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思想误区 [如何走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步入了以提高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有余。一方面,不少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产品库存持续增加,多数农产品积压卖难,价格低廉;
另一方面,一些优质农产品却供不应求,出现结构性短缺。同时,市场风险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农业低速低效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的许多优质农产品迅速涌入抢占我国农产品市场,国际竞争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进一步加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何去何从?我国农业的发展出路究竞在哪?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提出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段时期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潮。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以及农业生产者齐心协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好的典型。但同时,在很大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结构越调越乱、效益越调越低的负面典型,使农业结构调整这一战略性举措蒙上了一层阴影,挫伤老百姓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耗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微薄财力更是雪上加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我们各级领导和生产者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  

误区之一、不因地制宜,盲目照搬外地的经验,引入的项目不切合当地的实际,搞政绩、面子工程,一轰而起,造成产品销售不对路,积压严重;
有些项目甚至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不适而半途而废,中途夭亡,留下一堆烂摊子,农民致不了富,财政增不了收。

误区之二、有些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是主力军,应当由农民自发行动,政府没有必要引导”。诚然,在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农业生产者是主体,是主力军,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掌握得还相对欠缺,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手段相对落后,单门独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在资金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宏观上不进行规划、引导,不及时给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低劣,市场竞争力弱,有些甚至不对路,产品积压卖难现象时有发生。

误区之三、有些地方,丢掉自己几十年培育的传统优势产业,盲目重上新项目,甚至是一届领导一个新项目,搞得新项目遍地开花,华而不实。结果是新项目上了,老产业丢了,老领导提了,新项目荒了,农民的心凉了,党群干群距离拉大了。

误区之四、有些政府部门,在发动群众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热火朝天,热忱有加,但在资金上却舍不得半点投入。农业结构调整中许多基建类、基础性项目一般资金投入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小,单家独户的农户既没有这种经济实力,也不愿意承担这类公益性义务。这样将导致许多能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农业项目与我们失之交臂。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财力上的支持不够,也直接影响到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由于地方配套资金的未能到位,使上级农业项目资金在安排使用上对本地区大打折扣,甚至榜上无名,项目越来越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龙头蛇尾。

误区之五、有些人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部门的任务,只要农业部门的同志搞就行了,其它部门没有必要参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实现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稳定,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两大主题。农业部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只是参谋和技术保障部门,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在结构调整中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决策上的参谋,通过办点示范,引导农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农业新技术服务。调整方针的制定及调整项目的组织实施,还需要政府及其它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农业结构调整单靠农业部门显然是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如果是这样,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误区之六、有的地方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低,结构调整只是应付应付,走走过场。或者在数字上做做文章,此增彼减,敷衍了事。这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具体措施及有关政策的准确性,从而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引入歧途,最终导致结构调整的失败。

如何走出上述误区,特别是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的有效投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呢?笔者认为,应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提高全社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认识,是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主体是农民,直接受益的也是农民,农民收入增加了,干群关系才能得到改善,农村社会的稳定才有保障。一段时期来农村经济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有不少是农民增收减缓引发的。我们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站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领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精神实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深入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农民有效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真正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二、典型引路,政府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但他们的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仍习惯于“水田种水稻,旱土种杂粮”的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他们倍感茫然,摸不着头脑,不知该改种什么好。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多替他们分析市场,制定调整方案,引导他们大胆进行调整。首先要大力培育典型,对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典型,要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使典型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其次要大力创办典型,涉农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要突出抓好示范样板建设,把样板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让农民群众对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效益能看得见,摸得着。再次,就是要大力推介典型,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有样可学,学得了,学得好,最大限度地释放典型的辐射力。

三、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区别情况制定具体的结构调整方案,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不同档次的特色农产品,使有效资源向特色农业集中,依靠资源调结构。绝对不能搞“照、搬、套”或“一刀切”,片面地追求集中连片,强求规模效应。

四、依靠科技,壮大传统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动力,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依靠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过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传统产业之所以“传统”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运用科技且不断创新的过程。虽然在新时期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市场竞争力下降,但与之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优势依然存在。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储运保鲜包装技术、农业降耗增效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以适应新时期市场需求,从而再次占领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增加投入,改善投入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前期的物质和资金投入量大,单靠政府或某个部门或农户的财力实在有限,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集聚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结构调整。一是积极申请银行贷款,想方设法争取贷款支持。二是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性建设、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三是制订优惠政策,激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干部职工、个体私营业主、广大农民的投资热情,使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农业生产资金。四是积极招商引资,制定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外地客商进行农产品开发。五是向上申报农业开发项目,争取上级的项目支持。

六、健全体系,强化服务。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有完善的服务作保障。在这方面,主要是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现有农技推广队伍。前段时期,在我们很多的乡镇,存在政策不落实、队伍不稳定、设施落后、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甚至一些地方把农技推广人员视为包袱,并作为下岗分流的主要对象,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强调农技推广机构要积极创办实体,并不是要把他们转为实体,在这点上我们决不能含糊。为能使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政府对农技推广机构要理顺好管理体制,追加农技推广经费,落实好农技人员工资,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农技推广人员也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

七、狠抓信息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我们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也就是形成市场农业。要发展市场农业,首先要掌握世界科技、市场动态,制定最佳生产计划,抢占制高点。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措施,也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我们要紧跟知识潮流,尽快实现农产品市场、广大农户、科研院所及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联网,积极推进网上农业经济技术的交流,为结构调整提供便捷的网络化、数据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总之,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只要我们以科学的头脑、严谨的态度、顽强的精神,积极投身到结构调整的浪潮之中,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险阻,赢得新世纪农业结构调整的“艳阳天”,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

推荐访问:结构调整 误区 思想认识 农业产业 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