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的意义] 阅兵仪式的意义

解读国庆阅兵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

_ Z- Z /. , /. / AO - , / / - E  2 1 ・ f 0 0 4 下半月 )  

麓读国庆阅兵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 

口 张  芹  李 琨 

摘 要 : 中国成 立6 周 年 国庆 阅兵 引发 了 中外媒 体 的 高度 关 注 。本 文 以仪 式 学 为理 论 基 础 , 不 同的 角 度 对 国 新 0 从   庆 阅 兵 的仪 式 体 系及 其 象征 意 义进 行 分 析 , 望 能更 好 地 解读 国庆 阅兵 的仪 式 文 化 。 希  

关键 词 : 国庆 阅兵 仪式 结 构  象征 

新 中 国 成 立 6 周 年 阅 兵 庆 典 是 继  0 2 0 年奥 运 会 之 后 ,我 国 的重 大 国家 性 、 o8  

国庆 阅兵 仪 式 的 象征 意 义 

传 统 服装 紧领 宽 腰 的 特 点 。 合 了中 国 民  糅

族 意 识 . 在 原 来 的 立 领 上 加 上 一 个 小 翻 

维 克 多 ・ 纳 认 为 :和 动物 的仪 式 化  特 相 比. 类仪式 的原理是象征 性 , 式 中 人 仪   的 象  符 号 具 有 组 合 和重 组 的 类 似 语 言  能力 。③ 以 , 式 对 于 仪式 主体 来 说 , 所 仪 因  为有 了意 义 才 行 动 , 仪 式 的 意 义 不 是 日 但   常实 用 性 的意 义 .而是 精 神 领 域 的意 义 。  

在 整 个 仪 式 过 程 中 ,表 演 活 动 和 场 景 、 实 

集体 性 事 件 之 一 , 发 了全 球各 大新 闻媒  引 体 的高 度关 注 。 20 年 1月 1 仅 09 0 日一 天 , 全 

球 约 有4 0 名 各 大 媒 体 的 新 闻工 作 者 云  50 集 北 京 天 安 门广 场 , 这一 特 大 庆 典 活 动  对 进 行 全 方 位 、多角 度 的 全 程 覆 盖式 报 道 。  

中 国的 国 庆 阅兵 之 所 以 这 么 引人 注 目 , 与 

领 ; 据 国之 四维 ( 、 、 、 ) 在 前 胸  依 礼 义 廉 耻 , 设 计 了上 下4 明 口袋 ;依 据 国 民党 区别  个 于西 方 国 家 三 权分 立 的五 权 分 立 ( 行政 、  

立法 、 法 、 试 、 察 ) 确定 前 门襟 为 5 司 考 监 而  

粒纽扣 ; 依据 三民主义 ( 又 民族 、 民权 、   民 生) 而确 定 袖 口必 须有 3 扣 子 等 ; 背 不  粒 后 破 缝 . 示 国家 和 平统 一 。毛 泽 东 同 志 一  表 生 喜 欢 中 山装 , 井 冈 山 时 期 起 , 就 一  从 他

直坚 持 穿 中山 装 , 因而 国外 朋友 又称 中 山 

其 独 特 的仪 式 文 化 分 不 开 。 为此 , 文 从  本 不 同 的角 度 对 国 庆 阅 兵 的仪 式 体 系 及 其 

象征 意义 进 行 分 析 , 望 能 更好 地 解 读 国  希

物 都 是 表 达或 表 现 意 义 的手 段 。  

阅兵 历 来 被 认 为 是 展 国威 、 军 威 的  扬

最 佳 方式 , 是 树 立 民族 自信 心 和 自豪 感  更

庆 阅兵 的 仪式 文 化 。  

国庆 阅 兵 仪 式 的结 构 

的 重要 形 式 。新 中 国成 立 之后 , 据 全 国 根  

政 协 的决 定 , 阅兵 列 为 国 庆 大 典 的 一 项  把 重要 内容 。 1 4 年 开 国大 典 至 1 5 年 新  从 99 99

装为“ 毛式 制 服 ” 周 恩 来 同 志穿 着 中 山装  。 参 加 1 5 年 的 日内 瓦 会 议 和 1 5 年 的 万  94 95

仪 式 一直 是 人 类 学 重 要 的 研 究领 域 。   不 同 的学 者 给 出 了不 同的 定 义 。 如 : 围 美   人 类 学 家 格尔 兹 认 为 仪 式 是 一 种 “ 化 表  文 演 ” ; 加 拿 大 著 名 的仪 式 学 家 格 兰 姆 斯  ①而 从 发 生学 的角 度 探 讨 了仪 式 行 为 的起 源 ,   认 为仪 式 的根 源 来 自生物 和 自然 的 现 象 ,   仪 式 肇 始 于 仪式 化 , 并将 仪 式 分 为 六 种 类 

隆会议 . 当时 中 山装 被 视作 中 国革 命 的 象  征 。 和 国 家 其他 领 导 人也 总 在 正式 场 合  党

穿 着 中 山 装 , 得 格 外 庄 重 、 荡 和 从 容  显 坦 大 度 。 由此 可 见 , 山装 承 载 和 担 当 了 一  中

中 国成 立 l周 年 , 国每 年 在 天 安 门 广 场  O 中

举 行 一 次 大 规 模 的 国 庆 阅兵 , 后共 举 行  前

了 l 次 。 国 庆 阅兵 可 以展 示 我 军 现 代 化 、 1  

正 规 化 建设 的 巨 大成 就 和 崭 新 风 貌 , 示  展

军 队 维 护祖 国安 全 与 统 一 、 进 世 界 和 平  促

种 革命 精 神 , 它凝 聚 了 中华 民族 一 个半 世 

纪 以来 的不 懈 抗 争 , 录 了中 国 共 产党 人  记 慷 慨 悲 歌 的 奋 斗 历程 , 显 了 中华 民族 勤  彰

与 发展 的强 大 信 心 , 是 向全 世 界 展 现 中  更 国 力量 和 民族 凝 聚力 的 窗 口。 国庆 阅兵 仪  式 作 为一 种 程 序 性 的 仪 式 结构 , 仅 其 本  不 身 的结 构 特 征 蕴 涵 着 固 定 的象 征 意 义 , 而  且 各 个 程 序 与 步骤 也 有 其 特 定 的 象 征 意 

