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世家为什么会鼓起来【鼓一张冯骥才】

冯骥才泥人张刷子李

泥人张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

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

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

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

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

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

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刷 子 李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房,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过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儿。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桨,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

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儿,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儿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我读冯骥才

我读冯骥才

雍小英

在经济利益主宰一切的当下,以文学为幌子赚取利益和噱头的人事不在少数,某些人确实打着文学的旗号扬名得利。在喧嚣的文学领域,泡沫口水无厘头的闹剧频繁上演。我们越发需要真正的文学来清洗大脑洁净心灵,读名著我们会明白真正的文学是深刻厚重经得起时间地域考验的,读脚踏实地又不失文学内涵和美感的作品,我们就会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被遗忘或者忽略的美好。读冯骥才的散文或者小说,你能感受到他创作的真诚,以及语言表述的美学特色。生发于生活真实的质朴让人亲切而温暖,文字表述的精准和优雅,轻灵而厚重极大满足阅读味蕾。不管是读小说《俗世奇人》,还是读配画散文《水墨文字》,会感受到文学和生活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好的文学作品同时承担着留存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时代像一架加满了油开足了马力的超速列车,一路狂奔一路丢弃,沿途的好风景毁坏的错过的消失的不计其数,而来源于生活真实之上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条路上的收藏者,把遗落的精华用精美的语言串起来,构成一部民间生活的秘史。这样的作品是恒久不衰的,是常读常新让人身心愉悦的。

写底层人,为底层人发声,写他们身怀绝技却又任劳任怨,写他们谋生但不失去优雅,出苦力但不失去尊严。东岳泰山可迎日出,八方游客关注的是泰山压顶的盛景,冯骥才却看到了山道上持重往返的挑山工,他写他们的辛劳写他们顽强的意志力,他们正是农耕时代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刷子李每日面对冰冷笔陡的墙面,穿黑衣刷白浆,他干的精益求精,干出了高超的艺术技能,他把繁重的体力活干成了优美的舞蹈。泥人张不畏权贵,不硬碰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无声中维护底层人的尊严。关注他们,从细节处着笔,显示人物魅力,刻画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劳动人民的质朴与聪慧,再现中国市井的真实影像。在数字化时代,这种极具人气和人性的描写更加彰显出非凡的文学艺术价值。

写动植物,赋予它们人的性格和魅力,玲珑清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无比美好。凄风冷雨中盛开的小花儿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好像就开在你的身边和心里,柔弱且坚韧,散发悠悠香气给你动力,让你心情大好。娇小机灵的珍珠鸟会陪伴你写作阅读,跟你一起喝茶,站在你的肩膀给你按摩,在你的纸上阅读你的创作。

他说:信赖可以创造奇迹!人是自然世界的人,那些被人类视为草芥的万物在他笔下比人类更具灵性和温情。他诗化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体验滋润着读者的心。他笔下的这些自然神灵能够充实我们心灵的空白。

写散文和绘画,你在聆听真正的天籁。《水墨文字》中每一幅画和每一篇文章都相得益彰,文学与绘画原本可以衔接的那样自然妥帖,读来唇齿含香。他说:“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静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看看,用文字表现出来的美术线条每一根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色彩。是文字赋予了线条的情感特征,还是线条果真如他所言是画家的“心电图”,正如《水墨文字》呈现出的美学魔力一样,每一幅画好像都会说话,每一篇文章好像都是从画中诞生出来的,画和文字都是他生活体验的艺术表现,有对自然的歌咏,有对过往生活的追念,让你感到回忆录也可用水墨画来表现。这是冯骥才得天独厚的艺术天赋,只有他,能够用朴素却优雅的散文表现一幅画的内涵或创作缘由使,使得他的画具备了更深刻的况味。读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跟他一起聆听各种鸟儿婉转独特的鸣叫,恍若走进了山林之中。你定会被他神奇的描述功力折服。听他描述维也纳花园的弯曲小径,好像是听到了袅袅娜娜九曲回肠的抒情小调。

关注底层人民,关注民俗文化,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再现民族特色,用独特的语言组合彰显汉语的博大精深,他的画和他的文都堪称经典。

我看冯骥才

人生道路坎坷,他选择了坚强,人生方向迷茫,他选择了写作。他是谁?他就是文坛上一代天骄冯骥才。

冯骥才,出身于商世之家。从小酷爱画画,儿时。立志成为一名画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初中高中,身高猛增,对篮球又情有独钟的他,再而来的高考落第,便使他走上了运动员的生涯。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放弃画画,那依旧是他的梦想。他在这个运动员的道路上,吃了太多的苦,但他依旧坚持了下来。谁曾想,在一次投篮中,他不幸摔下,胸骨骨折,终生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他运动员的生涯也在此时彻底宣告结束。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的信心,而是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更多的坎坷,特别是在文革中,他的家庭被挂名为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也因此被捕。自此,冯家开始一蹶不振。冯骥才并没有因此而倒下,依然坚强的面对。他的文章依旧一篇接一篇,由于当时文革之风盛行,因此他的很多文章都被藏了起来,自行车上,暖气片底,墙缝里家里大多数地方都有。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以至于出现为后人所惊叹的伤痕文学。

风雨长途,写作伴随他走过。文革中的巨大创伤,使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可是,谁曾想到过他把这一切都当做历练,他把文革之苦当做写作的背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当做写作的素材,把自己内心那悲愤的怒火化作一个个充满力量的字眼,来寄托自己的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压抑了许久,写作最终使他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这就是冯骥才,久历风雨而不倒,饱经沧桑而不衰。

他,风雨征途,依然不倒:他,长路漫漫,坚持不懈:他,道路坎坷,披荆斩棘:他,文坛上的天之骄子,我心目中的铁人。

冯骥才评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我会以一张老照片切入

  如果说让我写广东卷的作文,我会以“一张老照片”开头切入,我之前写过这个,我在我的一个选文诗集里写了一句话:“照片之外的意义比照片本身要大得多。”

  我在想将来考试的题目是不是可以够给学生两三个题目让他选择。人的性格不一样,有的人是情感化型、有的人是思索型,不同的题目可供选择更适于考生的发挥。如果一些思索型性格的人选择比较情感的东西,则不会把他自己的一些东西发挥出来。我觉得是不是有可能能有两三个题目让学生选择一下。

  现在我们对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讨论越来越热烈了,家长们在讨论,甚至有些看似跟高考无关的人也在思考。这对整个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是一个启发,比较有意义。现在看来,年年高考的作文的公开,引起讨论和争论,也是对全社会人生思索的一种有益的激发。这也是当代的一种高考文化,考试文化的社会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全民高考的感觉。

  每年的高考题目是广受大家关注的,基本上是全民高考。而让全民主动地参与,去思索作文题目,实际也是思索社会人生的一些道理,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所以我把它叫一个新的考试的文化。 冯骥才先生作品

冯骥才: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其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人物成就

《感谢生活》《挑山工》曾获法国“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4]

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2010年入围“免网杯”中国文艺网络奖(中国网络代表最高荣誉)最佳作家候选人。

作品

1《雕花烟斗》

2《逆光的风景》

3《摸书》

4《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5《炮打双灯》

6《神鞭》

7《三寸金莲》

8《关于艺术家》

9《》

冯骥才与慈城年糕

符 号》 到 《 国年 糕 慈城 记 忆 》 中 ,怎 么  

样 为这 个研 究文 本取 一 个合 适 的标 题 ,  

颇 费脑 筋。议 来议去 不是题 目太 大,就 

是 题 目太 雅 , 总 觉得 不 那 么切 题 。 当 改 

2 0 — 0  092  1 0年度  宁波通讯 好稿评 选揭 晓 

经 责任 编 辑 、读 者推 荐和 专 家评 选 ,本 刊 杂志 社确 定 2 o— 2 1 0 9 0  0年度 

《 宁波通 讯》 好 稿评选 结 果如 下 :  

成 《 国年糕 ・慈城 记忆 》文稿 ,第四  中 次寄往 天津 ,大 冯老 师 又来 电指 出: 年  “ 糕本 来就是 中 国的食 品不必 加 中 国,我 

们做 文 化 不 要 迎 合 某种 的 需要 , 更 不 能 

攻 坚克 难求 突破

齐心协 力 创辉 煌 (0 9 第 1 20 年 期  箴 妍 )  

激活 农村 “ 沉睡 资本 ” 推 动农 民创 业 增收— — 江北 区推 出 “   两权一 房 ”  

抵 ( )押 贷款 新模 式 ( 0 9 第 6期  江北 区委 办公 室 ) 质 20 年  

像 为 了旅 游 而打 x x第一 的牌子 。 ”二 十  多分钟 的 电话指 导 ,大冯老 师谈 了诸 多  

观 点 与意 见 , 课 题 的题 目提 议 改 为 “ 就 年  糕 的 文化 记 忆” ,停 顿 片 刻 后 , 又 说 加 

基 于 民主 的新 探 索— — 宁海 力洋镇 人 大代 表 票 决实 事 工程 的做 法和体  

会 ( 0 9年 第 7期 20 宁海县 委督 查室 )  

