干,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需要我。’这就是我喜欢老讳的原因所在,他不说就是不说,一说就是实话。其余几位,每当我想起他们,从不会为自己‘病’退学而感到半点儿懊悔。这些人在外面都是衣冠楚楚、一表人才,而‘现在时’脱下油光可鉴的皮鞋,满宿舍的人都准备逃亡,因为他从不洗脚。”老Q对“我”的人生观这样评价说:“你的生活态度是向下的。”“这个结论我不敢苟同。”  要向从“我”敌视大学教育的行为中分辨出它的思想来源比较困难。晚清以降,出现过义和团抵制外国传教士(实际其中包括西方教育的传授等内容)、五四时的“互助运动”“村社组织”、钱钟书《围城》讥讽大学教授和学生、1949年后用党政系统改造现代大学的自主性、毛泽东改变现有大学体制现状推荐工农兵大学生进校等等多方面的思潮线索和现象,“我”的行为究竟与哪条思潮线索接轨并有所变异,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题目。但他列举的那些“知识分子形象”,例如“穿着讲究”、“举止不俗”、“谈吐文雅”、“戴个眼镜”、“做学问的”等等却应该注意。当然,这只是“外壳”,内容还有教育本身例如考试和毕业条件等强制性制度因素,有人际关系并不和谐的大学生“集体生活”,那里面还有规范监督人们日常思想生活的“党团教育”,如此等等。这些从小生长在北京,每天面对各种生活选择,而且生性散漫自由和自我本位的主人公感到了压抑,他在自觉意识层面上未必意识到这种情绪与上述各种社会思潮有什么关联点,但显然那些思潮的发酵、积淀和变异必然会进入到他思想意识深处,决定了他告别大学做一个社会“局外人”的生活方式。

  从批评家的争论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给主人公社会角色定位的想法。争论集中在“多余人”和“个人创伤”的问题上。何新在《当代文学中的荒谬感与多余者》中指出:现在,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描写迷茫和失落感的作品。其中包括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也包括张辛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以及刘索拉的近期作品。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构成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多余人”形象。“它概括的似乎是这样一种生活意志——冷漠、静观以至达观,不置身其中,对人世的一切采取冷嘲、鄙视、滑稽感和游戏态度,简而言之,多余人就是一种在生活中自我感觉找不到位置的人。”⑤许振强认为何新用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的知识来定位主人公,用强调“献身精神”、“崇高感情”的当代思想思潮来批评主人公而没有真正看到后者与社会转型的复杂关联。他批评何新只是一味批评这些主人公的“冷漠”,而不想关心造成这种社会情绪的历史原因。“如果不是一味地把《变奏》肯定为‘现代主义’作品,然后冠以‘危机意识’、‘价值崩解意识’,问题就要好办许多。《变奏》的主人公有着自己的历史,他在‘十年浩劫’中流浪到张家口车站,在‘寒风能把人撕成碎片’的夜晚因无所依靠而‘嚎啕一场’,他那时还是八岁的孩子,是所谓‘烙印’吧。‘历史的创伤在个人的心灵深处作用十分悠久’(阿兰·佩雷菲特),顾及到这点,我们就能意识到作品强烈的、带历史感的批判意义。《变奏》的主人公,用密茨凯维支的话说,是被动的‘不幸者’,还缺少一点争取幸福的决心。如果我们站到他的地位上去理解他,诱导他,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也许比谴责他们是‘价值怀疑论’者效果要好些。”⑥  批评家争论的正是主人公所逃避的“社会”有没有问题的观点。即使我们不对“社会意义”做深入探讨,至少也能看出主人公所逃避的“大学”并非大学本身,大学在这里所指的就是“社会主流生活”。小说写的是1980年代一位大学生的退学生活,所以1980年代的社会生活是可以在这个角度上进入我们的研究的。显然,主人公是把“十七年”—“文革”—“80年代”作为一个历史整体来看待的,他没有前面我们这代人的80年代的理想想象和激动情绪,就因为他发现“当代思潮”并没有在某一时期中断,而是贯穿于整个“当代社会”的。他反感的就是这个老是教育他、规范他、要求他的当代社会。“现在时”、“老Q”不过是他表达反感的一个小说的环节。但是,他对社会生活的逃避、讥讽却是混乱的、没有头绪的和感性的,他从小说中走来,对老Q说:

  我只要做个普通人,一点儿也不想做个学者,现在就更不想了。我总该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和保持自己个性的权利吧!  这确实与在1980年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那帮摩拳擦掌准备大学毕业后大干一场谋求个社会功名的清华大学77级化工系的学生们不同。这种坚持社会角色差异性的人物形象,在当代文学30年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所以它才会令一直缺乏这种社会经验的批评家们惊讶不已,没有有效的知识来应对他们。  二、“我”与老Q  老Q是“我”的女朋友,艺术院校的学生。“我”开始还以为她像自己一样是社会的闲散人员,这是我在价值观上认可她的地方:  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老Q,她穿了一件鸡心领的黑纱半袖衬衣,浅蓝色的牛仔裤,梳着一个马尾巴辫。她整个的身体被一身瘦瘦的衣服包裹着,显得圆鼓鼓的;最能显现出曲线的部位随着皮鞋跟儿诱惑人的响声,有节奏的颤动着,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向四面八方发散着弹性;加上两只流连顾盼的眼睛,真能颠倒了每天站在街头巷尾期待着艳遇的芸芸众生。  如果不是老Q胸前别的“艺术院校的校徽”,社会公众会认为她是1980年代的“新潮青年”。老Q对“两性关系”看得也很随便,她音乐会结束就跟着去了“我”家里。  “我叫老Q。”她用平平淡淡的口气告诉我,然后一边系好胸罩那些横七竖八的带子一边慢吞吞地说。“好像不到这种程度,就谈不上真正的互相了解,对吗?”  不屑一顾而且带一点玩世不恭的语气,透露出1980年代中期前后由于思想解禁、港台歌曲涌进、世俗化生活抬头,在一部分大城市青年中对社会人际关系开始随随便便的信息。老Q衣着暴露得比较大胆,不再像当时大多数女孩子那样穿得整整齐齐、朴素大方,即使烫点鬈发,也基本维持着端庄大方的仪态⑦。她显然希望走在“新潮”的前面。  但穿着现代、行为随便只是老Q的外表,她思想观念里仍然是典型的“80年代青年”,她要求“我”“有事业”、结交名人、重新回校园读书,就是说像很多女孩子那样希望男朋友有“功名”。她不像“我”是一个80年代积极生活的“脱轨者”:  “你就是没有坚实的肩膀让女人来靠上疲倦的头。”有一天老Q曾用这句诗来和我开玩笑。  她为“我”写小说早点出名,拼命给“我”介绍名人:  “写小说一定要有个小圈子。”她说,“大家互相读读作品,进步会快些。”  “嗯。”我通常不置可否。  “看来老Q不把我拉到那样一个水平上她绝不会罢休,她一定要把我变成一个和那些人一样的人——那些搞‘事业’的人。”这些人,就是80年代的知识精英队伍。为此老Q动员“我”去考××学院。小说用粘贴的方式把这两个完全不同的“80年代青年”放在一起比较。这样使我们有机会对那个社会的人群分化现象做历史分析:大提琴是老Q生活的中心,“尽管她拉的是意大利名家提琴,尽管它有几百年的历史,我还是不能容忍那些一串串指法练习、调弦什么的”,也就是说事业和大提琴是她社会生活的位置;而“我”所否定的就是这种“体制内”的生活,想从体制内“分化”出去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这种“自由职业者”的社会观念并不是批评家何新所指责的“游戏”、“冷漠”、“多余”,《无主题变奏》也不是何新所谓的“现代主义作品”,而恰恰是作者难得地描写了80年代在一些大城市中青年群体正在悄悄出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分化”的现象,为我们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情景,这就是整个社会开始从50-70年代的整体性中走出来,正在探索和寻找一种更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观念和存在方式。1985年前后北京青年在刘索拉、张辛欣和徐星小说里所大胆尝试但备受争议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敏感地预示着中国社会十多年和20多年后生活的巨变趋势。但是,“我”坚决坚持的独立理念却不为当时大多数人包括老Q所理解,这种理念导致了“我”和老Q的最后分手:

  老Q!我只要做个普通人,一点儿也不想做个学者,现在就更不想了。我总该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和保持自己个性的权利吧!  “我”的无奈申诉当然不会被众人接受,这种“被孤独”恰恰暗示了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大众的从众心态和行为选择。  小说《无主题变奏》从几条线索中循序渐进地展开。前面主人公的自述无非是打开他的心扉,完整地勾画一个正在分化状态的现代社会里的行为怪癖独特的青年人的形象;另一条线索是通过老Q对“我”加以侧写,目的是观察在具体的爱情生活中“我”如何挣扎在爱情与个性之间,最后做出决断选择的情形。何新等批评家不从“物质层面”而从“精神层面”表达对小说主人公个性选择的不满,那是因为1985年中国虽然宣布了“现代化”的建设和进程,但人们的生活状态还处在比较传统的阶段;缺乏现代生活切身经验的批评家只能从对传统生活的了解入手来观察小说主人公近乎超前的想法和举止。由于批评家缺乏现代生活的资源,所以他们的批评活动实际无法真正了解他们批评的文学人物。这种现象,在当时批评张辛欣、刘索拉的批评文章中相当的普遍。  在“我”和老Q建立恋爱关系过程中,小说以极简省的笔墨写到了80年代中期前后的北京城市景象。例如,音乐厅、节目单、大提琴、英文写诗、外国小妞儿、德彪西、婚前性生活、卡夫卡、文人圈子、××学院考场、公用电话间、《参考消息》、胡同、喧闹的大街、世界第一流的提琴演奏会、面包和泥肠,以及“我”和老Q的北京方言等等。这些景象一改北京70年代的单调社会生活,这些景象正是“改革开放”后从西方涌进的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东西。它们刻画了“我”和老Q所处的正在变化中的现代北京前夜的方方面面,小说以速写手法和漫不经心的语气叙述了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同时暗示了处在这种生活环境中的年轻人正在产生的社会叛逆情绪。它有一个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程序:退学—写小说—恋爱失败—宣布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如果我们把人物具体还原到正在急剧变化的北京的现代生活里,而不是在批评家所遵从的“从我做起”的主流叙述中来观察,会发现主人公性格和行为变化的逻辑程序,在北京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是非常自然的也是能够理解的。只有在这种巨大规模的大城市里,才会有音乐会、外国小妞儿、大提琴、英文写诗、外国小妞儿、德彪西、婚前性生活、卡夫卡、文人圈子等等日益多元的生活方式,处在这种城市里的年轻人一部分会听从“从我做起……”的时代号召,而另一部分年轻人则可能与之不同。而在我看来,80年代的中国城市生活,正是五六十年代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城市生活的复制。“改革开放”的历史闸门,放进的正是这些已经获得合法性的东西,80年代的中国社会无可避免地要走向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前夜阶段。“我”正是它的先驱者之一,尽管这种“先驱者形象”在80年代的社会评价和文学批评中基本不被认可。

  能够理解的是,80年代文学批评家使用的还是西方19世纪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和知识范畴,他们和文学作品的读者都不会从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消费”——的知识结构中去理解那个年代一些超前的小说,如张辛欣、刘索拉、徐星等人的作品中来理解消费(正如《无主题变奏》中已经写到的那些东西)对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剧烈冲击。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老Q的择友观念中当时实际已经具有了城市消费的因素,而我们那时没有办法在一种知识的范畴中去读解它而已。她与“我”从结识到分手都在劝“我”“搞事业”,不希望看到“我”整天这么“游手好闲”、“生活态度向下”,因为没有事业,在80年代就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固定职业,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的北京是难以生存的,更遑论要“成家立业”了;老Q的“理想生活”是非常实际的,是有自觉的“消费观念”的,而“我”完全没有这种观念,“我”的“理想”是背离传统生活方式,但这种叛逆到底将走到哪里“我”也不清楚。这篇小说最棒的地方,是它写出了一个刚刚退学的大学生想热情拥抱从西方现代化社会前夜传过来的“现代生活”,但他又不知道该怎样走这条路。小说写出了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最朦胧的东西。迈克·费瑟斯通2000年在中国出版了《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著作中用“消费社会学”的知识分析城市消费带来的人群分化、等级重建等现象,这使我们对15年前中国作家徐星写的这篇“超前性”的“城市小说”的理解,不再按照过去的诸多误解走下去,开始了对它的文本真正解读。费瑟斯通在对一张穿戴着款式新颖的巴黎女式时装的上层阶级妇女照片的分析中发现:现代社会的很多人“把服装和消费商品当作沟通工具,当作‘阶级身份的象征’来看待,就要求穿戴者、使用者有得体的行为和举止,以便进一步地将社会世界中现实分类归入到人们内心的范畴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消费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种种声望经济”,“它意味着拥有短缺商品”,它“将它们的持有者的身份予以等级分类”⑧。小说已经写到老Q出场时的穿戴:“一件鸡心领的黑纱半袖衬衣,浅蓝色的牛仔裤”,这种新潮服装暗示了她与城市消费的关系。她虽然喜欢“我”的落拓风度,但仍要求我具有知识精英的“等级身份”,这是两人的不同。“我”是城市的漂泊者,而老Q则相信具有消费能力是人得以在城市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于是,爱情建筑在实际考虑之中,这与“我”的理念必然会起冲突。  三、“我”与80年代的北京

  刘武、许振强和雷达等批评家的文章都未涉及城市小说《无主题变奏》与北京的关系,这是由于那个年代的批评家和读者都是从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阅读文学作品的,即使他们敏锐感觉到80年代“城市”的变化,也认为城市是腐蚀青年人精神生活的

推荐访问:箱子 插件 商店 世界 我的世界箱子商店指令 我的世界箱子商店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