义 与 展 示 目的 .   . 个 体 行 动 者 仪 式 化 行 动 结 构 的 象 征 

型: 仪式 化 、 式 、 礼 、 仪 典 巫术 、 礼拜 、 庆典 。   ②

借 鉴 这 些 定 义 , 们 可 以 认 为 : 庆 阅兵  我 国

劳、 新、 谨、 创 严 自信 、 严 的 伟大 品格 。 威 正 

因 为如 此 . 1 5 年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l 年  在 99 0 大 庆 时 毛 泽 东 穿 中 山 装 阅兵 ;9 4 , 1 8 年 在  新 中 国 成 立 3 周 年 大 庆 时邓 小 平 穿 中 山  5 装 阅 兵 :9 9 ,在5 周 年 大 庆 时 江 泽 民  19 年 0 穿 中 山 装 阅 兵 : 锦 涛 主席 在 新 中国 成 立  胡 6 周 年 大 庆 阅兵 式 上 同样 穿 中 山装

, 显  0 这

仪 式 是 一 套 与 国 庆有 关 的 、标 准 化 的 、 重 

复 的 、 功利 的并 被 普遍 认 可 的 程式 。 非   据 此 ,国 庆 阅 兵 仪 式 可 以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先 是 受 阅 部 队 、 阅 首 长 、 阅  首 检 观 群 众 等 的 仪 式 化 行 为 .这 是 从 个 体 角 度  来 看 仪 式 化 行 动 ;其 次 是 阅 兵 仪 式 中 的 

意 义 这 个层 次 的 象 征 符号 表 现 在 j个 方  面 : . 阅 部 队 ; . 阅 首 长 : . 阅 群 众  1受 2检 3参

固 定 仪 式 , 礼 炮 鸣 放 、 国 旗 等 , 是  如 升 这

从 集 体 角 度 来 看 程 序 化 仪 式 行 动 ;再 次  是 将 国 庆 阅 兵 本 身 当 做 一 种 仪 式 性 事 

件 . 一 年 一 次 规 模 较 小 的 “ 现 仪 式 ”, 每 再   每 十 年 一 次 大 规 模 的 “ 现 仪 式 ”. 是  再 这

的 语 言 、 作 、 饰 等 。如 : 民兵 方 队 由 动 服 女  

北 京 民兵 组 成 。她 们 亮 丽 的着 装 、 健 的  矫

然 承载 着 一 种 民 族 文化 ,是 历 史 的 传 承 ,   也 是革 命 精 神 的传 承 。  

程 序 化仪 式 结构 的 象征 意义 。这一 层 

身 姿 、 齐 划 一 的行 进 步 伐 , 示 出新 时  整 展 期 我 国 的女 民 兵 风采 , 分 显 示 出 新 时 期  充

我 国 广 泛 的 民兵 基 础 和 我 国 女性 在 新 时 

次 的象 征 符 号 主要 是 :鸣 礼 炮 和 升 国旗 。  

国庆 庆 典 开 始 , 一 项 是 “ 礼 炮 ” 5 门  第 鸣 ,6 礼 炮 分 为两 组 .在 4 O 内交 替 鸣 放 6   分2 秒 O

从 民族 国家 角度 来 看 的 仪 式 性 国 庆 阅 兵 

的 整 体 结 构 。这 三 层 仪 式 结 构 的 关 系 是  依 次 由 低 到 高 递 进 的 。 中 , 体 行 动 者  其 个 仪 式 化 行 动 是 基 础 ,这 三 个 结 构 支 撑 起  整个 国庆阅兵仪式。  

期 的 崭 新形 象 与 崭 新 的精 神 风 貌 。 又 如 :  

中 共 中 央 总 书记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主 席 、   中 央 军 委 主 席 胡 锦 涛 身 着 挺 阔庄 重 的 中  

响 。 征5 个 民族 共 同庆 祝 新 中 国 成立 6   象 6 0 周年 : 每组 2 1 礼炮 同时 鸣 放为 1 。 83 " 响 当第 

响礼 炮 呜 响 . 国旗 护 卫 队就 开 始 从人 民 

山 装 检 阅 三 军 就 有 传 承 民 族 革 命 精 神 的 

象 征 意 义 。中 山装 参 照西 服 的 结 构 和 中 国  

英 雄 纪 念 碑 下 出 发 , 行 孙 中 山像 , 步  绕 正 行 进 19 , 后 1 6步 最 响礼 炮 结 束 时 , 国旗 护 

3 彩  覆劳 者  2

j 00 攀  譬   0   蘩

E^ A I i OZH E  厂 la . 2 1 ・ 下 半月 ) 0 0 4(  

阅部 队与 参

加游 行 庆 典 活动 群 众 在 H常训 

练 中 . 怕 困 难 、 苦 耐 劳 、 丝 不 苟 的 良  不 吃 一

卫 队恰 好抵 达 国 旗 旗 杆 基 座 , 完 成 收 枪  并

工 作 、 通 状 况 、 民 H常 生 活 情 况 以 及  交 居 全 国各 地 人 民庆 况 国 庆情 况 、 内 出游 情  国

和 立 正 动 作 。 升 国 旗 时 , 卫 队 官 兵 行 举  护 枪礼 . 国旗 升 起 后 , 卫 队站 立 直 到 庆 典  护 活 动结 束 。 年 国 庆 阅兵 的天 安 门升 国旗  历 仪 式都 是 一 个极 具象 征 意 义 的 庄 严 仪 式 ,   这 也是 历 年 阅兵 仪 式 的 一 个 固定 流程 。 在  今天以民族 、 国家 为 基 本 构 成 单 位 的 国 际 

社 会 中 .国 旗 是 一个 国 家 最 鲜 明 的 标 志 ,  

好精 神 面 貌 与他 们 的 高 昂 的热 情 ,报道 中  注重 从 小 处 人手 .重 点体 现作 为 受 阅 集体  中 的普 通 一 员在 国庆庆 典 活 动 的 大 背景 下  的 日常 生 活 、 精神 面 貌 与 内 心 活动 , 而 拉  从 近 了 国 家 盛 世 与 普 通 民众 之 间 的距 离 , 在  普通 老 百 姓 与 国庆 庆 典之 间找 到 了 一个 恰  当 的契 合 点 , 由小 见 大地 展 示 出全 国群 众  对 国庆阅兵庆典的热情支持与满怀期 待。   庆典 活 动 结 束后 的当 天 .央 视 又运 用 新 闻  