改革 开 放 之路 的 成功 探索— — 宁波 建 设 现 代化 国际 港 口城 市 的历 史经 

验 与启 示 (0 9年 第 8期  中共 宁波 市 委 党史研 究室) 20  

上 慈城吧 。  

《 慈城 年糕 的 文化 记 忆》 书稿 送 入 

出版社 即将付 梓之 前 ,我 收到 大冯老 师  欣 然题 写 书名 ,在 寄来 的信封 上是 大冯 

发 展 党 内 民主  增 强 党 的活 力 —— 学 习 党 的十 七届 四 中全会 《 定》 决  

的体会 (0 9年 第 1 20   0期

政 策研 究室 )  

王建 社 )  

加 快 推进 -i 湾 开发 建 设 的 思考 与建 议 (0 9 第 1 期  宁 波 市委  , - ] 20 年   1

老师 亲 自写的地 址 , 有 “ 快 ”两字 , 还 特   “ 快 ” 两字 下 面还 加 了两个 圈。考 虑  特 到 大冯老 师 一直 指 导 慈城 年 糕 的创作 ,   再 说这一课题 被 列入 宁波 市文化精 品工 

程 ,市、 区下拨 了项 目经 费, 因而 区文  联拟 定出版方 案时 ,其 中有一 项题 写 书 

宁波“ 千军万马” 走出去的思考 (0 9 第 1 期 20 年 2

静)  

林圣君、 韩隽、 李斌雄)  

农耕文明的文化符号—— 以慈城年糕为说明对 象 (o0 第 1 21年   期  王  爱心

传万里

年 第 5期

援建著华章——宁波市支援青川 灾后重建工作综述 (o0 2 1   

陶礼 明 、汪章 海 )   施容娇 )  

王 梁慧 )  

名 的润 笔 费, 当问他 寄往 哪 儿时,大 冯  老 师说啥也 不让 寄 ,不 让寄 的理 由是题   写书名 、介 绍 向云 驹作指 导 ,主要 是 为  了帮助我 把 家 乡的事— — 慈城年 糕 的 田   野调 查做 好 。 大冯老 师现 为国务 院参 事 ,  

又 身 兼 多 职 , 他 的 忙 可 谓 日理 万 机 。 然 

小豆 芽

大市 场 (0 0 第 7 21年   期

象 山行 政服 务 中心 的成 长 “ 三步 曲” (0 0 第 8 21 年   期

文明创建 :城市的新使命 (o 0 2 1 年第 1 期  范防)     0  

宁波通讯 杂志社感谢读者参 与评刊启 事 

为 了广 泛 征 求 读者 意 见 ,推 荐好 稿 ,不 断提 高 刊物 质 量 , 本刊 编辑 部 

随 21 0  0年 1 1月试 刊 一 起 发 出 了 《 者 意 见调 查 表 》 读 ,随 2 1 0  第 1 0年   2期 

而 日理 万机 的他却 心 系慈城 ,心 系慈城  的年糕 ,这 是 慈城 年糕 之幸 ,也是 我 的 

创作之幸。( 王静 的 《 慈城年糕的文化 

记 忆》一 书于 2 1 O  0年 1 2月由宁波 出版  社 出版)■ 

杂 志一 起 发 出 了向 读者 征 集好 稿提名 启 事 。从 反 馈 的情 况看 ,读 者 对 《 宁  责任 编辑 :方 琳 

波通 讯》 的 文章 质量 、 刊物 风格 、版 面设 计和栏 目设 置给 予 了充 分的肯 定 。   许 多读 者从 各 自的 工作 需要 和 阅读 爱好 出发 ,对 《 波通 讯 》提 出 了不 少  宁

宝贵 意 见和 建 议 , 许 多建议 已被 我 刊 采 纳。 读者 推 荐 的好 稿 贴 近 生活 、贴  近 实 际 ,为我刊 评选 双年 度 好稿提 供 了参考 。  

杂 志社根 据 读者评 刊情 况 , 评选 以下 1 读 者 为 2 1 度 《   5位 0  0年 宁波 通讯 》   “ 心读 者 ” 热 ,并 向所有 参 与评刊 的 读者 表示衷 心的 感谢 !   汤青芳  郑 良娣  袁兴 光  张乾 源  余建 华 

葛渭康  涂 师平  许 义平  李

峰  姚 伟 杰  

徐 国祺  王 兴满  邓 碧波  赵 丽 丽  黄世 芬 

宁波通讯杂志社  21 年 2 0  1 月 

冯骥才:定向浏览法

冯骥才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中年作家,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有人向他提了一个问题:

  `你读书的习惯与方法是什么? '

  冯骥才回答说: `成为专业作家以后, 我每天的时间被写作和各种事务安排得很紧, 而当今的时代又是产生大量信息的时代.因此, 为了拓宽视野, 把握主要信息, 我习惯于多看报刊文摘, 了解新的观念, 以求得信息的"最佳质".我读书的主要原则是: 定向和浏览, 对于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再进行精读.'

  定向和浏览相结合, 这是冯骥才读书的显著特点.

  定向能使读书目的明确.冯骥才是一位作家, 他读书都是为创作服务的.他说: `我喜欢有意识地自己找些书来看, 习惯于凭着需要与欲望读书.如: 《创作心理学》、《接受美学》、《文艺欣赏学》等, 还有些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谈和文艺理论等知识性书籍.'

  浏览能拓宽视野, 扩大信息量, 而且冯骥才的浏览不是一般的浏览, 他善于抓住各种书刊的精粹, 盯住各类新观念、新知识的精华, 因此, 他获得的信息是`最佳质'的信息.

  在定向和浏览的基础上, 冯骥才也主张`精读', 精读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定向→浏览→精读', 冯骥才的这一套读书方法是较为全面、完整的, 同时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读书方法.

冯骥才作品零札

  我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将近二十年,换了三种职业。先是专业篮球运动员(故此我常说自己是“运动员出身”),而后改为从事绘画,近两年终日捏着笔杆,开始文学生涯。这好比职业上的“三级跳”,而每一跳都跨进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三种职业又都是我热爱的。有的同志对我的经历颇有兴趣,问我怎么从“打球”跳到“画画”,又从“画画”跳到“文学创作”上来的。谈谈这“三级跳”的过程,恐怕能给一些同志一点启发,从中悟到某些道理。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淘气得很。功课勉强过得去,全仗着记忆力强和有些小聪明。兴趣全在课下。那些孩子们中间一阵阵流行起来的小游戏,像是什么砸杏核啦、抓羊拐啦、拍毛片啦、抓蟋蟀啦等等,我都予以极浓厚的兴趣。尤其爱玩球和画画。下课铃声一响,就和一群同学飞奔到操场,把书包、帽子往地上一扔,摆个“大门”,一直踢到天黑也不肯回家;有时一踢把球踢远,都不易找到。在课堂上课时,则是我画画的最好时机,将课本像个小屏风那样立在前面,挡住老师的视线,再从作业本上扯下一页白纸,便开始大画起来。

  这些课余练就的“本领”总算有用。到了中学,我就成了学校的篮球运动员,还是常常赢得学校里的球迷们掌声的一名主力中锋,同时也是学校美术组的积极分子。在寒暑假期里,向一位私人教画老师学习中国画。高中一年级时,我以一幅题为《夏天》的国画作品参加市里举办的中学生美术展而获得了奖状和奖品。可惜由于年久日深,这张能够作为纪念的奖状不知何时丢了,这时,我又爱上了文学。一个人在少年时代,总有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幻想里,对万物充满了好奇,感情混在热血里,炽热又易于冲动,因此特别容易迷恋诗。许多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开始起步时,大都是在日记上写满一页页不成样的、却是真挚的诗句。于是,在我的小小的书桌上,唐宋大诗人们的集子,以及普希金、莱蒙托夫、海涅、拜伦、惠特曼的集子,就把课本埋了起来。我爱那些诗,常常一连半个多小时独自在屋里充满感情地背诵那些诗,也模仿着写了一本又一本诗集,取了自以为很美很深奥的名字,自己做插图和封面,自己出书;并把这些自制的诗集和我所崇拜的巨匠的诗作放在一起,引以为快。

  想想看,我有这么多爱好,学业自然不出众。尤其在理工科方面,往往必须补考才能将就够上及格的分数。

  高中毕业后,我被一名篮球教练一眼看中,选入了天津市男子篮球队,这是我“跳”的第一步。

  这里没有更多的篇幅来尽述我那段时间的迷人和有趣的运动员生涯,我虽然渴望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球手,但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抛不开书和画。每当周末休息,我就急急渴渴地跑回家,脚上穿着球鞋,一双胳膊就架在书桌上,画上整整一天。

  这时,我已隐隐地感到,打球还不是我的最终选定的职业;好像一只暂时小憩在花枝上的鸟儿,花儿虽美,香气扑鼻,却还不是它的归宿。

  在一场比赛时,我受了伤,离开了球队。这一下,我就跳进了十分喜爱、渴望已久的绘画中来。这便是我的第二“跳”。

  开始,我在一个画社,从事古画的仿制工作。我当初学画时,入手宋代的北宋画法。我摹制的画,大多是宋代的画家范宽、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人的作品。由于我对风俗画抱有兴趣,也可以酷肖地临摹过苏汉臣的《货郎图》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时我对艺术的兴趣就广泛展开了。曾有一段时间,我致力于考察本地的民间艺术的渊源和历史,如风筝、泥塑、砖刻、年画等等。我把那些随时得到的体会写成一些小文章,开始在本市的报纸上发表。当一个青年看到自己用心血铸成的文字出现在报刊上时,他不仅会得到喜悦、动力和自信,从此笔杆就要牢牢握在他手里,不再容易抛掉。

