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梦演讲稿] 中国梦演讲视频

 


  大家好!我是来自区新闻中心的xx,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题目是《我的青春 我的梦》。

  一支笔,一台摄像机,一支话筒,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是的,我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真是幸运,身处这样一个火热的时代。真是荣幸,能为这个时代鼓与呼。关注芸芸众生忧乐,密切党群血肉联系,这就是我的神圣职责。这,也正是我的中国梦。

  2011年11月6号,全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做实xx广电事业的重大决策,在四届二次党代会上又提出了看xx报、读xx新闻的要求。为了追逐梦想, 2012年《今日xx》和《xx新闻》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以完美的姿态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美丽蜕变。蜕变的背后,有着我们每一个个体的抉择和负重前行……

  三年前参加工作以来,我的工作岗位从老师到记者,又从记者到编辑,一路曲折,只为梦想。

  一次采访中,我认识了一位历经磨难却依然向世界展露笑容的残疾人,7岁那年的一次意外事故造成了他左腿残疾,高考那年,成绩优异的他也正是因为残疾没能就读自己如愿的大学。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家里的负担,他做过裁缝、当过工人、卖过饲料、养过鸭子,但都不是很如意。追逐梦想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偶然机会他学会了酿酒,并开始忙活着办酒厂。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历经磨难的人,2009年酒厂失火,2010年的洪灾,都几乎把他打回原点。我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你在坎坷中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他说:“我要活出个样来,更想让像我一样的残疾人都活出个样来!”如今,他的酒厂生产的系列白酒,不仅在当地畅销,还远销成都、上海等地。他还招收了几名残疾人在酒厂打工。他叫费统金,一位50岁了却还在为梦想拼搏的人。看着眼前的他,我更加坚定了“用我手中的镜头和笔头,用心见证,用情记录”就是我的梦想。

  每当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行人与我擦肩而过时,我总是想,他们或许就是我采访的众多可亲可敬的人当中的一个。是的,正是这些脚踏实地怀揣梦想的普通人感动着我,让正直的秉性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有人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之类的词来品评这个时代时,我却总能在凡人小事、寻常巷陌中感受到梦想的华彩乐章与实干的弥足珍贵。

  4.20雅安地震之日,正是我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前一天晚上我还在策划着如何庆祝。但第二天一早,灾情就是命令,记者们拿着摄像机分别奔赴全区各地,记录受灾情况。几乎在同一时间,我的同事范灵翼已经在赶往芦山的路上,记录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紧随其后,我们第二批、第三批记者相继奔赴灾区。
  5月14号,区人武部80名民兵整装奔赴芦山抗震救灾,我的同事廖奎也一并踏上了征途。在灾区,他与民兵们同吃同住,他用镜头记录了参与灾后重建民兵们的点点滴滴。整整14天里,拆危房、搬物资、清废墟、搭板房……繁重的工作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一起来到灾区的还有家电维修工人、理发师和医生等,他们都因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为灾区人民做点事。

  廖奎说,这些天他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感动。理发师李志明,大家都亲热的叫他李平头,来到灾区后,他顾不得休息就开始为乡亲们理发。一个上午手里的剪刀就没有放下过,面对排起的长队,他笑脸相迎,哪怕汗水流进了眼里,哪怕没空喝上一口水。廖奎说,看着这群人的坚守与奉献,帐篷里闷热潮湿和饭菜的不合口味,也都变得不值一提了。

  正是就在那一刻,他透过自己的镜头读懂了眼前的一切。为了梦想,这点苦累算的了什么?正是在这样的坚守下,廖奎成功拍摄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慰问xx民兵的全部过程。

  我曾羡慕过别人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直到我了解他们口含石子儿训练的勇气;
我曾嫉妒过别人妙笔生花行文流畅,直到我看到他们彻夜不眠的努力积累。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年华正好的我,必须首先做一个脚踏实地的我。为时代争真相,为群众争人格,为自身争荣誉。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我们肩负的使命不变。

  终究有一天,我再也扛不动摄像机,拿不稳钢笔,但我将永远铭记那些朴素、勤劳的人们,一帧帧动人的画卷将被我永远铭记。一行行心动的文字总在我心里萦绕。

  那时候,我的梦想能够筑成一道雨后的彩虹,高挂在我人生的天空。然后,我要由衷的道一声,感谢生活!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新闻中心 中国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