通讯 等 手 法 对受 阅人 员进 行 针 对 性 的后 续 

况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全 面 的 深 入 报 道 .全 方 

位 、 角 度 地 展 现 出 国庆 期 间 北 京 地 区 以 多  

及 祖 国各 地 人 民 的生 活 情 况 与 心 理 状 态 。  

从 国外 媒 体 对 此 次 阅 兵 庆 典 活 动 的 报 道 

中可 以看 出 , 外媒 体 报 道 角 度 的 最 大 变  国

化 在 于 : 外 媒 体 的 报 道 中 , 国威 胁 论  国 中

显 示 着 民族 的 个 性 和 尊 严 。 在 不 同 的 场  合 , 国旗 有 不 同 的意 义 。 战争 中 , 旗 就  在 国 是 战旗 , 军 对 垒 , 将 夺 旗 , 战场 的 常  两 斩 是 态 。 星 红旗 是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的标 志 和  五 象 征 .是 代 表 全 体 人 民 意 志 的 民 族 之 旗 、   团 结 之 旗 、 利 之 旗 、 望 之 旗 、 祥 之  胜 希 吉

旗 。升 国旗 的仪 式 , 深 了 国 民对 国 家 和  加

与 相 关 的 负 面 报 道 明 显 减 少 , 而 代 之 的  取

是 关 于 中国 奇 迹 、 囝 崛起 、 大 民族 复 兴 、   中

国 在 国 际 社 会 的 重 要 地 位 与 责 任 的相 关 

报 道 明 显增 多 。此 外 . 2 0 年 奥 运 会 到  从 08

报道 .通过 报道 一 个个 发 生 在 阅兵 期 问 真  实 的小 故事 描 写 出 受 阅人 员 在 阅兵 过 程 中  

的心 理 活 动 与精 神状 态 ,

展 示 他们 的 内心 

20 年国庆阅兵仪式 , 09 国外 各 大媒 体 都 趋 

向 于 用 更 加 客 观 的 角 度 来 报 道 中 国社 会 

的 重 大 事 件 , 映 } 近些 年 中 国在 世 界 范  反 f I

民 族 的 理解 、 同和 敬 重 . 而 凝 聚 人 心 , 认 从  

动员围民。  

世界  央 视着 重 从人 文角 度 对 受 阅集 体 的  单 个 成 员 进行 报 道 ,也成 为 此 次 阅兵 报 道 

中的 亮 点之 一 。  

围 内的 地 位 与 声 誉 不 断 提 高 , 国 与 世 界  中 的 交 往 日益 频 繁 , 界 人 民正 以一 种 更 加  世 客 观公 正 的态 度 看 待 中 国的 发 展变 化 。  

结 语 

仪 式化 等 值 的整 体 结 构 的 象征 意 义 

从 仪 式 性 国 庆 阅兵 的 整 体 结 构 层 次 上 来  看 , 时 的 仪 式 主 体 是 民族 围家 。受 阅个  此

体 与 集 体 是 代 表 民 族 国 家 来 参 加 阅 兵 仪  式 . 且 阅 兵 仪 式 的 举 办 者 也 是 以 民族 国  并 家 的身 份 进 行 的 。十 年 一 届 的 阅兵 庆 典 ,  

国 际媒 介 的报 道 围绕 新 中 国成 立 6   0 周 年 庆典 ,国 外 媒 体 主 要 从 军 事 装 备 、 科 

技 、 化 、 民生 活 水 平 、 族 问题 、 国  文 居 民 我

国 庆 阅 兵 仪 式 举 行 的 主 要 目 的在 于  其 象 征 意 义 的 展现 。 阅兵 仪 式 中 . 人 、 在 个   集体 和 民 族 国 家 共 同 在 场 , 而形 成 了不  从 同层 次仪 式 结 构 的 象 征 意 义 。 媒 介 报 道  而

角 度 、 道 方 向 、 道 策 略 , 是 从 不 同 的  报 报 也

民 主化 进 程 等 多个 角 度 进 行 报 道 , 加 全  更

面 、 观 地 向世 界 展 示 了新 中 国 的 发 展 进  客 程 。 如 : 国《 界 报 》 德 世 高度 关 注 中 国 国 庆 

不 仅 是 观 众 和 受 阅 个 体 与 集 体 等 在 一 个  特 定 区域 的 聚会 ,也 是 整个 民 族 的 盛 会 .   更 是 整 个 民 族 在 精 神 领 域 的 一 次 庆 典 与 

狂欢 。   媒 体 对 国 庆 阅 兵 仪 式 象 征 意 义 的 再 

建 构 

阅兵 展 示 的 武 器 , 其 是关 注 中 国 参 加 检  尤 阅 的 海 军 、 军 和 导 弹 部 队 的 武 器 , 为  空 认 根据这些武器 可以分析出 , 当代 中 国 究 竟  确 立 了何 种 国 防 战 略 。 全 球 进 取 型 国 防  是 战略 还 是 仍 然 是 国土 防 御 型 国 防 战 略 。 英  国《 晤 士 报 》 泰 则认 为 此 次 阅 兵 属 于 “ 国 中   新 中 国 成 立 六 十 年 来 综 合 国力 的 展 现 ”  . 为 此 . 报 在 国 庆 当 日的 报 道 中 , 陶 片  该 以

配 发 长 篇 新 闻 分 析 和 评 论 的 形 式 报 道 国 

侧 面 、 同 的角 度 对 国 庆 阅兵 仪 式 的象

征  不 意 义 进 行 了 不 同 层 次 的 再 构 建 , 现 出 一  展

个 立 体 的 、 面 的 、 方 位 的 国 庆 阅 兵 仪  全 全

式 。 其 中 , 们 看 到 : 同 媒 介 特 点 、 同  我 不 不 意识 形 态 的 媒 体 , 于我 国 国庆 阅兵 仪 式  对 象征 意 义 的解 读 也 有 着 差别 。国外 媒 体集  中对 我 国 的武 器 装 备展 示 、民族 问题 、 人 