  这样,我再一次感到,绘画仍不是我的最好的归宿。我广泛的爱好,我所要表现的,如同水盆,而绘画对于我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碗儿。似乎我还要再一次从职业里跳出来。

  近十多年的生活,使我一下子了解和熟悉了无数的人。那么多深切的感觉、思想和感情有待于表现。绘画绝不是我最得力的工具,我便毅然从调色盘里拔足而起,落入了文坛,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便是我的“三级跳”的简要全过程。

  这样,我如同一个迷途的游子,终于找到自己的故居;如同游入大海的一条鱼儿,得以自由自在地遨游。对于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他的全部经历、全部爱好、全部知识,都是有用的,一点儿也不会浪费。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要囊括进去多么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感受!作者只会常常感到自己生活浅薄,知识狭窄和贫乏,缺陷很多,需要随时和及时加以补充。

  我做过运动员,除去这段生活的积累会给我写作运动员生活题材的作品提供素材之外,我还有较好的身体基础。写东西不仅要用脑力,还要有饱满的经历。我画过画,绘画锻炼一个人对可视的美和事物的发现力。对形象的记忆力,对于想象和虚构形象与空间镜像具体化的能力。我其余那些庞杂的爱好,如地方史啊,地方风俗啦,民间艺术啊,古代文物啦等等,对于我的写作,都起着直接间接的作用。我还喜欢音乐,尤其爱听钢琴曲和提琴的独奏曲、协奏曲以及大型交响乐。它们启发我对美的联想和丰富的情感,给予我无穷、复杂和深远的境界。这种艺术在本质上都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冯骥才站在废墟上

  冯老:

  你好吗?我是老冯,你是二十年后的我,比我大二十岁,所以尊称你冯老。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给自己写信现在的我给将来的我写信。想想看,咱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同一个人。我现在的生活你都经历过,二十年后你什么样我可不知道。你那时的问题比我现在是少还是多?比如我现在的热词儿是:宅男、电脑综合征、裸奔、卖官、糖尿病、空巢老人、盗版、打造文化,还有毒奶粉、地沟油等,在你那时肯定早已不见了吧,那你的日子可就舒坦、顺溜,也安静多了。

  现在,我这有个问题: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到底要富到哪儿去?我想,我们的目标决不是金钱社会而是文明社会。

  还想问你,我现在用劲儿保护中华文化的精华,那些传统村落和民间艺术还剩多少?即使你告诉我没多少了,我依旧会死保。如果你那时它们全都好端端的,你可要接着关切它们!

  记着,多活动身子骨,多使脑子,闲着没价值。你有兴趣像我这样再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写封信吗?你会写些什么?

  好好活着。

  老冯

  2013.1.8

  这二十多年来,冯骥才保下的东西跟他收到过的救急电话、求助邮件相比,微乎其微。他常说自己是失败者,也常常感到孤独。

  “许多事光批评政府没用,你得去做。梁思成保老北京那会儿,就是呼吁多做得少。要去田野山间认定和发现遗存,要和当地人讨论怎样保护好这些遗存,不能只坐在屋里论道。”

  冯骥才 著名作家、艺术家,民间文艺家、画家、全国政协委员。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代表作有《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感谢生活》等。

  文|李宗陶 图|姚磊

  2013年年初,冯骥才给20年后的自己写了封信,其时七十有一。人到七十,冯骥才说,是明白天下和自己的岁数。所谓明白自己,一是命运,二是本质,三是价值。

  [一]

  冯骥才遇到过喝了酒打电话来骂他“不好好写小说”的读者。在这个“一首歌唱一辈子”的国度,人们习惯了“从一而终”。由画师而小说家,进而“行动知识分子”,进而博导、院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绘画、写作、民间文化保护、教育四个领域里穿梭纵横,不可谓不“杂”。

  “一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棵大树,从泥土里汲取各种营养,而现代性的分工把人固定在一种行当里,路越走越窄你看过雨果、歌德、萨克雷这些人的画吗?只有多个方向都看看,才能更深地了解他们,不是才能,而是心灵。”冯骥才自有道理。

  一脚踏进民间文化保护的田野大致始于1991年秋。那一年,冯骥才在母亲的故乡山东举办个人画展,顺便往造像丰盛的东平县棘梁山考察。当地的娃娃手拿小锤问他:“要不要佛头,十块钱一个。”他登高一望,一壁摩崖上雕着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造像,上自北魏,下至唐宋,“文革”中多半已被砸烂,剩下的散落在漫山荒棘中无人照管,落得“十块钱一个”。

  转年,画展移到上海美术馆。游周庄,他听说当年柳亚子、沈钧儒等南社诗友经常出入的迷楼正在出售,心里一紧,对当地文物员说,作价多少,我来出这笔钱。返回市区,当下把几天前台湾人想买而他不舍的两幅小画《落日故人情》和《遍地苏堤》卖了,带着钱赶到周庄,屋主已价涨三倍多。冯骥才一急,还要再卖画,被友人劝下:等你拿着钱再来,还会涨;放心,这买与不卖之间,房子肯定不会拆了。

  稍后,画展移师老家宁波。借省亲之行,冯骥才看到了残破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祠堂。他卖了5幅大画,捐修这座粉墙青瓦、三进五开间的贺秘监祠。

  回到天津,过年了。在年年都去的集市上一站,杨柳青年画已难得一见。天津南乡三十六村是杨柳青年画的主要产地之一,清代中期即有文字记载。在“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的极盛时期,当地名家辈出,刻版技术卓绝;其中粗活派笔墨大气、色彩绚丽,细活派精雕细刻,近工笔画。日本人进城的时候,一批古画版沦为铺路踏板,毁了;“文革”中,或砸或埋,还有的被刨平了当切菜板。在四川大足石窟,在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景象。

  1992年以后的中国文人,眼里读取不同的世情世相,然后分道,前行。冯骥才取了他敏感的那一部分,那些正在消亡的美。

  他说,“个人命运受制于社会更迭,这几乎是一种绝对的无奈,然而,个人依旧能选择自己做什么。”比照《哈姆雷特》里那句台词“即使你把我放在果壳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他似乎用一生在验证“即使把我放在废墟上,我也能看见美”。

  1966年8月,站在抄家后的废墟上,他拣起被撕了一地的照片,把撕碎的拼拢来,拼出一段段可以记起些什么的童年。

  1976年,站在唐山大地震后的废墟上,他戴着头盔拍摄曾经的家。他要记录那些残垣断壁,那些发自地壳深处的伟力的造像。他撕下墙上当天的黑色日历保存至今。

  2008年5月,站在北川县城对面的山坡上,他看见一座八十多米的“高山”从城外整个地移了过来,压着已成废墟的县城,忽然又见一团钢筋拧着,里面卷着一只大红色的胸罩和一盘结婚进行曲的磁带,他想,这是一对新人的。

  更何况,人生还有那么些优美时刻。有一年,在巴黎街角,坐在露天咖啡馆,他看见一位当地女子身上好颜色:棕红色粗线毛衣,是那种褪了色的枫叶的颜色;灰绿色薄呢披肩,黑色长裤。女子在日光里读书。女子合上书要走,临走忽然伸长手臂从邻桌捏起一片金黄色的落叶。她举起来,在指间捻了一下,叶子转了个圈,被夹进书页。女子合上书,走了。

  在妻子的笑容里,在97岁的母亲如今用

  i Pad画的人像里,在快要绝迹的泰山挑山工的肩头,在书房那架摆了几十年的小小天平上,他都能看见美。识美,才会惜美。   [二]

  有一年,学者李欧梵在冯骥才家看到当年的《北洋画报》、《玫瑰画报》、《华北电影画报》和《醒俗画报》,眼睛放光,硬是“抢”下几本,包括一种印着周璇和蓝苹照片的迷你画刊《玲珑》。冯骥才的母亲、姑姑、舅妈的照片都上过《北洋画报》,相当于上海名媛的玉照登在《良友》上。

  那是一段冯骥才很少向外界谈起的童年生活:在英租界大理道115号,兄弟姐妹六人,每人一位保姆―冯骥才至今记得奶妈的姓氏,1980年代初曾去探望照顾过他的保姆。逢年节母亲会请裁缝师傅给保姆们做统一的新衣裳,配的手绢也一样;父亲会吩咐门房分派红包,附近当公差的都可来领。父亲去大中银行上班这一路所遇的警察领了红包,会在行长的汽车行过时敬个礼―当年的商界排场。家中的女孩子们上教会学校,学钢琴和芭蕾,冯骥才爱画,家里就请了慈溪画家严六符做他的开蒙先生。

  因为画画写生,冯骥才有走出书斋的习惯。20岁左右,他已开始对天津乡土艺术进行最初的勘查:杨柳青年画、木雕、砖刻、风筝、泥人、灯笼在他保存了近50年的《天津砖刻艺术》手稿中,有对影壁、门楼的详解,还有一张手绘的津门砖雕分布图。

