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实感的塑造审视贾樟柯的现实主义风格-汉语言毕业论文】 贾樟柯

从真实感的塑造审视贾樟柯的现实主义风格-汉语言毕业论文

摘 要:从“故乡三部曲”到《三峡好人》,贾氏影片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冷峻现实主义”风格。贾樟柯2015年上映的《山河故人》无疑也是一部艺术水准成熟的现实主义作品,他一如既往地从个人的角度切入时代,从人生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中体察时代变迁中漂泊的情感,用记录、体验、虚构和想象完成了时空、人物、情节等多方面的真实感塑造,但也存在着符号化意象过多、主角造型失常、人物情感单薄等问题。

关键词:贾樟柯 山河故人 真实感现实主义

作为第六代导演“作者电影”的领军人物,贾樟柯的关键词与其说是“批判”“揭露”,不如说“真实”更为准确。在贾樟柯的最新一部作品《山河故人》中,“真实”仍从故乡出发,从1999年的山西汾阳,走到了2014年的上海,2025年的澳大利亚,最后回到汾阳,是一部颇具时代感和导演个人化印记的影片。90年代既是中国加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也与导演本人的青春暗合。而故乡作为一个固定的原点,足以支撑故人从故乡离散后的情感张力。从缅怀古老情义到展现情感漂泊,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清醒的电影人,贾樟柯有种体察现实和悲悯人生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他能够保持距离看待现实,然后借由电影抒发出来。他认为,“我们跟现实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没法逃避,也化解不了”,而“在任何时代在情感的世界都有一些障碍”。[1]《山河故人》中的“几何问题”和“代数问题”正指向了这种紧张关系和情感障碍,年轻的主角开玩笑般抛出的疑问实际上可以概括他们在大时代下流变的人生。“几何问题”象形地勾画出沈涛、张晋生、梁建军三人的三角关系,而隐隐指向国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情感选择与情感障碍;“代数问题”比较了张晋生、梁建军二人的金钱地位,深层次上则指向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以及个体在经济漩涡中受到的影响,从物质逐渐蔓延至精神。

《山河故人》无疑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素材上也选取了当年的纪录片素材,与《站台》《三峡好人》《天注定》等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相比,因主题偏向情感而多了一些温情,人物关注面也从底层、边缘的小人物扩展到中产阶层。但贾樟柯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或精神困境所创作的电影,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呈现,整体上仍保持了一种从个人角度讲述时代的,真实、平淡、隐忍的叙事基调。他的“个人印记是社会、历史、文化、家庭众多因素合力所烙下的。”[2]这种独特而相对稳定的风格有其独特的价值,正如贾樟柯在谈到《三峡好人》时所说:“我觉得生命的本质没有变化,但我会去感受每一天的生活。譬如在这部电影开场,长江里的一艘船,众生相看上去没什么痛苦,但是镜头一收,其实那是一条很孤独的小船,在长江上漂流着。”总体视角的孤独和悲情,与近距离的生命力、活力总是共生共存的,人总是在流动的时间、空间里被左右,并悄悄改变着。下文试图从影片塑造的时空真实感、人物真实感、情节真实感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山河故人》所呈现的个体情感漂泊与整体现实主义风格。

一、时空真实感

推荐访问:真实感 现实主义 审视 从真实感的塑造审视贾樟柯的现实主义风格-汉语言毕业论文 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毕业论文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