权 问题 、 国际 经 济 形 势 之 ’ F中 国 的经 济 发 

在 对 国庆 阅 兵 仪 式 的报 道 中 , 同媒  不

体 根 据 其 媒 介 自身 的 特 点 与 优 势 , 别 从  分

不 同的 报 道 角 度 、 道 方 向 、 道 策 略 , 报 报 对 

阅兵 仪 式 的 象征 意义 进 行 了再 建 构 

国 内主流 媒 体报 道  巾央 电 视 台是 中 

展水 平 等 问题 表示 关 注 , 我 国 阅兵 仪 式  对

的展 示 目的进 行 多 方 面 、 角 度 的深 刻 分  多

庆 阅 兵 , 道 重 点 是 : 代 中 国 作 为 国 际  报 当 性 有 影 响力 的 大 国 , 相 应 地 承 担更 大 的  要 国际 责 任 . 护 世 界 的 和 平 与 发 展 . 如  维 比

在 朝 鲜 核 问题 与缅 甸 问题 上 , 国便 需 要  中

国唯一 一 家 全程 直 播 国 庆 阅兵 庆 典 的 电视  媒体。 09 l月1 2 0 年 0 日国庆6 周年 庆 典举 行  0

之 时 . 央 视 9 中 文 频 道 及 4 外 语 频 道 同  个 个

析 ; 尉 内媒 体 则 更 多 侧 重 于 通 过 报 道 阅  而 兵 盛 况 , 现 新 时 期 我 国 人 民 良好 的精 神  展

风貌 、 民族 团结 等 。这 些 象 征 意 义 解 读 上  的分 歧 。 明 了 国际 媒 体 对 我 国新 时 期 的  说

时 并机 直 播 .务 求 最 大 限度 地 向 中 国亿 万  观 众及 海 外 观众 实 时展 示 庆 典 盛 况  转 播 

过 程 中 , 视运 用 多 机 位拍 摄 、 程空 中航  央 全

发 挥 其 积 极 作 用 , 极 促 进 问题 的 和 平 解  积 决 。 在 综 合 报 道 方 面 ,英 国 广 播 公 司  ( B ) 官 方 网 站 在 我 国 同 庆 期 间 . 辟  B C 的 开 “ 国新 中 国 成 立 六 十 周 年 庆 典 ” 中 专栏 . 运  用 文 字 、 片 、 频 、 频 短 片 等 多 种 形  图 音 视

式 , 阅 兵 庆 典 进 行 全 面 报 道 。在 报 道 阅  对 兵 的 盛 大 场 面 时 , 了运 用 直 观 的视 频 播  除 放 外 . 同 时 运 用 文 字 . 动 细 致 地 描 写  还 生

发 展 情 况 还 未 充 分 了解 , , 因此 , 后 我 国  今

媒 体 应 该 更 加 注 重 国 际范 围 内 的传 播 , 加 

强 国 际沟 通 , 我 国 新 时 期 的 国际 形 象 有  使 着 更 加 良好 的 体 现 .   .

注 释 :  

拍 等拍 摄 手法 ,第 一次 使 用 专业 低 空 拍 摄 

设 备 .并 首 次使 用 高清 电视 设 备 进行 全 程 

直 播 .对 阅兵 庆 典 进行 全 方 位 多 角度 的覆  盖 报道 . 由此展 示 出 此 次 阅兵 的盛 大 场 面 ,  

① 薛 艺 兵 : 对 仪 式 现 象 的 人 类 学解 释 》  《 , 《 西 民族 研 究》2 0 ( )  广 ,0 3 2 。

给 观众 以 强烈 的视觉 冲击 力 。 除进 行 规 模 

宏大 、 方位 、 角度的覆盖式报道之外 , 全 多  

阅 兵 当天 国家 主 席 胡 锦 涛 的着 装 特 点 、 动  作 、 话 等 细 节 , 与 6 年 前 开 国 大 典 中  讲 并 0 毛 泽 东 主 席 的言 语 、动 作 细 节相 比较 , 展  现 中 国6 年社 会 发 展 的进 程 。 国有 线 电  0 美

视 新 闻 网 ( NN) 着 重 报 道 国 庆 阅 兵 盛  C 在

②③ 维克 多 ・ 纳著 , 特 黄建 波、 柳博 赘译 :  

《 式 过 程— — 结 构 与 反结 构 》 中 国人 民大 学 仪 ,  

出版 社 ,0 6 版 。 20年  

央视 还 首 次对 此 次 庆典 活 动 进行 了从 准 备 

阶段 到 阅 兵结 束 的 全程 跟 踪 报道 。早 在 阅 

兵庆 典 前 1 , 周 央视 便 开 办 《 访 阅 兵 村》 探 等 

节 目. 天 对 阅兵 村 内 受 阅部 队 的训 练 、 每 生 

( 芹 为三峡 大学文 学院副教授 : 张 李  琨 为 三 峡 大学 文 学 院2 0 级 硕 士 生 ) 09  

编校 : 赵  亮 

活情 况 进行 全 程 跟踪 报 道 ,着重 报 道 了受 

况 的 同 时 , 从 国 庆 期 间 北 京 地 区的 安 保  还

粥 固 藏静 孝 3   3

解读国庆阅兵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

新闻与传播研究{

瓿‰^^。《%#^。。,。一、,,“。Ⅵu…☆。.,,‰。,d≤§..........。...............................。..................——————.—.—..—..。.......。.........—...,..—。..,—.。.—.————.—..——。—..————............—一碰Ⅳ玢互^厂2010・4(下半月)

么删Q弛

解读国庆阋兵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

口张

李琨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引发了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本文以仪式学为理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国

庆阅兵的仪式体系及其象征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解读国庆阅兵的仪式文化。

关键词:国庆阅兵仪式结构象征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庆典是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的重大国家性、

集体性事件之一,引发了全球各大新闻媒

国庆阅兵仪式的象征意义

传统服装紧领宽腰的特点,糅合了中国民族意识。在原来的立领上加上一个小翻领;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在前胸设计了上下4个明口袋:依据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

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而确定前门襟为5粒纽扣;又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

维克多.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仪式中

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

体的高度关注。仅2009年10月1日一天,全

球约有4500名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云集北京天安门广场,对这一特大庆典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程覆盖式报道。中国的国庆阅兵之所以这么引人注目.与