  那时候朋友们就说,大冯,你对世界的兴趣太大了。母亲则说,这孩子小时候眼睛还没睁就开始说话,精力旺盛,不知有倦。

  母亲出生于山东济宁名门。外祖父与康有为走得颇近,曾迎迓过英国作家肖伯纳。冯骥才说,母亲易感灵动,心思细密,喜欢艺术,同时不失理智、镇静和韧性;他像母亲。朋友们说,正是这样的天性和特质,让他能够在文化抢救这件常常挫折人的事情上,走得这么远。

  起点是天津,相伴成长的老城文化。民间文化学者刘铁梁说,冯骥才1994年开始在天津做的事,是2001年以后他在全国范围里进行文化抢救的准备。

  冯骥才自成一套方法,跟人类学田野调查不谋而合。在天津老城区拆除前的一年半里,他跟一些同道中人聚合起来,地毯式勘察、测绘,为老天津留下五千多张照片:中国第一个电报局、义和团坛口旧址、海张五的大宅、益德王家的门楼、明代的文井、城中徐家大院、文庙东箭道上的三星高照砖雕、窑洼炮台附近记着重要史实的古碑他不断地写文章,在报上讲老城意味着什么。后来摄影师每到一户,老百姓就把家里的梯子搬出来,让他们上房,也不怕踩坏了瓦,有的人也拿起照相机,和自家的老房子拍照留影。

  拆城当天,摄影家拍下两张人物肖像,一位95岁的寿星和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一座城就像一个人,是有魂灵的,活的;眼里只有物,才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

  冯骥才看重口述史。他觉得文化不仅存在于物件、手艺里,也在人们的大脑里、心里。有关天津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人物传闻、地名由来,他都做成了口述资料。

  天津最老的街道叫估衣街,近700年历史,有清朝嘉庆年间所建的山西会馆,有谦祥益、瑞蚨祥、青云栈等百年老字号,也有“五四”运动遗址天津总商会。“拆”字一来,冯骥才站在街头演讲呼吁,又制作明信片签售,当天的市民队伍排出两个街口,相声演员牛群也从北京赶来助阵。媒体声援,市民挂横幅支持,悬置数月。趁冯骥才出国访问,推土机轰隆隆开来。冯骥才回来一瞧现场,当街哭了。

  他曾经问过那时候的领导,究竟要把城市建成什么样?通常有两种回答:一,没想那么多,先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再说;二,现代化城市。再问,现代化城市具体是什么样的?答,没想那么多。

  这二十多年来,冯骥才保下的东西跟他收到过的救急电话、求助邮件相比,微乎其微。他常说自己是失败者,也常常感到孤独。他写过一些忧愤文字,但没有陷落其间。在转型年代,他已看懂不能被消费的文化寸步难行,仍然选择“自己能做什么”。屡战屡败中,他仍能看见每一点微小改变中的美。

  [三]

  2001年初,两个头衔上身: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院院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他问自己:年近花甲还能担负文化传承的责任吗?他画了幅新画《豪情依旧》。

  学者陈思和说,文化血脉其实是靠知识分子的人文理想融化在具体的实践中转化为事功,点点滴滴地积累和生长,任何一种夸大的流行的文化现象,都没有救世的奇效。冯先生不鄙陋也不拒绝自身周围的环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强调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做好一两件有理想的工作,是我非常佩服而且推崇的。

  到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采访时,天津皇会文化展刚刚落幕,展厅里还陈列着相关文献,仪仗执事、旗幡、服装、高跷、锣鼓飞镲等一直摆到四五层楼高的前厅尽头。据说几天前因为下雨,民间艺人只能在这里表演,“武松”、“鲁智深”、“扈三娘”们虽说年纪一把,一上高跷,千姿百态。

  冯骥才说,八成的高跷艺人都过世了,他的研究生们正在抓紧对传承人做口述史,将这种乾隆赐名、既有妈祖文化渊源又有哥老会形式的民间巡游仪式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技艺特征、音乐曲谱等完整地存录下来,已完成五分之一。

  跟着冯骥才走过一个个展厅,听他讲这12年来所做的事。最大的手笔是对全国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做了一次摸家底式的普查,于是年画、剪纸、山西大同的石雕,少数民族的音乐、服饰、史诗,藏族的唐卡、羌族的萨朗一浮出水面。

  墙上有张中国地图,17个年画产地,冯骥才在60岁以后都到过,常常顶风冒雪,脚踩泥泞。天津杨柳青镇南宫庄子唯一的“粗活年画”传承人王学勤有个小画室,在城市化拆迁之前被冯骥才团队整体迁移而保留下来;在南赵庄的老字号“义成永”画坊里,团队整理出珍贵的资料。河北衡水武强县一户农家的屋顶上发掘的155个古版、山西新绛的古版,都有精品孤本,终于拓印成册。近年来,由中国传至俄罗斯和日本的年画也被收集整理、编印成册。

  曾经有位记者追着要他举例说明,什么叫“许多遗产在我们尚未抢救时就已经消失了”。他说,你下去跑一跑就知道了―一座至少有500年历史的苗寨,他赶到时全刷上了油漆:木楼墙板涂白,勾上湖蓝花边,吊脚楼的木柱刷上翠绿,活像天上掉下个大礼盒。这是当地对“建设新农村”的理解和行动。   记者:这几十年来,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充满勇气的批评者最后变成了异见者,甚至所谓国家公敌?

  冯骥才:原因很复杂。在政治博弈的过程中,各派容易把自己的意见极端化,极端化就会不客观。知识分子要超越政治的博弈。

  保持独立的思想立场,并不等于没有倾向,但不应该陷入一种怪圈―有时候是不知不觉陷进去的。比方媒体推着一个人成为英雄,他恐怕得克服一些东西才能冷静下来。我觉得一个人在媒体上是站不稳脚的,人的脚只能站在自己做的事情上,就像巴金说的作家的名字只能站在他的作品上。

  在一些关键的时候,知识分子要表达态度。比如中国要不要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我认为当然需要。中国要往前发展绝对不可能绕过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儿,但它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在特殊的国情里边,在各种复杂的矛盾里边,它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历史上有革命的办法,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还有渐进改良的办法,实际上改革就是一种改良。

  另外,要想事情的可行性。我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办”。比如我们做文化遗产保护、做传统村落保护,必须要跟政府打交道,跟县委书记、村长打交道。当然他可能有我们不支持的东西,比如不良的政绩观,但他可能也真是觉得老百姓日子太苦了,我非得把这个村子扒了给他们盖房子。书记并不都是政治符号,他也是一个个人。我见过各式各样的(县委)书记,开过各式各样的座谈会,在西塘,在婺源,把县长村长请来。

  记者:跟他们打交道有什么感觉?

  冯骥才:跟以前是彻底不同了。十几年以前,我感觉特别艰难。你跟他吃饭聊天,他直让你喝酒,你说的话他都点头,但什么也不让你干,然后他就把你送走了,他还要干他的事。因为那地方很穷,他要让经济富起来,对那些个文化的事根本听不进,也听不懂。现在是懂多了,当然有一部分还是想借开发文化发展经济,但还有一些是很有头脑的。比如湖南隆回地区有很多文化遗产:滩头的木版年画,竹子造纸,剪纸,还有花瑶,就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服装特别好看。那个县长参加过我们的论坛,听过我很多演讲,他说听过以后触动特别大,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过去的花瑶不愿穿民族服装,别人一看就知道他们穷,住在山上(花瑶也叫过山瑶);现在呢,这个县做了些工作,很多人上山来看他们的服装看他们的文化,他们就愿意穿―他就明白文化是能提升人的自豪感的。

  我到了滩头,滩头木版年画的传承人是一个老艺人,已经过世了。他老伴有一个作坊,叫高腊梅作坊。他们有三个儿子,都不做年画。这县长就想,如果高腊梅再不传艺(有“传内不传外”的祖训),这门手艺就完了。他就让高腊梅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两个儿子回家学做年画,所在单位还给他们发工资我最多只能给作坊写个匾,而这个县长能建立一个机制让这门技艺活下去。这样的县长在全国我也见了不少。

  记者:可见还是要心里先有文化,才能爱护文化。

  冯骥才:人类历史上有两次转型,一次从蛮荒到农耕文明,一次从农耕到工业文明,转型期最容易丢掉文化的东西。觉悟得越早,自觉性越强,能保留的东西就多一些。但我们跟西方还不一样,欧洲工业革命经历了一百多年,是渐变的,缓慢的,文化上是有传承的,所以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有自觉,虽然他们也丢掉了一些东西。而我们是剧变,许多东西我们还来不急赶到现场就消失了。所以今天的知识分子光有文化自觉还不够,得有先觉。

  觉悟了干什么?教育领导。整文化不在领导手里边,但是文化遗产(那些物)在领导手里边。我曾经跟一个市长说,您比我伟大得多,您想保一条街的话谁都不敢拆,您要想拆的话三天就可以推平。我们没这个本事,我们惟一的本事就是想办法跟他们讲道理。

  多数有文化遗产的地方没有懂它的人,如果有文化上的见识,不至于如此。每一种遗产如果在当地有一位钟爱它的学者,至少有了一道护生符。我现在带十几个学生,都挺好,我看准了,没什么功利心,肯吃苦。抢救必须有第一线的学者,学者中的志愿者。

  记者:可是这些东西光保下来,不进入人们今天的生活,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好像也只是一件文物。

