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是什么故事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13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焦急、筋疲力尽、喘气、枯死、亡羊补牢、羊圈、叼走、劝告、堵上、后悔、接受等。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3课《寓言二则》。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字音的情况。)

             zé                          jīn

      寓言   则   喘气   白费   一大截   筋疲力尽

  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

  明确: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四)讲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指名回答。

  明确: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2)“巴望”是什么意思?

  明确:希望、盼望的意思。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

      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句话,是用“巴望”好,还是用“希望”好呢?

  明确:用“巴望”好,因为巴望可以更体现那个人很急,想让禾苗长得快一些的急切的心情。

  请同学们再找一找哪些语句也表示这种急切的心情呢?

  明确:天天到田里去看,焦急地转来转去。

  (3)他看到的结果怎样?

  明确: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是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明确: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那个人为什么会认为“一点儿也没长高呢?”

  明确:因为禾苗生长的速度很慢,一两天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而这个人不懂得植物生长的规律,所以就认为禾苗一点儿没长,于是就想办法帮它们长。

  (4)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总结一下第一段的意思?

  明确:因为他巴望禾苗快长,所以就想办法帮它长。

  (5)指导朗读。讨论:读这段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语气?

  明确:应读出着急、焦急的语气,突出人物的迫切心情。“巴望”、“天天”、“好像一点”也没长、“焦急”、“转来转去”都应该读得重一些。

      (6)体会感情,自己朗读。

      (7)指名朗读,大家评述。

      2.默读二、三段。

      (1)他想出了什么办法?

  明确:往高里拔。

  “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明确:“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说明这个办法是很不容易想出来的,一旦想出来办法,马上就行动起来。

  (2)这个人是怎样拔禾苗的?”指名回答。

  明确: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

  明确: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请大家结合图思考一下?

  明确:他地里的禾苗很多,这么多采苗他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说明他干得很认真,从中午一直到忙到太阳落山,所以才筋疲力尽。

  (3)他认为自己的办法怎么样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句子。

  明确:他认为自己的办法很好。从他回家说的话知道他对自己的办法很满意。

  (4)“白费”是什么意思?“没白费”说明了什么?

  明确:白白浪费;说明他认为自己这样做很值得。

  (5)他说:“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自认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6).总结:二、三段写了什么?

  明确:用拔高禾苗的办法帮助禾苗长高。

      (7)指导朗读。要注意这个人一边喘气一边说话的语气,说出对自己的办法很赞赏很得意的语气。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问:结果怎样?指名回答。

  明确:他这样做的结果是禾苗都枯死了。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讨论:(1)禾苗为什么会枯死?(2)他错在哪里?(3)他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禾苗拔高了,根离开了土地,不能吸收水和养分了,必定会枯死;他错就错在不懂得按禾苗生长的规律办事,结果事与愿违;要让禾苗长得快些,要靠采苗本身的力量,人工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锄草、灭虫等办法。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五).总结、扩展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的例子呢?(指名说一说,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用讲述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

      2.抄写生字。

      3.预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要求:(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喘、筋疲力尽、枯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三)整体感知全文

  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就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分段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羊为什么少了一只?

  明确: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①先理解“窟窿”、“羊圈”等词语。

      ②看图理解养羊人此时的心情。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情该怎样去做?

  (2)那个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默读二、三自然段后回答。

  明确: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3)“还修羊圈干什么”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把养羊人的想法说一说。

      (4)同桌讨论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读起来应各用什么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

      (5)指名分角色朗读,准确表达他们的想法。

      (6)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再练习,指名再读。

      3.第四自然段。

      他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和街坊的想法也不一样。结果怎么样呢?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课文中用了两

推荐访问: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ppt