能力。‘哳以.仪式对于仪式主体来说,因

为有了意义才行动,但仪式的意义不是日常实用性的意义,而是精神领域的意义。在整个仪式过程中,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都是表达或表现意义的手段。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

生)而确定袖口必须有3粒扣子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毛泽东同志一

生喜欢中山装.从井冈山时期起,他就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

其独特的仪式文化分不开。为此,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庆阅兵的仪式体系及其象征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解读国

庆阅兵的仪式文化。

国庆阅兵仪式的结构

’”

最佳方式.更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全国

装为“毛式制服”。周恩来同志穿着中山装

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

政协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

中国成立lO周年。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

仪式一直是人类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认为仪式是一种“文化表演”①;而加拿大著名的仪式学家格兰姆斯

隆会议,当时中山装被视作中国革命的象

征。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也总在正式场合穿着中山装.显得格外庄重、坦荡和从容大度。由此可见,中山装承载和担当了一

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

了11次。国庆阅兵可以展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军队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更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窗口。国庆阅兵仪

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了仪式行为的起源。认为仪式的根源来自生物和自然的现象.仪式肇始于仪式化。并将仪式分为六种类型:仪式化、仪式、典礼、巫术、礼拜、庆典。o借鉴这些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国庆阅兵仪式是一套与国庆有关的、标准化的、重

复的、非功利的并被普遍认可的程式。

种革命精神,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一个半世

纪以来的不懈抗争,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慷慨悲歌的奋斗历程.彰显了中华民族勤劳、创新、严谨、自信、威严的伟大品格。正因为如此,在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0年大庆时毛泽东穿中山装阅兵:1984年.在

式作为一种程序性的仪式结构,不仅其本

身的结构特征蕴涵着固定的象征意义.而

且各个程序与步骤也有其特定的象征意

义与展示目的。

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时邓小平穿中山

装阅兵;1999年,在50周年大庆时江泽民穿中山装阅兵:胡锦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

据此。国庆阅兵仪式可以分为三个

层次:首先是受阅部队、检阅首长、观阅

个体行动者仪式化行动结构的象征

意义。这个层次的象征符号表现在三个方面:1.受阅部队;2.检阅首长;3.参阅群众的语言、动作、服饰等。如:女民兵方队由

群众等的仪式化行为。这是从个体角度

来看仪式化行动:其次是阅兵仪式中的

60周年大庆阅兵式上同样穿中山装,这显然承载着一种民族文化,是历史的传承,

也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程序化仪式结构的象征意义。这一层

固定仪式,如礼炮鸣放、升国旗等,这是

从集体角度来看程序化仪式行动;再次是将国庆阅兵本身当做一种仪式性事

北京民兵组成。她们亮丽的着装、矫健的

身姿、整齐划一的行进步伐.展示出新时

次的象征符号主要是:呜礼炮和升国旗。

国庆庆典开始,第一项是“鸣礼炮”,56门礼炮分为两组。在4分20秒内交替鸣放60一响.象征56个民族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每组281']礼炮同时鸣放为1响。当第一晌礼炮鸣响,国旗护卫队就开始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出发,绕行孙中山像,正步

件,每一年一次规模较小的“再现仪式”.每十年一次大规模的“再现仪式”.这是

从民族国家角度来看的仪式性国庆阅兵的整体结构。这三层仪式结构的关系是

期我国的女民兵风采.充分显示出新时期

我国广泛的民兵基础和我国女性在新时期的崭新形象与崭新的精神风貌。又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身着挺阔庄重的中山装检阅三军就有传承民族革命精神的象征意义。中山装参照西服的结构和中国

依次由低到高递进的。其中.个体行动者’

仪式化行动是基础,这三个结构支撑起整个国庆阅兵仪式。

行进169步,最后1响礼炮结束时,国旗护

32彭向爰麝者万方数据

新闻与传播研究

.....。.。,...........,..................,..........................—...............................。.。,.。.....,...............—...—-..................。。...。.....。.,........,......●,

XZNT.'V-EN"・..41tt.40,gcH'E

卫队恰好抵达国旗旗杆基座,并完成收枪和立正动作。升国旗时,护卫队官兵行举枪礼.国旗升起后.护卫队站立直到庆典活动结束。历年国庆阅兵的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都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庄严仪式,这也是历年阅兵仪式的一个固定流程。在今天以民族、国家为基本构成单位的国际社会中,国旗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标志。

2010・4(下半月)

阅部队与参加游行庆典活动群众在日常训练中.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良好精神面貌与他们的高昂的热情.报道中注重从小处入手。重点体现作为受阅集体中的普通一员在国庆庆典活动的大背景下的日常生活、精神面貌与内心活动.从而拉

工作、交通状况、居民日常生活情况以及全国各地人民庆祝国庆情况、国内出游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深入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出国庆期间北京地区以及祖国各地人民的生活情况与心理状态。

从国外媒体对此次阅兵庆典活动的报道

中可以看出,国外媒体报道角度的最大变

近了国家盛世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在

普通老百姓与国庆庆典之间找到了一个恰

化在于:国外媒体的报道中,中国威胁论与相关的负面报道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

是关于中国奇迹、大国崛起、民族复兴、中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与责任的相关

显示着民族的个性和尊严。在不同的场

合,围旗有不同的意义。在战争中,国旗就是战旗,两军对垒.斩将夺旗。是战场的常态。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是代表全体人民意志的民族之旗、团结之旗、胜利之旗、希望之旗、吉祥之旗。升国旗的仪式。加深了国民对国家和

当的契合点,由小见大地展示出全国群众

对国庆阅兵庆典的热情支持与满怀期待。

庆典活动结束后的当天。央视又运用新闻

通讯等手法对受阅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后续报道.通过报道一个个发生在阅兵期间真实的小故事描写出受阅人员在阅兵过程中

报道明显增多。此外,从2008年奥运会到

2009年国庆阅兵仪式.国外各大媒体都趋

向于用更加客观的角度来报道中国社会

的重大事件,反映出近些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与声誉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人民正以一种更加