  冯骥才:对,怎么把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这就是文化创新的问题,或者说,你有没有输出文化的能力。比如宜家,进去一看就是北欧风格,非常强烈的简约感、现代感。它为什么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因为在传统中找到了一种东西。欧洲北部原来是伐木工人聚居的区域,生活各方面都比较粗放、简朴,不像欧洲中部经历过一个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巴洛克那样的极致风格―人为雕饰、无所不用其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北欧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搞设计的非常自觉,把传统中的文化基因一下子演绎成一种现代的审美,就是简约,而且演绎得非常好,创造了北欧风格。

  有一年敬一丹在我这儿看到一种特别的窗花,问是做什么用的。我告诉她,是过年时贴在电脑上的。这就是民间的创新。

  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是我们各自最后的领土。法国,俄罗斯,都有强大的文化自觉。而我们的知识界还有多少人对传统文化怀有自尊和自信?我觉得中国当代的文学、绘画、戏剧、电影、建筑等等,基本上还处在邯郸学步的阶段,基本上是外国同类的试验场。我们能不能拿出一种文化产品,它即是现代的,同时是中国独有的?我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得彻底沉下来,从自己的文化里拿东西。

  学界一直陶醉于一件很幼稚的事情,就是寻找中国的问题来验证西方理论的高明。我们没有自己在全球化时代的理论。我们深深地后退,连影子都快没有了。

  脚下有五千年文化,但至今没有输出文化的能力,我们缺乏文化战略。机会出现过:80年代。但失之交臂。这以后,好像没有成批出现过那么多有想象力的文化人和文化产品,这也跟整个社会生活的物化有关。

  记者:今天这个社会对知识人来说确实是考验,好像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被裹挟感。

  冯骥才:市场和金钱。各种力量在把知识分子拉到一个东西里去,比如说,把作家拉进富豪榜―我觉得对作家是一个屈辱。

  有一次两会的记者招待会,有记者问:冯骥才,你认为国家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说,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必须是非常明确的、老百姓都明白的,就像奥巴马能给小学生讲明美国精神是什么;国家的价值观应该由国家来定义,但是我知道什么东西是不能写到国家价值观里的―第一个字就是钱;一个只知为钱的民族是没希望的。我旁边坐的是一位政协常委、大企业家,他说,我有点不同意见,如果没有钱我们这些商人怎么活呀,现在我们不是钱太多而是不够多。我不便当面反驳,只是小声地说了一句:你说的那是需求,不是追求。

  后来又有记者追问我:你认为钱不重要吗?我说:钱重要,但是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凡是钱买不来的东西都比钱重要,比如健康、爱情、生命的境界。

冯骥才“脱衣服”

  1985年下半年,冯骥才应邀到美国访问。

  一天,旧金山中国现代文化中心邀请他去演讲。美国人参加这类活动是极其严肃认真的,必定是西装革履,穿戴整整齐齐。对演讲者要求也很高,必须是口若悬河,机智敏锐,而且要幽默诙谐,否则他们就不买你的账,甚至会纷纷退场,让你下不了台。演讲即将开始,大厅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文化中心负责人葛浩文先生向听众介绍道:“冯先生不仅是作家,而且是画家,以前还是职业运动员。”简短介绍完毕,大厅里一片寂静,只等这位来自中国的作家开讲。这时,冯骥才也很紧张,这台戏不好唱啊!

  只见冯骥才沉默了片刻,当着大家的面,把西服上衣脱了下来,又把领带解了下来,最后竟然把毛背心也脱了下来。听众都愣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厅里静得连掉根针也听得见。略停了一会儿,冯骥才开口慢慢说道:“刚才葛先生向诸位介绍了我是职业运动员出身,这倒引发了我的职业病。运动员临上场前都要脱衣服的,我今天要把会场当作篮球场,给诸位卖卖力气。”全场听众大笑,掌声雷动。

冯骥才一南一北两故乡

  冯骥才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一辈子没离开过天津,这是地缘意义的故乡。他的祖籍在浙江宁波慈溪,21年前,第一次踏上那块土地,始见血缘上的故乡。

  冯氏家谱记,齐宣公少子名通、字季达,受封于冯城,子孙从此姓冯。汉代建安六年,冯六世孙忠贞公(名冕,字端甫)官至朝散大夫,因厌恶董卓作乱,请求外职,被派驻浙东句章任县令。到了唐代开元年间,句章建城,改称慈溪。冯氏在慈溪有千年历史,至今传世35代,支脉繁盛,当年有“冯半城”之说。

  从唐代到清乾隆年间,冯氏家族总共出过56位进士,祠堂里曾经挂着进士牌,写着这些读书人的名字。

  冯骥才从小常听大人说起老家的“五马桥”,以及“俞家谷、冯家屋、钱家吃”,生出许多想象。1992年3月,他在浙江宁波举办敬乡画展,第一次见到族人,听到一句不懂的宁波话;第一次走进家庙,第一次踏进祖父住过的院子,第一次看见父亲出生的房间。

  冯骥才的眼睛停留在院子里的大水缸、堂屋屋脊上的砖饰“天官赐福”,以及族人引以为荣的“大树将军”的石像上。东汉年间,冯氏家族里有一位叫冯异的大将,为刘秀平定关中立建功,但为人谦逊,每遇众人争功,他悄悄退出,独坐树下,人称“大树将军”。冯骥才喜欢这大树二字,用来为自己的画馆命名。

  族姐冯一敏将珍藏多年的祖先画像交到冯骥才手上,嘱好好保存。冯骥才与儿子在院子里取了两杯土带回天津,一杯葬入父亲坟中,一杯至今供在书架上。

  那次回乡,他看到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祠堂贺秘监祠,邻月湖,三进五开间,粉墙青瓦,是明代洪武年间重修过的。听说宁波市政府有意修缮,冯骥才卖了5张大画,其一为心爱之作《老夫老妻》――画面上两只小鸟相互偎依,不管枝叶凋零、大雪纷飞。买画的是台湾商人应先生,说是喜欢其中寓意。

  至于第二故乡天津,今天还能留存一些风物与冯骥才有关。

  图集《天津老房子・旧城遗韵》赶在老城拆除前记下了近六百年老城的风貌和普通人的生活,图集《天津老房子・小洋楼风情》为保下旧租界一些重要建筑起了重要作用――冯骥才送给领导们人手一册,题:这是您心爱的天津。

  能在袖子里捏出个海张五的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被冯骥才写进了《俗世奇人》;天津街面上随处可闻的方言“赛”(好像)、“嘛”(什么)被他有节制地写进了《神鞭》、《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

  童年过年最爱逛的娘娘宫,西南集市的杨柳青年画……天津卫的一草一木他都爱惜,也通过各种方式留了点下来,传给后世。

  年关将近,给母亲置办年货的事儿又摆上桌面,按例老八样:玉丰泰的红绒头花,正兴德的茉莉花茶,福字、春联、吊钱、剪纸、彰州水仙、宁波年糕、香烛供品、干果鲜货、生熟荤腥。

  年三十晚上,打开电视,看看春晚,辞旧迎新。今年节目里,有关民俗的部分多半出自冯骥才的点子。他是2014春晚顾问。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书桌:冯骥才的怀念

  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有一篇散文,叫《书桌》,为我们回忆了他曾使用过的一张旧书桌。冯骥才动情地写道:桌面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他在这张桌子上刻过“人”字,摆放过玩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钉过钉子,甚至在因欺负女同学而被语文老师惩罚了之后,在桌子上写上了“李老师是狗”,直到有一天他将这些字抹掉了,才感到心里舒服些。

  他因为书桌小,画画不方便,而厌弃过它,但又因大槐树树冠投下的影子映照在桌面上,而产生无法言表的情感。最后,在一次地震中,这张书桌救了他孩子一命,也被塌落下来的屋顶压垮了。如今回想起来,冯骥才感慨地说: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是啊,一张旧书桌,对于作家冯骥才来说,已然成为生活的诗歌。

  【素材解读】

  一张旧书桌,可能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一个过时的、不起眼的物品,可有可无,但是在冯骥才的眼中,却寄托了他对过往时光那深沉、隽永的怀念之情。

  生活中,我们不知道已经遗忘掉多少融入过我们的情感,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物品,它们是默默无语的,我们也不应该那么“冷酷无情”,而是要从它们的身上寻找到自己的过去时光,寻找到生活的诗意。

冯骥才:快乐是一种心境

   冯骥才,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当代作家和画家。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冯骥才是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作家,闲暇时光喜爱绘画、收藏、钓鱼、看球赛等,这些有趣的爱好,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乐。他认为快乐不是山珍海味、荣华富贵,快乐是一种心境。精神因素来自自身,要靠自己去营造:广纳博采,提高心理素质,你就会有快乐。

  冯骥才从文之后,画笔―直没有舍得丢弃,他把绘画视为“第二职业”。冯骥才说:“把小说与画放在一起,我才能找到了一个完整的自我。”

  冯骥才喜欢钓鱼已有多年,尽管写作计划很多,常常夜以继日地爬格子,但钓鱼的雅好他始终保持着。多年的钓鱼生活,使冯骥才感到钓鱼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愉快都有好处。它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垂钓者可以在这微妙的境界中得到休息和娱乐,钓鱼能够陶冶人的性格,增加涵养,有益于身心健康,对一些慢性疾病还有治疗的作用。

  爱好广泛的冯骥才说:“我曾经是搞体育的,深知锻炼对健康的重要,尽管我很忙,但无论多忙,我都有意识地去锻炼,除了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书法、绘画和钓鱼外,我还坚持每天慢跑或散步。”  

  冯骥才说:“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一条无形的线拉紧,于是我们挣扎、奔突、拼尽全力,却无异于自杀。有时候,你休息一下再醒来,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突然奋力一搏,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生需要智慧,更需要宽容,要懂得在必要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尤其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游刃有余的养生之道。”

冯骥才:每座古村落(3)

冯骥才认为,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实际上是其精神内涵被人们忘记了,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没有自觉地认识到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秋节是要赏月的,古时过节,人们在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人对月高歌,把酒问天,是非常美好的。

冯骥才表示,有些中秋的传统习俗现在看来过时了,但如果我们不曾知道这些习俗,就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盼。

温家宝:骥才同志,对保护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历来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他讲的古村落我相信是他关注的各种应该保护的遗产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听听他的发言。

冯骥才:总理,各位专家学者,我特意选择古村落作为今天的话题,是因为这件事有强烈的时间性,因为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 擅长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冯骥才为古村落的消失而着急,他对总理道出了目前古村落的现状。

冯骥才: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最近,我们对山东地区古村落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以后的结果非常吃惊,现今一座完整的原真的古村落也没有了。能想象齐鲁大地上找不到古村落吗?

