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五好干部怎么做心得体会】 五好干部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五好干部怎么做心得体会

   近期,XX组织开展了“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以及“五好干部·怎么做”等三个专题讨论。
这里,结合专题讨论和自己的思考,谈一些认识心得。
    一、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搞形式主义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少不了采取学习、开会、调研、发简报等方式,但这必须求真务实重实效,必须防止只重形式走过场等现象。
   不要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篇多少字心得体会来衡量学习效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听课或者自学,记笔记、写心得,有利于把一些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领会和理解。如果仅以记了多少学习笔记、写了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那就可能导致“为记笔记而记笔记、为写心得而写心得”的形式主义,从而偏离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和目的。
   不要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避免一窝蜂下基层征求意见。下基层调研和听取群众意见,一要有重点安排,二要真正沉下去,围绕基层农信员工以及服务对象最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探究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如果只是为了表明下过基层,应付性地到基层走一圈,“慌慌忙忙下去,急急匆匆上来”,那就是典型的以形式主义糊弄基层,以官僚主义愚弄群众。
    不要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简报来衡量工作成效。大会小会应接不暇,文件简报比比皆是,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毫无意义。基层农信员工对此类积习,早就深恶痛绝。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然也免不了开会出简报,但必须革除“用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兑现文件,拿简报衡量工作成效”的积弊,切实改掉不良作风,尽职尽责多办利民之事,真正让基层农信员工和服务对象看到活动实效,得到实惠。
    二、怎么做“五好干部”
   近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期优秀干部标准——“五好干部”,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从省联社来讲,领导干部应该带头改进作风,以“五好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对党的事业、对农信事业高度负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与中央、省委省政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始终把人民利益、客户利益、4万农信员工的利益装在心里,把人民满意、客户满意、农信员工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与愿望,多干让他们满意的实事好事,赢得他们的拥护与爱戴。三是要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当前形势下,农信社面临新一轮生存危机,作为省联社领导干部担子更重,一定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积极谋划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做到决策符合实际、措施务实管用、办法切实可行、效果立竿见影,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要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要迎难而上,成为排忧解难的排头兵,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心骨”。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抢抓机遇、激流勇进,不断创新突破,创建“五最”银行。五是要坚守清正廉洁底线。几年前的腐败案就是一个深刻教训,省联社领导干部尤其要时刻牢记廉政准则,严守党风廉政纪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弘扬清风正气。
    三、实践群众路线、改进作风根本上还要靠制度保障
    讨论和思考“怎么走、怎么办、怎么做”固然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但是是否会像过去有的实践活动一样,成为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只治标不治本呢?事实上,不管是“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还是“五好干部·怎么做”,基本都是以领导者为主体,从领导角度看问题,群众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样的话,“怎么走、怎么办、怎么做”在实践中就取决于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否真正施行和如何施行群众路线、改进作风,现实的体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也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改变群众的被动地位,使群众广泛而有效地参与其中。目前来看,就一个党员或领导干部而言,他是否联系群众以及多大程度上联系群众更多地取决于他个人的思想觉悟和工作作风而非制度,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克服实际中走群众路线的随意性,产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和侵害群众利益自然就成为难以避免的事情。
    实践群众路线、改进作风根本上还要靠制度,制度是实践群众路线、作风建设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好的制度,权力无论掌握在谁的手中,都会因为不受约束而滥用。邓小平同志曾说,制度起决定作用,好的制度使坏人无法干坏事,坏的制度下好人也可能干不好的事。近年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之所以突出,固然有忽视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原因,更关键的还是制度出了问题,要么是相关的制度缺失,要么是现有制度形同虚设、执行不力。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把好的作风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从制度上巩固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从制度上确保党避免脱离群众,从制度上维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像个人修养,一种良好的行为,若想化为个人品格的一部分,从而对个人产生长久促进作用,就要不断重复这种行为,不断强化,将这种行为化为自身的习惯。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也是一样,要想真正取得长效,必须不断制度化,将群众路线精神化为党员的自觉行为习惯,从不得不做,转变为自觉去做。当这种做法化为党的正式工作制度时,化为党员习惯工作方法时,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才可以说取得了实效。
    要确保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自觉有效地走群众路线并时刻体现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必须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确立起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在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这就必须建立健全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完善干部管理制度,这是当前实现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具体说,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干部考评制度,建立完善地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将群众的满意度和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要严格落实问责和奖惩制度,用“倒逼”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能力,确保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只有通过包括干部管理制度的一系列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才能克服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确保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完善群众利益表达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群众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使群众能够通过合理方式充分表达民意,用制度保障这些渠道的畅通,约束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真正利用这一渠道关注群众的实情,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总之,要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制度,并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四川省委的“十项规定”就是整治“四风”问题的重要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必须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党的一些重要规范性文件和党内法规,也是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制度,同样要确保执行到位。


      

推荐访问:怎么做 心得体会 作风 群众路线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