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展示他们的内心

世界。央视着重从人文角度对受阅集体的

民族的理解、认同和敬重,从而凝聚人心,

动员国民。

仪式化等值的整体结构的象征意义。从仪式性国庆阅兵的整体结构层次上来看,此时的仪式主体是民族国家。受阅个体与集体是代表民族国家来参加阅兵仪式.并且阅兵仪式的举办者也是以民族国家的身份进行的。十年一届的阅兵庆典。不仅是观众和受阅个体与集体等在一个特定区域的聚会.也是整个民族的盛会.更是整个民族在精神领域的一次庆典与狂欢。

媒体对国庆阅兵仪式象征意义的再建构

单个成员进行报道,也成为此次阅兵报道

中的亮点之一。

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发展变化。

结语

国际媒介的报道。围绕新中国成立印周年庆典。国外媒体主要从军事装备、搴}

技、文化、居民生活水平、民族问题、我国民主化进程等多个角度进行报道.更加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发展进程。如:德国《世界报》高度关注中国国庆阅兵展示的武器,尤其是关注中围参加检阅的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武器,认为

国庆阅兵仪式举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其象征意义的展现。在阅兵仪式中,个人、

集体和民族国家共同在场.从而形成了不同层次仪式结构的象征意义。而媒介报道角度、报道方向、报道策略,也是从不同的

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国庆阅兵仪式的象征

意义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再构建.展现出一

根据这些武器可以分析出,当代中国究竟

确立了何种国防战略.是全球进取型国防

个立体的、全面的、全方位的国庆阅兵仪式。其中,我们看到:不同媒介特点、不同

意识形态的媒体.对于我国国庆阅兵仪式象征意义的解读也有着差别。国外媒体集

战略还是仍然是国土防御型国防战略。英

国《泰晤士报》则认为此次阅兵属于“中国

在对国庆阅兵仪式的报道中。不同媒体根据其媒介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分别从不同的报道角度、报道方向、报道策略.对阅兵仪式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再建构。

国内主流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唯一一家全程直播国庆阅兵庆典的电视媒体。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庆典举行之时.央视9个中文频道及4个外语频道同时并机直播,务求最大限度地向中国亿万观众及海外观众实时展示庆典盛况。转播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综合圜力的展现”.

为此,该报在国庆当日的报道中,以图片配发长篇新闻分析和评论的形式报道国

中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展示、民族问题、人

权问题、国际经济形势之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表示关注,对我国阅兵仪式

庆阅兵。报道重点是:当代中国作为国际

性有影响力的大国.要相应地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比如在朝鲜核问题与缅甸问题上,中国便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积极促进问题的和平解

的展示目的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刻分

析;而国内媒体则更多侧重于通过报道阅兵盛况,展现新时期我国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民族团结等。这些象征意义解读上的分歧,说明了国际媒体对我国新时期的

决。在综合报道方面,英国广播公司

(BBC)的官方网站在我国国庆期间.开辟

发展情况还未充分了解.因此.今后我国媒体应该更加注重国际范丽内的传播.加

强国际沟通,使我国新时期的国际形象有着更加良好的体现。

注释:

过程中,央视运用多机位拍摄、全程空中航

拍等拍摄手法,第一次使用专业低空拍摄

“中国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专栏,运

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短片等多种形

设备.并首次使用高清电视设备进行全程

直播.对阅兵庆典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覆盖报道。由此展示出此次阅兵的盛大场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除进行规模宏大、全方位、多角度的覆盖式报道之外,央视还首次对此次庆典活动进行了从准备阶段到阅兵结柬的全程跟踪报道。、早在阅

式,对阅兵庆典进行全面报道。在报道阅

兵的盛大场面时.除了运用直观的视频播放外.还同时运用文字,生动细致地描写阅兵当天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着装特点、动

①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2)。

(参(爹维克多・特纳著,黄建波、柳博赘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讲话等细节,并与60年前开国大典中毛泽东主席的言语、动作细节相比较.展现中国60年社会发展的进程。美国有线电

视新闻网(CNN)在着重报道国庆阅兵盛

兵庆典前1周。央视便开办《探访阅兵村》等

节目,每天对阅兵村内受阅部队的训练、生

(张芹为三峡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

琨为三峡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生)

活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报道,着重报道了受

况的同时.还从国庆期间北京地区的安保

、编校:赵亮

彩阉震带者33

万方数据

解读国庆阅兵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芹, 李琨三峡大学文学新闻爱好者(下半月)JOURNALISM LOVER201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罗家丙.刘凤健.Luo Jiabing.Liu Fengjian 境外媒体视野中的中国国庆60周年阅兵[期刊论文]-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6(4)

2. 贺涛 媒介仪式与国家庆典——从媒介仪式角度分析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期刊论文]-消费导刊2010(8)3. 程美东 六十年来

4. 贺晓航 《成都日报》国庆六十周年的报道策划[期刊论文]-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2)

5. 杨来捷 新的飞跃——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观后感[期刊论文]-辅导员中旬刊(小学教学)2009(11)6. 王概 瑞麒之惑:剑走高端的意义[期刊论文]-时代汽车2010(2)

7. 王萍 国庆阅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兼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8(12)

8. 徐立臣 1999年国庆阅兵[期刊论文]-党史博采(纪实版)2009(10)

9. 吴青华 试析六十周年国庆和谐韵意[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9)

10. 郑莹.郑德荣.ZHENG Ying.ZHENG De-rong 人民共和国国庆六个十周年历史足迹探踪[期刊论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6)

引用本文格式:张芹.李琨 解读国庆阅兵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期刊论文]-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2010(4)

台军“阅兵”仅有表演意义

  10月10日,陈水扁在停顿了16年后恢复台军阅兵。

  过去,陈水扁在野时曾是岛内反对台军“双十”阅兵的急先锋。而他甚至去年还公开声称不再搞“双十节”活动,如今陈水扁却不顾各方反对,执意要搞阅兵――尽管他自己只称之为“国防表演”。

  台军阅兵一向因花样层出不穷而闻名。早在大陆时期,“国军”的阅兵就曾得到德国和美国高级将领的称赞。

  在台军这次“表演”的预演中,台军的保留节目“赤膊上阵”再次出现,其实在现代战争中这种赤膊作战基本不会出现。这次“表演”中台军几乎都佩带风镜,其实台湾并无沙漠,在实战中风镜弊大于利。预演中台军脸上的防弹面罩很受关注。军事专家都知道,这是警用防弹面罩,主要用来对付只有刀子和土枪、手枪的刑事犯;而军队中威力最小的手枪打上去,面罩使用者也要鼻青脸肿,普通的步机枪打上去,一打一个洞,根本没有用。特别是该面罩只能保护头部20%的面积,所以现代化的军队里不该有这种警用防弹面罩。