冯骥才直面问题的症结,一个是商机,一个是不良政绩。他直言,一些地方正打着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幌子唯利是图。

冯骥才:所以我们的古村落现在空前的进入一个消亡的加速期。要不是发现一个开发一个,实际就是开发一个破坏一个;要不就是根本不遵从文化规律,而是从眼前的功利出发,改造得面目全非,把真的古村落搞成了假的古村落。

如何让城镇化使中华文化的传承不受损害,是当前一个重大的文化问题。冯骥才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深思。他边听边认真记录,还不时紧锁眉头,好像在为古村落的遗失而焦虑。

温家宝:骥才同志刚才讲了古村落的保护,实际上我们把它扩大来看,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我觉得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就是现在有些地方不顾农民合法权益,搞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农民失去的是土地,这件事情远远超过文化的保护。 第二,就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从建国以来,我们应该吸取的一个很深的教训,就是拆了真的建了假的。大批真的物质遗产被拆毁,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钱建了许多假的东西。 第三,就是城市的设计不是从这个地区文化的特点出发。这个问题恐怕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关于春节新旧年俗的嬗变原因,有人认为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家庭越来越小型化,过去多是大家庭,兄弟姐妹、祖孙几代组成了一个家庭“社会”,年俗的发生有了根基。现在多是三口之家,家庭“社会”萎缩,旧年俗的发生没有了场合,自然会慢慢淡出。

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在变、思想在变,年俗也在变。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的普及化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化带动起了新一轮的年俗嬗变。

春运 最热闹的年俗

“老人不图儿女有多大贡献,一辈子就图个团团圆圆”,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中国人的心声。

有人说,春运是眼下中国人最热闹的年俗。

“为什么如此多的人要赶着回家过年?春运体现的难道不是年俗?‘运’的是回家过年、

探望祖宗根脉的传统!”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民俗专家无法设计出老百姓的民俗,大家心里自有一套恪守的传统,无法人为改变。

确实,因为学业和事业,很多人在外地生活,平时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回家看看。春节长假给外出的游子提供了一个回家团聚的好机会。过年回家的庞大人群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将春节运输慢慢变成了一个新的年俗。正如乌丙安先生说的,春节运输之所以会紧张是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套恪守的传统,而这套传统就是春节一定要全家团聚。 每一年到春节前后,火车站、汽车站都是排着队回家的人。“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滚滚的人流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 仅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折磨人”的春运也算是新兴的一个年俗。

现代社会的拜年三部曲

电话、短信、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给新生代的中国人提供了最合理的拜年方式。有民俗专家这样说,通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拜年民俗的发展。

从最开始的登门磕头拜年到后来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再到现在的网络拜年,改革开放后拜年活动经历了一个三部曲的变化过程。电信公司取消初装费之后,电话在中国普及。随之电话拜年也流行开来。最热闹的时候,有人一天会接到几十个电话。甚至有人电话拜年因为对方电话占线而不得不按几十次重拨键。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短信浪潮。手机短信以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文字被各个阶层的人所接受和喜爱。短信中运用排比、双关、对比、比喻等文学修辞手法,使得短信文字风趣而有活力。有些短信言语朴素但是蕴意深刻,传达了亲戚朋友间深深的节日思念和祝福。无论是转发还是原创,春节拜年短信都给现代人带来了温馨节日的感觉。

2000年开始,网络以其快速的传播效率、超强的传播互动性、逼真的传播可视效果,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宠。同样的,网络拜年也成为新的时尚拜年方式。除夕夜给亲戚朋友发个邮件,做张电子贺卡,过年因为工作回不了家的在网上给家人录一段视频,或是用QQ等和家人视频聊会儿天,网友之间在论坛里发发帖、灌灌水、拍拍砖,也成了寄托思念和祝福、增加节日气氛的新途径。随着网络视频应用的普及,网上过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年俗,悄然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009年新春,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贺岁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形成前所未有的共荣局面,PPlive等视频网站再聚收视人潮。

年夜饭的变化

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一家人再忙也要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很多时候,奔波在外的人不远千里地回家,为的也就是能和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能感受一下家的温暖。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又称“分岁”。辞岁之风气自魏晋以来就很盛行,西晋周处的《风土志》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作为一年到头的最后一顿饭,也显得特别隆重。按照我国的传统,除夕晚上的年夜饭特别讲究。通常有饺子、长面、元宵等。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有些地区又叫做“扁食”或“煮饽饽”。吃饺子由来已久,在唐朝时就传到了边关地区。除夕夜,全家包饺子,在零时吃饺子,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后来才叫汤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年夜饭的菜样也五花八门,但无论取材贵重还是平常,大多都要代表吉祥,以期在新年讨个好彩头。

现在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以前只有在年夜饭上才吃得到的东西现在变得很平常。年夜饭就其菜肴来说,对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吸引力了。但团聚的氛围永远是将

一家人聚到一起的力量。而且,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又给年夜饭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除了通过电话、网络订购年夜饭之外,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年夜饭”。比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是文化年夜饭;在深圳等地,除夕夜万人逛书城,用琅琅读书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是精神年夜饭;还有一些地区开展精彩的民俗活动,万人同乐,这是民俗年夜饭。 旅行过年

近年来,旅行过年渐渐成为一种新的过年方式。网上投票显示,旅游过年成了许多人最喜欢的过年方式。市民李先生说,自己家族庞大,亲戚朋友众多,每年春节长假大部分时间用于走亲访友,花钱不说,弄得全家人也筋疲力尽。以前他把过年称为“过年关”,过年比工作还累。李先生坦言,这些年下来,他自己都有些怕过年了。还好现在流行旅行过年,可以借此机会游览自己以前想去但又没时间去的地方。这样一来,一家人可以轻轻松松过年不说,也可以借机释放一下压抑的心情。有网友调侃,过去春节后见面是问,您今年去哪里拜年了,现在见面是问,您今年去哪里旅游了。

春节期间旅行社的火爆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线路,国外线路同样是人员爆满。“欧洲七日游”、“美日韩七日游”等国外线路都受到了许多喜欢旅行朋友的追捧。将过年旅游当做一种讲究生活情调的过年方式已经是80后的共识。“哥过的不是年,是情调”的言论在年轻人之间广为流行。

旅行过年除了联系旅行社、全家一起外出过年之外,很多年轻人选择在网上发帖,将自己旅行过年的计划发到网上,征集志同道合的驴友一起出发。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像是有中国北极村之称的漠河村线路、西北风情线路等都大受欢迎。旅行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许多人不喜欢传统的一站式旅游交通工具,自发形成的团体徒步旅行、自驾车游、自行车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也成了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春晚 独特的文化大餐

随着电视传媒的普及,除夕夜除了传统的年俗活动之外,全家人一起看春晚已经变成了中国人过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其雅俗共赏的节目、传承民族文化的宗旨、反映人民生活的内容,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看春晚已经成了新的全家团聚的象征。 春节联欢晚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创下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综艺晚会3项世界之最。春晚同时也是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规模宏大的春晚成了春节期间人们重要的文化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在经历了80年代刚开始时的火爆场面,走过了90年代慢慢壮大的历程,在21世纪变得成熟稳定。央视“春晚”已经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备受关注的春节节日文艺大餐;成为炎黄子孙追求和谐、进步、吉祥的民俗盛典。(记者 瞿学忠 实习生 赵龙)

我这次来绵山,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的。刚才几位先生都谈到了节日的欢庆的一面。我想提醒,中国的节日还是很复杂的。往往在欢快的节日里也有令人深思的悲壮或悲痛,往往含着泪在笑,这都是我们中国人在农业文明历史环境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最深刻而浓厚的感情。它是呼应着的,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农耕文明的节日里,既有欢乐的庆典,也有庄严的祭典。因此,在今天这么盛大的追念古圣先贤介子推的论坛上,我想,我们在“热宴”和“热饮”之后,还是得来一点“寒食”。我觉得我要谈一谈寒食,寒食故事谁来讲都一样,不用讲了。但是我现在怀疑,从介休开始到山西和全国究竟有多少人还在从母亲那里从祖母那里,从老奶奶那里听讲介子推在绵山所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现在追念他,仪式很盛大。我们的国力增强了,软实力也强了,我们的国家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和文化的扭曲,终于把传统节日回归到假日上来,终于把传统的几千年的假日还给我们的百姓了。过来人都知道,我是军阀时代生人,今年80多岁。我就想,我们把真正的节日传到今天,要感谢父老乡亲。如果他们不拼了命地保护的话,传统节日早就没有了,荡然无存了。这是值得我们严肃对待