  另外,这次表演中,台军特战862旅女兵首次曝光,这些大花脸的女兵一时成为台湾街头最热的话题。但这些其实并不很强壮的女兵,竟然拿着美制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枪。这看起来很酷。但这种枪由于射击时后坐力太大,并且重达30多公斤(超过一般轻机枪),战场上一般女兵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展示依然只有表演的意义。

  台军这次“阅兵”形式的“国防表演”,其舞台效果也许不差,政治上无非是给“台独”活动撑腰打气,但军事意义微不足道。事实上称之为“表演”远比“阅兵”更贴切。

  

  “二代”主力武器仍然过时

  

  虽然称为“国防表演”,但台军1992~2002年间引进的“二代”主力武器多在展示之列:主要是台湾空军的主力――F-16A/B战斗机、台湾陆军的主力M-60坦克、M-113装甲车,以及155毫米、203毫米自行火炮等等。全部都是美国造。

  

  准备参演的F-16A/B战斗机属20年前水准,美军自己早已经将之淘汰。美军自己使用的F-16C/D战斗机台军一直想买,但美国还没有同意。参演的M-60坦克、M-113装甲车、203毫米自行火炮是美国40年前的装备,20年前就已淘汰。155毫米自行火炮也是美国40年前的装备,早已落后。在美军当中,其任务大部被美国空军和美陆军的新型火箭炮替代。

  显然,台军准备参演的“二代”主力武器有两个特点,其一都是外国造;其二是老旧不堪。但从台军的角度看来却是另一番景象。之前,台军的“一代”武器更加落后和老化。当时台军的主力战机如F-5E/F约有30多年历史,F-104战机约有40年历史,主力坦克如M-41坦克约有50年历史,主力155毫米和105毫米牵引炮约有60年历史,台军的阳字号驱逐舰和射水鱼级潜艇也有60年历史。显然,台军“二代”武器把台军骨干武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了。但即使如此,台军要想作为“台独”的后盾还是力不从心,所以目前台军在装备上还不能完全摆脱美国。

  为准备“国防表演”,台军的美制AAV-7两栖登陆车开上了台北街头。

  早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就主张用最现代化装备战胜对手的战略。于是放弃了刚刚萌芽的中国航空工业,中国已成规模的火炮生产也被废弃,转而发展面向出口的纺织工业,用纺织品出口的收入,购买了数量惊人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如美国鹰式战斗机、德国1号坦克和150毫米火炮、捷克机枪和自动步枪。蒋介石在大规模购买武器时,都要求对方提供当时的尖端技术,从而建立起尖端武器工业。但直到蒋介石离开大陆前,其兵工厂只能用进口的材料生产子弹,最终也未能从外国引进哪怕是一项尖端武器技术。不仅如此,和国际接轨的战略导致其军事工业不进反退,清朝末年就能自制的、不那么尖端的大中口径火炮和中小型战舰反而也不能生产了。

  到台湾以后,蒋介石虽然也时常宣称“武器自制”,但早期台军的武器,从飞机大炮军舰,直到钢盔和刺刀全部是美国造。如今台军的主力武器也全部是外国造。台军主力武器仍不能自制的局面,一场“国防表演”并不能改变。

  

  台军自制武器真相

  

  台军“双十节”阅兵,每一次都要展示一些“自制”武器以显示其“执政”业绩。这次“国防表演”也不会例外。陈水扁为了面子必须展示“台湾制造”的武器。

  台军的自制武器算起来也不少,空军有IDF战斗机,陆军有勇虎坦克、155毫米炮、117毫米火箭炮等等。此外,还有青蜂地地导弹、天马地地导弹、天戟导弹、昆吾反坦克导弹、天剑空对空导弹、天弓防空导弹、雄风反舰导弹、雄风2E型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

  台军的自制武器有三类:第一类是一次性“阅兵”装备。由于技术力量不足,台军多数自制武器根本不能用。于是做出一小批模型,参加阅兵后就被丢进垃圾雄,军队中根本不装备。过去台军的155毫米牵引炮、155毫米增程自行炮、青蜂地对地导弹、昆吾反坦克导弹都是这样。这次台军“国防表演”当中的部分武器可能也会照此办理,所以国际上对台军展示的新武器一向不关注。

  第二类是不合格武器。例如台军的117毫米火箭炮等,由于性能不合格,于是生产极少量参加阅兵后装备个别部队勉强使用。

  第三类是缺陷武器。由于性能有严重缺陷,不适合大量装备,只少量生产作为非主力武器,配合美制主力武器。例如台军“自制”的IDF战斗机配合美制F16战斗机、勇虎坦克配合美制M-60坦克、天剑空对空导弹配合美制AIM-120导弹、天弓防空导弹配合美制“爱国者”导弹、雄风反舰导弹配合美制“鱼叉”导弹等都是如此。

  台军“自制”的IDF战斗机,其实是台军提出要求,美国公司帮助设计的。由于设计权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其起飞重量、作战半径都由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单方面确定,台湾方面对其性能没有决定权。

  台军购买了美国“爱国者”导弹75%的技术,在此基础上修改成为天弓防空导弹和长程弹道导弹。所以这次参演的天弓防空导弹和长程弹道导弹其实也都不是台军设计的武器。而勇虎坦克是从美国购买的M-60坦克车体和美制M-48坦克炮塔组装而成的,没有一个部件是台湾自制的。

  前几年,美国一种零件停产,结果导致台军“自制”的天弓防空导弹丧失战斗力,因为台湾无法“自制”这种零件。

  也就是说,这次“国防表演”中台军展示所有的“自制”武器,要么是用外国零部件组装的,要么是进口原料生产的,全都是岛内组装和来料加工武器。

  

  美国反对台军展示攻击性武器

  