的一个沉重的回忆,不得不反思。我现在提出,全面唤醒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记忆,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的民俗学家唤醒了别人,而是让民族民间的父老乡亲们唤醒我们的良知,来恢复和发展振兴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难道不是这样的文化规律吗?难道一直是我们在保护吗?我们很歉疚。有一位记者今天很敏锐,他在山顶上用相机抓拍我,我希望他把这张照片能寄给我。我在介子推的墓碑前先三鞠躬,然后我把一束花放到墓座下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注意到,我可以自己报料:当时我的双膝是跪着的,心里是颤抖着的。我作为一个准备终生从事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学人,我在他面前很惭愧。我们为母亲做过什么?我们由“孝”到“忠”为国家、为民族做过什么?我们是歉疚的。所以,今天我们说这句话,我们需要理性,需要认真思考。越是在国家富强,越是在辉煌的时候,就越要思前想后,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走过的最艰难的、痛苦的路。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经历过深思熟虑,其实我也是思前想后才来到这里的。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就像冯骥才先生常说的“母亲的文化”,情感是最重的。但是介子推的故事里面掺杂了父亲的元素,那么严肃,那么有理性的分量,其中饱含着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我想今天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我就不讲我那篇论文了,将来会发表出来的。我就提一提这次研讨会的第一个主题《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就是父老乡亲百姓的节日。离开这些节日我们还能继承多少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一段时期曾经不让父老乡亲过人家自己的节日,我们也几乎不再过这些节日,难道不是吗?而最后把这些节日保留、保护下来的,最直接的依然是父老乡亲们。有一位张勃老师,是山东师大的一位女教授。她当年做硕士研究生的时候研究的方向、开的学位论文课题就是研究中国寒食节。今天在座的来到这儿,出席了多么隆重的仪式,然而她却没有在场,她此时此刻正在绵山脚下的一个村落调查访问,在绵山百姓那里做访谈。很好!我们正是要做这些事儿,我自己感觉在这个场合,传递的是大家都想到的信息,那是因为我们愿意过这样的千百年来老百姓传承下来的节。但是,我为什么要说出这句话呢?是让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有很多节日,由于我们的遗忘,或者说由于我们的政府决策机构在某个历史时期的遗忘,由于我们有些居于高位的人本身有意无意的遗忘,于是在原则上就产生了淡化或消灭这些节日的一些做法。事在人为啊!我们现在不得不反思。所以我刚才对媒体说,非常高兴我们的传统节日终于回归到假日,原本千百年来百姓过传统节日都给自己放假。我们把这个节日回归为假日,仅仅是由于我们国家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有了微微一点进步,但是并不是放一天假就完事了,从此我们的节日就都红火热闹了,就很隆重了。不是的,我们现在有商业的需求,可以把节日炒作成很大,但是也可能把节日做的更加好。甚至需要再做工作、在文化的继承发展上再做更多保护,因为我们今天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是很不够的。我非常赞赏绵山文化企业家阎吉英先生,他居然能做到这一点。他把他雄厚的财力,投放到绵山寒食清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事业上,我都感觉吃惊。我以前就知道他的业绩,但是我没见过他。他有一件事情大家也许还不知道,就在国家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这个大的工程跟国际接轨而受到瞩目的时候,绵山的寒食清明节很早就把它的申报书送交到评审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的接受单位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介休绵山的清明节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当然首选的和当之无愧的。但是,第一批批准的518项遗产名录里面既没有清明,也没有寒食。清明是一个笼统的“清明节”,没有介子推传说传承的寒食节,也没有绵山的寒食清明节。这是申报文本出现了技术上的问题,或是与国际公约、国家政策有一些这样那样不相符合的提法,没有做好,需要加工,需要按照标准,规范去做。这个遗产项目,这个节日的保护应该说是板上钉钉的,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期间,我感到非常遗憾,这个项目没有申报。而这个工作的申报工作,阎先生是直接的参与者,他想到了这个遗产的重要性,这是可贵的。我希望,我们国家许多企业家能像阎吉英先生这样去做。我们需要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山西介休的清明节,争取在09年第

三批申报上,应该首选。对此我是一直投赞成票的,我愿意主动帮助他们把这个申报书,把所有的材料做好。在这之前还要把所有的保护工作做好,保护工作如果做不好的话,申报也是很难的。这是我们一直参加联合国公约,我们缔约国就得按照那个要求去做,你自己都不保护的话那是不行的。所以山西政府主管领导责任重大,他们是非常认真的对待,一直关心地做介休的这件事情。下一步我们任重道远,还是作保护。这个保护我最后再说一说,保护应该引起自觉,我刚才说过失去这个文化记忆现在呼唤回来了,我们曾经在一段扭曲的历史中,患了整体的失忆症,还要强迫百姓也要失忆。大家知道,强烈的脑震荡后才能失忆。所以我们的百姓承受力很了不起,许所以,此时此刻我在论文里提出六条建议。这六条建议希望在座的媒体同志千万记住,像这样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是由媒体随意乱炒作、乱作秀的,要认真地热情推动,热情传播,严肃对待,不可以轻易采取完全商业化的运作,因为把文化保护的精神丢掉更是一种对遗产的破坏。我们的媒体对这些文化遗产并不深知,应该多学习。我在文化部07年末的一次关于如何过好春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提出过建议。大家知道,近几年每到春节前,媒体就整天地炒作,炒什么东西呢?“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其实人家过得好的地方照样过的好,就是要问为什么说年味儿淡了?然后就在电话采访我时说:乌教授你能不能说出大家为什么不愿意过春节?为什么愿意过情人节,愿意过圣诞节,就不愿意过春节?其实这种探讨的口气还是有点春节“四旧”不够现代的意味儿。我回答说:现在春节过得比任何时代都好。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过去古代的几百年上千年的春节不叫春节,叫过年。现在我们还叫过年,抵制民国以来春节的叫法。过大年,山西不就叫过大年吗?是不是?你要问过年了吗?过年拜年了吗,跪地磕头了吗?这个就是说过去的农民固守在他的土地上,每年从腊八开始,开始祭祀家边的那个土地。但是现在的农民在哪里呢?农民在大城市里,农民的子弟都在大城市里,甚至几代人在大城市里打工。请注意,什么叫春节的热潮?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春运”。可笑!春运运什么?主要运的是“人”哪!是运的回家过年的人!春运完全是为了商业的需要,火车票要涨价,汽车票要涨价。对这种做法我曾经提过意见,我认为春运的开始就是春节过年的开始,在民众中这是一种文化精神上的大规模涌动,要回家。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谁也阻挡不了,一亿七千万人次都在回家过年。年味儿不是淡了,而是很浓很浓。我提醒,这个时候所有的长途客运站、火车站的候车室和空港的候机楼都应该大张旗鼓地张贴出欢庆春节的各种装饰。所有的服务员,甚至民警,不只是维持秩序,而是热情服务欢送他们从城里回农村家过年。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对他们要降价甚至特价优惠,那才叫做过大年。春运的炒作离开了过年的主题,旨在追求高额利润,大赚农民工那点辛苦的血汗钱,使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回家骂一路,从家里赶回来回城又骂了一路。我们的春运在过年的节庆里是这样挨骂的,春运的商业理念严重伤害了春节的人文情感。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这样的凝聚力要亲人团聚回家过年,要祭拜祖先回家过年;儿子不孝在城里打工没有赚到钱,但是也要回来看看二老双亲,以这样的心情回家过年。所以,我觉得农民自己没有问题,祖祖辈辈都在用各种形式过年,所谓春运,正处在过年的节期,难道不也是过年的一项内容吗?这样的过年盛况应该看做是年味儿更浓!