  为了凸显陈水扁任内的“国防建军成就”,台军准备在“国防表演”中展示攻击性“自制”武器“雄风-2E”和“雄风-3”导弹、“天弓-2B”弹道导弹。它们其实都是陈水扁执政前就开始研制的,但过去未曾对外曝光,这次在“国防表演”中对外亮相,可以把先前国民党的“功劳”记在陈水扁的账上,凸显陈水扁的“建军”政绩。

  这几种导弹弹头只有100~500千克,威力很小,加上台军这类导弹数量极为有限,其军事意义微不足道。但它们都是进攻型武器,若真要在带有军力展示意味的“国防表演”中公开亮相,显然将严重挑战台海和平,其政治意义绝对不可忽视。

  本来台军根本没有能力“自制”进攻型武器,而美国一向以严格控制这类进攻型武器(美国将其归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而闻名于世,美国甚至跟踪并强烈要求其他国家中止向某些国家(比如伊朗)出售一批油漆中使用的颜料铝粉,理由是它们可以改用来做远程固体火箭燃料。但美国一直向台军秘密提供大批美方一向严格控制的远程导弹设计资料和零部件,这是台军“自制”进攻型武器的关键。

  若台军公开展示“自制”进攻型武器,美国在防止远程导弹技术和物资扩散上的双重标准自然也随之曝光,这不利于美国对一些国家的封锁,这是美国目前反对台军公开进攻型武器的主要原因。

  总之,陈水扁的“国防表演”不利于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对台湾而言是劳民伤财,而陈水扁要求的“定点伞降”简直是拿台军的生命开玩笑。要知道“国防表演”现场附近既有高楼,又有高压电塔。

阅兵式需要注意的事项

阅兵程序的口令

一、阅兵式:

1.向右看--齐 向前--看 稍息

2.立正,阅兵式开始

3.迎—校旗,向—校旗—敬礼,礼毕!

4.稍息,立正!校长同志,全体受训学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阅兵指挥:XXX

二、分列式:

5.标兵—就位!

6.分列式开始,向右转!

7.标兵—撤出!

8.送—校旗!向—校旗—敬礼,礼毕!

9.成军体拳表演队形集合。

10.成开会队型集合。

阅兵式需要注意的事项

注意事项:

1、向右转以后,踏步时间不要太长,第一个方队与旗手要衔接紧凑,方队之间要跟紧,保持3米左右。

2、旗手与第一个方队在第一条踏步线、齐步线多踏会儿,缩短与后面方队的距离。后面的方队在第一条踏步线踏步不要过长,保证通过主席台衔接紧凑。

3、领队与方队之间距离保持在三步左右,距离不要拉大。领队要与方队步伐一致,把方队摆正,不要压马路牙子走。

4、方队里面下口令的人,要把口令下到脚下,方队的口号“一,二”一定要拖住,保证步子慢下来。

观《阅兵式》有感

张小钰 也许有人认为“国庆节”仅仅是个节日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那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是建国的标志呀!我们的祖国60岁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文化变迁,我们的祖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越变越美,越变越强,越变越值得人们称赞!2009年10月1日,为了庆祝祖国的60岁华诞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 北京时间十点整,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式,当看到胡锦涛主席站在车里,对着大家说:“同志们好!”“首长好!”兵士齐声答。“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兵士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听着他们那么响亮喊声,看着他们那么整齐的队伍,我不由的为他们感到自豪,为我的祖国有这样威武的士兵而骄傲!接下来是展现我国各部队军容的方队,有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水兵方队,海陆空三军方队,女民兵方队等。我最喜欢水兵方队和女民兵方队。水兵方队的士兵一个个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很整齐,就连个头也分毫不差,他们不用喊口令,都做着整齐化一的动作,眼睛目视着前方,脸上微微有一丝笑意,胳膊,腿抬得都一样高,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做动作一样;女民兵方队的女兵们也不甘落后,她们穿着红衣服,红裙子,白靴子,还戴着一顶小白帽子,站得像一条直线,她们微笑着,眼神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挺直了身体望向远方!好像看到了我们祖国前进的脚步。 方队过后是表现我国34个不同省市风采的各具特色的彩车,有“北京之歌”“激情河北”“草原飞虹”(内蒙古)“魅力山西”“崛起江西”等。我们吉林的彩车是“精彩吉林”。彩车是以白色为主基调,耀眼的红旗变形为“1”字,代表着吉林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无数个第一;在红旗上方镶嵌的“吉林”两个金灿灿的大字格外的醒目。总之,彩车反映了我们吉林正和着祖国的脚步在飞速发展。观看这次的阅兵式,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和蕴藏的勃勃生机,了解了祖国的伟大、富强,这和我国人民从1949年一直到2009年不懈努力与坚持奋斗是分不开的。

阅兵式心得体会

阅兵式心得体会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这一天举国欢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看着这整齐的步伐,划一的口号,看着激情饱满的战士们,我不禁回想起曾经为祖国为人民浴血奋战的那些革命烈士,他们何其伟大,何其光荣,是他们牺牲了自己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这幸福来的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并继续守护着这份和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持续8年之久。中国共牺牲了上百万人,同时经济损失也达到了上千万美元。 在这次阅兵仪式上,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已经变得很强大了,看到那挂着国旗的直升机飞在高空时,我的心也随着那国旗一同升起在蓝天之上,那是幸福的滋味,是祖国强大的标志,此次阅兵式不仅有我们国家的不对接受了检阅,也是唯一一次有外国军队参加的阅兵式,也显示出了祖国的魅力,足以表现出他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如此,我还看到了重型的导弹及坦克部队,这不仅仅是一次检阅,更是再向世界展示我们伟大的中国,我们强盛的国家,习主席在检阅回来之时

敬左手礼更说明我们崇尚和平,但同时也昭告天下我们不容欺负。

观阅兵式有感

观阅兵式有感

2015-9-3,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大典,这是为了纪念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进步战胜反动的胜利仪式。

7万只和平鸽自由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中,这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决心。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70年前,决定世界前途的命运的伟大胜利,我们要铭记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爱国人士。

2015-9-3举行70周年阅兵式,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先进的武器,比如无人飞机、核武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我为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而感到骄傲,也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感到自豪。

阅兵式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缅怀先烈,避免悲剧重演,做为新世纪的我们更要捍卫和平,努力学习,为国增光添彩!

孔维航

推荐访问:阅兵式 意义 学校阅兵式的意义 2019国庆70周年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