还有,前几年北京的一些代表们在不停地维护“不准放鞭炮”的“禁放”政策,我最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赞扬了开禁限放的新政策。我一直认为什么也代替不了过年鞭炮的文化内涵。有代表们提出来“踩气球”——多文明;“录音鞭炮”——多好,多惬意。他们还说鞭炮杀伤力极大。我说,杀伤力极大的是汽车,要不要禁止汽车运行。他们又说鞭炮污染严重,我说,汽车尾气排放最污染,要不要禁止汽车排气。这些不是理由的理由都想绝了,唯独没有从千千万万老百姓过年过节的文化心理和心愿去想过。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鞭炮,能把人们一年的晦气崩掉,能把一年的期盼全在烟花爆竹声中宣泄出来。我在欧洲国家过了几次阳历年,那里卖进口烟花爆竹早在3个月以前就大加宣

传:要买中国浏阳出产的烟花爆竹,千万不要买东欧进口的。那些年我国的烟花爆竹响彻世界各大首都的上空,唯独我国首都北京上空没有烟花爆竹声。所以,我觉得对于传统年节应该全面给予保护,要投入对全民传统节日的保护,投入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甚至是庙会或叫做宗教节日的保护,都需要很大的投入。国际上的的传统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成功的有好多既是纪念节日又是宗教节日。现在,我国这几个传统节日已经做了假日,但是还有那么多善男信女参与的影响巨大的庙会,也都是很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凝聚了十几亿中华儿女,每年都有很多海外华人华侨回来祭祀,共同祝愿国泰民安,祈福纳祥,许多仪式都是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表现形态。所以,我几次提出不要轻易给民间信仰文化一律都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不要轻易地把传统的精神文化都叫做糟粕,都贬斥为陈谷子烂芝麻。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养育着后代子子孙孙,是最了不起的。农耕文明在大自然面前所表现的谦卑和虔敬是文化的伟大创造,农耕文明不破坏、不得罪大自然,而是极力顺应大自然。农耕文化所留下的丰富遗产很多是积极向上的,有益无害的。节日文化传统中的丰富多彩的庆典、祭典正是其中的瑰宝,必须给予全面认真的保护和弘扬。(根据现场讲话录音,中国民协研究部整理记录稿)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传统节庆活动的方式与农耕时代已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人们在继承传统节庆文化时,不断地创造出一些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过节方式。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节日的过节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了。 新载体带来新节俗

进入20世纪后,整个人类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这一转变和发展的潮流中,我国也步入了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高科技的发展催生出许多新的过节载体和习俗。

新载体的运用,使人际间的交流与交往更加省时、便捷。中国传统节日都是以人为主导,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为目的的。每逢年节,人们要互送祝福,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以融洽关系、促进和谐。自古至今,拜年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民俗礼仪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载体的变化,民间拜年的形式也不断变化。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到了宋代,出现了投递拜年帖的风气,叫“送门状”“投飞帖”,各家在门前挂一红纸袋,上书“接福”,用来装外人送来的拜年帖。明代人也以投谒代替拜年。

进入新时代后,拜年的新载体、新形式不断涌现,拜年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存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新载体拜年。20世纪80年代,寄贺卡、送挂历是贺年的主要方式。90年代随着电话、寻呼机在我国城乡的普及,电话拜年、寻呼机短信息问候成为春节拜年的时尚。到了21世纪,寻呼机被手机代替,手机短信拜年广为流行。

如今,传统节日中利用互联网进行贺年、祝福,已经成为愈来愈流行的新方式。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的虚拟联系身份,并喜欢使用QQ、MSN、博客、邮箱等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传统佳节中,为亲人或朋友发去幽默风趣、视听兼备的精美电子贺卡,送上一份虚拟的礼品,以表达富有个性化的祝福。

影视媒体的发展,也为广大民众带来了新的过节形式。寻求快乐、放松,是民众过节的普遍心愿,因此,轻松、幽默的喜剧片和动作片一度成了人们的挚爱。自1997年导演冯小刚拍摄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之后,内地贺岁片市场越来越红火。每到春节前,就会有数十部影片与观众们见面。这些贺岁片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与习俗相关,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深受大众的青睐。

中国传统节日演进的必然趋势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后,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也随之开始瓦解。与这个过程相一致,传统的纯粹农事节庆习俗也逐渐退出节庆的文化舞台。

目前,传统节庆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新载体、新形式、新节俗,但离全面振兴传统节日的目标、离民众心中对过好年节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有的专家依然认为,民众缺少的并不是对传统节日的感情,从人们一声声“年味儿淡了”的抱怨中,便可窥见“年”的情结一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现如今缺少的是能使广大民众充分享受年节的无穷乐趣,过好传统年节的新方式与新载体。传统节日传承中的演变与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的机制与活力、社会的转型、科技的发展、民众的自主选择等,但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还显不足。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同春节一起纳入法定节假日,为这些传统节日提供了时间要素。然而,有了时间保障并不意味着就能过好节,如何使传统节日从民众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如何使传统节日走出“吃喝节”“购物节”的怪圈,产生更加文明健康的节日效应?传统节庆活动如何应时而变,在传承发展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广大民众自觉参与、乐在其中?

活态的传承保护与 发展创新相结合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对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学校教育等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广大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以科学保护与传承的原则,进行传统节日文化载体和活动的创新及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构。其次,传统节日在传承中的创新发展,应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固本守正基础上,发展创造出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节日文化元素。在探寻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时,绝不可偏离传统节日的内涵精神去另辟蹊径,也不能简单地搬用某些洋节的做法。根据时代特征及民众的需求,进行节庆载体和活动的创新。如当代社会强调“环保节能”,在进行节庆活动创新时,就应考虑这一理念。葛剑雄教授提出,将中秋与环保、节能等活动结合起来。如果中秋之夜天气晴朗,不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城市的多数电灯关掉,让大家感受一下真正的月色,这样的赏月会更吸引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继承,也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对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陋俗应进行合理的扬弃,如春节不能看病、正月里不能剃头、崇信鬼神等迷信活动;对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符的旧节俗,如折柳、敬香、烧纸等,可加以适时革新与改良,进而推出一些既能体现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又能符合时代要求的节庆表现新形式;对那些具有保护与传承价值的古老的节庆民俗要给予扶持和弘扬,并使其融入到当代百姓喜爱的文体娱乐民俗活动之中。

李荣启今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不仅让人们享受了最长的一个黄金周,而且带来分外热烈的节日气氛。中秋节前,专门研究节日文化的民俗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说,在未来几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的情况将多次出现。如2012年,中秋节是公历的9月30日,与国庆节前后相连;2017年,中秋节是10月4日,几乎和今年一样;而2020年,中秋节与国庆将在同一天!两节同庆将使节日文化更加丰富。

长期以来,除了春节的地位无法撼动外,其他节日一直处于摆不平的状态。以国庆节为代表的新节日担负着培养群众爱国主义精神等使命,同时这些节日大多处于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又担负着让人们充分休息调节身心的任务。而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历史形成的合家团聚、走亲访友的日子,很多特定的民俗对彰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如果把放假作为衡量节日重要性的指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节日受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进行了很多努力和调整,比如从今年开始,中秋节、端午节也成为法定节假日。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最长的黄金周。

从节日文化上讲,新节日和传统节日虽在不断交融,但核心部分还是泾渭分明的。不同节日承载不同文化,但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两种节日文化都有被简单化的趋势。中秋在

大多数人心中就是月饼节,而国庆节就是购物旅游的日子。

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的端午节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通过申报,我们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文化内容独特丰富的中国节日。其实,传统中中秋节的内容一样丰富多彩。比如焚香拜月,男人希望蟾宫折桂,女性祈祷貌似嫦娥。比如给孩子买兔儿爷,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百病全消。

珍惜民族文化精华,将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对传统节日给予保护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要想把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并不容易。让拥有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一大堆玩具的孩子把兔儿爷当宝贝,不太可能。让时尚男女们焚香拜月,更是想都不要想。为节日文化填充新的内容势在必行。

今年中秋连接国庆,许多家庭扶老携幼参加国庆活动,或团聚家中观看阅兵典礼和文艺晚会。本市很多市民全家出动也在中秋夜来到整修一新、灯火璀璨的海河边赏月留影。这些自发的庆祝节日的活动,拓展了中秋节的内涵,也为培养爱国精神的国庆节注入了新鲜的意义,节假日强大的文化功能和民族凝聚力再次体现了出来。

“两节相逢”促成的新节日文化,不适用于所有节日。但在坚持新节日使命,继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打造新的节日文化,不让节假日充斥着“无聊、没劲”的声音,是个要继续研究的新课题。从这个角度说,今年的“两节相逢”开了个好头。(来源: 天津网-每日新报)

一项“中秋节在你心目中意味着什么”的投票活动吸引了超过8000名网友参加,6000多人投给了“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一家招聘网站针对职场人士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4881名投票网友中58.1%的人表示中秋节不能回家陪父母。

为何中秋佳节不能回家陪伴父母?44.4%的被调查网友认为路程遥远、太耗精力。有网友感慨,尽管回家的路已经不断提速,但假期太短、出行人流量大,“幸福变成了折腾,父母都不愿意”。

民俗文化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说,自古以来“游子”与“回家”就是一个让人心酸的话题,“王维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表达了古人在传统佳节不能团圆的遗憾。相比之下,古人只能独自慨叹,现代人则有了更多高科技的辅助,可以通过网络和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应该说是大大增进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

但田兆元也指出,不管网络多么便利,依然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人是高级、有情感的动物,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更直接、也更真诚,更能体会细微的情感。”他还分析指出,过多依赖网络,甚至会留下负面的影响,“比如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网络交流,而在现实中变得不会交流,甚至性格冷漠。”

他认为,即使是因为各种原因回不了家,也不应该宅在家里,面对网络度日,“应该多走出门,和友人相邀相聚,畅谈心胸、对月感怀,也会让人与人之间留住更多真真切切的幸福。” 田兆元还建议,其实人们应该用“大节日”的观念来看待传统节日,“节日不只是一天,比如古人过端午,从五月初五到二十,半个月都是端午季,现在也可以提‘端午季’、‘中秋季’,这样节日的时段和文化就拓展了,少了时间的局限,给了人们更多团聚的机会,岂不是好事。”

推荐访问:冯骥才 鼓一张冯骥才阅读答案 赏析鼓一张冯骥才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